病害主要有白粉病。被害后茎叶扭曲萎缩,发现后及时拔掉销毁,可喷洒50%多菌灵500倍液。虫害主要有蚜虫。可喷硒50%敌敌畏800-1000倍液。其他防治方法参考瓜叶菊、一串红、月季病虫害防治部分。
白锈病防治
【症状】发病部位主要是叶、叶柄及嫩茎,受害叶片初期在叶上有浅绿色小斑。后逐渐变成淡黄色,边缘不明显,严重时扩展成大型病斑,后期病部背面产生白色疤状突起,破裂时,散发出白色粉状物,为病菌的孢囊孢子,嫩茎受害时造成花、茎扭曲,当病斑包围叶柄、嫩梢时,环割以上的寄主部分生长不良,萎缩死亡。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旋花白锈菌(Albugoipomoeae-panduranae),属白锈属的一种真菌。病菌在病组织内以卵孢子越冬,翌年春天,卵孢子萌芽产生孢子囊,侵入牵牛花等旋花科植物,一般在8-9月为发病盛期,牵牛花种于可带菌并成为翌年浸染源。
注意预防苗期猝倒病,尤其是幼苗阶段,除做好消毒工作外,稀播、充足的光照、良好的通风、适合的温度和不过分湿涝也能大大减少发病机会,一旦发病,应及时拔除病株,使用普力克、疫霜灵、根病治等药剂进行土壤浇灌,一般容易控制。温度高时播种,苗期还要预防腐烂病等。成苗后一般不易发生病害,但因栽培环境的影响仍可发生一些病害,灰霉病、枯萎病和生理性病害等,应以预防为主,可用多菌灵+链霉素每7至10天喷洒一次。一旦发生病害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症施治。害虫要注意预防蚜虫、红蜘蛛、菜青虫,尤其要注意防治斑潜蝇,要注意观察,在虫害初发时及时喷洒相关药剂,一般容易控制。
【防治方法】
①及时拔除病株并销毁。以减少对种子的浸染。
②选留无病种子作为繁殖种子,播种前应进行种子消毒。避免与旋花科植物轮作。
③发病初期喷l%波尔多液或50%疫霉净500倍液,每隔10~15天喷雾1次有较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