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当心香菇畸形病

时间 : 2023-01-21 投稿人 : 米雨 点击 :

香菇实体生长过程中,常常出现“蜡烛菇”(有柄无盖)、“松果菇”、“荔枝菇”(菌盖结团无菌柄或不开伞),这就是香菇的畸形变异菇,属于生理性病害。防治办法有以下几点:

1、了解菌性,防止引种失误。

栽培前必须先弄清菌种特性,因地制宜选用合适的品种,合理安排接种季节,推算预定的接种时间。

2、了解菌丝成熟特性,防止盲目脱袋。

脱袋过早,菌丝未达到生理成熟,变异菇就多。菌丝生理成熟应掌握“一个菌龄、三条标准”。“一个菌龄”就是从接种之日起,经过60天左右;“三条标准”就是袋内瘤状突起的泡状菌丝占整个袋面的2/3,局部出现棕褐色,手握菌袋有松软弹性感,这时脱袋才适宜。

3、掌握转色规律,防止温度失控。

转色期间要注意气温变化,开始的3天在25℃以内,菇床上的盖膜不必揭开通风。在正常情况下,12天转色结束,3天后出现第一潮菇。转色要求温度不低于12℃,不高于25℃。出菇最佳温度为15℃。

4、掌握变温原理,防止温差刺激不够。

变温适当,出菇多,形态好,无畸形菇。正确的变温方法:白天用薄膜罩住菇床,晚上12时以后揭开薄膜1小时,使日夜温差在10℃以上,菇蕾大量发生。一切在转色后连续变温3-4天。

5、及时适量浸水,防止水湿过早过低。

菌筒含水量低于40%时,出菇难,小菇多,一般以菌筒的重量比原来下降30%时,即可进行浸水,以吸水后达到制袋时重量的95%就足够了。若吸水过饱,容易造成菌丝呼吸困难,影响正常长菇。

6、催菇方法要适当,防止偏干偏湿。

每采完一批菇后,必须揭膜通风6-7天,使菌丝吸收充足的氧气,以恢复生长能力,然后转入喷水保湿,干湿交替,催促第一潮菇蕾发生。

7、适时采收,防止过熟。

在菇盖有卷边、菇柄适中时采收,每天采菇一次,到春季产菇高峰期,有时每天需要采菇2次。总之,要精于管理,勤于管理,不断总结经验,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关文章

  • 冬季小麦如何防冻
    冬季小麦如何防冻

    在适期高质量播种,争取麦苗达到齐、匀、全的基础上,促弱控旺,达到群体适宜、个体健壮,并协调好幼苗生长与养分贮存的关系,保证麦苗安全越冬。小麦越冬防冻主要有以下四点:盖草。冬前在小麦行间,每亩撒施300-400千克麦糠、碎麦秸或其他植物性废弃物,既保墒,又防冻,腐化后还可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是小麦抗...

    1219 农药使用说明 种植病虫害原因
  • 巧防石榴病虫害
    巧防石榴病虫害

    一、防治病害。石榴的病害主要有干腐病、褐斑病和麻皮病等,可使果实的品质受到严重影响。1、干腐病:此病不仅侵害生长期间的花及果实,而且也侵害贮藏的果实。防治方法:①秋末、冬初以及初春,及时剪除树上的僵果、枯干的病枝,并集中烧毁以减少病源。②发病盛期即开花前及开花后,各喷1次1:1.5:160波尔多液,...

    1863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指南
  • 食用菌四类病害的防治
    食用菌四类病害的防治

    1.褐腐病又称水泡病、湿泡病等。主要危害蘑菇、草菇、平菇等。该病是由一种名叫疣孢霉的病菌引起的。主要特点为:疣孢霉的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只感染子实体,不感染菌丝体。子实体受到轻度感染时,菌柄肿大成泡状畸形,故叫湿泡病。但在子实体发育阶段不同,病症也不同。子实体未分化时被感染。则有一种如硬皮马勃状的不规...

    2258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知识
  • 苹果树叶褐色水渍状病斑防治技巧
    苹果树叶褐色水渍状病斑防治技巧

    苹果树属于落叶乔木,因其独特的风味营养价值,在市场上需求稳定,加上良好的经济价值,苹果树逐渐成为北方地区农民最喜欢栽培的果树品种之一。对于种植户而言,怎么提高苹果的产量和品质则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时常提防各种病害的威胁。那么苹果树叶褐色的水渍状病斑是怎么回事?如何防治?一起来了解下吧。苹果树叶褐色...

    2256 农药肥料
  • 葡萄枝蔓病的症状与防治
    葡萄枝蔓病的症状与防治

    一、病状此病主要危害果穗,有时新梢和叶片也被侵害。一般接近地面的果穗,其穗轴、果梗最先发病,受害部位初期出现水渍状的病斑,逐渐扩大,环绕穗轴,使其果粒软腐,振动时病粒容易脱落。在烂果表面上产生灰白色小粒点,即分生孢子器。潮湿季节受害变软的果粒表面破裂,溢出淡黄色粘液。枝蔓病初呈水渍状褐色不规则病菌的...

    2881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教程
  • 用烯唑醇拌玉米种应谨防药害发生
    用烯唑醇拌玉米种应谨防药害发生

    近年来,各地大力推广应用烯唑醇拌玉米种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烯唑醇这种药剂在使用技术上要求较高,一些农民在使用时未能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操作,结果造成药害事故频发,并造成了一定的产量损失。因此,特提醒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在使用烯唑醇拌玉米种时,要严格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或标签规...

    1082 农药使用教学 病虫害原因
  • 春耕生产注意残留除草剂
    春耕生产注意残留除草剂

    在今年的春耕生产中,农民应注意上年度耕地中的除草剂残留,合理选种农作物。黑龙江牡丹江市农技推广总站专家提醒农民注意:凡施用过咪草烟、氯嘧磺隆的大豆田,第二年只能种植大豆、小麦,3年内不能种植白菜、油菜、马铃薯等作物;凡施用阿特拉津亩有效成份用量超过130克的玉米田,第二年不能种植水稻、大豆、小麦等作...

    1276 植物杀虫药有哪些 农药种类
  • 番石榴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五)
    番石榴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五)

    (五)栽后管理 栽植后的管理对苗木成活率及生长影响很大,直接影响早结丰产。栽培后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土肥水管理 新定植幼树主要保证土壤湿润,定植后要经常淋水,番石榴幼龄树施肥以氮肥稀施勤施为主,着重促进幼树的营养生长,以加速树冠形成,植后40-60天可追施水肥2-3次,以人粪尿、猪粪水...

    2211 果树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禁忌
  • 切花菊主要病虫害防治
    切花菊主要病虫害防治

    一、主要病害1、叶斑病:病原为野菊壳针孢菌和菊壳针孢菌,全年均可发生,尤以5-10月暖湿季节发病最多。防治方法:①清理枯枝残叶,及时摘除病叶,集中烧毁。②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喷施,发病期间用50%多菌灵或75%百菌清800-1000倍液交替喷施,时隔7天连喷3-4次。2、锈...

    337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指南
  • 香蕉黑星病危害防治
    香蕉黑星病危害防治

    香蕉黑星病又称黑斑病,是香蕉生长后期普遍发生、影响香蕉业最严重的病害之一。重病叶片黑色斑点密集,造成叶片枯黄、凋萎,感病果实上密生黑色斑点,影响香蕉果实外观和降低果实的商品价值。一、危害症状。黑星病病菌主要危害叶片和青果。感病叶片,初期在叶面出现许多深褐色至黑色的小斑点,密集成堆,似煤烟状,从中脉至...

    1007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管理
  • 青花菜的霜霉病
    青花菜的霜霉病

    (1)症状幼苗和成株均可发病。发病初,叶面初生黄绿色斑块无明显边缘,叶背出现白色霉状物。扩大后,因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斑,由淡黄变为淡褐色。病重时,病斑连片枯黄。种株受害,花柱畸形、肿胀、扭曲,花、荚上生坏死斑。不结实或结实不良。(2)发病条件该病由真菌引起。在平均气温16℃左右时,本病易流行,在24...

    625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
  • 核桃干腐病的症状和防治措施介绍
    核桃干腐病的症状和防治措施介绍

    核桃干腐病是一种核桃种植过程中比较常发生的病害,不少核桃种植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严重时会造成大量减产。这些年,核桃干腐病在不少地区发生得越来越严重,下面一起学习核桃干腐病的症状和防治措施。一、核桃干腐病的症状核桃干腐病主要通过空气、雨水进行传播、蔓延。发病初期在树皮表面形成近似圆形的褐色病斑,逐...

    372 肥料
  • 怎样防治香蕉的冠腐病
    怎样防治香蕉的冠腐病

    (1)病征该病为采后的主要病害。首先危害果轴,果穗落梳后,蕉梳切口出现白色棉絮状物,造成轴腐。病部继而向果柄发展,呈深褐色,前缘水渍状,暗绿色,蕉指散落,最后果身也发病,果皮爆裂,上长白色棉絮状菌丝体,果僵硬,不易催熟转黄,食用价值低。(2)病原及发病条件导致冠腐病的真菌涉及近10个属。在广东省该病...

    988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方法
  • 瓜类作物常发病害的药剂防治法
    瓜类作物常发病害的药剂防治法

    瓜类作物包括黄瓜、甜瓜、西瓜、丝瓜等,属于葫芦科甜瓜属。瓜类作物的主要病害:蔓枯病、霜霉病、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等,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发病害及防治。蔓枯病:茎蔓是最主要的受害部位,苗期发病以嫩茎为主,受害部位出现湿润状,不规则形的暗褐色病斑;生长期发病多在基部分枝处或近节部,先出现灰褐色至暗褐色椭圆...

    492 农药名字 植物病害与病因
  • 桑树病虫害综合防治
    桑树病虫害综合防治

    (一)、立足防治方法是病虫害防治措施中既经济又能长期控制病虫害的基本防治方法,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的主要途径。近年来由于蚕农不愿意投入劳力,农业防治工作已被忽视,这是导致桑树害虫猖獗、桑树园害虫种群不能保持相对平衡的主要原因。因此,要从农业防治入手,加强桑园管理,增强树势,改进桑园生...

    2874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