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常见花卉灰霉病的发生于防治

时间 : 2022-11-21 投稿人 : 星田花卉 点击 :

1、症状

常见花卉灰霉病的发生于防治 | 植物病虫害

(1)灰霉病又称叶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枝干、叶柄、花瓣、果实和种子。

(2)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近圆形紫褐色斑点,直径l-5毫米,后扩大成不规则形大斑,直径7-12毫米,中央淡黄褐色,边缘紫褐色,病斑上有明显的同心轮纹。11

(3)病斑扩展相连成片,严重时整叶焦1枯。潮湿时病斑表面产生暗绿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4)叶缘发病时,叶片有些扭曲。绿色茎上为紫褐色长圆小点,有些突起,病斑扩展慢,大小仅3-5毫米。叶柄症状与茎上的病斑相似,但为长条状,其上也生有暗绿色霉状物。

2、寄主:牡丹、芍药、仙客来、秋海棠、四季报春、翠菊、大丽花、倒挂金钟、蒲包花、大岩桐、金盏菊、天竺葵、八仙花、栀子、瓜叶菊、菊花、非洲菊、唐菖蒲、杜鹃、月季、玫瑰、茶花、一品红、鸢尾、含笑、金莲花、百合、郁金香等花卉。

3、发病规律

(1)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株残茎、枯叶上越冬,翌年春天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传播,侵染为害下部叶片。

(2)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株残茎、枯叶上越冬,翌年春天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传播,侵染为害下部叶片。

(3)一般病害始发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盛发期在8月上、中旬。7-8月份雨量多,湿度大,有利于病害扩展。

(4)种植过密,栽培管理不善的庭园发病较重。一般遭受冻害之后,植株抵抗力弱,病害严重。品种之间发病程度有差异。

4、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病叶和病枝,集中烧毁或深埋于15厘米以下土内,以减少翌年早初次侵染的病菌来源。

(2)加强管理,种植不宜过密,保持植株通风透光。

(3)发病初期喷洒40%多菌灵胶悬剂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共喷3-4次。

(一)一串红灰霉病

1、症状:病菌通常侵染花部和茎部,产生水渍状、浅褐色斑和腐烂。病部长有灰霉层。叶片有时也受害。

2、病原物:Botrytiscinerea Pers.属真菌半知菌亚门,丝孢目,葡萄孢属,灰葡萄孢。

3、发病条件:连续阴雨,冬季温室内,一串红做越年栽培剪时,常从剪口处发病。

(二)瓜叶菊灰霉病

1、症状:叶受害时,最初出现水渍的黄绿色或深绿色病斑,后病斑逐渐扩大,当环境比较潮湿时,不造成腐烂,上有灰色的粉状孢子层出现。病叶最后枯死。花瓣在芽中或开放后均可感病。开始,花瓣边缘出现淡褪色水渍, 同样发生腐烂。但花干枯后,可残留很长时间。

2、病原:葡萄孢属的一种真菌Botrytiscinerea Pers.。

3、发病规律:病菌以菌核在病残体上或土中越冬。当气温20摄氏度左右、湿度很大时,易发生此病。塑料大棚比玻璃温室发病重。

4、防治方法

(1)注意温室通风,降低湿度,避免不适当 的浇水。及时清除病株、病叶、减少侵染源。

(2)发病期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

(三)报春花灰霉病

1、症状:该病主要侵染叶片、嫩茎、花器等部位。病害多在叶尖、叶缘处发生。发病初期,近地面的叶片出现水渍状斑点,渐大变色腐败成褐色。后期病斑表面成灰黄色霉层。茎部感病后,病斑呈褐色,逐渐腐烂。花器被侵染后也成为褐色,腐烂脱落。在潮湿的条件下,病部出现灰色霉层,是该病的一大特征。

2、病原:灰葡萄孢霉,是半知菌亚门中的一种真菌Botrytiscinerea Pers.。

3、传染途径:病菌以菌核形式在病残体和土壤内越冬。气温20℃左右、空气湿度大时易发病。病菌通过风雨传播,园艺工灌溉水也可传播此病。温室中冬末春初发病最为严重。

4、防治方法

(1)注意室内通风,降低湿度。种植密度要合理。对病叶、病株要及时清除,以减少侵染源。

(2)发病初期喷洒50%腐霉利(速克灵)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也可喷施60%防霉宝超微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灰霉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在对以上药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可选用65%甲霉灵(硫菌霉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四)万寿菊灰霉病

症状:主要为害叶、茎、花等。花器染病花瓣、花柄开始衰老时易染病,受害部呈水渍状褐色烂腐且产生大量菌丝体使花瓣相互粘连,湿度大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侵染,出现灰白色蛛丝状霉层填满或覆盖花序,然后扩展到花柄造成腐烂。

(五)杜鹃花灰霉病

症状:灰霉病发生于杜鹃的叶和花部。冻害常是叶部发病的诱因。春季,在室内外栽培的杜鹃的花部常感染灰霉病。发病初期,花瓣上出现坏死斑点,扩展快,并相互连接形成大型病斑。在湿度高的条件下,病部产生大量灰色的分生孢子层,灰霉病因此而得名。  

(六)矮牵牛灰霉病

1、症状:主要侵染叶片、嫩茎和花器等部位。病害多发生在叶尖和叶缘处,发病初期,病部出现水渍状斑点随后扩大,病组织变成褐色至黑色并腐烂,后期表面形成一层灰色至灰褐色霉层,茎部、花器受侵染后也变褐色,腐烂并脱落。在潮湿条件下,病部均形成灰褐色霉层。

2、发病条件

(1)该病是由灰葡萄孢菌的真菌侵染所引起的。病菌在病残体和土壤内越冬和越夏。

(2)温室气温在20℃左右、空气湿度大的条件下,发病最严重。

(3)病菌借风雨传播,尤以雨后天气转晴时传播迅速。

(4)此外,园艺工具、灌溉水等均可传播病害。温室是病害发生和蔓延的重要场所,通常以春季发病严重。

(七)菊花灰霉病

1、症状:受害后,花瓣出现水浸状褐色斑点,逐渐枯萎腐烂,茎、叶上也形成褐色病斑。由于病部发生灰色霉状物,所以此病也叫灰霉病。

2、病原

(1)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 Pers.]属半知菌亚门。它的寄主范围很广泛,包括多种花木。

(2)病菌以植株残体上的菌丝、分生孢子越冬,以后产生分生孢子,引起初次侵染。病株上的分生孢子借空气和雨水飞溅传播,引起再次侵染。

(八)牡丹灰霉病

1、症状:叶片上有水渍状小斑,后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的褐色斑,湿度大时病斑上有灰色霉状物。茎上病斑褐色。花受害时变褐,衰败。

2、病原及条件:半知菌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 Perd)。该病在春、冬季及低温潮湿的地了和温室花房中易发生,幼小植株较易感病。

3、防治办法

(1)发现病叶、病株及时清除。

(2)发现初期,喷洒65%抗菌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也可用1%波尔多液。10-15天喷1次,连续喷3次。

(九)仙客来灰霉病

1、症状:叶片、叶柄和花瓣均可浸染。叶片受害成暗绿色水渍斑点,病斑逐渐扩大,使叶片成褐色干枯。叶柄和花梗受害后成水渍状腐烂,之后下垂。花瓣感病后产生水渍斑并褐色。在潮湿条件下,病部均可出现灰色霉层。病害严重时植株枯死。

2、病原及发病条件

(1)病原菌为真菌。有性阶段为子囊菌的富氏葡萄孢盘菌[Botryotinia(de Bary) Whezel.],无性阶段为半知菌的灰葡萄孢菌 (Botrytis paeoniae Oudem.)。

(2)在湿度大的温室内该病易发生。每年的6-7月霉雨季节及10月的开花斯发病较重。病菌从伤口侵入,室内花盆摆放过密使植株接触摩擦叶面出现伤口,有利于发病。病情随湿度和湿度的加大而严重。

3、防治办法

(1)温室内要加强通风和光照,降低湿度。

(2)及时清除病花病叶,集中销毁。

(3)对栽培土进行土壤消毒。

(4)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500-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的农利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  

相关文章

  • 国槐树干腐病的防治
    国槐树干腐病的防治

    国槐树干腐病病斑多发生在西南方向冻伤、灼伤等处,胸径1-5厘米的国槐树幼树发病率较高。国槐树干腐病防治方法为:1.对移栽的国槐树大苗,要及时浇水保墒,增强抗病能力;2.对国槐树管理时,尽量避免国槐树受撞伤;3.对伤口病斑涂抹20倍波尔多液或30倍拖布津,对国槐树树干可喷洒200倍50%退菌特。到了6...

    2922 农业种植禁忌 国槐 国槐病害防治
  • 玉米撮苗高产种植法
    玉米撮苗高产种植法

    一、玉米种植方式玉米种植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等行距,宽行密植,宽窄行,等行距留双苗等方式。现介绍一种宽行撮苗种植法。二、玉米宽行撮苗种植法种植要点此种种植方法,要求行距100厘米,穴距5厘米,每亩约有1334穴、每穴定苗3株,每亩有4000株左右。用此法种植时,每穴播种5-6粒,种子自由下落,不必...

    571 农药使用教学 种植病虫害原因
  • 葡萄日灼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葡萄日灼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北方的果树上经常发生一种非侵染性生理病害,叫做日灼病。对于葡萄来说,这个病害危害非常严重,一旦感染此病害,不管是露地栽植还是设施栽植,都无法幸免。发病严重地块还会出现颗粒无收现象,给果农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那么如何有效避免?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一、日灼病的病症 葡萄日灼病主要危害植株的果实,其中以幼果...

    2074 农作物种植技术
  • 芹菜生理病害巧防治
    芹菜生理病害巧防治

    烧心 生育前期较少出现,一般在植株长至11~12片叶时发生,发病原因主要是由缺钙引起的。防治方法:栽培的芹菜易发生烧心,应从管理入手,做到温度、湿度适宜,对酸性土壤要施入石灰,将其调成中性,发病初期可喷洒0.5%的硝酸钙溶液。空心 空心是一种生理老化现象,多发生在沙壤土地上,一般发生在植株生长中后期...

    2862 病虫害原因 农药
  • 小麦出苗后可用哪些除草剂
    小麦出苗后可用哪些除草剂

    综合麦田化学除草的经验,应区别不同小麦的苗情和小麦不同的后茬作用物,选用不同的化学除草剂,可供选择的除草剂有以下几种。一、6.9%骠马胶悬剂或10%骠马乳油。可防多种单子叶杂草。每亩用6.9骠马胶悬剂40—80毫升,或10%骠马乳油,30—50毫升,兑水30公斤喷施。喷药时间...

    2636 农药英文 植物杀虫药有哪些
  • 春灌节水有技巧
    春灌节水有技巧

    修好输水渠 修好输水渠道,减少渗长25米、畦宽2米为宜。春白田平整好对节水灌溉非常重要。    巧浇三种田 对水源比较丰富、宽垄窄畦、地面平整的地块,可采取两水夹浇的方法,对地势一头高一头低的地块,可采取修筑高水渠的方法,把水先送到地势高的一头,然后让水顺着地势往低处流。在水源比较缺乏的地方,可采...

    1892 植物病虫害原因 农药英文
  • 莴苣软腐病
    莴苣软腐病

    为害症状莴苣软腐病又称水烂,主要为害结球莴苣肉质茎或根茎部。肉质茎染病,初生水浸状斑,深绿色不规则,后变褐色,迅速软化腐败。根茎部染病,根茎基部变为浅褐色,渐软化腐败,病情严重时可深入根髓部或结球内。病原形态特征菌体短杆状,周生3~6根鞭毛,大小1~2×0.5~0.7微米,革蓝氏染色阴性...

    2145 果树种植教学 农作物种植知识
  • 柑橘白粉病防治
    柑橘白粉病防治

    柑桔白粉病主要分布在西南和华南等地柑桔产区。 症状 在嫩叶正、反两面呈现白色霉斑,大多近圆形,外观疏松,霉斑常由中心向外扩展。霉层下面叶片组织最初呈水渍状,以后逐渐失绿,形成黄斑。严重时病斑扩及全叶,使较嫩的叶片枯萎,较老的叶片扭曲畸形。 发病规律 (1...

    411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
  • 9月份养兰技术要点
    9月份养兰技术要点

    去除遮阴设施,让兰花充分接受光照。9月有白露、秋分两个节气,月平均温度在25℃左右,高温季节宣告结束,阳光日趋柔和,除室外养兰还需适当遮阴外,其他养兰场所应尽量让兰花多晒太阳,以增强兰苗抗性。从本月下旬开始,遮阴工作基本可以结束。增湿避干。秋天气候干燥,要遵循“秋不干”的养兰...

    926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
  • 丁香斑枯病的症状与防治
    丁香斑枯病的症状与防治

    丁香斑枯病的症状发病初期,叶片两面散生近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病斑。病斑边缘色较深,中央组织色浅,灰褐色。发病后期,病斑中心部分生出少量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病原物及发病特点 病原菌是丁香针孢菌,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落叶上越冬,分生孢子由风雨传播。丁香斑枯病的防治措施减少侵染来源。清除病残...

    1326 种植技巧 丁香花 丁香花病害防治
  • 细菌杀虫剂
    细菌杀虫剂

    细菌类杀虫剂是国内研究开发较早的生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微生物杀虫剂。目前,研究应用的品种有苏云金杆菌、青虫菌、日本金龟子芽孢杆菌和球形芽孢杆菌,其中苏云金杆菌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品种。苏云金杆菌是一种能产生伴孢晶体毒素,昆虫寄主谱较广的重要昆虫病原菌,是一种胃毒性杀虫剂。我国现已通过国家农药行政主管部门...

    2908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病虫害图片
  • 半边莲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半边莲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虫害:蚜虫、潜叶蝇、蓟马、白粉虱、蛾蝶类害虫、蛞蝓等。罕见问题及主要病虫害:1罕见问题:植株倒伏。原因:受葡萄胞菌属(Botryti侵染引起的茎腐病;受枯苗菌属(Pythium侵染引起的立枯病。解决方法:不要让植株生长在临时湿润的基质里;防止茎秆在天黑前还处于潮湿的状态;多通风;降低空气湿度;定期喷...

    2835 农业种植方法 种植指南
  • 农药使用中常见五个误区
    农药使用中常见五个误区

    农药药使用是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无论是从食品安全和环境生态保护的角度还是从农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角度来讲我们都应该重视对我国农药使用的管理提高我国科学用药的水平。用农药防治植物的病虫草害,效果显著、快速,早已被广大农民群众所接受。但由于一部分人对农药基本知识的缺乏,特别是对农药新品种、新剂...

    1267 植物病害与病因 农药英文
  • 枣树冬季病虫害防治
    枣树冬季病虫害防治

    一、清园枣锈病、绿盲椿象、枣刺蛾等病虫害在树下的枯枝落叶或杂草中越冬,因此枣树落叶后应及时清扫枣园,将园内枯枝落叶、烂果和杂草清理干净,并集中烧毁或深埋于地下。二、挖虫蛹、虫茧根据桃小食心虫、枣步曲集中于树干周围土中越冬的习性,结合土壤深翻,在土壤封冻前和解冻后,拣拾越冬虫蛹、虫茧,集中消灭,可有效...

    1567 农药使用方法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 秋冬抓深耕 可灭棉铃虫
    秋冬抓深耕 可灭棉铃虫

    冬季耕翻既是棉花增产的重要措施,也是消灭越冬棉铃虫的有效方法。根据研究,棉铃虫一般在距地面2.5~6厘米(深的可达9厘米)处化蛹越冬,冬耕对棉铃虫具有多种杀灭作用:①破坏蛹室,改变蛹体的自然状态,降低翌春羽化率;②将部分虫蛹翻至地表,使其干死、冻死或被天敌啄食;③将部分虫蛹翻入土壤深层,使其不能正常...

    1293 病虫害原因 农药英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