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甜菜褐斑病及其防治技术

时间 : 2023-02-13 投稿人 : 骏尊 点击 :

甜菜褐斑病俗称叶斑病、斑点病、火聋秧子等,是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一种病害。在我国各甜菜产区均有发生。其中,在气温较高、降雨多而频繁地区或灌溉栽培的区域发病重,对甜菜产质影响极大。据我们多年试验与调查结果,甜菜褐斑病罹病程度为1级时,甜菜减产11%,含糖率降低0.37度;罹病2级时,甜菜减产15.9%,含糖率降低0.9度;罹病3级时,减产28%,含糖率降低1.47度;罹病4级时,甜菜减产37.6%,含糖率降低2.56度。

甜菜褐斑病除危害原料甜菜外,还侵染采种甜菜、叶用甜菜(牛皮菜)、食用甜菜(红甜菜)和饲料甜菜,以及滨藜、酸模、车前、蒲公英等几科植物。

一、甜菜褐斑病的症状。甜菜褐斑病侵染原料甜菜和采种植株的叶片、叶柄、花枝和种球。甜菜褐斑病的症状主要在中层和外层叶片和叶柄上出现褐色或紫褐色圆形病斑。初期斑点很小,以后逐渐扩大,直径为3-4毫米,后斑点周围由花青素形成的紫褐色边缘。因品种和环境条件的不同,有时颜色略深或不明显。后期病斑的中央呈灰白色霉层,在湿润天气更明显。病斑中央较薄,易破碎。每片叶上病斑数量少则几个,多则1000余个。罹病严重时,病斑连成片,叶片干枯死亡。病菌在自然条件下,不侵染幼龄叶,只侵染成龄叶子。因此,甜菜褐斑病主要在甜菜植株的中外层叶子上发生。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害流行时,病菌逐渐从外层向内层扩展。后期罹病叶子陆续枯死、脱落,再生新叶引起甜菜根头伸长,并形成带有叶痕的根头,状似菠萝。叶柄感病后,形成褐色棱形病斑。在甜菜采种植株上,甜菜褐斑病病菌除浸染叶片、叶柄外,还能侵染花、使种球带菌。

二、甜菜褐斑病病原菌的传播和侵染。甜菜褐斑病病原菌属于半知菌类,菌丝橄榄色,多聚集一起成菌丝团。分生孢子无色、透明呈鞭状稍弯曲,一般为6-10分隔。

甜菜褐斑病病原菌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5-28℃,在37℃以上或5℃以下时停止发育。最适宜的相对湿度98-100%,以小水滴中(雨、露)为最好。分生孢子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弱,附着在种球上只存活1-2个月,在堆肥中2个月失去生活力,它不是发病的主要来源。菌丝团生活力很强,寄生在种球、母根根头或叶子上,可存活2年以上,它是第二年春季主要侵染源。这些越冬的病原,到第二年春季温湿度条件适宜时,就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或风传播。当分生孢子落到叶子上,遇到水滴便发芽,产生芽管,并通过气孔侵入叶组织内,在细胞间隙中扩展蔓延,经过一定的潜育期便形成病斑,其上再形成分生孢子,如此反复侵染,在田间植株上形成大量病斑。每年甜菜褐斑病的发生和危害程度取决于重复侵染的次数,次数愈多,发病及危害也越重。

三、甜菜褐斑病的发病条件。甜菜褐斑病的发生和流行有以下几个条件:

1、有足够的越冬病原菌数量。越冬病原菌(菌丝团)的数量多少是病害扩展的基础。多年种植甜菜的老区,田间越冬致病菌丝团多,一般发病重;甜菜新种植区域地块发病轻。重茬、迎茬或在靠近上年发病地块种植甜菜,田间和周围病原菌多,发病重。种植感染褐斑病的种子发病早,因增加了重复侵染机会,加重病害发生。

2、适宜的气候条件。甜菜褐斑病的流行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温度影响潜育期的长短。当平均气温在19-23℃(最高温度不超过29℃、最低温度在13℃以上)时,潜育期最短,为5-8天,如果平均气温升高或降低,或最高气温升高、最低气温降低,都可使潜育期延长。降雨量直接影响孢子的形成和分散传播。甜菜褐斑病的孢子形成,需要在相对湿度98%以上,因此只有降雨和灌溉才能满足高湿度要求。同时,降雨时,由于雨滴的飞溅可使分生孢子分散传播。一般连续降雨后的15-20天,便可出现1次病势扩展高峰。温度也会影响甜菜叶片气孔的开张,为孢子侵入打开门户。

3、品种和植株的叶龄、长势。选用的甜菜品种,即种质和植株的长势是甜菜感染褐斑病的内因。不同品种感染甜菜褐斑病有很大差异,一般国外品种感染甜菜褐斑病比国内育成的品种发病早、罹病重。国内品种尤以甜研系列品种表现出较强的抗病性,植株生长势强,苗期及新生叶基本不感病;一般长出15片真叶后易感染褐斑病。

四、防治甜菜褐斑病的方法。甜菜褐斑病的发生和流行程度,因各地的气候条件和栽培技术等不同差异较大,因此防治甜菜褐斑病的措施要因地制宜。在气候干旱冷凉的旱作甜菜栽培区,一般发病较轻,危害不大,主要采取选用抗病品种和相应的农业技术措施;在气候温热、降雨量多或灌溉栽培区,甜菜褐斑病发病早、持续时间长、危害比较重,在防治上应采取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以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农业技术措施。

1、种植抗病品种。选用经过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抗褐斑性强,产质量优良品种,如甜研、双丰、吉甜、ZD(中德合作育成)系列品种,一般比普通品种抗病性至少高1级,提高含糖率0.5度,提高产糖量15%以上。

2、实行4年以上轮作。甜菜褐斑病病菌主要以菌丝团的形成残存在土壤中,因此重茬和迎茬种植甜菜发病早、发病重,要求实行4年以上轮作,以减少土壤中带菌量。轮作时甜菜必须与上年的甜菜地距离50米以上,并安排在上风头,以减少病原借风、雨传播。

3、清理田间残株病叶,实行秋翻。甜菜收获时,常在田间遗留大量残株病叶,这是第二年甜菜褐斑病病原菌主要侵染源。因此要认真清理,运出田间,然后进行秋翻。

4、加强甜菜褐斑病预测预报,及时喷药防治。为了充分发挥药剂防治的最大效果,必须掌握甜菜褐斑病的流行规律,根据预测预报结果,确定甜菜喷药次数。药剂防治甜菜褐斑病是最有效的措施。目前可选用的有效药剂有以下几种:

①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②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③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④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⑤40%灭病威(即20%多菌灵+20%硫磺)胶悬剂,每亩50-65毫升,配成600-800倍液;⑥20%禾本卡克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以上药剂在甜菜褐斑病病菌无抗药性条件下,一般可保产10-20%,含糖率提高1度左右。

通常苯丙咪唑类药剂如托布津、多菌灵及其复配药剂等连续使用3年以上,甜菜褐斑病病原菌便产生抗药性,甚至无防效,可用禾本卡克或百菌清代替。

药剂配制方法:先将称好的药剂加少量水调成糊状,然后加足稀释水量充分搅拌,配成所需浓度药液。每亩用药液40-50公斤。喷药时间:在田间首批病斑出现后,且有5-10%植株发病即开始第一次喷药,以后每隔15天左右喷1次药。最好上午10时以后露水已干时喷洒药剂。发病轻的地区或地块,喷洒1-2次;发病重的,喷洒3-4次。如果喷药后6小时内遇雨,应酌情补喷药剂。如果发生甘蓝夜蛾、藜夜蛾等地上部害虫危害,可与杀虫剂混合喷洒。

相关文章

  • 爱沃产品又添新成员
    爱沃产品又添新成员

    继引进沃家福、印度钙、百印达系列杀菌剂之后,爱沃(北京)农业技术有限公司又引进了新一代高浓缩全水溶硼肥——欧力士硼。欧力士硼是百事达(国际)有限公司在原有工艺和配方的基础上投入了大量的科研力量取得的新的成就,使该硼肥的质量和品质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成为当前市场上的新秀。其纯度达到99%以上,纯硼含量...

    367 农药 病虫害图片
  • 高效绿色新型微生物杀虫剂研发成功
    高效绿色新型微生物杀虫剂研发成功

    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发出一种绿色农药,一种高效新型苏云金杆菌杀虫剂绿色农药,可广泛用于农业杀虫。该项目已得到国家“863”计划项目“利用蛛毒基因克隆进苏云金杆菌发酵生产高效广谱生物杀虫剂”(批准号:2002AA245021)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苏云金杆菌杀虫晶体蛋白C-端区域结构与功能的研...

    1025 农药使用方法 农药种类
  • 保护地韭菜灰霉病的发生和防治
    保护地韭菜灰霉病的发生和防治

    韭菜灰霉病在保护地栽培中,危害程度较大,具有普遍性,是影响保护地韭菜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一、发病症状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其次是割韭菜时沿切口处向下腐烂,发病初期,叶片先产生灰色斑点,后扩大成棱形或椭圆形,由叶间向下发展,病斑融合连片,直至叶片枯焦。当湿度大时,叶片上可见少量霉层,枯叶上有灰绿色至灰褐色...

    1995 病虫害原因 农药使用技术
  • 茶紫纹羽病的发生与防治
    茶紫纹羽病的发生与防治

    分布及症状:分布于各产茶区,但在华北和华东发生较普遍。此病主要发生于苗期及成株期,为害根部或根颈部,先是须根腐烂,呈褐色或黑褐色,然后蔓延到侧根,腐烂后呈紫褐色,病斑表面布满紫褐色丝状物,病根表面上有半球形的颗粒状茵核小茎基部加厘米硝常被紫红色的苗丝包围,质地柔软;易剥落,根部皮层也易剥落,严重时地...

    1819 农药名字 植物病害诊断标准
  • 巧治花木病虫害
    巧治花木病虫害

    用农药防治花木病虫害容易污染环境,现介绍几种安全防治花木病虫害的方法:喷洒法①用草木灰0.5千克对水2.5千克浸泡24小时,用其滤液喷洒花木,可杀死梅花、月季花、石榴树上的蚜虫。②用浓度为0.1%的小苏打液喷洒花木,可防治月季花、菊花、凤仙花、木芙蓉、瓜叶菊上的白粉病,防治率可达80%以上。③用浓度...

    2140 种植常识 种植方法
  • 谨防切花月季两种病害
    谨防切花月季两种病害

    月季常被人们用来切花栽培。它花色丰富,花形美丽,有香味,且瓶插寿命长,深受人们的喜爱。但生产中发生的月季根癌病、根腐病很令花农头疼。现介绍一套防治技术,防效可达85%。一、危害症状1.月季根癌病。又叫根颈癌肿病,主要危害植株根颈和侧根。根部感染后,初期表现为瘤状突起,后期逐渐膨大呈球形,颜色变成褐黑...

    1413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知识
  • 如何提高玉米田除草剂使用效果
    如何提高玉米田除草剂使用效果

    1.夏玉米田化除效果差的原因分析夏玉米田除草剂使用的种类有两大类:一是玉米苗前封闭地面的除草剂,常用的有40%玉农思或42%玉草净、乙草胺、40%乙莠合剂、丁阿合剂等;二是玉米苗后除草剂,常用的有50%玉宝可湿性粉剂或40%玉农乐悬浮剂、20%克芜踪水剂等,近几年有的年份,有的农户反映对玉米苗前封闭...

    2800 农药使用指南 植物病害与病因
  • 云杉赤枯病及其防治
    云杉赤枯病及其防治

    近年来,随着云杉栽植数量的增加,云杉赤枯病发生严重,一些密闭林带高达50%,严重削弱树势,甚至造成死树。该病发病来势迅猛,由树下到树上、树冠外缘向内膛、复叶基部向顶端发展。多则10日,少则1周,就可造成全株叶子变黄,然后脱落。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当温度骤变、湿度加大时,树就会出现病态。病叶初出现褐色...

    1455 植物病虫害原因 农药使用指南
  • 园林植物天牛的防治方法
    园林植物天牛的防治方法

    天牛成虫体长1-50多厘米不等,长筒形,体壁坚硬,触角鞭状,与身体等长或更长,体色有黑、褐、黄等多种,常有各种鲜艳颜色和形状的斑纹。幼虫圆筒形,头小胸大,白色或淡黄色,足极小或无。天牛是行道树、防护林、庭院公园、厂矿学校绿化树木和树桩盆景的重要害虫,乔木受害更重,少数种危害草本花卉。幼虫蛀食主干和根...

    921 农药使用教学 病虫害原因
  • 大白菜重防软腐病
    大白菜重防软腐病

    1、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以青麻叶为主的抗病性较好的品种。老病区应淘汰柔嫩、多汁的白帮型易感病品种。 2、合理轮作在有条件的地方应进行2—3年以上的轮作,尽量不与十字花科作物连作或套作。大白菜前茬作物以水稻、玉米、大麦、高粱、葱、大蒜、韭菜等为宜。 3、高畦栽培 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种植为...

    1812 农药 病虫害图片
  • 茶叶根部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茶叶根部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1、 茶苗白绢病1、1分布及症状: 茶苗白绢病是一种常见的苗圃根部病害。分布范围广,为害严重。除茶外,尚能为害瓜类、茄科、麻类、烟草、花生等200多种植物。发生在根颈部,病部初呈褐色斑,表面生白色绵毛状物,扩展后绕根颈一圈,形或白色绢丝状菌膜,可向土面扩展。后期在病部形成油菜籽状菌核,由白色转黄褐色...

    1926 农药名字 植物杀虫药有哪些
  • 香椿白粉病与防治
    香椿白粉病与防治

    ①症状主要危害叶片,病叶表面褪绿,呈黄白色斑驳状,叶背面产生白粉状物,引起叶枯,早落叶。②发病条件施用氮肥过多,苗木拥挤,生长嫩弱,光照不良易发此病。空气干旱,有利于孢子侵入。③防治方法清除病叶落叶,合理灌溉,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发病初期开始用药,喷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40%...

    983 农业种植禁忌 果树种植方法
  • 药用植物常见虫害防治方法
    药用植物常见虫害防治方法

    蚜虫:4-9月发生,4-6月虫情严重,“立夏”前后,特别是阴雨天蔓延更快。它的种类很多,形态各异,体色有黄、绿、黑、褐、灰等,为害时多聚集于叶、茎顶部柔嫩多汁部位吸食,造成叶子及生长点卷缩,生长停止,叶片变黄、干枯。蚜虫为害的药用植物极多,几乎所有药用植物都受其危害。  防治方法:彻底清除杂草,减少...

    2731 病虫害原因 农药英文
  • 葡萄要想增收先防病
    葡萄要想增收先防病

    病虫害防治是葡萄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葡萄生产中,有许多病虫害严重影响葡萄的收益。,对此,应加强药剂防治和农业防治。药剂防治:发芽前,“护树将军”+喷石硫合剂,消毒灭菌,有效防治葡萄黑痘病及红蜘蛛等多种病虫害;在7~8月病虫害发生盛期加强防治力度,全园喷洒波尔多液,对葡萄白...

    1638 农药肥料品牌 农药英文
  • 冬季花卉病虫防治措施
    冬季花卉病虫防治措施

    冬季大部分花卉病虫便以各种方式进入越冬状态。这一时期各种病虫基本上不活动,移动性小,正是进行防治的好季节。实践证明,如果冬季防治的措施得力,可大大降低来年病虫的发生及危害程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清洁园圃 大多数花卉病虫的病原物(菌)或越冬卵,均在园圃内的枯枝落叶和杂草中越冬,待来年条件适宜时...

    511 农业种植禁忌 种植指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