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害
荔枝和龙眼的病害种类约有40余种。在福建省发生为害较为严重的有龙眼鬼帚病和荔枝霜疫霉病。
1.1 龙眼鬼帚病 受害的龙眼幼叶狭小,叶缘内卷,重者全叶呈线状,烟褐色;成叶凸凹不平、叶缘卷曲;病梢秃枝,呈扫帚状;花朵畸形,不能结实,即使结实也不能食用。防治上应注意严禁从病区输入苗木、种子和接穗,苗圃或新植园一旦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烧毁。发病轻的龙眼树应及早剪除病梢病穗,加强管理,增施有机肥,及时防治荔枝蝽和角颊木虱等传毒介体。
1.2 荔枝霜疫霉病 是荔枝果实上的一种重要病害,有时叶片也受害。果实受害,多从果蒂开始,初期果皮出现褐色病斑,随后全果变为黑褐色,果肉腐烂,以后病部长出白色霉状物。防治上一是加强果园管理,采果后清除烂果、病果、落果集中烧毁,然后在树上、地面喷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二是喷药保护,因该病为害时间在花期、果实生长后期及贮运期,所以可在花蕾期施用2~3次安克锰锌600倍液(或500~800倍瑞毒霉锰锌或氧氯化铜600倍液),以保护花穗,每次相隔10d左右,在幼果期和果实成熟前15~20d各再喷一次安克锰锌500倍液或瑞毒霉锰锌600倍液。此外,若果实采收后需保鲜贮运的,可在采收前3d再喷一次安克锰锌500倍液,可提高保鲜效果。根据广东农科院的试验结果,使用美国氰胺公司生产的安克锰锌防治荔枝霜疫霉病,健果率达90%以上。
2.虫害
荔枝和龙眼已发现的害虫有50多种,其中发生普遍,为害较严重的有荔枝蝽、荔枝蒂蛀虫、荔枝尖细蛾、龙眼亥麦蛾、龙眼角颊木虱等5种,其中前4种同时为害荔枝、龙眼,角颊木虱只为害龙眼。在我省,以荔枝蝽和荔枝蒂蛀虫为害荔枝、龙眼最为严重。
2.1 五种主要害虫及为害特点
2.1.1 荔枝蝽 成虫盾形、腹面有白色腊粉,年发生一代,我省4~5月为害最重,成、若虫刺吸嫩梢、花穗、幼果,引起落花落果,严重影响产量。害虫受惊动时会射出臭液(故俗称臭屁虫),触及人的皮肤或眼睛,会引起辣痛。
2.1.2 荔枝蒂蛀虫 为害荔枝、龙眼枝梢、花穗及果实,但不为害叶。年发生约10代,世代重叠。成年树上为害较重,梢被害率7%~12%,果被害率12%~18%。
2.1.3 荔枝尖细蛾 幼龄在荔枝、龙眼叶上潜食,3龄后即蛀入叶脉或嫩梢,为害后期叶片状如火烧。年发生约10代,9月上旬幼虫高峰期常造成荔枝、龙眼秋梢严重受害。
2.1.4 龙眼亥麦蛾 年发生5代,世代重叠。幼虫蛀食龙眼、荔枝枝梢、穗及幼果,被害枝梢萎缩,重者枝梢枯死。一般以6~8月为害最重。
2.1.5 龙眼角颊木虱 成虫和若虫在嫩梢、芽、叶上吸食为害,若虫期通常固定于幼叶叶背吸食,形成凹陷虫孔,叶面突起。年发生7~8代,世代重叠,以龙眼春、秋梢期受害最重。
2.2 防治方法
2.2.1 龙眼主要害虫的综合防治 龙眼园一年施药一般为4次,第一次在春季修剪后于3月上旬春梢抽发5~8cm时进行,用80%敌百虫800倍液加25%杀虫双500倍液喷雾,防治荔枝蝽和木虱,并视尖细蛾和亥麦蛾发生情况,必要时再加20%杀灭菊酯2000倍液普治。第二次在5月上中旬初花期进行,可用10%高效灭百可3000倍液或80%敌百虫500倍液防治荔枝蝽成、若虫。第三次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谢花后夏梢抽生8~10 cm时进行,可用10%高效灭百可3000倍液或5%卡死克1500倍液防治尖细蛾、蒂蛀虫和亥麦蛾,兼治荔枝蝽和角颊木虱。第四次在9月中旬秋梢抽发8 cm时进行,可用2.5%敌杀死3000倍液或10%高效灭百可3000倍液防治尖细蛾、蒂蛀虫、亥麦蛾,并兼治木虱和荔枝蝽。
2.2.2 荔枝主要害虫的综合防治 荔枝园全年施药一般4~5次。第一次在春梢、花蕾期,重点防治荔枝蝽,可在3月中下旬用90%敌百虫600~800倍液加水胺硫磷或三氯杀螨醇800倍喷杀。第二次在幼果期,重点防治蒂蛀虫,并兼治荔枝蝽,一般在荔枝谢花后10d用高效灭百可3000倍液或25%杀虫双500倍液。第三次在果实发育期,重点防治蒂蛀虫,在果实迅速膨大期、果实开始转色期及采果前20 d各用一次药,以10%高效灭百可3000倍液防效最佳,并能兼杀卵作用;杀虫双加敌敌畏也可配合使用。第四次在秋梢展叶期,主要防治食叶和蛀梢害虫,如蒂蛀虫、尖细蛾、卷叶虫、瘿螨等,可选用10%高效灭百可3000倍液,或水胺硫磷、万灵、敌敌畏等,在秋梢刚萌发时进行喷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