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全生育期都可发病。多表现全株受害,病株明显矮化,叶片褪绿或叶色浓淡不均,呈轻花叶或重花叶状。有的病株表现叶片缢缩、畸形,有的表现顶芽或腋芽簇生,内外叶大小比例严重失调或叶片退化成线状或窄条状,随病情发展,病株由下向上萎蔫枯死。
病原
由菊花B病毒(简称CVB)和黄瓜花叶病毒(CMV)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
菊花B病毒质粒近直杆状,大小685×12纳米。在血清学上与马铃薯Y病毒及菊脉斑病毒有近缘关系,致死温度70~80℃,稀释限点100~10000倍,体外保毒期室温下6天。
黄瓜花叶病毒粒体球状。病毒汁液稀释限点1000~10000倍,钝化温度60~70℃,10分钟,体外存活期3~4天,不耐干燥,在指示植物普通烟、心叶烟及曼陀罗上呈系统花叶,在黄瓜上也现系统花叶。寄主范围广,可寄生于39科的117种植物。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两种病毒均可借汁液或昆虫传毒,种子和土壤不能传毒。菊花B病毒传毒虫媒为桃蚜和马铃薯蚜作非持久性传播,寄主范围广,除茼蒿外,菊科的金盏菊、翠菊、瓜叶菊等多种植物均可受侵染。黄瓜花叶病毒见黄瓜病毒病。本病在蚜虫猖獗的年份或利于蚜虫繁殖活动的季节发病重。
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及时清除重病株,并配合适当的药剂防治,可选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抗毒剂1号水剂250-300倍液,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喷雾。7天左右1次,视病情防治1-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