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如何防治油菜霜霉病

时间 : 2023-01-25 投稿人 : 醉香轩园艺 点击 :

症状 油菜霜霉病是我国各油菜区重要病害,长江流域、东南沿海受害重。春油菜区发病少且轻。该病主要为害叶、茎和角果,致受害处变黄,长有白色霉状物。花梗染病 顶部肿大弯曲,呈“龙头拐”状,花瓣肥厚变绿,不结实,上生白色霜霉状物。叶片染病 初现浅绿色小斑点,后扩展为多角形的黄色斑块,叶背面长出白霉。

病原Peronospora parasitica (Pers.) Fr.(异名P.brassicae Gaumann) 称寄生霜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菌丝无色,不具隔膜,蔓延于细胞间,靠吸器伸入细胞里吸收水分和营养,吸器圆形至梨形或棍棒状。从菌丝上长出的孢囊梗自气孔伸出,单生或2-4根束生,无色,无分隔,主干基部稍彭大,作重复的两叉分枝,顶端2-5次分枝,全长154.5-515μm,主轴和分枝成锐角,顶端的小梗尖锐、弯曲,每端常生一个孢子囊。孢子囊无色,单胞,长圆形至卵圆形,大小 19.8-30.9×18-28(μm),萌发时多从侧面产生芽管,不形成游动孢子。卵孢子球形,单胞,

黄褐色,表面光滑,大小27.9-45.3μm,卵球直径12.4-27.5μm,胞壁厚,表面皱缩或光滑,抗逆性强,条件适宜时,可直接产生芽管进行侵染。该菌系专性寄生菌,只能在活体上存活,且具明显生理分化现象。据报道我国十字花科霜霉菌分芸薹属、萝卜属和荠菜属3个变种,主要区别是各自侵染能力不同。芸薹属变种对该属侵染力强,对萝卜侵染力弱,不易侵染荠菜;萝卜属变种对萝卜侵染力强,对芸薹属植物侵染力弱,不侵染荠菜;荠菜属变种,只侵染荠菜,不侵染其他十字花科植物。在芸薹属变种中,据致病性差异又分为6个生理小种,油菜霜霉菌属芸薹变种1号小种,为P.P.f.rapiferae专业型。油菜霜霉菌产生孢子囊最适温度8-12℃。孢子囊萌发适温7-13℃,最高25℃,最低3℃,侵染适温16℃。菌丝在植株体内生长发育最适温度20-24℃。卵孢子在10-15℃,相对湿度70%-75%条件下易形成。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冬油菜区,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粪肥里和种子内越夏,秋季萌发后侵染幼苗,病斑上产生孢子囊进行再侵染。冬季病害扩展不快,并以菌丝在病叶中越冬,翌春气温升高,又产生孢子囊借风雨传播再次侵染叶、茎及角果,油菜进入成熟期,病部又产生卵孢子,可多次再侵染。远距离传播主要靠混在种子中的卵孢子。至于近距离传播,除混在种子、粪肥中的卵孢子直接传到病田外,主要靠气流和灌溉水或雨水传播,孢子囊由于孢囊梗干缩扭曲,则从小梗顶端放射至空中随气

流传到健株上,传播距离8-9m,土中残体上卵孢子通过水流流动,萌发后产生的孢子囊随雨水溅射到健康幼苗上。孢子囊形成适温8-21℃,侵染适温8-14℃,相对湿度为90%-95%,有报道低于15℃经4-6小时萌发,12小时附着孢形成。光照时间少于16小时,幼苗子叶阶段即可侵染,侵染程度与孢子囊数量呈正相关,孢子囊落到感病寄主上,温度适宜先产生芽管形成附着胞后长出侵入丝,直接穿过角质层而侵入,有时也可通过气孔侵入,菌丝侵入后扩展7-8μm,并在表皮细胞垂周壁之间中胶层区生长,后在细胞间向各方向分枝,在寄主细胞里又长出吸器。电镜下观察发现,最初与菌丝接触的细胞壁局部膨大,出现微纤维结构,吸器的分枝则通过大小为1-2μm的孔洞侵入,围绕吸器基部形成类菌环结构,吸器膨大时,产生寄主原生质膜的成鞘作用。当细胞中营养消耗完以后,细胞开始死亡,表现组织变黄或枯死。该病发生与气候、品种和栽培条件关系密切,气温8-16℃、相对湿度于90%、弱光利于该菌侵染。生产上低温多雨、高湿、日照少利于病害发生。长江流域油菜区冬季气温低,雨水少发病轻,春季气温上升,雨水多,田间湿度大易发病或引致薹花期该病流行。连作地、播种早、偏施过施氮肥或缺钾地块及密度大、田间湿气滞留地块易发病。低洼地、排水不良、种植白菜型或芥菜型油菜发病重。

防治方法(1)因地制宜种植抗病品种。如中双4号、两优586、秦油2号、白油1号、青油2号、沪油3号、新油8号、新油9号、蓉油3号、江盐1号、涂油4号等。提倡种植甘蓝型油菜或浠水白等抗病的白菜型油菜。(2)提倡与大小麦等禾本科作物进行2年轮作,可大大减少土壤中卵孢子数量,降低菌源。(3)用种子重量1%的35%瑞毒霉或甲霜灵拌种。(4)加强田间管理,做到适期播种,不宜过早。根据土壤肥沃程度和品种特性,确定合理密度。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合理施用氮磷钾肥提高抗病力。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和淹苗。(5)重点防治旱地栽培的栽培的白菜型油菜,一般在3月上旬抽薹期,调查病情扩展情况,当病株率达20%以上时,开始喷洒40%霜疫灵可湿性粉剂150-2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600-800倍液、64%杀毒矾M8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6%露克星悬浮剂600-7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百菌清悬乳剂600倍液,每667m2喷对好的药液60-70L,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在霜霉病、白斑病混发地区,可选用40%霜没灵可湿性偻剂400倍液加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在霜霉病、黑斑病混发地区,可选用9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加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9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加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兼防两病效果优异。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可改用72%杜邦克露、72%克霜氰、72%霜脲锰锌或72%霜霸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提倡施用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900-1000倍液。

相关文章

  • 香椿叶锈病防治
    香椿叶锈病防治

    1.分布与危害 香椿产区多有发现。苗木发病较重,感病后,生长势下降,叶部出现锈斑,叶片早落。此病还常危害臭椿、南酸枣、猪李等树木。2.病原 致病菌为担子菌亚门锈菌屈的香椿花孢锈菌。夏孢子堆多产生于叶背面,常扩及全叶,黄色,夏孢子球形:或卵形,表面有细瘤,几乎无色,芽孔不明显。冬孢子亚球形或球状三角形...

    1946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
  • 杨树常见的病虫害发病特征及防治方法
    杨树常见的病虫害发病特征及防治方法

    杨树是杨柳科杨属落叶乔木,不但可以作为工业原料林,还是各种生态廊道绿化的主要树种,其品种十分繁多,适应性强,在我国分布也是极为广泛。但即便如此,杨树的病虫害发生概率较高,尤其是当下春季高发时节,更要掌握其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以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常见的病虫害发病特征1、溃疡病特征:溃疡病多发于杨树的主枝...

    438 肥料
  • 如何防治石榴幼叶穿孔病
    如何防治石榴幼叶穿孔病

    一、危害症状石榴幼叶穿孔病(以下简称穿孔病)是近年来在临潼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该病主要侵染石榴春季新萌发幼叶及花蕾,在石榴发芽后,幼叶由红转绿甚至更早时开始发病,初发生时在幼叶密生直径0.1-0.5毫米的小黑点,后逐渐扩大,直至穿孔,以致幼叶扭曲变形,严重时新芽萌发困难,如不及时防治,病菌继续侵染花...

    2199 农药使用指南 病虫害图片
  • 无公害蔬菜病虫防治技术
    无公害蔬菜病虫防治技术

    由于传统防治方法农药残留高,不符合绿色蔬菜的要求。现介绍几种综合防治新技术:1、天敌治虫利用丽蚜小蜂防治白粉风,利用赤眼蜂防治果青虫、玉米螟、棉铃虫。利用七星瓢虫、草蛉防治蚜虫、螨类,利用青蛙防治蝶类和蛾类害虫。2、植物治虫可利用大蒜、洋葱、丝瓜叶、番茄叶的浸出液制成农药,防治蚜虫、红蜘蛛;利用苦参...

    2989 农药肥料品牌 农药使用指南
  • 哈密瓜常见病虫害症状及防治指南
    哈密瓜常见病虫害症状及防治指南

    哈密瓜是一种甜味十足的水果,而且其果肉脆甜多汁,营养丰富,备受消费者的喜爱,现在种植哈密瓜的农民朋友也非常多,不过在种植哈密瓜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病虫害,导致哈密瓜减产,那么哈密瓜常见病虫害该如何防治呢?接下来一起了解下吧!1、角斑病该病会造成哈密瓜子叶呈黄褐至黑褐色坏死干枯,成株叶片感染后,会...

    2603 农药
  • 棚室蔬菜安全施药很重要
    棚室蔬菜安全施药很重要

    棚室内环境条件郁闭,各种真菌、细菌病害逐渐增多。因此,棚室内农药使用比较频繁,出现药害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棚室内出现药害轻则影响蔬菜的正常生长发育,重则甚至造成全棚拔园。因此,棚室农药用药安全必须引起菜农的高度重视。棚室蔬菜安全用药重点 慎选:什么病用什么药,要对号入座。如果农药选择不对路,不但控制...

    1993 农药使用指南 病虫害图片
  • 水稻秧苗期灰飞虱传播病毒防治
    水稻秧苗期灰飞虱传播病毒防治

    抓好水稻秧苗期灰飞虱防治近些年在我国水稻上发生的一种严重病害,就是条纹叶枯病。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该病具有间歇性暴发的特性,主要是看灰飞虱群体的带毒率。经过一定时期积累,灰飞虱一旦形成较强的带毒群体,就会引发几年的病害流行期。近年又处在该病的流行期,如不防治可能造成30%~50%的损失...

    1057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知识
  • 单季稻细菌性基腐病三招防治
    单季稻细菌性基腐病三招防治

    细菌性基腐病症状:病菌心叶易拔起,茎基部发黄,根系发黑,有臭味。重病株心叶青枯卷曲,最后枯黄,似螟虫造成的“枯心”。病株易齐泥拔断,洗净后用手挤压可见乳白色混浊菌脓溢出,有恶臭味。防治措施:1、增施钾肥;2、搁田至田泥细裂后返水;3、药物防治。每亩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5克兑水喷雾。或者...

    1979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 新造杨树林病害防治方法
    新造杨树林病害防治方法

    造成新植杨树林发病、死亡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长期单一培育杨树等深根系品种,使苗圃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病原微生物积累,病害易发生。二是育苗时,没有选择良种壮苗作为种条,而是使用留床苗、瘦弱苗、平茬苗等,苗木抵抗病虫害能力差。三是密度过大,一些育苗户为追求经济效益,每亩育苗七八千株,结果育出的苗木瘦...

    2288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技术
  • 花生茎腐病如何防治
    花生茎腐病如何防治

    花生茎腐病俗称烂脖子病,在全国各花生产区均有分布,一般发生在中后期,感病后很快枯萎死亡,后期为感病者。果荚往往腐烂或种仁不满,造成严重损失,一般田地发病率为20%~30%,严重者达到60%~70%,甚至颗粒无收。一、症状病菌从子叶或幼根侵入植株,在根颈部产生黄褐色水渍状病斑,后变黑褐色,引起根基组织...

    878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知识
  • 温室生产红掌病虫害防治措施
    温室生产红掌病虫害防治措施

    在红掌的温室栽培管理中,平时应积极采取预防性栽培措施,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因为一旦发生病虫害,轻则降低红掌品质,影响其观赏价值,重则导致植株大量死亡。为了减少生产损失,病虫害发生后正确施用化学药剂是非常必要的,一般选用药渍残留小、污染少的水剂、乳油和烟剂等农药。在此,我们将温室生产中几种常见的病...

    2896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方法
  • 枇杷病虫防治技术
    枇杷病虫防治技术

    重点抓好炭疽病、梨小食心虫的防治工作。一、炭疽病炭疽病主要危害果实,有的年份叶、嫩梢受害也重。发病有的年份很重,有的年份很轻。果实初发病时,为淡褐色水浸状圆形小斑点,后变为深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病部凹陷,形成同心轮纹状的黑色病斑,密生小黑点,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当有雨水或湿润时,分生孢子盘内粉红色黏...

    1171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
  • 夏季苦瓜常见病害的防治
    夏季苦瓜常见病害的防治

    苦瓜常发病有线虫病、枯萎病(嫁接苗一般不发病)、白粉病、疫病、炭疽病等。虫害主要为瓜实蝇、蚜虫。白粉病:在开花结瓜期间发病,在叶片上布满白色粉状物,使叶片失绿黄化,造成植株早衰。防治方法:当叶片上有白色粉状物出现时,应每7-10天叶面喷洒一次氰菌唑水溶液、粉锈宁水溶液、翠贝、或硫悬浮剂水溶液进行防治...

    1936 果树种植教学 种植指南
  • 当前瓜果菜病害防治宝典
    当前瓜果菜病害防治宝典

    黄瓜霜霉病 (1)日出后棚温控制在25~30℃,通风使相对湿度降到60%~70%;下午温度降至20~25℃,相对湿度降到70%左右。(2)发病初期,选择晴天中午关闭大棚,使棚内黄瓜生长点附近的温度上升到45℃但不超过47℃,维持2~3小时,然后逐步通风降温。闷棚处理时要求土壤含水量和棚内湿度较高,以...

    850 农药使用指南 农药使用方法
  • 仙客来黑根病防治
    仙客来黑根病防治

    仙客来黑根病又称仙客来苗腐病。症状:主要在根部发病。幼苗期长势不良,叶片抽生展开晚,展开叶凋萎、下垂。病株支根病烂消失,主根呈黑褐色腐烂。病株易与软腐病并发,导致块茎软化腐烂。病原:Thielaviopsisbasicola(Berk.EtBr.)Ferr.称根串株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瓶...

    1988 农药名字 植物病虫害原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