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杀虫剂农药怎样混用才增效

时间 : 2023-06-01 投稿人 : 黄光登梅 点击 :

农民朋友在防治作物虫害时,喜欢混配使用农药。笔者在实际生产中经常有农民朋友咨询,这两种农药能不能混用?还有的农民朋友在一桶水中(约15千克)混配3—4种农药。

杀虫剂农药怎样混用才增效 | 植物病虫害

农民朋友在使用农药时,若混配施药液,要注意如下5点:

一、增效作用 农药之间会相互增效,特别是那些杀虫作用机理不同的农药,增效更加显著,这样就提高了杀虫防治效果。杀虫混剂增效不增效怎样来判断呢?通常是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得出的数据,再按一定的公式计算,算出一个数字,叫“共毒系数”。共毒系数大于1,说明增效,数字越大,效果越高,共毒系数小于1,说明减效,说明两种杀虫剂混合后,比原来单独使用效果还低。因此,通常大家都用共毒系数的大小来判断和表明增效作用。例如:高效氯氰菊酯与马拉硫磷按一定比例混配,用于棉铃虫试验,其共毒系数为219,用桃蚜试验,某共毒系数为476,这表明这两种杀虫剂混配有显著增效作用。有些杀虫剂遇碱性物质会分解失效,如有机磷类杀虫剂,如果与它们混配的药剂具有碱性会减效,所以并不是所有杀虫剂混配一定就会增效。有的农民朋友常拿几种杀虫剂,到田头混在一起使用,这种操作方法不妥,要注意使用。

二、混配后要优势互补 两种杀虫剂的杀虫速度不一样。若合理混配,可以优势互补。例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杀虫作用快,而特异性杀虫剂杀虫速度迟缓,两种混配可以取长补短,如阿维菌素与高效氯氰菊酯混配,前者杀虫慢,后者杀虫快,混配后可加速杀虫作用。

三、扩大杀虫谱 有些杀虫剂对鳞翅目害虫杀伤效果好,但对螨类无效。如果将杀螨作用很强的杀虫剂或杀螨剂混配,就可以同时防治鳞翅目害虫和螨类害虫了。一药多用,可节省劳力和时间。

四、延缓害虫的抗药性 拟除虫菊酯农药比较容易引起某些害虫产生抗药性,比如棉铃虫,如果它们与其他杀虫剂混配使用,就可使害虫的抗药性推迟产生或抗性水平低缓。据试验资料显示:用20%菊马乳油(氰戊菊酯与马拉硫瞵混配)与20%氰戊菊酯单剂分别处理棉铃虫,经过16代不断处理后,进行抗性水平测定,发现用氰戊菊酯单独处理棉龄虫比用菊马乳油处理的棉铃虫抗性高出65∶54倍,表明菊马乳油有显著延缓棉铃虫抗药性的作用。

五、降低防治成本 有些杀虫剂价格较高,有些比较便宜,如果合理混配;不仅有以上诸多优点,还可降低防治成本。例如:50%吡杀丹可湿性粉剂,吡虫啉杀虫效果好,但价格贵,如果与价格便宜的杀虫丹混配,在水稻上使用,不仅可以防治稻飞虱,还可防治叶蝉,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相关文章

  • 棉花病虫害的冬季防治
    棉花病虫害的冬季防治

    清洁田园棉花红铃虫、红蜘蛛、蚜虫、盲椿象、炭疽病菌、立枯病菌等,可在棉田遗留的枯枝、落叶、烂铃以及杂草上越冬。彻底清除枯枝、落叶、烂铃,铲除田内及四周杂草,可有效地消灭越冬病虫。清除物要及时深埋,切忌堆积在田边。深耕灌水棉铃虫、地老虎、斜纹夜盗蛾等在土壤中越冬,可采用深耕灌水措施杀灭。此法效果显著,...

    2896 农药使用教学 植物病虫害原因
  • 彩色甜椒的立枯病
    彩色甜椒的立枯病

    立枯病是彩色甜椒重要病害,分布较广,多零星发病,一般病株率5%一8%,轻度影响生产,严重时病株可达30%一50%,显著影响彩色甜椒生产。[症状]此病多为害根茎部,常在苗期发病。播种期可造成烂籽、芽枯,致缺苗断垄。幼苗期染病,多致幼苗立枯死亡。初期在根茎部一侧产生近椭圆形褐色坏死斑点,逐渐变成褐色大斑...

    2648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
  • 米兰炭疽病
    米兰炭疽病

    症状 该病是米兰一种较为普遍而严重的病害,此病发生在叶片、叶柄、嫩枝及茎上。发病初期,叶尖或叶缘变褐,逐渐向叶片扩展,病斑边缘明显,当叶柄先发病时,病部变褐,向叶片扩展,使主脉、支脉及整个叶片依次变褐或向下扩展使复叶柄、小枝及茎变褐形成坏死溃疡斑。在发病过程中,叶片及叶柄不断脱落,最后全株叶片落光,...

    2730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
  • 棉花蚜虫化学防治方法
    棉花蚜虫化学防治方法

    棉蚜的防治应根据发生情况因地防治,点片发生时应挑治,不要满田喷药,以免杀死天敌。对达到防治指标的田块应及时进行化学防治,一般选用35%赛丹乳油每亩100-160毫升、或25%氧乐氰乳油每亩50-100毫克、或蚜虫专用杀虫剂(5%啶虫·高氯乳油)每亩25-30毫升、或4.5%氯氰菊酯乳油每亩25-50...

    1356 农药 种植病虫害原因
  • 小麦纹枯病症状识别及防治技术
    小麦纹枯病症状识别及防治技术

    小麦纹枯病症状识别及防治技术小麦纹枯病又称立枯病、尖眼点病,现已成为黄淮平原麦区的常发病害之一。一般病田病株率为10%~20%,重病田块可达60%~100%,特别严重田块的枯白穗率可高达20%以上。病株于抽穗前部分茎蘖死亡,未死亡的病蘖也会因输导组织被破坏、养分和水分运输受阻而影响麦株正常生长发育,...

    1718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非洲紫罗兰白绢病防治
    非洲紫罗兰白绢病防治

    症状:白绢病的患病部主要在非洲紫罗兰靠近地面部分,开始时基部接近土壤处出现水渍状黄褐色小斑,并迅速扩展进入根部,严重时被害处腐烂,整个植株枯死。病处常常长出白色绢丝状菌体,呈辐射状生长,并在基质表面蔓延。后期,菌丝体交织形成初为白色,渐变黄色,最终呈褐色的菌核。腐败后有褐色或黑色菌核,造成植株生长不...

    755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管理
  • 葱类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葱类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葱类霜霉病是大葱、洋葱上的重要病害,条件适宜时病害则迅速蔓延,造成严重损失。除为害大葱、洋葱之外,还为害大蒜、韭菜等其它植物。症状: 大葱霜霉病主要为害叶和花梗,花梗上初生黄白色或乳黄色较大侵染斑,纺锤形或椭圆形,其上产生白霉,后期变为淡黄色或暗紫色。中下部...

    2586 农药使用教学 病虫害防治
  • 如何防治杜鹃花叶斑病
    如何防治杜鹃花叶斑病

    病原及发病现状为杜鹃尾孢菌Cercospora rhocdodendri Fer.,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目、尾孢属。病原菌在植物残体上越冬,翌年形成分生孢子为初侵染源。分生孢子由风雨传播,自伤口侵入。在江西等北方地区,该病于5月中旬开始发生,8月为发病高峰期。广州等南方地区,发病高峰期在4-7...

    1694 种植技术大全 杜鹃花 杜鹃花病害防治
  • 冬季应注意农药的保存
    冬季应注意农药的保存

    冬季保存农药必须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尽量采用地窖存放。存放前要检查并把农药包装封严,将瓶盖拧紧,存放在通风、阴凉和干燥的地方;二是避光密贮。一些农药发挥性强,在强光下容易分解失效;三是农药要与人蓄、食料隔离,用完农药的包装物最好烧毁或深埋,用完药的空桶,最好交费杂品单位回收。冬季保护药械抓好四项维护工...

    2925 病虫害原因 农药使用说明
  • 近期山药炭疽病、斑纹病多发
    近期山药炭疽病、斑纹病多发

    近期,种植露地山药的菜农普遍反映今年的山药病害有些特殊,不仅发病时间早,而且不是单纯的一种病害,而是多种病混发。笔者跟随多年从事山药种植和品种推广的技术人员彭军田来到寿光市侯镇五台地区,察看这里的五百亩山药生长状况。正如菜农反映,经诊断,这儿的露地山药几乎全部是炭疽病与细菌性斑纹病混发。据彭军田介绍...

    1519 果树种植技术 果树种植指南
  • 硅氟唑
    硅氟唑

    四氟醚唑:作用机理与特点是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由于具有很好的内吸性,因此可迅速地被植物吸收,并在内部传导;具有很好的保护和治疗活性。持效期6周。应用适宜作物禾谷类作物如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等,果树如香蕉、葡萄、梨、苹果等,蔬菜如瓜类,甜菜,观赏植物等。防治对象可以防治白粉菌属、柄锈菌属、喙孢属、核...

    2946 农药使用指南 病虫害防治
  • 凤仙花绿瓣病防治
    凤仙花绿瓣病防治

    分布与危害:又名指甲花绿变病,江苏、安徽、河北、北京等地零星分布。主要危害凤仙花的花器,使其失去正常的观赏价值。症状:受害植株主要表现为花变叶,即花瓣由正常的粉红色变为绿色,细长似叶;有的花瓣变为叶状,仅保留少量红色。当年新株开花后即表现症状。夏季高温季节花期较正常为短,花冠内层花瓣很快变褐枯死脱落...

    1826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
  • 高温阴雨谨防苹果黑点病
    高温阴雨谨防苹果黑点病

    1.苹果黑点病的辨识苹果黑点病,主要在苹果果实皮孔部位形成浅层小黑点,影响苹果外观和经济价值。其病状是在果实的萼洼周围或果实胴部,以皮孔为中心,产生深褐色至黑褐色的小斑点,有的似针尖大小,有的直径可达5毫米左右。斑点周围果皮深绿色。后期病斑扩大成不规整形,多为1-6毫米大小,微凹陷,深入到浅层果肉。...

    471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方法
  • 高原温棚早春黄瓜霜霉病综防技术
    高原温棚早春黄瓜霜霉病综防技术

    黄瓜霜霉病是高原温棚早春黄瓜栽培中的主要病害,其发病快、危害重、易流行。经多年试验、示范,笔者认为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在选用抗病品种的基础上重视磷钾肥,狠抓生态防治,辅以药剂保护,可有效地控制其发生和危害,现略述如下。1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霜霉病又适宜温棚生长的黄瓜品种,如中农8号、津优30号、津杂2号...

    449 农药使用教学 植物病害诊断标准
  • 草莓蛇眼病防治
    草莓蛇眼病防治

    草莓蛇眼病又称草莓白斑病、叶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多在老叶上发病造成病斑,也侵染叶柄、果柄、花萼、匍匐茎和果梗。开花前开始轻度发病,浆果采收后大量发生。叶片受害出现紫红色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为直径3~5毫米的圆形病斑,中央呈棕色,后变为灰白色,边缘紫红色,略有细轮纹,似蛇眼状。病斑发生多时,常连成大型...

    2173 农药使用说明 种植病虫害原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