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鸢尾花栽培技术之病虫害防治(三)

时间 : 2023-07-10 投稿人 : 利琛 点击 :

7. 病害防治

鸢尾花栽培技术之病虫害防治(三) | 植物病虫害

7.1 一般土壤处理

土壤应不含病原体。可进行以下处理

(1)换新土或充分地在野外轮作。

(2)加强管理,保证良好的生长条件。如需进行土壤处理,一年一次。主要采取蒸气消毒、浸泡或使用化学方法对土壤消毒。具体采用哪种方法要视温度、使用持续时间和精力而定。

7.2 蒸气消毒

对25-30厘米深的土壤用80℃的蒸气消毒至少1小时,低压蒸气效果好于高压蒸气。蒸气消毒可防治除腐霉病外的其他病害。蒸气消毒再辅以施加特殊的杀菌剂除菌效果更好。但对pH较低的淤泥土,蒸气消毒会导致锰害。使用蒸气短时间消毒,并在土壤中提前加入适量的石灰调节pH值,可使锰含量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7.3 浸泡

在温室中采用此方法消毒土壤,

第一步,在五月播种两色蜀黍等作物;

第二步,大约六月中旬,当植株约50厘米高时,将土层深犁至20厘米处,随后每1000平方米土壤中施放100公斤硝酸钙。七月底,将土表作成宽60-70厘米的畦后,灌水并覆盖薄膜。2-3周后,用旋耕机处理土壤并检查pH值和电导值。

7.4 化学方法处理土壤

如果条件允许,可用杀菌剂和化学药剂来消毒土壤。采用这种方法,应在土壤温度不低于10-12℃时进行,随后覆盖薄膜。温暖的天气3天(荫凉的天气7-10天)后将薄膜除去。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施用方法的信息,我们建议您到当地咨询部门询问。

7.5 土壤处理的其他方法

由于腐霉菌再生能力很快,因此一年进行一次普通处理是不够的。为控制真菌的生长,每次种植前还要使用杀菌剂进行防侵染处理。为散布均匀,将可湿性粉剂与沙子混合,然后用手撒播,或加温水用粗喷咀喷壶喷洒,其作用效果可至土表下15-20厘米处。人工或使用旋耕机使杀菌剂与土壤混合均匀非常必要。

7.6 种球处理

在鸢尾切花生产中,必须在种植前将种球在杀菌剂中浸一下。杀菌剂不同浓度决定处理方法不同。

特别强调,应重视真菌等病害。杀菌剂处理种球还应配以良好的栽培管理措施。

对于种球消毒处理方面更多的信息,请与当地咨询部门或供货商联系。

7.7 种球腐烂病

它严重危害种球,地表看不出来或很晚才能显现。而地下根系生长很少或根本不生根。受害轻的植株低矮而呈弯曲状(见镰刀菌病)。由根冠发病,组织变黑或蓝褐色,被覆孢子团。与受镰刀菌侵染不同,感染根腐病的植株不向内收缩,所以健康的植株与感病植株外观上不易分辨。

此病不易传播,不会长期污染土壤。

病因

疣孢青霉的孢子通过侵染球根的微小伤口而使植株染病。而易受伤处恰是生根的根冠。这就是为什么这种病通常在长途运输和拖延种植后发生。此外,土壤过干也会引起植株发病。

防治

- 空气湿度小于70%,贮藏时保持空气流通。

- 种植前对球根进行处理(见本章“球根处理”)。

- 收获后的种球提早种植在潮湿的土壤中,提高生根率。

7.8 冠腐

染病的植株一般来说早期发育正常,随后,会出现枯萎、倒伏。病害很快传播到相邻植株上。在发病植株周围的地下或地上的土壤中存在许多1-2毫米粗的白色菌丝。这些菌丝聚成块状,先呈白色后转为黑褐色。最后,球根完全变软,植株披满白色织物。

病因

冠腐病由整齐小核菌引致。这种病只发生在亚热带和气候温暖的地区。低于13℃时,此病不侵染植株,当温度高于20℃时发病最厉害。它的寄生植物种类相当多,主要靠加强管理来防治。土壤一旦被侵染,持续时间很长。

防治

- 不要在已被整齐小核菌侵染的土壤中种植种球,否则一定进行土壤处理和球根处理。

- 仔细清除受病植株及其周围土壤。

7.9 镰孢性基腐病

这种病最初发生在球根基部,随后向上侵染至鳞茎。受伤与健康组织区别明显。受病部位组织变软,灰褐色,向内抽,有时被覆白色织状物。受病种球种植后,不能开花。在温室中如植株早期受侵染,地上部分变软,杆弱,叶子从叶尖开始变黄。不久植株死亡。若后期染病,则生长停滞,花芽干枯。当收获时,花色仍显苍白。深入球根内部的花茎基部长期不发育,表皮皱折。

病因

镰孢病侵染途径一个是通过孢子侵染健康种球;另一个是健康植株接触感病种球。此病可能通过土壤传播。因此,在已消毒的土壤中种植有病种球十分危险。土温达到16℃时,易发病,高温使病菌传播更快。

防治

- 广泛采用唐菖蒲、小苍兰交替轮作,或一年进行一次土壤处理。

- 种植前进行种球处理(见本章“球根处理”)。

7.10 灰霉病

受葡萄孢属侵染的植株整个或局部可见斑块。植株生长受阻,鞘叶受湿腐影响,从地面部分起向上被覆着灰色的孢子网。结果,叶尖虽不黄,但植株仍倒伏。

受病的种球潮湿,开始腐烂、变褐,但无异味。当去除表皮后,球根顶部可见灰色织物伴有黑色菌丝块。根部和基盘未受侵染。

除了受损叶或干叶外,叶片一般不受危害,在潮湿环境下,无规则斑点会在花朵上出现。

病因

灰色葡萄孢属真菌引发灰霉病,通常在潮湿环境下发病。真菌还危害许多作物和植物。

防治

- 避免叶片受损。

- 新芽长于5厘米的球根不再种植,特别不能使用地膜。这样避免阳光灼伤。

- 球根种植不要过密,在生长期内保持土壤无杂草。

- 温室中相对湿度保持80%左右,如必要,可打开风机并加热,保持植株干燥。

- 上午浇水以保证植株干燥。

- 叶面受损后,根据需要喷洒杀菌剂

7.11 丝核菌

染病与否取决于种植深度,因为最严重的侵害在土表。

感染不严重时,叶鞘上呈现出不规则状黑褐斑,中间的组织坏死(形成空洞)。

感染严重时,叶鞘(晚些时候在叶基和花茎处)变软呈灰色。大部分外围的叶片先枯萎,晚期,植株死亡。

严重侵染时,(种植深的种球)茎芽在萌发前就腐烂。

种植深的种球因为它们的芽在地面下生长时间长,所以容易受感染。

在受侵染的球根中,受病组织变软,先期变灰,有时变紫,晚期则呈现灰褐色。

许多浅褐色菌丝看上去象蜘蛛网,有的还逐渐形成壳。球茎鳞片间和表皮均可见菌丝。

根系生长完好,受病球根无异味。

病因

侵染球茎和芽的丝核菌主要来自土壤。许多植株(如郁金香)都会被它侵染,即使在从未栽种过产花种球的土壤中。不管土温如何,它均可发病,温度升高时,发病机率增大。

防治

- 对已被侵染或可能已被侵染的土壤中进行常规土壤处理(见本章“土壤处理”)。高温下,土壤再侵染仍有可能发生。保持清洁环境,可防再侵染发生。其他土壤处理方法如下:

- 未采用常规土壤处理,据以往经验,土壤会被丝核菌侵染。因此,种植前要适当施用杀菌剂。考虑到种植深度,一般用旋耕机在土下5-10厘米处施用杀菌剂。通常在夏天土温超过16℃时采用此法。

- 球根浅植。

7.12 根腐病

侵染早,植株生长受阻或是根系短或是带有不易看清的黑头。根上存着黑点,看起来象根系被灼烧过的样子。后来生长的根系表现良好,可能是植物抗病的结果。

病因

终极腐霉菌通过土壤侵染根系,这种真菌可在任何土壤中发现并很难控制。品种不同,侵染程度不同。土壤蒸气消毒后立即种植,早期侵染的危害甚大,因为此时,土壤中的竞争性生物尚未复原。

防治

- 与其他多种作物轮作或一年一次常规土壤处理。

- 常规处理后或不进行常规处理而配以辅助处理。

- 种植前进行种球处理(见本章“球根处理”)。

- 确定适合的土壤结构。

- 采用适宜的灌溉系统以保持良好土壤结构,但防止积水。

7.13 软腐病

种植后不久受感染的嫩芽生长受阻。叶鞘总是水汪汪的,呈现黑绿色,不久变黑。嫩芽极易被拽掉。受感染的组织会变软呈现暗黄色并且很快腐烂呈软团状带异味。

根系起先正常生长,而后变透明,呈黄绿色。

病因

这种病是由胡萝卜欧文氏杆菌引起的,并经常发生在“Prof. Blaauw”品种中。在高温高湿时感染机率加大。鸢尾和其他作物的残体诱发病菌生长,而种植时根尖受损也会导致此病发生。水滴的溅射会传播土壤中的细菌。

防治

- 去除土壤中的植物残体

- 在已提前处理好的土壤中种植种球(温度适宜)。

- 种植时避免碰伤根尖。

- 温室内种植时温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12-15℃),避免高温。

- 清晨适量浇水。

- 防治土壤熟化。

7.14 根线虫

植物生长局部受阻,花芽干枯,根系短,呈黑色条状,这些症状于腐霉病菌引起的根腐病区别在于根系不会腐烂。

病因

穿刺短体线虫侵染植株诱发此病。一些不知名的真菌或细菌聚集在线虫引致的伤口附近,可危害多种植物(包括菊花、玫瑰、草坪)。

防治

- 每年进行一次土壤处理。

- 在鸢尾种植前种一茬万寿菊。

7.15 根结线虫病

生长早期,局部生长较弱。受害严重时,根系全部受损。在少数的重病例中,根系肿胀弯曲,分叉,只有球茎保持良好。

病因

主要是土壤中的根线虫病根结线虫破坏了根系。在暖和的气温下,还会危害多种植物(如西红柿、黄瓜)。

防治

- 一年一次土壤处理。

7.16 西红柿斑萎病毒

该病毒在鸢尾中有两种形式的表现。一种是全部或部分叶片为浅绿色至黄色。通常叶尖仍保持绿色。外围叶片宽、发黄颜色变浅,并有时可看到棕色坏死条纹。

另一种为在叶片是有黄色斑点和条纹,有时有椭圆形斑点并带有棕色条纹。在两种情况下,种植生长停滞,不开花。

病因

该病害由西红柿斑萎病毒或凤仙坏死病毒引起。通过蓟马特别是加利弗利亚蓟马传播。该病毒有多种寄主,如菊花、西红柿、土豆、和多种杂草。该病毒不通过种球传播,只在地中海气候下发生。花色浅;花不开放或颜色浅。

防治

- 不要在以前种植过对此病毒敏感作物的温室中种植鸢尾。

- 不要在附近种植有易感染该病毒作物的室外种植。

- 在温室中或室外防止杂草生长。

- 控制蓟马的生长,对前茬作物也是如此。

7.17 白花病

花色与正常植株的不同,着色浅,花不干枯但品质明显下降。

病因

在温室中由于蒸腾弱引起相对湿度较高。

防治

- 若在整个生长期内温室内相对湿度较高,维持室温高于外界温度2-3℃。

- 如外界温度较高(15-16℃),而不能采用此方法时,应在早晨向温室加热,并打开通风扇。

7.18 芽裂病

在作物生长过程中,花芽枯萎,然后花苞顶端变黄,花芽腐烂死亡。花芽总是在生长阶段最后几周形成。这种病可在整个生长期内出现,主要在花茎生长时,若早期发生,几乎看不出对植物有什么危害。一旦出现花芽,很容易看见花芽是否正常,如果发育不饱满,说明此植物已染此病,晚期芽裂病花朵不着色。芽裂病可在整个花期内发生。

病因

由光照不足、湿度过高、生长规律被打乱引起的。总是在冬季发生。也可能由于种植过密,或者霜冻引起的温度骤降。球根受镰刀菌轻度感染,生根少;温度低,蒸腾作用不够,都能引起芽裂的发生。

防治

- 种植前挑选球茎,在种植期内对种植地点进行处理(种植间距和光照)。

- 冬季不用小球茎种植。

- 光照要充分,北半球最好在温室内种植鸢尾。因为鸢尾需要充足的光照才能开花。

- 水分供应要充足,尤其是对根系。

- 荫天要降低温室温度,特别是在茎生长时以便减缓生长速度。生长过快要大量的营养,易导致芽裂。特别在高温的情况下,通过加热适当通风,保持作物充满活力。

- 避免温度骤变,因为此种情况下植物的蒸腾作用加快,植株生长不平衡,会导致芽裂的机率增多。

- 预防霜冻。

相关文章

  • 用温水洗菜可以去除残余农药
    用温水洗菜可以去除残余农药

    冬天天气寒冷,自来水冰凉刺骨,洗菜成了厨房最痛苦的事。于是很多人受不了寒冷,把蔬菜放在水龙头下面马马虎虎冲一下了事。其实在冬天洗菜不妨“娇气”一下,用温水洗菜既暖和,又更加安全。温水不冻手,这个谁都知道。可为什么还更安全呢?我们害怕洗菜时“洗不干净”,...

    1568 农药名字 农药使用方法
  • 如何防治杨树烂皮病
    如何防治杨树烂皮病

    杨树烂皮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对杨属和柳、榆等树种危害极大。该病是潜伏侵染性病害。当出现干旱、水涝、日灼、冻害等恶劣条件,以及苗木移植或强度修剪后不易恢复树木生机时,病害便迅速发生,轻者影响树木生长,出现放叶晚、叶片变小、枯枝、枯干等病状,重者造成树木成片死亡。病害症状病害发生在杨树、柳树等枝干皮部。...

    214 农药肥料品牌 农药使用教学
  • 葛细菌性叶斑病
    葛细菌性叶斑病

    症状特点:主要危害叶片。叶斑初呈淡绿色水渍状,对光观察近半透明,后渐变淡褐至褐色,因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病斑一般较细小,横直2~3毫米不等,数个病斑可连合成较大的斑块。斑面病征表现为隐约可见的薄层菌脓,潮湿时手摸有质粘感;干燥时则呈蛋白清状带反光的胶膜状物。 病原及发病特点:病原为豆薯假单胞杆状细...

    2000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
  • 怎样防治小麦全蚀病?
    怎样防治小麦全蚀病?

    怎样防治小麦全蚀病? 无病区应防止病害传入。初发病区要采取扑灭措施,挖除病株,深翻倒土,改种非寄主作物。老病区实施以农业措施为基础,积极调节作为生态环境的综合防治措施。(1)合理轮作:零星发病地区,搞好短期轮作,实行小麦、甘薯、棉花等作物轮作,不仅可控制本田危害,还可延缓病害蔓延速度。对老病区...

    873 农药种类 植物病害诊断标准
  • 莴苣灰霉病的症状什么样
    莴苣灰霉病的症状什么样

    莴苣灰霉病的症状什么样?怎样防治?莴苣灰霉病是莴苣一种常见病,还危害番茄、茄子、甜椒、辣椒和黄瓜等。(1)症状:苗期染病,茎、叶呈水渍状腐烂。成株期染病,始于近地表叶片,由水渍状腐烂扩大至茎基部腐烂,疱面上生出灰褐或灰绿色霉层。干燥时,病株逐渐干枯死亡;潮湿时,从基部是、向上溃烂,叶柄深褐色。(2)...

    1581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 水稻防病害有哪些方法技巧
    水稻防病害有哪些方法技巧

    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之一,农民朋友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在种的过程中最担心病虫害的侵入,这样会影响水稻品质。那水稻防病害有哪些方法呢?接下来小编就来告诉大家!水稻防病害有哪些方法?1、水稻纹枯病稻纹枯病是水稻发生最为普遍的主要病害之一, 一般早稻重于晚稻, 严重时可引起植株倒伏枯死, 又称云纹病。防治方法发...

    1774 农药使用禁忌
  • 满天星扦插繁殖方法 满天星常见病害防治方法
    满天星扦插繁殖方法 满天星常见病害防治方法

    它是一种草本植物,观赏性也很高,现在可它可是热门花种,可受大家喜欢了,平时过节,大家都会选择它送人,尤其想让它保持的更长久,我们还可以做成干花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是怎么做的吧。满天星扦插繁殖方法在春季将植株新枝剪下10厘米左右,3~4根为一丛扦插在沙床里喷水保湿,大约15天生根,再培育20多天时...

    913 满天星 方法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品种 满天
  • 温棚韭菜灰霉病防治
    温棚韭菜灰霉病防治

    韭菜,别名草钟乳、起阳草、懒人菜等,以其特有的辛香气味,成为城乡人民喜食的蔬菜种类。韭菜属耐寒性蔬菜,适应能力很强,是日光温室的主栽品种之一。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高效示范园日光温室由于连年栽植,灰霉病频繁发生,成为棚栽韭菜的主要病害,影响了韭菜的产量和品质。现将韭菜灰霉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

    397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技术
  • 黄瓜白粉病无公害防治技术
    黄瓜白粉病无公害防治技术

    (1)症状和发病规律黄瓜白粉病俗称“挂白灰”,各地普遍发生,是保护地黄瓜栽培中的重要病害之一,从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生。主要为害叶片,叶柄、茎次之,果最轻。发病初期叶面或叶背产生白色近圆形的小粉斑,环境适宜时,逐渐扩大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斑。上面布满白色粉末状的霉,病叶枯黄发脆,但不易脱落。有时(秋...

    2773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指南
  •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稻瘟病:1.选用良种,选用推广抗病品种,多组合合理搭配。2.种子消毒杀菌,1公斤种子用三克20%三环唑浸种24小时。3.加强栽培管理。4.药液浸秧,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750倍液浸秧,或用40%稻瘟灵乳油,亩用100毫升或富士一号乳油100毫升兑水60公斤喷雾。颈瘟预防,孕穗破口期用75%丰登可...

    2024 农药使用指南 病虫害原因
  • 如何治疗豆角炭疽病
    如何治疗豆角炭疽病

    对于豇豆炭疽病,可用绿享2号600倍液、井冈霉素1000倍液、农抗120水剂120-150倍液等喷雾防治。用波尔多液1:1:200,0.5%蒜汁液,铜皂水液1:4:(400-600)倍液也有一定的效果。在结荚期发生时,要及时用化学药剂连防1-2次,每次间隔5-7天。药剂可选用下列一二种,轮换喷雾防治...

    2094 种植知识 种植常识
  • 萝卜:抓紧防治霜霉病
    萝卜:抓紧防治霜霉病

    当前萝卜已经进入苗期,由于近一段时间天气多雨,高温高湿,各种病害迅速蔓延,侵染萝卜,尤其以霜霉病为主。在此结合萝卜霜霉病的发病症状、传播途径、发病条件,介绍一下防治方法。萝卜霜霉病症状:苗期至采种期均可发生。病害从植株下部向上扩展,叶面初现不规则褪绿黄斑,后渐扩大为多角形黄褐色病斑,大小3-7mm。...

    619 果树种植技术 果树种植知识
  • 桑园常用农药的作用和防治对象
    桑园常用农药的作用和防治对象

    1、50%甲胺磷乳剂:广谱性有机磷杀虫杀螨剂,对刺吸式和咀嚼式口器害虫特效,具有胃毒触杀和内吸作用,对人、畜有剧毒。防治对象:野蚕蟥、桑尺蠖、桑毛虫、桑蟥、桑象虫、小蠹虫、桑蓟马、朱砂叶螨(红蜘蛛)。常用浓度与安全间隔期:1000倍液30天,1500倍液20天。   2、50%杀螟松乳剂:广谱性杀虫...

    1318 农药使用教学 农药使用方法
  • 花生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花生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1花生病害1.1青枯病又叫“青症”、“死苗”、“花生瘟”等,是一种土壤传播的细菌性病害。为害花生的维管束,在短期内能使大量植株迅速枯死。花生青枯病从苗期至收获的整个生育期间均可发生,一般多在开花前后开始发病,盛花期为发病盛期。病菌主要侵染根部,使根端变色软腐,维管束组织变为深褐色,并自下而上扩展到植...

    2498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教程
  • 百合青霉病防治
    百合青霉病防治

    百合青霉病是百合鳞茎贮藏期间的病害,此病由青霉菌通过鳞茎组织上的伤口侵入,引起鳞茎木腐状干腐。症状:初始,在百合种球上产生褐色下陷的病斑,周围黑色,病部与健部分界明显。寒冷贮藏期腐烂缓慢,需几周时间才将鳞茎烂掉。在腐烂的鳞茎上,孢子成团状时,呈典型的青绿色。发病规律:病原为青霉菌。真菌通过组织上的伤...

    2130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管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