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如何防治水稻稻象甲

时间 : 2023-06-05 投稿人 : 花好月圆园艺 点击 :

如何防治水稻稻象甲

水稻稻象甲

学名 Echinocnemus squameus Billherg属鞘翅目,象甲科。别名稻象。分布在全国各产稻区。

寄主 水稻、棉花、瓜类、甘薯、番茄、麦类、玉米等。

为害特点 幼虫在土中食害稻根,致稻株变黄,严重时整株枯死。成虫咬食稻苗近水面的心叶,受害叶长出后,出现一行横排小孔,遇风折断浮在水面上。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5mm,体灰黑色,密被灰黄色细鳞毛,头部延伸成稍向下弯的喙管,口器着生在喙管的末端,触角端部稍膨大,黑褐色。稍翅上各具10条细纵沟,内侧3条色稍深,且在2—3条细纵沟之间的后方,具1长方形白色小斑。卵长0.6—0.9mm,椭圆形,半透明具光泽,初白色,后变深黄色。末龄幼虫体长9mm左右,头褐色,体乳白色,肥壮多皱纹,弯向腹面,无足。蛹长5mm,腹面多细皱纹,末节具1对肉刺,初白色,后变灰色。

生活习性 浙江年生1代,江西、贵州部分1代,多为2代,广东2代。一代区以成虫越冬,一、二代交叉区和2代区也以成虫为主,幼虫也能越冬,个别以蛹越冬。幼虫、蛹多在土表3—6cm深处的根际越冬,成虫常蛰伏在田埂、地边杂草落叶下越冬。江苏南部地区越冬成虫于翌年5—6月产卵,10月间羽化。江西越冬成虫则于5月上中旬产卵,5月下旬一代幼虫孵化,7月中旬—8月中下旬羽化。二代幼虫于7月底—8月上中旬孵化,部分于10月化蛹或羽化后越冬。一般在早稻返青期为害最烈。一代约2个月,二代长达8个月,卵期5—6天,一代幼虫60一70天,越冬代的幼虫期则长达6—7个月。一代蛹期6—10天,成虫早晚活动,白天躲在秧田或稻丛基部株间或田埂的草丛中,有假死性和趋光性。产卵前先在离水面3cm左右的稻茎或叶鞘上咬一小孔,每孔产卵13—20粒,幼虫喜聚集在土下,食害幼嫩稻根,老熟后在稻根附近土下3—7cm处筑土室化蛹。生产上通气性好,含水量较低的沙壤田、干燥田、旱秧田易受害。春暖多雨,利其化蛹和羽化,早稻分蘖期多雨利于成虫产卵。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注意铲除田边、沟边杂草,春耕沤田时多耕多耙,使土中蛰伏的成、幼虫浮到水面上,再把虫涝起深埋或烧毁。(2)在稻象甲为害严重的地区,已见稻叶受害时,喷洒50%杀螟松乳油8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600倍液,或667m2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100ml或40%水胺硫磷乳油100ml对水喷雾。每667m2也可用40%甲基异柳乳油175ml配制成毒土撒施在稻田里,药后10天防效高达96%。此外每667m2还可用3%喃丹颗粒剂3kg,撒入田间,还可结合耕田,排干田水,然后撒石灰或茶子饼粉40-50kg。

转自 中国作物种质信息网

相关文章

  • 棉花烂铃病综合防治技术
    棉花烂铃病综合防治技术

    北疆棉花烂铃病在多雨季节容易发生,造成棉花品质降低,棉花产量下降10%~30%左右。因此,综合防治棉花烂铃病,是提高棉花品质,增加效益的有效措施。一、烂铃病发生特点1.疫病。是我国棉铃病中危害最重的病害,约占棉铃病害所致烂铃总数的60%以上。2.棉株下部1~3果枝成铃烂铃最多。3.秋季多雨,棉田湿度...

    1144 植物病虫害原因 农药使用指南
  • 农贝得“一拌无蚜”新技术防治小麦玉米病虫害见实效
    农贝得“一拌无蚜”新技术防治小麦玉米病虫害见实效

    最近,本报记者赴河南省实地采访了推广和使用农贝得“一拌无蚜”新技术的部分专家、农技人员及农民种植户,并与河南省农业厅高级农艺师郭景轶,郑州市植保站副站长、研究员沙广乐,农艺师邢彩云及农业局科技处处长孟宪贵到试验地进行了现场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农贝得“一拌无蚜”防治小麦、玉米病虫害确有特效。据小麦育种...

    1697 农药使用技术 病虫害防治
  • 花卉病虫害冬季防治措施
    花卉病虫害冬季防治措施

    随着冬季的来临,大部分花卉病虫便以各种方式进入越冬(或休眠)状态。这一时期各种病虫基本上不活动,移动性小,正是进行防治的好季节。冬季防治亦是花卉病虫防治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实践证明,冬季防治的成效直接关系到翌年病虫的发生状况。如果冬季防治的措施得力,可大大降低来年病虫的发生及危害程度,收到事半功倍的...

    813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指南
  • 陕西省农业厅:防治玉米二代粘虫 抓好秋田管理
    陕西省农业厅:防治玉米二代粘虫 抓好秋田管理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联播》记者 王劲宏 韩霄)记者从省农业厅了解到,今年我省玉米播种面积1800万亩,由于夏播到出苗期间遭遇持续干旱、高温,导致玉米出苗不齐,平均缺苗率为2%到3%。虽然近期雨水增多,但依然存在墒情好、苗情弱的现象。植保部门调查发现,目前玉米二代粘虫中度发生,虫田率约有75...

    282 农药肥料品牌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 抓紧防治水稻第四代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
    抓紧防治水稻第四代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

    一、卷叶螟:我市晚稻当前正处于分孽未期,长势嫩绿,上中旬以阴雨天气为主,三、四代卷叶螟转化率明显提高,8月20日左右外来蛾子大量迁入,与本地蛾子混合发生,导致今年第四代卷叶螟发生期特早,且蛾期长,发生期乱。目前各地田间蛾量特大,加上水稻长相较嫩,有利于卷叶螟的发生为害,预测第四代稻纵卷叶螟中偏重发生...

    292 病虫害原因 农药种类
  • 玉农乐-玉米苗后优良除草剂
    玉农乐-玉米苗后优良除草剂

    玉农乐是从日本进口的优良玉米田专用茎叶处理除草剂,通用名烟嘧磺隆,加工剂型为4%悬浮剂。该除草剂具有活性高,用量低、杀草谱广、对玉米安全、可单用也可与其他除草剂混用等优点,对玉米田单双子叶杂草。莎草等几乎所有杂草均有极高防效;对后茬作物没有影响,对人畜禽安全,对环境无污染。1.作用特点玉农乐是内吸传...

    980 农药名字 农药使用方法
  • 食用菌常见病害特点
    食用菌常见病害特点

    常见的食用菌病害症状有变色、斑点、凹陷、软腐、萎缩、畸形等。寄生性真菌病害:褐腐病、褐斑病、软腐病、褶霉病、菇脚粗糙病、枯萎病、浅红酵母病等。一、褐腐病:症状:只侵害子实体,子实体受到轻度感染时,菌柄肿大或泡状,严重时子实体变畸形,分化受阻。后期感染,菌柄变褐或菌柄基部形成淡褐色病斑,而看不到明显的...

    1394 种植知识 种植技术大全
  • 如何防治甘蔗凤梨病
    如何防治甘蔗凤梨病

    一、症状凤梨病在我国各植蔗省区均有发生,是甘蔗种苗的重要病害。它除使下种的蔗种不能萌芽外,还能使窖藏蔗种受害腐烂。目前我国甘蔗病害中,凤梨病是对生产影响较大的病害之一。染病蔗种切开后,可见切口两端为红色,并散发出凤梨般的香味,故称凤梨病。不久切口逐渐变黑,并产生许多黑色的煤粉状物。病情发展到后期,则...

    2672 农药使用教学 植物病害与病因
  • 东方蝼蛄形态特征及其防治
    东方蝼蛄形态特征及其防治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30mm~35mm,前胸宽6mm~8mm,浅茶褐色,密生细毛。头小,圆锥形,复眼红褐色,单眼3个,触角丝状。前胸背板卵圆形,中央具1个明显凹陷的长心脏形坑斑。前翅鳞片状,只盖住腹部的一半,雄虫前翅具发音器;后翅折叠如尾状,大大超过腹部末端。前足特化为开掘足,腿节内侧外缘缺刻不显;后足...

    726 农药使用技术 植物病害诊断标准
  • 树莓根癌病发生及防治技术
    树莓根癌病发生及防治技术

    摘要【树莓根癌病主要发生在根颈部、有时也散生于侧根和支根上】一、发病症状:树莓根癌病主要发生在根颈部、有时也散生于侧根和支根上。根癌初生时为乳白色,光滑柔软,以后渐变为褐色到深褐色,质地变硬,表面粗糙,凸凹不平,小的仅皮层一点突起,大的如鸡蛋,形状不规则。受害病株发育受阻,叶片变小变黄,植株矮小,果...

    1147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指南
  • 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技术
    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技术

    (1)加大健康种薯的推广应用最好选用当年调运的健康种薯种植,各地要建立无病种薯基地,保证种薯不带菌,有效从种源上降低病菌的侵染源,是晚疫病综合防治的关键一步,也是马铃薯增产的有效途径。(2)消灭中心病株,抓好药剂防治的时机中心病株一旦发现,一定要拔除,深埋消灭,药剂防治晚疫病,是目前广泛应用有明显作...

    2443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指南
  • 枣树不结果的原因与防治技术
    枣树不结果的原因与防治技术

    一、树势过旺。可于枣树盛花期在主枝基部环状剥皮,深达木质部,宽度0.5厘米左右,大致是树皮有多厚就剥多宽。 二、没有配置授粉树。像泗洪大枣等鲜食枣品种,一般都需要配置授粉品种,否则结果率低。大枣树可以在枣树上部较高处的枝条上嫁接授粉品种。 三、枣树开花期天气干旱,雌花的柱头黏性下降,容易失去活性,影...

    1590 病虫害原因 农药使用技巧
  • 丝瓜主要病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丝瓜主要病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丝瓜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优质蔬菜,近几年在北方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由于不同程度的病害发生,每年都造成10%~20%的产量和经济损失,影响了菜农的收入。笔者对丝瓜主要病害进行了调查,并对防治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取得了预期的防治效果。1、丝瓜的主要病害种类及症状1.1丝瓜病毒病病症表现为幼叶感病呈浅绿和...

    472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方法
  • 杀虫混剂菊·杀乳油防治范围和使用方法
    杀虫混剂菊·杀乳油防治范围和使用方法

    菊·杀乳油:为氰戊菊酯和杀螟硫磷混配,为棕黄色油状液体,乳化性能与稳定性良好,对人畜为低毒、对皮肤无刺激,对眼结膜有刺激作用。用于防治小麦害虫时,在小麦孕穗期及穗期,百茎蚜数在150头以上,每667米2用20%乳油30~40毫升对水喷雾;防治棉蚜,要在蚜株率达30%时,每667米2用2...

    1008 农药使用说明 植物病害诊断标准
  • 水稻二化螟发生新特点及防治新技术
    水稻二化螟发生新特点及防治新技术

    1.水稻二化螟发生新特点。①暖冬气候特点,有利于二化螟安全越冬。暖冬降低了二化螟越冬死亡率,有利于二化螟安全越冬,增加了虫口基数。②水稻耕作制度的变化,增加了本田虫口量。首先,近年来长期推广旱育秧和抛秧,秧苗长势旺盛,叶片嫩绿,二化螟成虫趋绿性强,有利于成虫的栖息和产卵,抛秧减少了因栽秧对蚁螟造成的...

    1071 农药肥料品牌 农药使用说明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