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农药按剂型分类

时间 : 2023-06-07 投稿人 : 浪漫花香园艺 点击 :

农药按剂型分类,可分为老剂型乳油(EC)、悬浮剂(Suspension ConcentrateSC)、3、水乳剂既浓乳剂(Emulsion in waterEW)和微乳剂(MicroemulsionME)、可湿性粉剂(WP)、水性化(又称水基化)剂型及水分散粒剂(WDG)等。

农药按剂型分类 | 植物病虫害

农药剂型是将通常具有生物活性的特定化学品或其混合物加工成适用于所需环境的产品并使之发挥最佳的生物效能;而对施药者和环境的不良影响以及对作物的危害减少到最低的限度。

(1)老剂型乳油(EC)乳油是目前常用的农药剂型,其中含有大量的二甲苯等有机溶剂,既浪费石油资源又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并且由于溶剂的可燃性,在运输、贮藏及容器的选择上也受到限制。

(2)悬浮剂(Suspension ConcentrateSC)是不溶或微溶于水的固体原药借助某些助剂,通过超微粉碎比较均匀地分散于水中,形成一种颗粒细小的高悬浮、能流动的稳定的液固态体系。悬浮剂通常是由有效成份、分散剂、增稠剂、抗沉淀剂、消泡剂、防冻剂和水等组成。有效成份的含量一般为5%-50%。平均粒径一般为3μm左右。悬浮剂的分散性和展着性都比较好,悬浮率高,粘附在植物体表面的能力比较强,耐雨水冲刷,因而药效较可湿性粉剂显著且也比较持久。在配制农药悬浮剂时,应注意:(1)选择的有效成分对水比较稳定,原药粒径大小在贮存过程中不发生变化;(2)制剂粘度适宜较低,且不随贮存温度的变化而变化;(3)较好地自然分散在水中,且稀释液比较稳定。由于农药悬浮剂始终以浓缩悬浮液的形态存在,因此在贮存期间,尤其是长期贮存可能会出现化学不稳定性,此外,更经常存在着物理稳定性问题。这通常牵涉到三个方面:(1)粒子间因存在相互作用而引起絮凝和聚集现象;(2)奥氏晶体长大现象;(3)因重力作用导致的分层和粒子沉积现象。要保持农药悬浮剂贮存期物理稳定性,就必须通过配方和加工工艺控制悬浮物积聚、沉降和晶体生长。

(3)水乳剂既浓乳剂 (Emulsion in waterEW)和微乳剂(MicroemulsionME)受到人们的重视。水乳剂(浓乳剂)和微乳剂都是将液体或半固体农药有效成份分散在水中而制得,其中的有效成份必须在水中长期稳定。在激烈的搅拌下,借助适当的乳化剂将原药分散于水中,然后加入稳定剂、防冻剂等助剂调制成的乳状或透明液体,是一种经时稳定的分散体系。水乳剂与微乳剂二者不同之处在于分散在水中的有效成份的粒径不同,前者为0.1-50μm,外观为乳白色;后者粒子超微细,为 0.01-0.1μm,外观透明或接近透明。配制微乳剂需用乳化剂的量通常比配制乳油或水乳剂时的用量都要大,有时用量高达30%。因此,微乳剂目前只适宜用于果树、蔬菜等高附加值作物。

悬浮乳剂(SuspoemulsionSE)是由不溶于水的农药原粉和原油,借助各种助剂的作用,配制成以水为分散介质的稳定的高悬浮乳状体系。它由乳浊相和连续相构成,两相中均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活性成份,但连续相中的活性成份以固体分散物的形式存在。因而具有悬浮剂和水乳剂的优点,避免了农药乳油和可湿性粉因有机溶剂和粉尘对操作者的毒害以及对环境的污染,贮运也比较安全,并且,其性能优异,生物活性比较高,药效也比较持久。悬浮剂将逐步取代可湿性粉而成为农药的主要剂型,并带动悬浮剂(SE)、水乳剂(EW)和水分散粒剂(WDG)等农药剂型的发展。

(4)可湿性粉剂(WP)

(5)水性化(又称水基化)剂型及水分散粒剂(WDG)。

农药水性化剂型是以水作为分散介质,农药原药(固体或油状液)借助分散剂或乳化剂及其它助剂的作用使之悬浮或乳化分散在水中。与乳油相比,减少了大量的有机溶剂;与可湿性粉相比,则无粉尘飞散;对人畜的毒性和刺激性都比较低;并能减轻对作物的药害;也不会因有机溶剂而在贮藏运输过程中引起燃烧,安全性较高。

(6)微胶囊农药

微胶囊农药是利用微胶囊技术把固体、液体农药等活性物质包覆在囊壁材料中形成的微小囊状制剂。所谓微胶囊技术,用一种用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成膜材料把分散的固体、液体或气体包覆使形成微小粒子的技术。其中成膜材料叫壁材,被包覆物叫芯材,微胶囊粒径一般在1--800微米。该技术通过密闭的或半透性的壁膜将目的物与周围环境隔离开来,从而达到保护和稳定芯材、屏蔽气味或颜色、控制释放芯材等目的。这些功能使微胶囊化成为许多工业领域中有效的商品化方法。

首先把微胶囊农药推向市场的是美国的Pennwalt公司,它的第一项产品是1974年推出的微胶囊化甲基对硫磷。从此缓释技术在农药界受到广泛关注,每年都在美国召开一次“国际控制释放农药研讨会”,总结交流研究成果。该公司随后又推出了微胶囊化二嗪农、微胶囊化氯菊酯、除草剂滴滴涕、除虫菊酯、矮壮素等已经被各种壁材微胶囊化。至1994年商品化的微胶囊农药50余种。

种衣剂的分类

一、按适用作物分类:旱地作物种衣剂,是指适用于旱地作物(含水稻旱育秧)的种衣剂。水田作物种衣剂:是指适用于水田作物的种衣剂。

二、按形态分类:干粉型种衣剂,将活性成分及非活性成分经气流干法粉碎、混合,采用拌种式包衣。悬浮型种衣剂:将活性成分及部分非活性成分经湿法研磨后与其余成分混合而成的悬浮分散体系,采用雾化等方式包衣。该类种衣剂是目前主流类型。胶悬型种衣剂:将活性成分用适当溶剂及助剂溶解后与非活性成分混匀而成的胶悬分散体系。

三、按用途分类物理型:含有大量填充材料及粘合剂等,但不含化学活性成分,主要用于油菜、烟草及蔬菜等小颗粒种子丸包衣。化学型:含有农药、肥料以及激素等化学活性物质,功效较全面,但相对较易发生药害。该类种衣剂是目前主流类型,也是今后薄膜种衣剂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生物型:含有对作物有效力的微生物或分泌物。特型型:包括蓄水抗旱、逸氧、除草、pH调节等具有特殊用途的种衣剂。综合型:系上述四种种衣剂有效成分的综合应用。

四、按使用时间分类:现包型种衣剂:种子在播种前数小时或几天内用该类种衣剂包衣,等衣膜固化立即播种,包衣种子不宜储存。预包型种衣剂:种子用该类种衣剂包衣后可随时播种,也可以储存一定时间再播种。

五、按农药加工剂型分类:可分为水悬浮剂(FS)、水乳剂(EWS)、悬乳剂(SES)、干胶悬剂(DFS)、微胶囊剂(CS)五种剂型。

相关文章

  • 夏季大豆草地螟预防技术
    夏季大豆草地螟预防技术

    近年来,由于气候条件的变化,草地螟已由过去夏大豆的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初孵幼虫取食幼嫩叶片的叶肉,残留表皮,3龄以后食量大增,将叶片吃成缺刻而仅剩叶脉。一般年份减产10%~15%,严重年份减产20%~30%,对大豆生产造成严重威胁。草地螟每年可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在丝质土茧中越冬。越冬幼虫于...

    390 植物病虫害原因 农药使用技巧
  • 枇杷毒蛾-果树病虫害
    枇杷毒蛾-果树病虫害

    名称:枇杷毒蛾学名:类属:鳞翅目,毒蛾科目录1.相关图片2.分布与危害3.形态特征4.发生规律5.防治方法6.防治药械相关图片危害枇杷状分布与危害枇杷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是一种专为害枇杷叶片的害虫,在我国枇杷产区发生较普遍。主要是以幼虫咬食叶片、幼芽或幼果危害。形态特征成虫体长约15毫米,展翅约2...

    1428 农业种植禁忌 农作物种植
  • 小麦苗期病虫害防治
    小麦苗期病虫害防治

    小麦锈病 小麦出苗后15~20天,选择具有发病条件的麦田进行调查,当病叶率达到10%,且秋季气温偏高,雨水偏多时,立即喷洒禾果利或三唑酮进行防治,即亩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15~20克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5克对水50公斤进行喷雾,发现一株防一片,发现一片防一块。小麦纹枯病 小麦纹枯病从小...

    2865 农药使用技巧 农药使用方法
  • 绿色蔬菜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
    绿色蔬菜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

    利用天敌昆虫、昆虫致病菌、农用抗生素及其他生防制剂等控制蔬菜病虫害,可以直接取代部分化学农药的应用,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生物防治不污染蔬菜和环境,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和绿色食品业的发展。现将其主要技术介绍如下:1、以虫治虫1.1利用广赤眼蜂防治棉铃虫、烟青虫、菜青虫。赤眼蜂寄生害虫卵,在害虫产卵盛期放...

    1401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 香石竹叶斑病发生与防治
    香石竹叶斑病发生与防治

    一、香石竹叶斑病的症状及发生规律。香石竹叶斑病病菌以菌丝和分子孢子在病株残体上越冬,在土壤中可存活一年左右。当温度升高,叶面长时间湿润时,病菌极易快速生长。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0℃(26℃最佳),分子孢子在18-27℃(24℃最佳)时开始萌发,通过气流及水传播,从气孔、伤口或直接侵入,潜育期...

    2956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知识
  • 水仙花褐斑病的防治技术
    水仙花褐斑病的防治技术

    平潭水仙花属多花水仙类,经引进和多年人工驯化培育,已取得成功。现全县种植面积近500亩,年产水仙商品球200多万粒。由于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故目前专业化生产已初具模式。几年来,通过生产与长期摸索,结合总结经验和问题,发现时有发生水仙花褐斑病的症状,经查证有关资料表明,此病害世界各地均有发生,主要危害水...

    2440 种植知识 种植常识
  • 棉花病害防治应从苗期抓起
    棉花病害防治应从苗期抓起

    种子严格消毒 大力提倡购买选用泡沫酸脱绒、精选、使用高效杀菌剂和杀虫剂包衣,质量好的包衣种子;凡是没有使用包衣种子的棉田,所用棉种也必须使用高效杀菌剂进行拌种闷种或浸种。适时播种一般棉田,当4厘米地温稳定在14摄氏度时播种为宜。碱地棉田5厘米地温稳定在15~16摄氏度时播种为宜。加强棉花苗期田间管理...

    1216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管理
  • 大豆造桥虫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
    大豆造桥虫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

    大豆造桥虫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大豆主要产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经常危害大豆的造桥虫有棉大造桥虫、黑点银纹夜蛾、大豆小夜蛾和云纹夜蛾等,造成大豆落花落荚,豆粒秕瘦,减产降质。一、危害症状:大豆造桥虫均以幼虫为害。低龄幼虫仅啃食叶肉,留下透明表皮。虫龄增大,食量也随之增加,将叶片边缘咬成缺刻和孔洞,甚...

    1977 农药 种植病虫害原因
  • 花椰菜菜粉蝶防治
    花椰菜菜粉蝶防治

    菜粉蝶。又名白粉蝶,幼虫称菜青虫。菜粉蝶以蛹越冬,在华北地区一年发生4~5代。发育最适气温为20~25℃,相对湿度为76%时发生严重。防治措施:①冬季对菜粉蝶越冬的场所清除杂草,耕翻田园,消灭越冬蛹。②生物防治。在平均气温20℃以上时使用苏云金杆菌制剂、Bt乳剂(每毫升含120亿活芽孢),每666....

    1722 农药种类 植物病害诊断标准
  • 报春花炭疽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报春花炭疽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症状】叶上出现圆形或近圆形褐色病斑,后期病斑上轮生稀疏小黑点,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喷洒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进行防治。及时清除病叶或落叶,减少浸染源。...

    1290 种植常识 种植指南
  • 如何防治保护地番茄条斑病
    如何防治保护地番茄条斑病

    筋腐病又叫条腐病、条斑病,是保护地番茄发生比较普遍且严重的一种生理病害。为帮助菜农有效防治,笔者现将其防治介绍如下:症状表现 有两种类型:褐色筋腐病:果面上出现局部褐变,甚至坏死,凹凸不平,果肉僵硬。切开病果,可见果内维管束变褐死亡,有时果肉也出现褐色坏死症状。发病轻时果面有时可见到凹凸不平的病斑,...

    2781 农药使用说明 植物病害诊断标准
  • 棚室蔬菜病虫害的物理防治方法
    棚室蔬菜病虫害的物理防治方法

    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青瓜网青瓜小编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提高产量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就和青瓜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防虫网与黏色板的综合利用能达到操控害虫数量,削减病虫害发作的意图。在栽植之前,在温室通风口处用防虫网关闭,阻断...

    1209 种植科普
  • 医用氯霉素防治兰花病毒
    医用氯霉素防治兰花病毒

    一些兰友根据多年养殖兰花的经验,总结出用医用氯霉素针剂防治兰花病毒效果特别好。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人大副主任邱从富栽培兰花已经十多年了。2004年,他的一盆兰花"下山草"有两株患了"白娟病",而毫无办法。经过四处求教,了解到用医用氯霉素针剂兑水淋浇病株,可以不用起苗、换盆,病株也无须拔除。按照该办法,...

    2647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知识
  • 君子兰“烂根”的成因及有关措施
    君子兰“烂根”的成因及有关措施

    “烂根”是君子兰的多发性病症,是由细菌引起的病害,一般发生在夏季的高温高温的环境中,表现为叶基以下的根烂掉。主要原因有:温度高,湿度大,通风状况不良,导致植株的肉质根很易烂根;水大,营养土含水量大,透气性不良,根被水长期浸泡,导致根变色腐烂;肥大,营养土中肥料没有充分发酵,造成发热烧根引起烂根;生长...

    1190 种植病虫害原因 农药种类
  • 夏季月季黑斑病防治要点
    夏季月季黑斑病防治要点

    月季黑斑病已成为月季栽培中的一大困扰,叶片、嫩枝和花梗均可受害。病害严重时,整个植株下部及中部叶片全部脱落,仅留顶部少量新叶,直接影响月季的生长、开花和观赏。首先简要介绍一下该病的症状和发病规律。叶上病斑初为紫褐色至褐色小点,后扩展成直径1.5毫米至13毫米的圆斑,黑色或深褐色。病斑周围常有黄色晕圈...

    1569 农药使用技巧 病虫害图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