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又称富氧、超氧、三原子氧,是氧气(O2)的同素异构体,分子式为O3,因具类似雷电后的臭味而得名。臭氧是常用氧化剂中氧化能力最强的一种,其消毒杀菌能力是氯的2倍多,杀菌速度是氯的300—600倍、是紫外线的3000倍,且无死角,反应后还原为氧气,被鉴定为高效、无二次污染的洁净氧化剂。
一、作用机理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氧化能力仅次于氟(F2),杀菌效果与氧乙酸相当,强于甲醛,比氯高1倍多。臭氧的杀菌消毒功能与一般杀菌剂不同,一般杀菌剂是起进行性、积累性的杀菌作用,而臭氧的杀菌作用是急速的,当其浓度超过一定阈值后,消毒杀菌作用甚至可以瞬间完成。臭氧正是凭借这种强大、快速的氧化能力而达到杀灭昆虫和微生物的目的。一般认为臭氧的杀虫机理为当害虫吸入臭氧时,臭氧的强氧化作用将它们的呼吸和循环系统氧化破坏,使其窒息死亡至于臭氧杀菌机理,一般认为臭氧首先作用于真菌、细菌等微生物的细胞膜,使细胞膜受到损伤,并继续渗到膜内组织,与细胞中的多种成分产生反应,产生不可逆转的变化,导致新陈代谢障碍,并抑制其生长,直至细胞死亡。
二、温室大棚蔬菜防病应用
有报道说臭氧是广谱、高效、快速杀菌剂,它可迅速杀灭使人和动物致病的各种病菌、病毒及微生物,而且对农药和有机毒物还有很强的降解作用。据报道,陕西省研制出一种“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仪”,将这台比12英寸电视还要小的仪器放在蔬菜温室或大棚里(由于臭氧密度高于空气密度,通常是将悬挂式臭氧发生器安装在人行通道距地面1.5—2m高的上方),以空气为原料,通过高压高频产生高浓度的臭氧,只要十几分钟就可以让大棚内充满足够杀虫浓度的臭氧,甚至于渗透到植物根部,杀灭害虫及病菌,从而使温室、大棚蔬菜在不用或少用农药的情况下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为绿色食品生产提供了又一项新技术。臭氧在完成其杀菌消毒使命后,约半小时后还原为氧气,又可起到促进植株生长的作用。棚室内给臭氧均在夜间、无人、全封闭和较高的湿度条件下进行,以保证人员安全和保持足够的臭氧浓度。消毒后及时打开门窗以通风换气。
臭氧在温室、大棚内的杀菌效果与臭氧发生器自身的机型、臭氧浓度、室内温湿度、光照、肥水管理、作物品种等诸多因素有关,故臭氧的使用方法可根据蔬菜种类、生长期、病虫害种类与严重度以及气候的特点,进行适当调整。研究表明,湿度的提高及温度的降低可增强臭氧的消毒作用,在高湿度下微生物细胞膜变薄,易被臭氧破坏,可发挥更好的防治效果。应用臭氧的环境湿度应在60%以上,低于45%时臭氧对空气中的微生物几乎没有杀菌作用,湿度越高杀菌效果越好。有人试验温室番茄在晚上(冬季18时后、夏季19时后)给臭氧15—20min,间隔24h,叶菜在晚上给30min,间隔48h较好。一般来说,喷洒臭氧水比给臭氧气体防病效果好,当臭氧溶于水中后有更强、更快的杀菌消毒作用。如在番茄叶霉病、灰霉病发生前用臭氧水反复喷雾,有预防发病及防止病害蔓延的效果。发病后除给臭氧气体外,日本还再辅之以喷洒0.3—0.5mg/L的臭氧水,这样通过氧液结合,可提高杀菌效果。
中科院陕西分院渭南大棚蔬菜基地使用7g/h的臭氧发生器,与使用常规农药的大棚作对比,结果表明使用臭氧处理的大棚蔬菜,可使蔬菜免受农药污染,植株生长发育明显增强,开花结果率高,果实提早成熟,可增产20%—30%,费用降低90%。日本报道,臭氧能有效防治暖棚中番茄、香瓜、黄瓜的恶霉病,并能去除茄子、蘑菇头、盆花等的霉杂菌及蚜虫,还能促进植株生长。臭氧水浸泡种子,可进行种子消毒。
使用臭氧时应避免操作人员长时间与臭氧接触,短时间接触臭氧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工作环境臭氧浓度低于0.1mg/kg时是安全的,但低于0.1mg/kg时对微生物没有杀灭作用。
总之,目前我国对臭氧及其应用的研究不是很多、很深,尤其是在蔬菜产业中的应用研究还刚刚起步,但我们完全可以预测,臭氧将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农业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