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冬前花卉防病虫技术

时间 : 2022-11-21 投稿人 : 兴旺 点击 :

冬季来临,大部分花卉的病虫将逐渐进入越冬状态。这一时期各种病虫基本上不活动,移动性小,正是进行防治的好季节。实践证明,如果冬季防治措施得力,可大大降低来年病虫的发生及危害程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冬前花卉防病虫技术 | 植物病虫害

清洁园圃大多数花卉病虫的病原物(菌)或越冬卵,均在园圃内的枯枝落叶和杂草中越冬,待来年条件适宜时出来活动。因此,在冬季将园圃内的枯枝落叶和杂草彻底清除销毁,改善卫生状况,可以大大减少各种病虫源。这对于防治月季、玫瑰、菊花、芍药、海棠及槐、柳等花木的炭疽病、白粉病、锈病、红蜘蛛、蛾类等具有显著效果。

剪除病枝冬季修剪是园圃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结合冬季修剪,着重剪除带病虫的枝叶。如黄刺梅、玫瑰等花木上的虫卵,槐、柳、杨及灌木上的介壳虫。剪下的病虫枝叶要及时清理,并运出圃外集中处理。

冬耕深翻冬耕深翻可以使潜伏在土壤中的地下害虫如蛴螬、地老虎、蝼蛄和金针虫的幼虫、蛹、卵等遭受机械损伤,暴露在地表后又可以使其被鸟类等天敌啄食,必要时还可以采取人工捕杀。

涂白保护枝干涂白不仅能有效地防治冬季花木的冻害、日灼,提高花木的抗病能力,而且还能破坏病虫的越冬场所,起到既防冻又杀虫的双重作用。特别是对树皮里越冬的螨类、蚧类等作用尤佳。常用的涂白及配方为:生石灰5公斤,石硫合剂原液0.2公斤,盐0.3公斤,猪油(用其他动植物油亦可)0.2公斤,水17公斤。配制方法:先将生石灰和盐用水化开,然后加入猪油和石硫合剂原液充分搅拌均匀即可。特别注意:生石灰一定要充分消解,否则涂到花木枝干上后易造成烧伤。

药物防治由于冬季各种病虫多处于休眠状态,对于那些在发生季节不易防治的病虫可以采用冬季药物防治措施。如用50~100倍液的机油乳剂喷雾可防治介壳虫,用800倍液氧化乐果按每平方米4公斤灌施可防治菊花瘦蚊,晚冬喷施1%的波尔多液2~3次能对梨桧锈病、月季黑斑病等多种病害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关文章

  • 平菇栽培菌丝体生长阶段易发问题
    平菇栽培菌丝体生长阶段易发问题

    1、播种后菌丝不吃料,不发菌1.1 原因。①培养料变质,杂菌大量繁殖;②菌种太老,生活力差;③使用农药过量;④培养料含水量不当或接种后通风过大;⑤接种后环境温度过低或过高;⑥ pH值不适宜。1.2 防治措施。①培养料不能霉烂变质,使用前应在阳光下晒1-2天,生料生产的要堆积发酵2-3天,熟料生产的要...

    2835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病虫害图片
  • 小麦吸浆虫灾害要谨慎防治
    小麦吸浆虫灾害要谨慎防治

    小麦吸浆虫是一种毁灭性害虫,其幼虫常潜伏在颖壳内,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浆液,造成秕粒、空壳,轻则减产,重则颗粒无收。河南省农科院土肥所研究员胡传玺提醒广大农民朋友,要密切关注植保部门发布的小麦吸浆虫害预测预报,抓住关键时机进行科学防治。黄淮大部分地区的小麦吸浆虫为麦红吸浆虫,一年发生1代,老熟幼虫在土...

    2809 植物杀虫药有哪些 农药种类
  • 无公害苹果园早期落叶病防治技术
    无公害苹果园早期落叶病防治技术

    早期落叶病是苹果生长期常见的叶部病害,主要有褐斑病、斑点病、轮纹斑病等。病害的发生常造成叶片大量黄化早落,严重年份,不但造成早期落叶,削弱树势,影响果实生育,降低产量和品质,而且对花芽形成、养分积累影响极大。一、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侵染果实。病叶黄化脱落的原因是由于病菌分泌毒素刺激叶柄基部...

    1305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技术
  • 鹤望兰灰霉病的防治
    鹤望兰灰霉病的防治

    气温15℃左右,湿度在90%的情况下形成灰霉层,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助风雨和昆虫传播,从伤口侵入感病。栽植过密、湿度大、光照不足或偏施氮肥、植株生长柔弱易发病。症状主要发生在叶片、叶柄和花瓣上。初发病时病斑暗绿至暗黄白色小斑,水渍状,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斑迅速发展,呈褐色不规则状,以致大片腐烂,并长...

    481 农业种植方法 种植指南
  • 去除农药三法
    去除农药三法

    预防蔬菜农药残留中毒要做好四步措施,可保证残留农药去除95%以上。一洗:反复清洗。二浸:将蔬菜放在清水中浸泡30-60分钟。三烫:用开水将蔬菜快速烫后捞起,可以去除大部分残留农药。经过以上步骤制作出来的蔬菜可保证残留农药去除95%以上。...

    904 农药使用方法 农药使用说明
  • 解除桑叶病毒、病菌和农药残留
    解除桑叶病毒、病菌和农药残留

    一、圣农素1袋(10克)+食盐50克(一两),加水10市斤,可喷桑叶50—60市斤后添食,既解除桑叶病毒、病菌和农药(包括灭草剂)残留,又壮蚕体,增强蚕子免疫功能,减少发病,增丝增茧。(圣农素用少许热水方可彻底溶化,以下同),从三龄开始。 二、圣农素1袋(10克)+硫酸阿托品(1毫升)+醋100克(...

    648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使用技巧
  • 春季油菜菌核病防治方法
    春季油菜菌核病防治方法

    春季是油菜菌核病的盛发期,尤以春雨多的年份易流行,更要精心治好该病。根据经验,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清沟排渍春季雨水增多,油菜田易遭受渍害,轻则影响油菜根系的呼吸作用与吸收能力,重则造成油菜烂根烂茎,影响产量,且因田间湿度大,易发病流行,要及早清沟降渍。二、中耕松土在油菜现蕾至开花期中耕培可切断菌...

    2615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
  • 芦荟叶枯病
    芦荟叶枯病

    分布与危害芦荟叶枯病主要为害芦荟叶片。多从叶尖或叶缘产生褐色小斑点,后扩展为半圆形干枯,病斑皱缩,中央灰褐色,边缘具水渍状暗褐色的环带,后期病斑上生小黑点排列呈同心轮纹状。症状多从叶尖或叶缘产生褐色小斑点,后扩展为半圆形干枯,病斑皱缩,中央灰褐色,边缘具水渍状暗褐色的环带,后期病斑上生小黑点排列呈同...

    462 植物病害与病因 农药使用说明
  • 报春花斑点病
    报春花斑点病

    症状:主要危害植株叶片。病情由植株下部向上部蔓延。病斑通常直径3至4毫米,褐色,严重时,病叶枯死,造成落叶(见图2)。该病由报春柱格孢菌引起。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座在病残体上越冬,种子也可带菌,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该病主要靠分生孢子随空气及雨水传播。生长季节再侵染频繁。通常温暖多湿的天气和偏施氮...

    2049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方法
  • 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
    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

    1.马铃薯晚疫病的危害情况及传播途径(1)晚疫病危害症状植株被侵染后,首先在叶尖或叶缘出现淡褐色水渍状病斑,天气干燥时,病斑干枯成褐色,不产生霉轮;湿度——大病斑就向外围扩展,病斑与康健部分无明显界限(区别早疫病的病斑为同心轮圈),病斑边缘有白色稀疏的霉轮,叶背更明显。严重时病斑扩展到主脉、叶柄或茎...

    2510 蔬菜种植知识 农作物种植知识
  • 种黑芝麻青枯病的防治
    种黑芝麻青枯病的防治

    黑芝麻具有显著的医疗保健作用,可延缓衰老、润五脏、强筋骨、益气力、滋补肝肾、润养脾肺。而黑芝麻在生产中青枯病非常普遍,对其产量和品质产生严惩影响,其发病特点及防治技术如下:  一、发生条件黑芝麻青枯病主要是由于田间土壤湿度过大引起,病菌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借流水或农事操作传播。连作田块病情更重,...

    2138 青枯病 农作物种植资料 病株 芝麻 条斑 黑芝麻
  • 怎样从标签上识别农药的真伪
    怎样从标签上识别农药的真伪

    目前市场上的农药产品种类繁多,真假难辨,令用户难以选择,常因选择不当蒙受经济损失。由于在购买农药时,一般没有仪器设备检测产品的质量,所以农民朋友应首先学会从产品标签上识别产品的真伪,因为一个正规的产品,首先应有规范的标签,经受得起《农药管理条例》的监督及用户的检验。 农药产品在登记时,对农药标签有严...

    2616 农药使用说明 病虫害图片
  • 如何防止栗瘤蜂
    如何防止栗瘤蜂

    栗瘤蜂,也叫栗瘿蜂,是一种繁殖能力强,体长2~3毫米,能够孤雌生殖的小蜂。栗瘤蜂的产卵点主要是在栗树的一年生枝顶部芽内或叶上。栗瘤蜂的幼虫寄生于附着在新梢上的瘿瘤内,在每个瘿瘤内,藏着1~13头幼虫,多为2~5头。栗瘤蜂专门危害栗树的嫩梢、叶片和结果枝,在枝条、叶柄和叶脉上形成栗瘤,使栗树不但当年不...

    501 农药名字 植物杀虫药有哪些
  • 怎样选择农药品种
    怎样选择农药品种

    各种病菌、害虫、杂草,其机体构造,生理机能,生活习性不同,对药剂的敏感性或抵抗力差异很大。同一种药剂对不同防治对象的药效不同;同一种防治对象对不同的药剂也表现出不同的抵抗力。此外,同一种病菌、害虫、杂草的不同发育阶段,其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生活习性并不完全一样,对药剂的抵抗力也有显著差异。因此,要根...

    2419 农药名字 病虫害防治
  • 种樱桃木腐病的防治
    种樱桃木腐病的防治

    症状在枝干部的冻伤、虫伤、机械伤等各种伤口部位,散生或群聚生病菌小型子实体,为其外部症状。被害木质部形成不甚明显的白色边材腐朽。病原真菌,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非褶菌目裂褶菌SchizophyllumcommuneFr.。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在被害木质部潜伏越冬,翌春当气温上升至7―9℃时继续向健材蔓延活...

    2612 樱桃 种植教程 木质部 果园 伤口 硫酸铜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