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湖北省优质稻病虫草害防治技术要点

时间 : 2023-03-01 投稿人 : 鹏宇 点击 :

主要防治技术措施

(一)农业防治

1、科学管水,适时晒田。稻田水况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机理也很复杂,总的来讲,灌深水和长期甚至全生育期滞水有利于多数病虫害发生,晒田则有很好的控制作用。科学的管水方法是坚持浅水勤灌,适时晒田。晒田要把握好“时到不等苗、苗齐不等时”的原则。“时到不等苗”,即我省一般要求早稻5月底、中稻6月底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减轻病虫发生程度;“苗齐不等时”即当每亩有效苗达到一定的标准(早稻28万,中稻25万)时晒田,控制水稻群体,避免密度过大加重病虫危害。晒田以地表龟裂、露白根、泥不粘脚为宜,此时即可复水,此后坚持浅水勤灌,直到收获。同时必须保证施药防治病虫时,田间有5-7cm水层。

2、配方施肥,平衡营养。偏施氮肥、过多施用氮肥都会加重病虫发生程度;增施磷、钾、硅肥均能提高水稻对病虫的抗性。根据省植保总站2005年组织的全省20多个控氮增钾控制病虫害试验研究结果,我省早、中、晚稻每亩纯氮施用量一般应分别控制在11.5、14.5、12.5公斤以内。同时根据土壤养分测定结果,确定磷钾肥的用量,并增施一定数量的硅肥。

(二)灯光诱杀技术

按每50亩安装一盏的标准(灯间距约180m)安装频振式杀虫灯,灯底部离地1.5米高。根据近几年的研究,频振式杀虫灯对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等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可以减少60%左右的落卵量,而对天敌杀伤较小。原因在于这几种害虫具有很强的趋光性,而稻田天敌的主要类群是蜘蛛,不会受灯的直接影响。

(三)化学防治

1、早、中稻种子消毒。将晒过的种子用清水浸泡24h,再用咪鲜胺25%EC(使百克、保鲜克)2000—3000倍浸种24h,预防恶苗病、苗疫霉病、绵腐病等。浸种结束后沥干,催芽至破胸露白,练芽后播种。

2、秧田、直播田除草。播后1—5天,亩用芽前除草剂丙草胺(扫弗特)30%EC100—150ml均匀喷施。药后3日内保持田间湿润,防除秧田稗草、牛毛毡、鸭舌草等一年生杂草。如田间稗草量仍较大,在水稻秧苗二叶期后,亩用二氯苄36%WP30g或二氯喹啉酸50%WP(稻特利)30g,对水喷雾。喷雾前1d排净田间水,药后24h复水。

3、早、中稻秧田病害防治。如秧田期遇连续阴雨天气,重点加强苗瘟监测。如见苗瘟,亩用三环唑40%WP80g,对水喷雾防治。

4、秧田虫害防治。中稻秧田重点防治一代二化螟、稻象甲和蓟马;单季晚稻和晚稻秧田,重点防治蓟马。一代二化螟防治在卵孵盛期,亩用氟虫腈5%SC(锐劲特)30—40ml;防治稻象甲,亩用三唑磷20%EC100ml;防治稻蓟马,亩用吡虫啉10%WP15—20g,对水喷雾。

5、大田化学除草。移栽田除草要根据当地草相,选择经济、安全高效的除草剂,掌握正确的施药方法,适时开展化学除草。针对稗草、矮慈菇、鸭舌草、牛毛毡、节节菜、眼子菜、四叶萍和异型莎草较多的田,亩用乙苄25%WP20—30g,在移栽后7—10天,拌细土10kg均匀撒施,使药后田间保持7—10cm水层7天;稗草为优势种群的田块,亩用二氯喹啉酸(禾大壮)50%WP30g;三棱草为优势种群的田块,亩用二甲四氯20%水剂100-150ml;千金子为优势种群的田块,亩用氧氟草酯10%EC(千金)30-50ml等药剂施药防除。

6、纹枯病。在分蘖盛期,纹枯病蔸发病率达到10%,亩用井冈霉素20%WP25g,隔7天再用井冈霉素或苯醚甲

丙环唑30%EC(爱苗)15ml,对准稻株中、下部喷雾。

7、稻曲病。在水稻破口前5-7天,亩用苯醚甲

丙环唑30%EC(爱苗)15ml、或井冈霉素25g、或唑酮

多菌灵40%WP80-100g;齐抽穗期再用70%甲基托布津100g或爱苗喷雾防治一次。

8、稻瘟病。移栽后如遇连续阴雨天气,加强叶瘟监测,在发病初期,亩用加收米2%液剂80-100ml、富士一号40%EC75ml、三环唑20%WP100g、或丙

多12%SC35ml,对水喷雾。破口抽穗期遇阴雨天气用三环唑,富士一号预防穗颈稻瘟,剂量同前。

9、二化螟。中稻田,重点防治第二代,单季晚稻田重点防治第二、三代。亩卵量120-300块的稻田,亩用18%杀虫双200ml+BT粉50g、或三唑磷15%ME(微乳剂)100g;卵量超过300块的稻田,选用氟虫腈5%SC30—40ml、阿唑20%EC100ml、氟虫腈5%SC15ml+BT粉40g,或者毒死蜱48%EC200ml,对水喷雾。

10、三化螟。一、二代在防治二化螟等害虫时兼治,重点防治第三代。中稻如破口期与第三代三化螟卵孵盛期吻合,选用18%杀虫双水剂200ml+BT粉50g,在水稻破口期灌苞,防止白穗。单季晚稻田防止枯心、死孕穗,药剂同前。

11、稻纵卷叶螟。中稻田重点防治第二代(6月底至7月初)和第三代(7月底至8月初),单季晚稻田重点防治第三代和第四代(8月20日前后),晚稻田重点防治第四代。以百丛束叶小苞(苞口有1-2根白丝)达到100个为防治标准,亩用敌

氟腈(虎蛙)50%EC80ml,氟腈

唑磷(山瑞)21%EC150ml、阿唑20%EC100ml,如果田间高龄幼虫(3—4龄,苞口有3根以上白丝)残存量大,选用氟腈

唑磷(三拂)31%ME100ml,对水喷雾。

12、稻飞虱。早稻重点防治第二代(6月底至7月上旬);中稻和单季晚稻主要防治第三代(7月下旬至8月初),第四代(8月下旬至9月初);晚稻重点防治第四代和第五代(国庆节前后),在若虫激增期,百丛虫量达到1500头,亩用吡虫啉10%WP30g、或噻嗪酮40%WP80g,施药时要灌深水,分窄厢、打基部,确保防治效果。在田间缺水的情况下,亩用80%敌敌畏乳油300ml拌细土10kg撒施。

注意事项

1、为延缓病虫害抗药性产生,上述药剂及其复配制剂必须交替使用。

2、三唑磷易导致稻飞虱再生猖獗,在稻飞虱发生较重的地区或田块要谨慎使用。

3、稻田不能使用含有甲磺隆、绿磺隆等长残效的除草剂,以免对后茬作物产生药害。

4、由于我省东西南北自然条件和栽培习惯差异很大,水稻生育期及病虫发生种类、发生程度差别很大,各地一定要加强测报,根据当地病虫发生特点合理采纳应用本文所列各项技术。

5、喷雾施药每亩用水量,手动喷雾器孕穗后每亩50L,机动喷雾器分蘖期每亩12-15L,孕穗后每亩20L。

相关文章

  • 高原温棚早春黄瓜霜霉病综防技术
    高原温棚早春黄瓜霜霉病综防技术

    黄瓜霜霉病是高原温棚早春黄瓜栽培中的主要病害,其发病快、危害重、易流行。经多年试验、示范,笔者认为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在选用抗病品种的基础上重视磷钾肥,狠抓生态防治,辅以药剂保护,可有效地控制其发生和危害,现略述如下。1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霜霉病又适宜温棚生长的黄瓜品种,如中农8号、津优30号、津杂2号...

    449 农药使用教学 植物病害诊断标准
  • 地下害虫的防治方法
    地下害虫的防治方法

    1、 蝼蛄、蛴螬、金针虫对小麦危害比较严重,也可危害多种农作物。特别喜食刚发芽的种子,咬断幼苗的根、茎,轻则确苗断垄,重则毁种绝收。(1)蝼蛄主要在土壤表层爬行,往来乱窜,隧道纵横,造成种子架空,幼苗吊根,导致种子不能发芽,幼苗失水而死。(2)蛴螬主要危害幼苗的根、茎,断口整齐平截,易于识别。(3)...

    2970 农药英文 植物杀虫药有哪些
  • 苗木常见农药种类
    苗木常见农药种类

    1、杀虫剂 是用来防治各种害虫的药剂,有的还可兼有杀螨作用,如敌敌畏、乐果、甲胺磷、杀虫脒、杀灭菊酯等农药。它们主要通过胃毒、触杀、熏蒸和内吸4种方式起到杀死害虫作用。2、杀螨剂 是专门防治螨类(即红蜘蛛)的药剂,如三氯杀螨砜、三氯杀螨醇和克螨特农药。杀螨剂有一定的选择性,对不同发育阶段的螨防治效果...

    387 植物病害与病因 农药
  • 棉花黄萎病的识别及防治
    棉花黄萎病的识别及防治

    棉花黄萎病是为害棉花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有人称它为“癌症”。目前我市普降大雨,空气湿度较大,有利于棉花黄萎病的发生。经调查,棉田已发现病株,新茬地块发生较轻,重茬地块发生较重;长势强的棉田发生较轻,长势弱的棉田发生较重。根据历年棉田生产经验可知,黄萎病对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

    1598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方法
  • 广西晚稻中后期主要病虫鼠发生趋势预报
    广西晚稻中后期主要病虫鼠发生趋势预报

    1 晚稻前期发生概况 受气候、田间生境等各方面因素影响,晚稻前期主要病虫发生偏迟,总体程度同比持平,发生面积约1100万亩。发生情况与上年同期相比:三化螟、稻纵卷叶螟发生期推迟2~5天;流行性病害的始见期接近上年;三化螟在桂中部分稻区发生偏重外,其余大部稻区持平到偏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大部稻区发生...

    2474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技术
  • 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的识别与防治
    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的识别与防治

    棉花枯萎病、黄萎病是棉花成株期主要的病害,也是当前危害棉花最重的病害,二者常混合发生,被称为棉花上的“癌症”,一旦发生难以根除,结果造成严重减产。一、发病规律枯萎病子叶期至结铃期均可发病,以5片真叶到蕾铃期发病较重,危害盛期多在现蕾期。气温在20℃时开始发病,25℃-30℃病情受抑制,秋季温度下降到...

    1362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知识
  • 秋季果树害虫药剂防治三法
    秋季果树害虫药剂防治三法

    树干涂药法 此法可防治山楂、樱桃等果树上的蚜虫、金花虫、红蜘蛛和苹果上的介壳虫等。应用时可在距地面2米高的树干上涂抹氧化乐果,药液被树木吸收后能被运输到树体各部位,害虫一旦取食就会中毒死亡,如果在涂药部位包扎蓝色的塑料薄膜,药效更好。注射农药法 有些钻蛀性害虫如天牛、柳瘿蚊、松梢螟等,蛀害树干、树枝...

    1748 农药使用方法 农药
  • 莴笋病的防治方法
    莴笋病的防治方法

    莴笋霜霉病,又叫“火风”病。该病先出现于近地面叶片,后逐渐向上,叶片呈现淡黄色斑块,潮湿时叶背病斑长出白色霉层,有时叶的正面也能见到,病斑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形,后期变成褐色,严重时全叶枯黄。具体防治方法共有四种: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一般茎叶紫红色或深绿色莴笋品种较抗病,如红枝莴笋、罗汉莴笋,而茎叶青白...

    1868 农作物种植技术 蔬菜种植科普
  • 秋播期小麦病虫害防治四点建议
    秋播期小麦病虫害防治四点建议

    秋播期是搞好小麦病虫防治的基础和关键,抓好秋播期防治对于控制小麦多种病虫危害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现就如何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采取有效措施,将小麦病虫害消灭在萌芽状态,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一、搞好植物检疫。秋播期间种子调运频繁,最易传播检疫性病虫,因此,必须加强检疫工作,严防小麦腥黑穗病、小麦全蚀病、...

    2313 农药肥料品牌 农药使用技术
  • 六月份荔枝主要病虫害防治
    六月份荔枝主要病虫害防治

    1.霜霉病:又叫霜霉疫病。主要危害果实,还侵染花穗和嫩叶。果实受害,多从果蒂处开始发病,在果皮表面发生不规则病斑,逐渐扩展,最后使整个果实变黑,果肉腐烂,有酸腐酒味,病果外面有白色霜状物,引起落果。花穗、叶片受害先呈淡黄色小斑,后扩大成不规则褐色病斑,表面有霜霉状物,菌丝体在病叶或病果上越冬,翌年春...

    921 农药肥料品牌 农药使用教学
  • 梨果贮藏须防五病
    梨果贮藏须防五病

    采收后的梨果在贮藏过程中,由于病菌侵入和生理失调,常发生各种病害,造成损耗,导致经济损失。其主要的病害有以下五种:青霉病 许多果品均可发生此病,为青霉菌寄生所致,在贮藏末期发病特别多,用冷库贮藏的梨也难避其害。果皮厚韧的品种比较能抵抗此病,发生较少。贮藏前应注意消毒,果实包纸,可以减少发病和病菌传播...

    1857 种植知识 种植技术大全
  • 大蒜的锈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是什么?
    大蒜的锈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是什么?

    症状:主要侵染叶片和假茎。病部初为梭形褪绿斑,后在表皮下现出圆形或椭圆形稍凸的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橙黄色粉状物,病斑四周具黄色晕圈,后病斑边缘致全叶黄枯,植株提前枯死。生长后期,在未破裂的夏孢子堆上产出表皮不破裂的黑色冬孢子堆。防治方法:发病初期选用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敌锈钠可湿性粉剂兑水喷雾,隔...

    1382 种植科普 果树种植知识
  • 花卉栽培病因篇
    花卉栽培病因篇

    1.来自于土中  土壤是有害生物的大本营。有的有害生物就在土中生活并侵害花卉的根系,像土壤中的细菌、根结线虫、部分真菌,土壤中的蛴螬、金针虫等。也有很多有害生物在生活过程中的一段时间是在地面之上度过的,像很多真菌、细菌和昆虫能侵害花卉的地上部分,但到冬季就进入土壤中越冬,它们可能直接跑到土中,也可能...

    1564 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 果园打药不宜用喷枪
    果园打药不宜用喷枪

    喷枪以其使用灵活、压力大、打药速度快等优点,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果农所使用。应该说“武器”先进了,效益也应该更高。但是,实际应用效果却并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浪费严重 常量喷雾法的亩标准用水量为60~100公斤/次,最多不超过150公斤/次。但是很多地方果农喷水量都在200~300公斤...

    1104 病虫害防治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 紫荆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
    紫荆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

    紫荆又名满条红,其树姿优美,叶形秀丽,花朵别致。为常见的早春花木。栽培管理中常见的几种主要病虫害有:1、紫荆角斑病症状:主要发生在叶片上,病斑呈多角形,黄褐色至深红褐色,后期着生黑褐色小霉点。严重时叶片上布满病斑,常连接成片,导致叶片枯死脱落。发病规律:为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尾孢菌、粗尾孢菌两种。一...

    1596 种植科普 种植指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