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正确应对气候变化防小麦冻害

时间 : 2023-08-11 投稿人 : 骏尊 点击 :

据国家气象局监测分析,“拉尼娜”已在赤道中、东太平洋完全建立,11月~12月将达到盛期,且可能持续到明年年初。“拉尼娜”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持续6个月以上低于多年平均值0.5℃的状态。“拉尼娜”事件对我国的主要影响:一是可能出现频发性、阶段性低温过程。全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易发生阶段性严寒冻害;春季华北西部、河套、江淮南部、长江中下游地区气温偏低。二是可能出现区域性、阶段性干旱。冬季全国大范围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其中,东北南部、华北大部、西北东部降水明显偏少,东北东部和北部、内蒙古中部到河套、西南地区东部的部分地区降水偏多;春季,东北中部、华北北部、江南大部、华南大部降水明显偏少,中西部地区降水偏多。为应对“拉尼娜”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必须加强冬前与季麦田管理,培育冬前壮苗,防治小麦冬季冻害,确保小麦安全越冬,为夺取明年夏粮小麦丰收奠定基础。

正确应对气候变化防小麦冻害 | 植物病虫害

冬季冻害的分类和症状

根据小麦受冻后的植株症状表现可将冬季冻害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严重冻害。发生在已拔节或即将拔节的麦田,主茎和大分蘖生长点的幼穗受冻,生长点不透明,萎缩变形,失水干枯,心叶不出,逐渐死亡。由于在一株小麦中,主茎和大分蘖的发育进程早于小分蘖,比小分蘖先进入拔节期,所以主茎和大分蘖易受冻害;而植株基部的小分蘖发育进程慢,不会受冻,在小麦遭受冻害后及时采取肥水促进,这部分小分蘖可以抽穗,但穗小、粒重轻。这类冻害会影响产量。

第二类是一般冻害,发生在没有拔节的麦田,症状表现为叶片受冻,黄白干枯,但主茎和分蘖都没有冻死。这类冻害对产量影响很轻,或基本没有影响。

小麦发生冬季冻害的原因

冬季冻害是小麦进入冬季后至越冬期间由于寒潮降温引起的冻害。寒潮冻害程度又受3个因素制约:一是极端最低温度,二是低温持续时间,三是冷暖骤变的剧烈程度。

发生小麦冬季冻害的主要原因有4点:

1.品种因素。冬小麦品种分为冬性品种、半冬性品种和春性品种三类。各类品种播种后都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低温,完成春化发育阶段,第二年才能拔节抽穗,各类品种通过春化阶段需要的日数和时间不同。冬性品种,在0~3℃、30~50天可完成春化阶段;半冬性品种0~7℃、20~30天可完成春化阶段;春性品种0~12℃、5~15天可完成春化阶段。通过春化阶段之后的小麦抗寒性会显著降低。在生产中要求冬性品种适期内先播,半冬性品种或春性品种适期内后播,其中春性品种最晚播种,就是避免半冬性或春性品种播种过早,冬前通过春化阶段而丧失抗冻性。例如,在江苏和安徽,江淮地区的春性品种应该在10月20日以后播种,如果播种偏早,或者播种以后至12月20日之间气温偏高,小麦在这段时间就会通过春化阶段在冬前拔节,拔节后的小麦抗寒性大为降低,冬季遇到0℃以下的寒潮,其主茎或大分蘖就会冻死。

2.气候因素。秋冬季节,气温逐渐降低,可以使小麦受到抗寒锻炼,抗寒性增强。如果在气温较高的天气情况下,突然降温至0℃以下,会使小麦遭受冻害。2004年我国黄淮麦区自播种至12月20日前气温较高,12月20~22日普降大雪,气温骤降至-6~-9℃,并且持续时间较长,使春性品种和抗寒性较差的半冬性品种遭受严重冻害。中国气象局预报的目前在赤道、东太平洋发生的“拉尼娜”事件,会使2007年冬季至2008年初我国大部分地区易发生阶段性的严寒冻害,形成频繁的冷暖交替的现象,应特别引起我国小麦主产区的重视。

3.播期因素。播种期过早,会使春性品种在冬前通过春化阶段,降低抗寒性。2004年10月上旬,我国黄淮麦区南部普降小雨,墒情好,这些地区的部分麦田抢墒播种,或农民急于外出打工,在10月上旬即播种,而且种了春性品种。由于种得早,小麦发育进程较适期播种的提早,过早地完成了春化阶段发育,抗寒性降低,在12月20日寒潮来临时遭受了冻害。

4.播量因素。播种量过大、底施氮肥过多的地块冻害严重。播种量过大的麦田,麦苗簇集在一起,蹿高旺长,麦苗细长;底施氮肥过多的地块,氮肥催得麦苗叶长株高,旺而不壮。旺长的麦田小麦体内积累与贮存的糖分少,抗寒性降低,容易遭受冻害。

宜遭受冬季冻害的苗类

小麦冻害发生的严重程度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麦苗冬前的叶龄有关,也就是与麦苗越冬时的壮、旺、弱程度有关。一般来说,适期播种的麦苗生长健壮,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在黄淮海麦区,适宜种植冬性、半冬性品种;长江中下游麦区,适宜种植半冬性和春性品种。从小麦单株个体来分析,到日平均气温达到0℃小麦开始进入越冬期时,冬性品种主茎有6叶或6叶1心,单株有5-7个分蘖,7-10条次生根;半冬性品种主茎有6叶,单株有3-5个分蘖,5-7条次生根;春性品种主茎有5叶或5叶1心,单株有2-3个分蘖,3-5条次生根,可视为壮苗,抗寒能力较强。叶龄高于上述指标的旺苗,抗旱能力明显降低;叶龄略低于上述指标的一般苗,抗寒能力亦较好;叶龄显著低于上述指标的弱苗,抗寒能力较低,但是好于旺苗。

以下苗类抗寒能力较弱,冬季都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冻害,应该加强冬前管理,促进其转化升级,由弱转壮,增强抗寒能力,防御冬季低温冻害:⑴播种过早的旺长苗;⑵播种过迟的无分蘖的独脚苗;⑶密度过大的无分蘖的弱苗;⑷整地粗放、垡块架空的吊根苗;⑸烂耕烂种的湿僵苗;⑹播种过浅的漏籽苗;⑺排水不良的水渍苗;⑻土壤肥力不足的黄瘦弱苗;⑼氮肥过多的旺长苗;⑽除草剂使用不当造成的药害苗;⑾土壤干旱造成的失水苗;⑿播种过深的弱苗。

预防冬季冻害发生的栽培技术

1.选用抗寒品种,搞好品种布局。我国黄淮海麦区北部宜种冬性品种,中部宜种冬性、半冬性品种,南部宜种半冬性品种;江淮之间麦区宜种半冬性品种和抗寒性较好的春性品种,亦可搭配种植春性品种;长江中下游麦区适宜种植春性品种。2004/2005年度黄淮麦区南部遭受冻害严重的地块多是在不适宜种植春性品种的地区选用了春性品种而引起的;适宜种植春性品种的地区提早播种的地块也出现了严重冻害,过早播种多是因为抢墒早播,或农民为了播完外出打工而进行的。在这种形势下,江淮之间麦区和黄淮南部麦区应注意适当限制抗寒性差的春性品种的种植面积,避免冻害造成损失;使用抗冻性差的春性品种,农业技术部门应向农民说明这类品种的播种适期和早播的严重危害。

2.按照品种冬春特性,合理安排播种期。在黄淮南部和江淮之间麦区容易发生寒潮降温的地区,选用小麦品种时要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特性的品种,并且对小麦播种期做合理安排。在冬季容易经常遭受寒潮侵袭的地区,要严格掌握春性品种播种的合理播种期,不要早播,以免存在冻害隐患。

3.提高播种质量,培育壮苗,安全越冬。实践证明,小麦冬前壮苗的植株体内有机养分积累多,植株土壤上部器官和分蘖节的细胞含糖量高,在低温情况下,细胞不易结冰,所以具有较强的抗寒力。即使在遇到不可避免的温差变化剧烈的冻害情况下,其受害程度也大大低于旺苗和弱苗。培育壮苗的主要措施有培肥地力、适期播种、采用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和配方施肥等。

4.加强冬前及冬季田间管理,控旺苗促弱苗,保苗安全越冬。

(1)对于已出现旺长趋势的麦田,可喷施植物生长延缓剂,如壮丰安、麦业丰等,每亩30-40毫升,对水30公斤,均匀喷雾,可有效延缓麦苗生长。

(2)黄淮海麦区土壤干旱的麦田应浇冬水。小麦越冬前浇好冬水,补充土壤水分,可平抑地温,粉碎坷垃,减少土壤裂避免冻伤风干小麦根系,有利于保苗越冬。黄淮海麦区北部和中部的麦田,小麦越冬前耕层土壤含水量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以下时,就应浇冬水。

浇冬水的时间从日平均气温降到5℃时开始,日平均气温2℃-0℃、夜冻昼消时结束,约在11月底至12月上旬。

(3)南方麦区注意防止渍害。要求高质量的开好田间沟系,并用沟泥盖好露籽,保证降水过多时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渍、保暖、防冻。

(4)对于易受冻害的麦苗,可用有机肥、泥杂肥、粉碎的作物秸秆覆盖,有保暖、防冻、保苗安全越冬的效果。

(5)对于晚播小弱苗、独脚苗、渍害苗、药害苗、黄弱苗,底肥不足或底肥仅用氮肥的麦田,可在冬前追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每亩10-15公斤,促进小麦生根、长蘖,有利于苗情转化。

(6)对于垡块多、吊根苗、早播旺长苗、密度过大苗,采取冬前镇压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不可小看它的效果,因为镇压具有压碎坷垃、弥封土壤裂缝、抑制小麦地上部旺长、提墒保墒的综合作用。去年各地对旺苗实施镇压的麦田,均控制了旺长获得增产。各地可根据本地的条件,采取各种镇压方法。

发生冬季冻害后的补救措施

认真观察田间发生冬季冻害的麦苗可以看到,在一株小麦中,冻死的单茎是主茎和大分蘖,而小分蘖还是青绿的;而且在大分蘖的基部还有刚刚冒出来的小分蘖的蘖芽,经过肥水促进,这些小分蘖和蘖芽可以生长发育成为能够成穗的有效分蘖。

因此,对于发生冻害的麦田不要轻易毁掉小麦改种其他作物。湖北、河南、安徽、江苏等省过去均发生过小麦冬季冻害,经过采取补救措施都获得了好收成。应采取的补救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及时追施氮素化肥,促进小分蘖迅速生长。发现主茎和大分蘖已经冻死的麦田,要分两次追肥。第一次在田间解冻后即追施速效氮肥,每亩施尿素10kg,要求开沟施入,以提高肥效;缺墒麦田对水施用;磷素有促进分蘖和根系生长的作用,缺磷的地块可以尿素和磷酸二铵混合施用。第二次在小麦拔节期,结合浇拔节水施拔节肥,每亩用10kg尿素。一般受冻麦田,仅叶片冻枯,没有死蘖现象,早春应及早划锄,提高地温,促进麦苗返青,在起身期追肥浇水,提高分蘖成穗率。

2.江淮地区应注意清沟排渍。对受冻的小麦,更要注意养护根系,增强其吸收养分的能力,以保证叶片恢复生长和新分蘖的发生,及其成穗所需要的养分,因此要做好受冻麦田的清沟排渍工作。

3.加强中后期肥水管理,防止早衰。受冻麦田由于植株体的养分消耗较多,后期容易发生早衰,在春季第一次追肥的基础上,应看麦苗生长发育状况,依其需要,在拔节期或挑旗期适量追肥,促进穗大粒多,提高粒重。

相关文章

  • 番茄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番茄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番茄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西红柿,受到很多人的欢迎,在我国有着非常广的种植面积。在种植番茄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许多病虫害危害番茄的生长,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白粉病了。那么番茄白粉病有哪些症状呢?又该怎么防治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1、发病症状番茄白粉病主要是危害番茄叶片,在发...

    2625 农业种植方法
  • 灾害防治:花卉防病虫害正当时-花卉苗木养护管理
    灾害防治:花卉防病虫害正当时-花卉苗木养护管理

    花卉春季病虫害预防尤为重要中国园林网3月6日消息:春季是花卉播种、育苗的重要阶段,随着天气转暖、气温升高,病虫害即将进入高发期。种苗的品质决定了将来成品花的质量,所以春季病虫害预防尤为重要。记者近期采访了一些业内人士,请他们为春季花卉生产病虫害预防建言。高温高湿谨防病害发生三四月份北方花卉生产普遍还...

    1113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教程
  • 防治黄瓜白粉病
    防治黄瓜白粉病

    黄瓜白粉病俗称“白毛病”,为真菌性病害,各地普遍发生,是保护地和露地黄瓜的常见病害。从幼苗到收获期均可受害,但以生长后期受害较重。现将黄瓜白粉病的危害症状、发病规律及其防治方法做一简要介绍。一、危害症状:发病部位主要是叶片,其次是叶柄和茎。开始叶面上长有近圆形的白色小粉斑,逐渐向外缘扩展,形成边缘不...

    1462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方法
  • 辣椒种子所含病害防治技术
    辣椒种子所含病害防治技术

    据专家介绍,辣椒种子里面一般潜有如下病害:猝倒苗、立枯病、辣椒细菌性斑点、辣椒病毒病、辣椒绵疫病、辣椒黄萎病等。一、温汤浸种用60℃的热水浸种,水量为种子量的3倍,先将种子缓慢倒入,边倒边搅拌,待温度降到25-30℃时,浸12-24小时。此法对种子传播的病害均有控制作用。二、硫酸锌浸种用浓度为0.2...

    922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马铃薯病害防治新技术
    马铃薯病害防治新技术

    马铃薯在整个生育期间,经常发生各种病害,秋播(9月播种)春播(1月播种)马铃薯均可发病。重要病害发生后,一般减产30%以上,并降低了品质,发病严重的田块,成片枯死,甚至造成绝产。主要病害防治技术如下。 一、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又称疫病、马铃薯瘟,是马铃薯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田...

    1500 种植知识 种植科普
  • 玉米种子包衣有什么好处?怎么防治病虫害
    玉米种子包衣有什么好处?怎么防治病虫害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很多地区都有种植,随着温度上升各个地区开始玉米种植活动,为了保证玉米出苗率,种子选择很关键。目前市场上玉米种子有包衣和不包衣两种,那么哪一种好?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一、什么是玉米种子包衣? 玉米种子包衣,简单的理解就是给玉米种子穿上一件药剂制作而成的衣服,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护...

    2466 农业种植方法
  • 百合的炭疽病
    百合的炭疽病

    百合炭疽病危害植株的叶、茎、花,造成叶片早落,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降低其观赏价值。症状:发病初期,感病叶片上产生椭圆形病斑,病斑中心淡黄色,边缘紫褐色或黑褐色,病斑中央稍下陷。花瓣上病斑浅褐色,变薄。受病花梗变黑。感病鳞茎一般发生于外层鳞片上,有时也发生在内鳞片上。发病初期鳞片上产生浅褐色、不规...

    370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教程
  • 欧洲鳗夏季病害与防治
    欧洲鳗夏季病害与防治

    脱粘、败血综合症 脱粘、败血综合症为欧洲鳗鲡夏季养殖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近年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流行。本症传染能力强,传染速度快,引起的死亡率高,给养殖者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症的主要病原为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豚鼠气胞菌),流行水温为24-32℃,流行水温为24-32℃,流行高峰期为6、7、8月...

    1035 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辣椒疫病防治技术
    辣椒疫病防治技术

    一、症状 在整个生育期茎、叶、果均可发病,以挂果后最易受害。幼苗发病多发生在根茎部。幼苗染病后,茎基部呈水浸 状软腐,后缢缩,致使幼苗 猝倒,病斑多呈暗绿色。成株期发病,以根茎受害较多。根部受害后呈褐色,后引起整株枯死;叶部发病多呈暗绿色水渍状近圆形病斑,后变褐色软腐,易提早落叶。果实多在蒂部首先发...

    567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教程
  • 防治芒果病虫害的常用药剂一速扑杀
    防治芒果病虫害的常用药剂一速扑杀

    理化性质外观深黄色液体,密度1.04-1.08千克/升,贮存稳定期2年,不可与碱性农药混用。毒性高毒杀虫剂,对哺乳动物、鸟类、蜜蜂有毒,施药时应遵守高毒农药使用安全规定。作用特点速扑杀又叫杀扑磷,是一种广谱的有机磷杀虫剂,具触杀、胃毒和渗透作用,对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的昆虫均有杀灭效力。该药具渗透...

    931 蔬菜种植知识 果树种植方法
  • 夏芝麻田适时化除
    夏芝麻田适时化除

    夏芝麻幼苗期正逢高温多雨季节,根系少,长势弱,而杂草出土快,密度大,长势旺,易遮蔽芝麻幼苗形成草荒,应在不同时期选用相应的除草剂进行化除。一、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处理。芝麻播种后每亩用50%乙草胺乳油100毫升或都尔(72%异丙甲草胺乳油)200毫升加水50公斤均匀喷雾,可防除狗尾草、马唐、看麦娘、牛筋...

    2734 病虫害原因 农药
  • 花椰菜秋冬小拱棚高产栽培技术
    花椰菜秋冬小拱棚高产栽培技术

    花椰菜为半耐寒性蔬菜,适温范围较窄,栽培季节和品种选择比较严格,所以要严格掌握其栽培措施,才能达到高产优质目的。1品种选择秋冬花椰菜宜选择抗热性强,产量高的洪都16、天津港花等品种。2育苗2.1苗床准备花椰菜均进行育苗移栽。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壤疏松肥沃、前茬是非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块作苗床,提前...

    1050 植物病虫害原因 农药使用说明
  • 水稻干尖线虫病的防治
    水稻干尖线虫病的防治

    (1)水稻干尖线虫病又叫白尖病、线虫心枯病。全国各主要稻区都有发生。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可达30%以上。主要危害叶片及穗部。(2)水稻干尖线虫病的症状在水稻孕穗期,一般在剑叶或上部2~3片叶的尖端出现淡褐色半透明状病斑,后渐变成灰褐色、扭转状的干尖。病穗比健穗短而小,秕谷增加,千粒重降低。...

    1203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知识
  • 麦套花生增产五法
    麦套花生增产五法

    麦套花生可使花生的生长发育提前,获得较高的产量,但其播种时整地及施肥比较困难。因此,应加强中后期管理,确保麦套花生丰产丰收。1合理灌水,麦糠覆盖 麦套花生的生长发育阶段恰逢伏天的高温干旱,应根据苗情、墒情适时灌水,灌后在行间撒施麦糠进行覆盖,可起到保墒增肥的目的;分墒后于封行前中耕培土,促花针下扎,...

    230 农药使用方法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 如何防治小麦红蜘蛛
    如何防治小麦红蜘蛛

    近年来,随着冬季干旱少雨、气温偏高,“暖冬”现象不断出现,小麦红蜘蛛越冬基数逐年增加,加上红蜘蛛虫体较小,易被忽视,而一般杀虫剂防治效果不理想,使得红蜘蛛为害程度日益加重,逐渐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一般情况小麦减产15%~20%,严重地块减产达50%~...

    508 农药使用说明 植物杀虫药有哪些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