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预防红掌细菌性叶斑病致命侵害

时间 : 2022-12-23 投稿人 : 远松园艺 点击 :

红掌细菌性叶斑病(Bacterial Blight)最早是于1960年在巴西发现的,1971年开始在夏威夷地区出现,20世纪80年代相继在一些生产红掌的地区逐渐传播。随着花卉产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引进种植红掌切花和盆花的规模逐渐扩大,该病也随之悄悄进入我国。

预防红掌细菌性叶斑病致命侵害 | 植物病虫害

红掌细菌性叶斑病是一种极其危险的红掌细菌性病害。20世纪90年代,此病害差点毁了整个夏威夷地区的红掌花卉产业。荷兰也有专业从事红掌育种、栽培的企业因预防不力而惨遭重创。就像红掌上的检疫性穿孔线虫一样,红掌细菌性叶斑病也成为红掌的一个致命杀手,应引起我国红掌花卉产业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

一、侵染方式及其症状 该细菌有两种侵染方式。第一种侵染类型开始于叶子上,称为叶部侵染。叶部侵染通常开始于叶缘及叶片下部气孔较多的地方。初期,在叶背面可见水浸状斑点,后期叶缘出现褐斑,且边缘有黄色晕环。第二种侵染类型开始于茎上,通过维管束系统迅速传遍整个植株,称为系统侵染(或称维管束侵染)。系统侵染可以通过变黄的叶子被发现,在细菌侵染初期新叶叶色暗淡。

维管束内由于细菌的填堵,阻碍了体内水分流动与营养向叶片运输,使叶色暗淡,叶片发黄。在较短的时间内,该类型的侵染就能导致花梗和叶片从植株上脱落,生长点迅速腐烂,并有菌浓涌出。当汁液携带细菌流向叶子时,叶部会出现水浸状斑点,类似于叶部侵染,不同的是这种情况下水浸状斑点多出现在叶子中间的主脉附近。系统侵染是无法挽救的。

二、病原 该病原菌称黛粉黄单胞杆菌,其为细菌杆状,大小为0.7-1.8×0.4-0.7微米。革兰氏阴性,好气性具单极生鞭毛,善游。单生为主,适宜生长温度25-30℃。

三、寄主范围 除安祖花属的作物外,该病原菌几乎可危害所有天南星科的植物,如黛粉叶属(Dieffenbachia spp.)、合果芋属(Syngonium spp.)、蔓绿绒属(Philodendron spp.)等属内的一些植物都是其寄主。

四、传播及侵染途径 该病原菌可通过茎、叶上的伤口,或者通过植株上气孔、叶缘吐水孔强制进入植物体内。水分是病菌传播和侵入的主要媒介。侵入叶片表面需要20分钟以上,主要侵染一定发育阶段较幼嫩的组织(气孔形成多,开放型,中隙大)。病害除了经由病株的接触或植株表面带菌水滴落植株表面的传播外,工作人员受污染的双手、衣服、采花切叶的工具、飞溅的雨水、污染的灌溉水、带菌的介质以及带病菌的鞋子、车轮等都是传播的途径。

五、防治措施

1、加强预防,防止病菌进入园区 ①要求种植清洁无病菌的组培健康种苗。在选择引进国内外的红掌种苗时,一定要选择有卫生检疫证明的正规种苗生产商生产的健康种苗。②生产区门口放置消毒池,每天添加消毒液,进出温室的人员都必须对鞋子进行消毒。进入温室的人员必须穿可以用来消毒的白大褂,并定期更换和消毒。尽量减少生产区人员的更换与流动。③减少生产区内作业工具的流动,防止病区工具带进园区。采花切叶刀具分区使用,做到定期消毒。④避免随意从外界带入红掌生产区该病害的寄主植物(如天南星科的植物)。

2、全面综合防治,防止病菌在区内传播蔓延 如果病害已经在园区内发生,防止病菌在园区内传播,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生产区的卫生措施,前面所提到的卫生措施仍是十分重要的。

(2)定时排查,尽早去除被感染的叶片(叶部侵染的),并把它装入密闭的塑料袋中带出园区销毁。或整株拔除(系统侵染的),临近的植株及基质也要去除。所有操作都必须是先进清洁区后进污染区。出入温室,必须用消毒液(可用85%的酒精)洗手。

(3)为防止病害通过切花、切叶在植株间传播,刀具应在每次使用后消毒,即每次使用每次消毒,消毒可以用85%的酒精。最好至少使用两把以上的刀子,这样当使用一个的时候,另一个可放进消毒液中进行消毒。

(4)潮湿有利于细菌的传播,尽可能利用恰当的环境条件使植株保持干燥,尽可能杜绝植株的吐水现象。

(5)施肥上应尽可能降低其中的铵态氮和硝态氮水平,去除原有肥料配方中的铵态氮,钾元素保持原来要求的水平。

(6)生长弱的植株更容易被细菌侵染,因此应当尽量避免不良的环境条件及偏高的温度,细菌繁殖理想的温度在30℃左右,较高的温度下细菌性病害发展速度更快。

(7)合理使用农药。在上述防治方法同时,要配合科学合理的施用农药。可选用浓度为72%的硫酸链霉素4000倍、新植霉素5000倍、10%的溃枯宁可湿性粉剂1000-1300倍、20%的噻枯唑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轮换使用,防止病原菌产生抗性,每周喷一次。由于铜制剂对红掌植株有毒害作用,50%的琥胶肥酸铜(DT)可湿性粉剂500-800倍、加瑞农可湿性粉剂500-800倍等铜制剂农药要慎重选择使用。

相关文章

  • 秋冬防虫效果佳
    秋冬防虫效果佳

    秋冬季除掉一只害虫或一个虫卵,相当于第二年春夏季消灭成百上千只害虫。害虫秋冬防用工少、投资小,方法简便,收效大。要了解和掌握害虫的冬眠规律,玉米螟在玉米、谷子、高粱等植物的秸秆、穗轴和根茬内越冬;麦秆蝇则以幼虫在野生草丛中越冬;麦穗夜蛾以老、幼虫潜藏在土中越冬;蛴螬以幼虫越冬;甘薯天蛾以蛹在土壤中越...

    2683 植物病害与病因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 如何识别正确使用多菌灵
    如何识别正确使用多菌灵

    ①、商品名称 多菌灵(carbendazim)②、其它名称 N-(2-苯并咪唑基)甲酸酯、苯并咪唑44、溶菌灵等。③、性质 纯品为白色结晶,工业品为淡黄褐色粉末。可溶于硫酸、盐酸、酯醛等有机物,并生成相对的盐。对热较稳定,对酸碱不稳定。④、制剂 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

    815 农药使用技术 种植病虫害原因
  • 除草剂-拿捕净(韭菜)
    除草剂-拿捕净(韭菜)

    【商品名称】拿捕净(Nabu)【通用名称】稀禾定(sethoxydim)【加工剂型】12.5%机油乳剂、20%乳油【用药量】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2~3叶期,每公顷用12.5%拿捕净机油乳剂或20%拿捕净乳油1.0升;4~5叶期用1.5升;6~7叶期用2.0升。在干旱条件下,用药量12.5%拿捕净同上...

    639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使用技术
  • 防止油菜花而不实
    防止油菜花而不实

    油菜花而不实,又称萎缩不实,是在缺硼的土壤上种植油菜而引起的一种生理性病害。加强底施硼肥与薹期喷硼肥相结合,可以有效防止“花而不实”。据多年多点试验,在缺硼地区种植双低油菜,采取施硼措施,一般可增产10%~20%以上。研究表明,双低油菜与中油821比较,吸硼能力较强,需硼量较高,当土壤水溶性硼低于0...

    594 农药名字 种植病虫害原因
  • 溴硝醇
    溴硝醇

    该类杀菌剂品种简介品 种作用机理和特点登记制剂公顷用量(a.i.) 防治对象推荐度活化酯激活植物自身防卫反应,保护/超长效/可混用增效50%,63%WP12~30g白粉/锈病/霜霉☆☆☆吲哚酯保护剂,对抗性灰葡萄孢子也有很好的活性100~300g灰霉病溴硝醇氧化细菌酶中巯基,抑制脱氢酶活性,种子处理...

    1896 农药使用技术 植物病害诊断标准
  • 香蕉花叶心腐病及防治
    香蕉花叶心腐病及防治

    香蕉花叶心腐病,一般是花叶和心腐同存于一株,但有时也仅见花叶或心腐。一、外部症状叶片上出现退绿的黄色不连续条纹或纺锤体圈斑,随着叶片的老熟,这些条纹或圈斑逐渐变成黄褐色至紫黑色,最后成枯纹或枯斑。病情发展严重的则心叶黄化、腐烂,病株出现叶缘卷曲或皱缩。抽蕾期发病的植株,果轴或花苞出现黄色条纹圈斑,果...

    386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指南
  • 香蕉各生育期病虫害综合防治
    香蕉各生育期病虫害综合防治

    (一)组培苗大棚期组培苗假植期的主要病虫害有叶瘟病、蚜虫、斜纹夜蛾以及蕉苗的变异,为了提高组培苗的成活率和蕉苗质量,应定期施用灭病威、代森锰锌、多菌灵等杀菌剂和杀蚜虫剂,重视蚜虫的防治,防止受传毒昆虫的感染;每10-15天可追施1次时面肥(如绿旺K、绿旺N、植宝素),由于棚内高温、高湿的条件,组培苗...

    2211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知识
  • 如何防治月季灰霉病
    如何防治月季灰霉病

    灰霉病主要危害花和嫩枝,花蕾被侵染后,起初为水渍状不规则小斑,病斑不断扩大,以致全蕾变软腐烂。病蕾枯萎后悬挂在病组织之上,病原菌也会侵害已摘去花的枝梢,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病部产生大量灰色霉层。防治措施1.及时摘除病花,去除凋萎的老花,并集中烧毁。2.温室栽培注意通风、避免湿度过高。3.发病时可喷6...

    1124 农业种植禁忌 农作物种植知识
  • 水稻白叶枯病及防治
    水稻白叶枯病及防治

    又称白叶瘟、地火烧、茅草瘟。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害,苗期、分蘖期受害最重,各个器官均可染病,叶片最易染病。其症状因病菌侵入部位、品种抗病性、环境条件有较大差异,常见分3种类型。(1)叶枯型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发病先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先出现暗绿色水浸状线状斑,很快沿线状斑形成黄白色病斑,然后沿...

    2879 种植知识 种植技术大全
  • 何氏凤仙花斑点病的防治
    何氏凤仙花斑点病的防治

    症状叶上病斑圆形,直径2-5毫米,褐色,边缘色泽稍深,上生黑色小点。病原物PhyllostictaimpatientisFautr.属真菌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叶点霉属,凤仙花叶点霉。分生孢子器在叶面散生,突破表皮,球形、近球形,器壁淡褐色至褐色,膜质,直径82-102微米。分生孢子卵圆形,无色,单...

    1593 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樱桃谷鸭常见腿部疾病及防治措施
    樱桃谷鸭常见腿部疾病及防治措施

    1鸭关节炎综合征1.1主要症状病鸭以关节性肿胀为主,以跗关节发病率最高,其次是膝关节、髋关节和趾关节。发病关节肿胀,呈紫红色,触诊有热感,病初局部较软,而后逐渐变硬,表现严重跛行或不能走动,采食量减少,体质逐渐消瘦,死亡率增加。1.2预防措施该病的发生与鸭群的饲养管理有关,要防止沙门氏杆菌等的污染,...

    2713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 如恶防治生菜褐斑病和黑斑病
    如恶防治生菜褐斑病和黑斑病

    生菜褐斑病与黑斑病都以为害叶片为主。褐斑病的叶斑表现两种症状:一种是初呈水渍状,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至暗灰色病斑,直径2-10毫米不等。另一种是深褐色病斑,边缘不规则,外围具水渍状晕圈。潮湿的斑面上生暗灰色霉状物,严重时病斑互相融合,至叶片变褐干枯。黑斑病又称轮纹病、叶枯病,在叶片上形成...

    2296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知识
  • 如何防治唐菖蒲的病毒病
    如何防治唐菖蒲的病毒病

    唐菖蒲病毒病是世界性病害,凡是种植唐菖蒲地区均有该病发生。主要引起球茎退化,植株矮小,花穗短,花少、花小。严重影响切花质量。症状该病主要浸染叶片、花器等部位,感病叶片最初在叶片上出现褪绿圆斑,因病斑扩展受到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最后变为褐色。病叶颜色呈深绿与浅绿相间,严重时黄化、扭曲。有病植株矮小、花穗...

    805 农业种植方法 种植方法
  • 枇杷烂脚病防治技术
    枇杷烂脚病防治技术

    近几年来,有些地方枇杷烂脚病发生特别严重,给枇杷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据调查,该病以洛阳青、大红袍感病为最。其发病初期为主杆基部先发生腐烂,以后逐渐向上部枝杆发展,病组织则由髓心周围的木质部渐向四周扩展。重病植株表现为枝杆急性腐烂,导致上部枝叶迅速枯萎。树冠较大的从发病至全株枯萎在夏季只需几天时间,树...

    1919 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农药新品——住保
    农药新品——住保

    “住保”是日本住友化学株式会社继速灭杀丁和来福灵之后开发的又一个菊酯类杀虫剂,众所周知,菊酯类农药连续使用易产生抗药性,而近几年由于农民朋友的不正确使用,致使目前市场上的很多种菊酯类农药的杀虫效果越来越差。 针对这一现状,日本住友花巨资研制开发出了最新一代菊酯类杀虫剂——住保,并于2004年在全球范...

    334 农药使用说明 种植病虫害原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