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大棚青椒烂果防治

时间 : 2023-05-07 投稿人 : 景鸣 点击 :

农业防治

大棚青椒烂果防治 | 植物病虫害

调控棚内温、湿度。采用地面传统畦灌方式,在棚内两端各挂一只温度计,定时测定棚内温、湿度,以确定放风降温及盖帘增温。白天棚内温度控制在23℃至27℃,夜间温度控制在16℃至20℃,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至80%。当外界气温大于15℃时,逐渐昼夜通风,在棚前端放底风,由小到大。每隔两米揭一风口,用砖平放支撑呈A形口,当外界气温平均升至16℃时,砖横放(10厘米高),19℃至21℃时,砖竖放(20厘米高)。随着棚内温度上升情况,进行放腰风和顶风,或覆盖遮阳网。放风必须平稳。

人工操作消毒。在缓冲间与进大棚门前建长1.2米、宽1米的草垫石灰消毒池,每15天撒一次生石灰,保持池内湿润,进大棚作业双脚通过池内消毒,防止携带外界菌源。摘收果实时戴乳胶手套,用消毒液浸泡过的剪刀剪果。配备0.5%的高锰酸钾消毒液桶,如摘剪到病果后随即用其消毒剪刀和乳胶手套,防止病菌接触浸染传播。

增施磷、钾肥。用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微喷茎叶,每亩用肥液30公斤,每7天进行一次,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覆草降湿。在青椒大行间铺3至5厘米厚的麦秸或麦糠,可吸潮隔湿,降低棚内空气湿度,抑制病害的滋生和发展。

农药防治

疫病防治。青椒定植成活后,用64%的杀毒矾400倍液、72%的甲霜灵锰锌500倍液、72%的杜邦克露700倍液交替进行喷施,每7天喷一次,连喷2至3次。

灰霉病及菌核病防治。门椒到对椒时期喷施20%的绿帝400倍液或速克灵1200倍液防治灰霉病;喷施40%的哇灵400倍液或施百功1500倍液防治菌核病。

软腐病防治。在初花期及收获后期都应加强病情监测,可用77%的可杀得700倍液与72%的农用链霉素3000倍液交替喷施,以植株不滴药液为宜。

炭疽病防治。进入结果期,用75%的百菌清4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800倍液进行喷施,该病盛发期用新万生300倍液进行喷施,以植株不滴药为宜。

绵腐病防治。晴天可用64%的杀毒矾400倍液进行喷施,阴雨天或棚内湿度大时(大于85%)用20%的百霉速克烟雾剂熏蒸,每亩用250至300克,傍晚封闭棚室,点燃药剂,翌日日出后拉开风口放风排气,方可进棚作业。

相关文章

  • 巷道乡强化果农培训严防苹果蠹蛾
    巷道乡强化果农培训严防苹果蠹蛾

    高台讯近日,高台县巷道乡组织80多户种植果园面积较大的农户召开苹果蠹蛾综合防治现场会,加强防治技术培训,组织扑杀疫情,确保林业生产发挥应有效益。培训班上,县、乡专业技术人员详细讲解了苹果蠹蛾的危害症状和综合防治方法,倡导果农运用物理防治、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适时清扫果园残枝败叶,喷洒农药...

    571 病虫害防治 农药英文
  • 百合炭疽病-花卉病虫害
    百合炭疽病-花卉病虫害

    名称:百合炭疽病目录1.相关图片2.分布与危害3.症状3.病原4.发生规律5.防治方法6.防治药械相关图片分布与危害危害百合。症状又称褐鳞病、黑鳞病。叶片染病病斑近椭圆形和长条形,黄褐色,稍凹陷,严重时可使茎叶枯死。鳞片染病初生浅褐色斑,后变浅黑褐色,略凹陷,致花芽败育,呈褐色至,黑色。花染病花瓣上...

    2724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指南
  • 防止菊花脱叶黄叶四法
    防止菊花脱叶黄叶四法

    其一、正确选择用土 菊花喜肥沃、透水性强、偏酸性土壤,PH值大7.5极易导致下部脱叶或全株叶片发黄, 腐叶土最适合植菊。 其二、适时浇水 不让菊花严重缺水,植物均有保命本能。 缺水下部叶片自然枯萎,降低水分散失。 其三、 叶面施肥 进入九月份每周往叶面喷施一次千分之二的尿素溶液,能使叶片坚挺、深绿、...

    2054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使用技术
  • 冬季花卉病虫防治
    冬季花卉病虫防治

    冬季大部分花卉病虫便以各种方式进入越冬状态。这一时期各种病虫基本上不活动,移动性小,正是进行防治的好季节。实践证明,如果冬季防治的措施得力,可大大降低来年病虫的发生及危害程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清洁园圃大多数花卉病虫的病原物(菌)或越冬卵,均在园圃内的枯枝落叶和杂草中越冬,待来年条件适宜时出来...

    2301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知识
  • 露地黄瓜病虫害防治措施
    露地黄瓜病虫害防治措施

    1、防治原则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治理原则。2、主要病虫害 猝倒病、立枯病、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炭疽病、蔓枯病、白粉病、枯萎病、灰霉病、病毒病、蚜虫、烟粉虱、斑潜蝇。3、...

    2747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种类
  • 五月份棉花病虫防治技术要点
    五月份棉花病虫防治技术要点

    棉花苗期害虫化学防治要尽量放宽防治指标,保护利用天敌,最大限度减少农药施用次数及施药量。五月中下旬当红蜘蛛有螨株率达20%,用10%蚜虱净5000倍防治;蜗牛,对于常年发生较重的田块,可在棉苗两侧用生石灰封行,或堆草垛人工捕捉,或傍晚时亩用250克6%密达点施于棉株间;地老虎,对于往年发生较重的田地...

    2505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病虫害图片
  • 新技术预防稻苗立枯病
    新技术预防稻苗立枯病

    黑龙江省植保站研究员 李庆孝  立枯病发生的原因育苗播种前进行的床土消毒不彻底,棚室内温度高、湿度大,存活的病菌得到迅速繁殖,侵染稻苗幼根引起发病,这就是真菌性立枯病。因为温度高,湿度大,透光又差,稻苗茎叶长的快,根系长的差,吸水能力弱,遇到通风不当,失水过多,稻苗体内水分失衡,产生萎蔫,这就是生理...

    1196 农药肥料品牌 农药使用技术
  • 大叶黄杨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花木栽培技术
    大叶黄杨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花木栽培技术

    大叶黄杨作为一种常绿灌木,是城镇街道、广场、公园、单位庭院、小区绿地的最常用绿化植物之一。由于其生长环境条件差异较大,管理措施较为粗放,其病虫害的发生危害也较重,严重影响着城市绿化景观。调查研究大叶黄杨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可因地制宜制定和实施防治措施,达到控制危害、美化环境的目的。1.主要病虫害发生...

    517 种植科普 种植指南
  • 香蕉炭疽病的防治方法
    香蕉炭疽病的防治方法

    本病多发生于近果端部位,初期出现黑色或黑褐色小圆斑,以后病斑扩大,或几个病斑互相融合成不规则的大斑。病斑组织通常凹陷,在低湿干燥条件下,病部凹陷干缩;在高湿条件下,2~3天内果实变黑,果实腐烂,病部长出无数朱红色粘状小点。本病若发生于花序、果轴、假茎等器官,病斑呈黑褐色,后期也出现朱红色粘状小点。本...

    1600 果树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管理
  • 蔬菜病虫害化学防治措施
    蔬菜病虫害化学防治措施

    加强病虫监测,结合病虫发生特点,选择对口有效药剂和最佳防治时机,对症用药,适时用药。严禁在蔬菜上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在低龄幼虫期,选用BT、阿维菌素类、或昆虫生长调节剂、或多杀霉素、杀虫单等,抗药性较严重的菜区应轮换使用不同杀虫...

    2767 种植科普 种植方法
  • 小麦条锈病统防统治技术
    小麦条锈病统防统治技术

    一是抓好早期防治。种植抗病品种并合理布局不同抗源的品种;推广三唑类药剂拌种技术,控制和延缓条锈病发病时间和强度;抓好菌源区早期预防工作,对重点发病田块采取“打点保面”,及时控制发病中心,减少病菌的蔓延扩散。二是把握防治关键。对早期流行的甘肃、陕西、四川、重庆、贵州、湖北及河南南部等重点防治区,在2月...

    1930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知识
  • 病毒病的常见表现症状有哪些?
    病毒病的常见表现症状有哪些?

    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青瓜网青瓜小编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提高产量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就和青瓜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病毒病,由植物病毒寄生引起的病害。病害种类少、危害大,易得难治。病症主要表现在嫩叶上,也有在果实和茎秆上的。那么...

    907 农药肥料品牌
  • 播种技术掌握好预防小麦畸形苗
    播种技术掌握好预防小麦畸形苗

    冬小麦苗期是指从小麦播种出苗到小麦的起身拔节期,小麦苗期经历一个严寒的冬季,如果管理不好,往往造成一系列生理性畸形苗的发生,对小麦苗期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最终影响到小麦产量。1.立针苗(一根针):麦苗叶片针形,分蘖少,叶片少,麦苗长得细,长相差,形不成足够的分蘖。如果是播种深造成的立针苗,扒开土层,...

    1202 农药肥料品牌 农药使用指南
  • 金针菇丛枝病防治
    金针菇丛枝病防治

    其发病的病因这是由于菇场通风不良,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湿度过大,抑制了菌盖的生长,此病害多见于环境空气不流通的防空洞、地道等种植场所内。袋栽或瓶栽金针菇,当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转向子实体形成时,即原基出现后,应保持适当通风和给予一定的光线刺激,并降低菇房湿度,这一阶段如果在瓶口、袋口内外的二氧化碳气体浓...

    2982 种植科普 种植指南
  • 沙糖桔染上黄龙病该怎么办?
    沙糖桔染上黄龙病该怎么办?

    我的沙糖桔前二年感染上了黄龙病,今年又挂了果,因果地是承包的,今年如何才能丰收?黄龙病的病源为类立克次体细菌。到目前为止,仍未有特效的药物进行根治。因此,对黄龙病只能预防。对黄龙病病源的传播,主要由柑桔木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在吸食黄龙病植株的汁液后再到健康树吸食汁液,通过唾液将黄龙病病菌传播。植株在...

    882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教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