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防治黄瓜病害四要领

时间 : 2023-01-14 投稿人 : 麟灏 点击 :

一、判断黄瓜是否发病。首先可以从植株外部的反常表现来看,二是可以从植株外部或果实的发病症状来判断是什么病害。最后看一看所发生的病害是生理性病害还是传染性病害。一般生理性病害的特点是发生面积大,发病时间较一致,但是并不传染。传染性病害发生特点是个别植株发病,发病时间有先有后。

针对生理性病害,可以通过改变植株生长的不良环境为有利环境,还可以通过增强植株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来减轻。在喷药时混加丰收一号800倍可以增强植株抗性,抵抗不良生长环境。

传染性病害的防治首先要消灭种子病原菌,种子带菌的,可采用温烫浸种或药剂拌种来消菌杀毒,常见的方法是:

1、温水浸种:将种子放在55℃温水中浸25分钟,然后用冷水冷却,晾干播种。

2、药剂浸种:⑴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浸种30分钟,浸种后用清水洗净,晾干播种;⑵将种子放在2-3%的漂白粉溶液中浸30-60分钟,浸后用清水洗净;⑶用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浸种4小时。

3、药剂拌种: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4%的药量拌种。

其次要选择抗病品种,像现在一些西红柿品种有高抗叶霉病、抗卷叶、抗青枯病等。再就是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植株生长旺盛了,抗病能力才能增强,同时创造一个利于植株生长的环境也是必要的。

二、发病原因是什么。谈到发病原因首先就要从黄瓜生长环境说起,棚室黄瓜病菌一般都是在种子、土壤、粪肥中越冬,成为下一年的侵染源。黄瓜大部分病害发生均需要在相对湿度85%以上,所以说黄瓜病害发生严重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湿度过大。

三、如何进行防治。防治病害首先要创造适宜黄瓜生长而不利于病菌生长的环境,也就是控制棚室温度、降低湿度,发病后用药剂防病时,霜霉病和疫病用药基本相同,常用药剂有代森锰锌、普力克、甲霜灵锰锌等药剂。灰霉病常用杀菌剂有菌核净、施佳乐、扑海因等,细菌性角斑的常用药剂有链霉素、细菌诺、DT等。

四、防治时注意事项。⑴分清杀菌剂是保护性的还是内吸性的,保护剂要早打,喷药要周到细致,发病后打药效果不好。内吸性药剂可在发病后使用,发病初期用药效果最佳。⑵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喷药应立足“防”字。⑶要混合用药,交替用药,以提高防治效果,防止产生抗药性。⑷提高喷药质量,叶片背面要均匀细致的喷到,抓住主要矛盾,针对病害发生特点喷施重点部位。

相关文章

  • 荔枝霜疫霉病防治
    荔枝霜疫霉病防治

    荔枝在成熟前20天内,如受多雨或忽晴忽雨天气影响,将导致荔枝霜疫霉病的大发生流行,有时病果率高达50% 以上,严重影响到荔枝的产量和质量。因此,抓好荔枝霜疫霉病的防治,是夺取荔枝优质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荔枝霜疫霉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是结合荔枝高产栽培,抓好肥水管理,增强树体抗病能力,以抑制或减轻病...

    2268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知识
  • 稻-鸭生物防治技术示范项目获得成功
    稻-鸭生物防治技术示范项目获得成功

    雏鸭在稻鸭共育田活动8月初,由云南广南县金秋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八宝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共同承担的千亩优质稻——鸭生物防治技术示范项目通过云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专家组实地验收。该项目的实施,每亩稻田增收292元,同时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对项目的推广运用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该项目在农业综合开发区八宝...

    209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使用技术
  • 枣树主要害虫综合治理新技术
    枣树主要害虫综合治理新技术

    技术内容:通过对枣树主要害虫的生物学与生态学发生规律的共性和个性进行对比研究,提出了枣树主要害虫的控制的对策。将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等防治手段配套组合成简便易行的生态调控技术,并按枣树生长发育物候期划分防治实施阶段,建立了枣树主要害虫综合治理新技术体系。通过采取肥水管理、立体种植、天敌利用和枣林生...

    2485 种植病虫害原因 农药种类
  • 农药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的科学使用
    农药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的科学使用

    长期以来,在蔬菜生产中,为了防治病虫害,人们片面追求高效,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使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直接损害消费者身体健康,同时也恶化了生态环境,引发防治上的恶性循环,给社会带来公害。同时,农药残留量的超标,成为蔬菜进入大中城市、出口创汇的制约因素,影响了蔬菜生产的经济效益。近年来,“ 无...

    952 病虫害原因 农药使用说明
  • 花生叶斑病的防治技术
    花生叶斑病的防治技术

    花生叶斑病是由两种病菌引起的病害,即花生黑斑病和花生褐斑病,这两种病同属不同种。花生褐斑病发生期较早,在初花期即出现;黑斑病则较迟,到落针期才发生。因此,褐斑病在下部叶片较多,黑斑病多在上部叶片,秋花生以黑斑病较突出,春花生则以褐斑病较普遍。两病都可危害叶片、叶柄、茎、子房、柄和荚壳,严重时可造成落...

    2460 植物病虫害原因 农药
  • 油桃潜叶蛾防治
    油桃潜叶蛾防治

    分布为害:桃潜叶蛾,鳞翅目、潜叶蛾科。常发生于桃、杏、李、樱桃、苹果、梨等核果及仁果的叶片上。幼虫在叶片内串食,使叶片上呈现出弯弯曲曲的白或黄白色虫道。发生规律:1年发生4~5代,以茧蛹在被害落叶上越冬,翌年4月桃展叶后,成虫羽化,昼伏夜出活动产卵于叶表皮内,幼虫孵化后即潜食为害,将叶肉组织串食成弯...

    410 农药使用技巧 病虫害防治
  • 苹果褐斑病危害特征及防治措施
    苹果褐斑病危害特征及防治措施

    苹果是一种热门的水果品种,现在很多的种植户都有种植,但是苹果的品质直接关乎到了市场的销量,所以为了提高苹果品质,就要提高种植技术,尤其是病害防治,那么苹果褐斑病危害特征有哪些?如何防治呢?接下来一起去看看吧!一、苹果褐斑病危害特征苹果发生褐斑病时,病部正反面均可长出墨绿色至黑色霉状物。一般在潮湿的环...

    464 农作物种植水肥管理
  • 半边莲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半边莲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病害:立枯丝核菌、镰刀菌、葡萄孢菌、腐霉菌。虫害:蚜虫、潜叶蝇、蓟马、白粉虱、蛾蝶类害虫、蛞蝓等。常见问题及主要病虫害:1、常见问题:植株倒伏。原因:受葡萄胞菌属(Botrytis)侵染引起的茎腐病;受枯苗菌属(Pythium)侵染引起的立枯病。解决方法:不要让植株生长在长期潮湿的基质里;避免茎秆在...

    2339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菊花斑枯病
    菊花斑枯病

    一、主要症状:发生在叶片上,且多在下部叶片上。病斑初期为褪绿色黄斑;扩展后病斑呈圆形至不规则状,边缘黑褐色,内灰褐色;后期病斑干枯,并出现黑色粒状物。二、发病原因:为真菌性病害。病菌存活在土壤中及植株病残体上,可借助风雨、灌溉、人为活动等传播。可常年发病,以秋季发病为重。高温高湿和连作栽培容易诱发病...

    664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教程
  • 甘薯茎线虫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甘薯茎线虫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甘薯茎线虫又称糠心病、空心病等,是甘薯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为我国植物检疫对象。该病在我国南北各薯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其中尤以鲁、冀、京、苏、豫等省区发生最为严重,该病可危害地下薯块和地上茎蔓,造成烂种死苗,一般可减产10%~50%,严重的可造成绝产,为甘薯的三大病害之一。...

    2058 农药名字 农药使用禁忌
  • 云杉稠李球果锈病的防治
    云杉稠李球果锈病的防治

    云杉稠李球果锈病的症状该病危害雌球果鳞片正面。感病鳞片扭曲,反卷,紊乱。正面产生许多紫褐色的小球,排成一层,为病原菌的锈孢子器,有时鳞片背面也有锈孢子器产生。云杉稠李球果锈病的病原病原为杉李盖痂锈菌(Thekospora areolata (Fr.) Magn.),隶属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

    533 农业种植教程 云杉 云杉病害防治
  • 如何防治水稻稻曲病
    如何防治水稻稻曲病

    水稻稻曲病俗名霉谷病、绿霉粒、羊粪粒、烂乌谷等,是为害水稻穗粒的主要病害。近年来该病在我市呈局部重发的状态。虽然该病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不是很大(大约减产5-10%左右),但是该病的病原菌含有色毒素,不仅降低稻米品质,而且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害。稻曲病只发生于穗部,一般在水稻开花至乳熟期发病,主要在水稻抽穗...

    913 农药使用技术 植物病害诊断标准
  • 种柑桔炭疽病的综合防治
    种柑桔炭疽病的综合防治

    危害后造成叶斑、落果、枝枯,树势减弱,甚至整株死亡,对柑桔产量和树势影响较大。特别是去年秋季的多雨寡照造成部分桔园积水严重,根系生长不良,树势较弱,致使炭疽病病菌“乘虚而入”,越冬病源菌基数较大;今年初春的强寒流侵袭又使部分桔园树体受冻、抗病力下降;入春以来的持续低温多雨气候...

    2193 农业种植禁忌 柑桔 桔园 树势 炭疽
  • 当期大棚丝瓜病虫害防治
    当期大棚丝瓜病虫害防治

    最近几天到大棚给菜农做技术指导,发现丝瓜发生了好多病害,有的菜农不知如何防治。据此,如何根据症状对病害加以判别、如何选择药物等介绍如下:1.丝瓜炭疽病为真菌性病害,病斑近圆形直径大小不等,大的月2厘米。温度、湿度不同颜色不一,温度高时颜色深褐色,温度低湿度大样色浅褐色。可用25%炭鲜和修炭800-1...

    1220 植物病虫害原因 农药英文
  • 注意预防玉米褐斑病
    注意预防玉米褐斑病

    玉米褐斑病是近几年才发现的玉米新病害,在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致使玉米褐斑病发生流行,给玉米造成减产。为防止此种病害给农民造成损失,将玉米褐斑病作如下介绍。一、发病症状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病斑先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最初为浅黄色,逐渐变为黄褐色或深褐色,圆形或椭圆形,小病斑常汇集在一起,...

    1912 种植科普 种植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