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应对气候变化 防小麦冻害

时间 : 2023-08-09 投稿人 : 盈域 点击 :

 据国家气象局监测分析,“拉尼娜”已在赤道中、东太平洋完全建立,11月~12月将达到盛期,且可能持续到明年年初。“拉尼娜”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持续6个月以上低于多年平均值0.5℃的状态。“拉尼娜”事件对我国的主要影响:一是可能出现频发性、阶段性低温过程。全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易发生阶段性严寒冻害;春季华北西部、河套、江淮南部、长江中下游地区气温偏低。二是可能出现区域性、阶段性干旱。冬季全国大范围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其中,东北南部、华北大部、西北东部降水明显偏少,东北东部和北部、内蒙古中部到河套、西南地区东部的部分地区降水偏多;春季,东北中部、华北北部、江南大部、华南大部降水明显偏少,中西部地区降水偏多。为应对“拉尼娜”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必须加强冬前与季麦田管理,培育冬前壮苗,防治小麦冬季冻害,确保小麦安全越冬,为夺取明年夏粮小麦丰收奠定基础。

应对气候变化 防小麦冻害 | 植物病虫害

冬季冻害的分类和症状

根据小麦受冻后的植株症状表现可将冬季冻害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严重冻害。发生在已拔节或即将拔节的麦田,主茎和大分蘖生长点的幼穗受冻,生长点不透明,萎缩变形,失水干枯,心叶不出,逐渐死亡。由于在一株小麦中,主茎和大分蘖的发育进程早于小分蘖,比小分蘖先进入拔节期,所以主茎和大分蘖易受冻害;而植株基部的小分蘖发育进程慢,不会受冻,在小麦遭受冻害后及时采取肥水促进,这部分小分蘖可以抽穗,但穗小、粒重轻。这类冻害会影响产量。

第二类是一般冻害,发生在没有拔节的麦田,症状表现为叶片受冻,黄白干枯,但主茎和分蘖都没有冻死。这类冻害对产量影响很轻,或基本没有影响。

小麦发生冬季冻害的原因

冬季冻害是小麦进入冬季后至越冬期间由于寒潮降温引起的冻害。寒潮冻害程度又受3个因素制约:一是极端最低温度,二是低温持续时间,三是冷暖骤变的剧烈程度。

发生小麦冬季冻害的主要原因有4点:

1.品种因素。冬小麦品种分为冬性品种、半冬性品种和春性品种三类。各类品种播种后都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低温,完成春化发育阶段,第二年才能拔节抽穗,各类品种通过春化阶段需要的日数和时间不同。冬性品种,在0~3℃、30~50天可完成春化阶段;半冬性品种0~7℃、20~30天可完成春化阶段;春性品种0~12℃、5~15天可完成春化阶段。通过春化阶段之后的小麦抗寒性会显著降低。在生产中要求冬性品种适期内先播,半冬性品种或春性品种适期内后播,其中春性品种最晚播种,就是避免半冬性或春性品种播种过早,冬前通过春化阶段而丧失抗冻性。例如,在江苏和安徽,江淮地区的春性品种应该在10月20日以后播种,如果播种偏早,或者播种以后至12月20日之间气温偏高,小麦在这段时间就会通过春化阶段在冬前拔节,拔节后的小麦抗寒性大为降低,冬季遇到0℃以下的寒潮,其主茎或大分蘖就会冻死。

2.气候因素。秋冬季节,气温逐渐降低,可以使小麦受到抗寒锻炼,抗寒性增强。如果在气温较高的天气情况下,突然降温至0℃以下,会使小麦遭受冻害。2004年我国黄淮麦区自播种至12月20日前气温较高,12月20~22日普降大雪,气温骤降至-6~-9℃,并且持续时间较长,使春性品种和抗寒性较差的半冬性品种遭受严重冻害。中国气象局预报的目前在赤道、东太平洋发生的“拉尼娜”事件,会使2007年冬季至2008年初我国大部分地区易发生阶段性的严寒冻害,形成频繁的冷暖交替的现象,应特别引起我国小麦主产区的重视。

3.播期因素。播种期过早,会使春性品种在冬前通过春化阶段,降低抗寒性。2004年10月上旬,我国黄淮麦区南部普降小雨,墒情好,这些地区的部分麦田抢墒播种,或农民急于外出打工,在10月上旬即播种,而且种了春性品种。由于种得早,小麦发育进程较适期播种的提早,过早地完成了春化阶段发育,抗寒性降低,在12月20日寒潮来临时遭受了冻害。

4.播量因素。播种量过大、底施氮肥过多的地块冻害严重。播种量过大的麦田,麦苗簇集在一起,蹿高旺长,麦苗细长;底施氮肥过多的地块,氮肥催得麦苗叶长株高,旺而不壮。旺长的麦田小麦体内积累与贮存的糖分少,抗寒性降低,容易遭受冻害。

宜遭受冬季冻害的苗类

小麦冻害发生的严重程度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麦苗冬前的叶龄有关,也就是与麦苗越冬时的壮、旺、弱程度有关。一般来说,适期播种的麦苗生长健壮,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在黄淮海麦区,适宜种植冬性、半冬性品种;长江中下游麦区,适宜种植半冬性和春性品种。从小麦单株个体来分析,到日平均气温达到0℃小麦开始进入越冬期时,冬性品种主茎有6叶或6叶1心,单株有5-7个分蘖,7-10条次生根;半冬性品种主茎有6叶,单株有3-5个分蘖,5-7条次生根;春性品种主茎有5叶或5叶1心,单株有2-3个分蘖,3-5条次生根,可视为壮苗,抗寒能力较强。叶龄高于上述指标的旺苗,抗旱能力明显降低;叶龄略低于上述指标的一般苗,抗寒能力亦较好;叶龄显著低于上述指标的弱苗,抗寒能力较低,但是好于旺苗。

以下苗类抗寒能力较弱,冬季都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冻害,应该加强冬前管理,促进其转化升级,由弱转壮,增强抗寒能力,防御冬季低温冻害:⑴播种过早的旺长苗;⑵播种过迟的无分蘖的独脚苗;⑶密度过大的无分蘖的弱苗;⑷整地粗放、垡块架空的吊根苗;⑸烂耕烂种的湿僵苗;⑹播种过浅的漏籽苗;⑺排水不良的水渍苗;⑻土壤肥力不足的黄瘦弱苗;⑼氮肥过多的旺长苗;⑽除草剂使用不当造成的药害苗;⑾土壤干旱造成的失水苗;⑿播种过深的弱苗。

预防冬季冻害发生的栽培技术

1.选用抗寒品种,搞好品种布局。我国黄淮海麦区北部宜种冬性品种,中部宜种冬性、半冬性品种,南部宜种半冬性品种;江淮之间麦区宜种半冬性品种和抗寒性较好的春性品种,亦可搭配种植春性品种;长江中下游麦区适宜种植春性品种。2004/2005年度黄淮麦区南部遭受冻害严重的地块多是在不适宜种植春性品种的地区选用了春性品种而引起的;适宜种植春性品种的地区提早播种的地块也出现了严重冻害,过早播种多是因为抢墒早播,或农民为了播完外出打工而进行的。在这种形势下,江淮之间麦区和黄淮南部麦区应注意适当限制抗寒性差的春性品种的种植面积,避免冻害造成损失;使用抗冻性差的春性品种,农业技术部门应向农民说明这类品种的播种适期和早播的严重危害。

2.按照品种冬春特性,合理安排播种期。在黄淮南部和江淮之间麦区容易发生寒潮降温的地区,选用小麦品种时要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特性的品种,并且对小麦播种期做合理安排。在冬季容易经常遭受寒潮侵袭的地区,要严格掌握春性品种播种的合理播种期,不要早播,以免存在冻害隐患。

3.提高播种质量,培育壮苗,安全越冬。实践证明,小麦冬前壮苗的植株体内有机养分积累多,植株土壤上部器官和分蘖节的细胞含糖量高,在低温情况下,细胞不易结冰,所以具有较强的抗寒力。即使在遇到不可避免的温差变化剧烈的冻害情况下,其受害程度也大大低于旺苗和弱苗。培育壮苗的主要措施有培肥地力、适期播种、采用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和配方施肥等。

4.加强冬前及冬季田间管理,控旺苗促弱苗,保苗安全越冬。

(1)对于已出现旺长趋势的麦田,可喷施植物生长延缓剂,如壮丰安、麦业丰等,每亩30-40毫升,对水30公斤,均匀喷雾,可有效延缓麦苗生长。

(2)黄淮海麦区土壤干旱的麦田应浇冬水。小麦越冬前浇好冬水,补充土壤水分,可平抑地温,粉碎坷垃,减少土壤裂避免冻伤风干小麦根系,有利于保苗越冬。黄淮海麦区北部和中部的麦田,小麦越冬前耕层土壤含水量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以下时,就应浇冬水。

浇冬水的时间从日平均气温降到5℃时开始,日平均气温2℃-0℃、夜冻昼消时结束,约在11月底至12月上旬。

(3)南方麦区注意防止渍害。要求高质量的开好田间沟系,并用沟泥盖好露籽,保证降水过多时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渍、保暖、防冻。

(4)对于易受冻害的麦苗,可用有机肥、泥杂肥、粉碎的作物秸秆覆盖,有保暖、防冻、保苗安全越冬的效果。

(5)对于晚播小弱苗、独脚苗、渍害苗、药害苗、黄弱苗,底肥不足或底肥仅用氮肥的麦田,可在冬前追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每亩10-15公斤,促进小麦生根、长蘖,有利于苗情转化。

(6)对于垡块多、吊根苗、早播旺长苗、密度过大苗,采取冬前镇压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不可小看它的效果,因为镇压具有压碎坷垃、弥封土壤裂缝、抑制小麦地上部旺长、提墒保墒的综合作用。去年各地对旺苗实施镇压的麦田,均控制了旺长获得增产。各地可根据本地的条件,采取各种镇压方法。

发生冬季冻害后的补救措施

认真观察田间发生冬季冻害的麦苗可以看到,在一株小麦中,冻死的单茎是主茎和大分蘖,而小分蘖还是青绿的;而且在大分蘖的基部还有刚刚冒出来的小分蘖的蘖芽,经过肥水促进,这些小分蘖和蘖芽可以生长发育成为能够成穗的有效分蘖。

因此,对于发生冻害的麦田不要轻易毁掉小麦改种其他作物。湖北、河南、安徽、江苏等省过去均发生过小麦冬季冻害,经过采取补救措施都获得了好收成。应采取的补救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及时追施氮素化肥,促进小分蘖迅速生长。发现主茎和大分蘖已经冻死的麦田,要分两次追肥。第一次在田间解冻后即追施速效氮肥,每亩施尿素10kg,要求开沟施入,以提高肥效;缺墒麦田对水施用;磷素有促进分蘖和根系生长的作用,缺磷的地块可以尿素和磷酸二铵混合施用。第二次在小麦拔节期,结合浇拔节水施拔节肥,每亩用10kg尿素。一般受冻麦田,仅叶片冻枯,没有死蘖现象,早春应及早划锄,提高地温,促进麦苗返青,在起身期追肥浇水,提高分蘖成穗率。2.江淮地区应注意清沟排渍。对受冻的小麦,更要注意养护根系,增强其吸收养分的能力,以保证叶片恢复生长和新分蘖的发生,及其成穗所需要的养分,因此要做好受冻麦田的清沟排渍工作。3.加强中后期肥水管理,防止早衰。受冻麦田由于植株体的养分消耗较多,后期容易发生早衰,在春季第一次追肥的基础上,应看麦苗生长发育状况,依其需要,在拔节期或挑旗期适量追肥,促进穗大粒多,提高粒重。

相关文章

  • 灵芝青霉病
    灵芝青霉病

    青霉病在食用菌栽培中发生普遍,是灵芝等食用菌芝床上的重要病害,在子实体形成阶段也常发生。症状在采收时,留在栽培床上芝根容易染病,染病后逐渐侵染病体附近的健体。一般从健康灵芝的菌柄基部侵入,后发生黄褐色腐烂,并由基部向上扩展。影响子实体的产量及食用价值。病原该病属于真菌性病害,Penicilliuns...

    2127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管理
  • 常见水稻虫害化防技术
    常见水稻虫害化防技术

    稻纵卷叶螟每亩用40%搏乐(毒死蜱)80毫升,或25%虫除净80毫升,或21%山瑞乳油60毫升。使用方法:田间灌水3~5厘米,每亩兑水50公斤在傍晚均匀喷雾。螟虫(二化螟、大螟、三化螟)(1) 21%山瑞乳剂100毫升/亩;(2) 25%虫除净或20%雷螟(三唑磷乳油)100毫升/亩。使用方法:以上...

    2836 农药使用方法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 种牡丹病虫的防治
    种牡丹病虫的防治

    牡丹病毒病症状:牡丹环斑病毒(PRV)在叶片上产生深绿和浅绿相同的同心轮纹圆斑,同时有小的坏死斑,植株不矮化,TRV亦变化大小不一的环斑或轮斑,有时则呈不规则形,而PLCV引起植株明显矮化,下部枝条细弱扭曲,叶黄化卷曲。病原物:(1)牡丹环斑病毒(Peonyringspotvirus,PRV)病毒粒...

    2077 牡丹 农作物种植 植株 病原 牡丹花 病毒
  • 蘑菇疣孢霉病害难根治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蘑菇疣孢霉病害难根治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疣孢霉病又称褐腐病、白霉病、湿泡病、水泡病、白腐病,属于一种真菌病害。是菇房发生最普遍而且危害最严重的病害。疣孢霉不仅危害双孢蘑菇,它也危害草菇、平菇、银耳、灵芝等食用菌。【1】危害性:经长期的研究发现该病菌只侵染子实体而不侵染菌丝体。蘑菇从开始被感染到初现症状需11天左右,生长发育中的菌丝能加速刺...

    2961 植物病害与病因 农药
  • 花生田地下害虫防治技术
    花生田地下害虫防治技术

    近年来花生田蛴螬等地下害虫发生危害日趋严重,已成为影响花生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针对目前花生田蛴螬等害虫的发生及危害特点,在治理上应坚持以农业防治成虫为基础,以化学防治幼虫为关键的原则,多种措施配套,进行综合治理,适时进行施药防治,才能从根本上控制和减轻花生田蛴螬等的危害。实践证明:使用富美实公司生产...

    2843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使用指南
  • 高温多雨抓紧治香蕉叶斑病
    高温多雨抓紧治香蕉叶斑病

    近期,雨水较多,各地香蕉园均不同程度的发生香蕉叶斑病。对此病害的防治,首先必须降低田间湿度,将发病严重的叶片剪掉,然后喷药防治,使用药剂种类可用杜邦万兴20.67%乳油。笔者从2002年起在廉江、雷州、徐闻、高州等地,对杜邦万兴在香蕉上使用的防治效果、药害产生等进行了试验和跟踪,发现杜邦万兴有如下几...

    477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禁忌
  • 莲藕的病虫害防治办法
    莲藕的病虫害防治办法

    一、莲藕褐斑病。荷叶部常见的一种病害,叶上产生淡褐色病斑,引起病叶局部干枯。防治:合理密植,确保藕田通风透光;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性,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发病初期用25%多菌灵6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喷雾。二、莲藕黑斑病。又称褐纹病,仅发生在叶片上,严重时病斑汇合,叶片枯黄。防治:...

    1815 果树种植技术 种植指南
  • 农业部:小麦生长后期管理要点
    农业部:小麦生长后期管理要点

    目前,正值小麦生长的后期,是形成籽粒产量的重要生长阶段。维持旗叶和倒二叶不早衰,延长绿色功能期,保持较强的光合作用强度,对提高粒重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小麦开花以后,根系的活力开始衰退,延缓根系衰老,保持根系较强的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有利于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和持续时间。因此,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

    2887 农药肥料品牌 农药使用说明
  • 秋茬小油菜病虫害防治
    秋茬小油菜病虫害防治

    1.虫害防治:主要害虫是蚜虫、菜青虫、小菜蛾。防治蚜虫,可用25%爱卡士1000倍液或50%辟蚜雾2000倍液喷雾,或亩用灭蚜烟剂250克熏治,还可用黄色粘虫板诱杀。防治菜青虫、小菜蛾,可喷用2.5%菜喜1000-1500倍液或菜虫一扫光1000~1500倍液。2.病害防治:重点防治霜霉病、黑斑病、...

    1253 农业种植禁忌 农作物种植知识
  • 樱桃穿孔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樱桃穿孔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穿孔病常见的有细菌性穿孔病、真菌性褐斑穿孔病。近几年各地有加重发生的趋势。穿孔病引起树体大量落叶,严重者导致枝梢枯死,产量降低,并影响花芽形成。症状:1、细菌性穿孔病。主要危害叶片,初为水渍状半透明淡褐色小病斑, 后发展成深褐色,周围有淡黄色晕圈的病斑,边缘发生裂纹,病斑脱落后形成穿孔或一部分与叶片...

    503 植物病害与病因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 无花果的病虫害防治
    无花果的病虫害防治

    无花果(Ficus carica linn.)属桑科无花果属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原产于阿拉伯南部干燥而肥沃的亚热地区,它与葡萄、海枣、油橄榄一起,是人类最早驯化栽培的四大树种。砀山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引进,现已零星分布在全县各地,成为我县庭园绿化的主要树种之一。据统计,我县目前约有无花果6O00多株...

    442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果树种植知识
  • 对付日趋严重的枇杷根颈部病害
    对付日趋严重的枇杷根颈部病害

    枇杷根颈部病害在各产区均有发生,且有逐渐加重之势,在浙江黄岩、塘栖、福建莆田、江苏吴县等老产区发病较为严重。新产区如广东、四川、重庆、广西、云南等也开始陆续发生。枇杷根颈部病害主要有枝干腐烂病、白纹羽病和白绢病三种,在多雨季节发病甚为严重,引起全株死亡,有的果园已造成毁灭性的损失,成为枇杷生产上亟待...

    2448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管理
  • 番石榴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七)
    番石榴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七)

    施肥管理 2.不同氮、磷、钾水平及组合对番石榴结果的影响不同氮( N)、磷( P)、钾( K)施肥量及氮、磷、钾组合对泰国番石榴结果数、产量、单果重及品质都有影响,随着氮肥( 0-400克)、磷肥(0-200克)或钾肥0-500克)施用量之增加,番石榴结果数、产量、单果重及品质亦随着增加。但氮肥施用...

    1148 农作物种植技术 蔬菜种植科普
  • 樱桃常见病虫害防治技巧
    樱桃常见病虫害防治技巧

    樱桃是一种色泽美丽、食用价值高的水果,市场备受消费者的欢迎,现在种植樱桃的农户也非常多,但是在种植樱桃的过程中,树干、花叶、果实均会受到害虫及病菌的侵染。如何才能做好有效防治呢?接下来一起去看看吧!一、褐腐病该病主要危害樱桃的花和果实,引起果腐,发病初期,花器会变为褐色,直至干枯,后期病部会形成灰褐...

    2850 植物病虫害
  • 如何防治水稻青枯病
    如何防治水稻青枯病

    症状 叶片内卷萎蔫,呈失水状,青灰色,茎秆干瘪收缩,或齐泥倒伏,谷壳青灰色,成为秕谷。病害常在1-2天内突然大面积成片发生。病因 系由水稻生理失水所致。多发于晚稻灌浆期,断水过早,遇干热风,失水严重导致大面积青枯。长期深灌,未达度搁田,根系较 浅容易发生青枯。土层浅,肥力不足,或施氮过迟也易发生青枯...

    1082 植物杀虫药有哪些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