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香蕉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时间 : 2023-03-01 投稿人 : 林蓝 点击 :

香蕉是多年生大型草本单子叶植物,其地下茎为粗大的球茎,根、茎、叶、花、果及吸芽(繁殖用)均由此长出,分布在东、西、南半球南北纬度30°以内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年均温21℃以上地区是香蕉的主要分布区,少数分布在20℃及其以下的地域。香蕉喜高温多湿,通常生长温度20~35℃,最适温度24~32℃,各器官的临界温度为:叶片10~12℃,果实13℃,根13~15℃。香蕉植株水分含量高,叶面积大,蒸腾量大,故需水量也大。同时,要求充足的阳光。随着香蕉业的发展,其病害也不断的增加,目前病毒病已成为香蕉较严重的病害之一。尤其是推广试管苗以来,由于试管苗对病毒病极敏感,发生率很高,发病严重的病株可达70%以上,严重影响香蕉产量及商品价值。根据实际调查,目前昌江县香蕉病毒病害主要有4种。笔者现将病毒病的症状表现、发生以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主要病毒病害种类

1.1花叶心腐病俗称褪绿病,花叶病,心腐病,其病原物是一种学名为黄瓜花叶病毒香蕉株系的病毒。

症状表现:染病叶片出现断断续续的浅绿色或黄色斑点;有的出现长短不同的褪绿黄色条纹;有的产生黄绿色梭形圈斑。条纹从叶缘开始向主脉扩展,宽1.2~1.5mm,在嫩叶上条纹短小,灰黄色或黄绿色;随叶片老熟逐渐变成黄褐色或紫黑色,最后病斑坏死,叶脉突出和异常变厚,病叶叶缘有时轻微卷曲,顶叶有时扭曲,变窄和束生,类似束顶病。有些重病株的嫩叶表现严重黄化或斑驳症状,心叶和假茎内部出现水渍状坏死,变褐腐烂。果实感病,出现褪绿条纹,斑驳和扭歪,果穗也能扭弯。

1.2束顶病俗称蕉公、虾蕉、葱蕉,该病是严重的香蕉世界性的病毒病。

1.2.1症状表现。显著症状是新长的叶片一片比一片短而狭窄,硬直和成束丛生于假茎顶端,形成束顶的树冠和矮缩的株型,病老叶颜色较健株黄,而新叶的颜色较健株深绿。叶边缘褪绿变黄质硬而脆,容易折断,病叶脉上出现断断续续长短不一的浓深色条纹,叶柄和假茎上经常产生浓绿色条纹,俗称“青筋”,这是区别其他原因造成丛叶的主要特征。病株一般生长缓慢,矮化,不抽蕾结果。如果是抽蕾时才发病的植株,抽出的蕉蕾其果实畸形细小,果无甜味,无经济价值。

1.2.2发病规律。香蕉束顶病病原物是一种病毒,学名为香蕉束顶病毒,是黄矮病毒组群中的一个成员。该病毒主要靠香蕉交脉蚜虫传播。香蕉束顶病在香蕉各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一般3~5月份为盛发期。危害程度取决于蕉园中的病株数量及蕉蚜的密度和发生情况,正常上年冬季冷害严重时及次年3~5月发病较严重。此外,一般香蕉发病较多,大蕉、粉蕉、龙牙蕉发病较少。

1.3条纹(斑)病由感染香蕉条纹病毒引起的病毒病。

症状表现:感病叶片沿叶脉出现黄色狭窄的褪绿条纹,随叶片老化病组织颜色变暗,最后变成深褐色或黑色的坏死条纹,有些病株出现顶端回枯,假茎基部肿大或茎内组织坏死。

1.4苞片嵌纹病该病病原物是香蕉苞片嵌纹病毒,属于马铃薯丫病毒组群中的一个成员。

症状表现:植株染病,沿着叶柄出现连续的浅绿色或浅褐色的纺锤状条纹,或长形的连续或不连续的条纹;随后在苞片上出现暗色较宽的条纹,也有在果束上出现浅白色或黄色条纹,偶有叶片上沿主脉出现特别断断续续的小点,剥去死叶鞘时在假茎上看到暗色条纹。

2病毒病的侵染循环传播途径

在香蕉新种植区域,病毒病的初次侵染来源于用已经感病植株作为繁殖材料,或昆虫带毒侵染;在老植区,侵染来源主要是田间病株病芽。无论是在新植区还是老植区,只要有感病带毒的寄主植物存在,可借助棉蚜、桃蚜、玉米蚜时、香蕉交脉蚜等媒介昆虫传播蔓延。

3病毒病的发生条件

香蕉病毒病的发生及程度与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品种类型等密切相关。

3.1气侯一般在雨量少,温暖天气,有翅蚜数量多的区域,病毒病的发病率高。

3.2植龄幼嫩吸芽和新种的试管苗较成株的易感病,新植区较老植区发病率低。

3.3品种香芽蕉比大密哈香蕉易感病,矮秆香蕉比高秆香蕉发病率少。

3.4管理条件荫蔽,杂草丛生,钾肥不足,氮肥过多的发病较重。

4香蕉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1)加强植物检疫,严禁从病区引进种苗,从非病区引进的种苗,也要进行严格检测,确保引进不携带病毒的种苗。选用无病母株作繁殖材料,杜绝繁殖材料带毒传播。

(2)选择通风的园地,采用合理的种植方法和密度,加强肥水管理,增施钾肥,避免偏施氮肥,以增强植株的抗、耐病能力。

(3)经常到田间检查,发现病株及时挖除,将病株砍碎远离深埋,挖除病株的植穴散施石灰消毒,切断传播源。

(4)清除园内及附近的杂草,避免在园内及附近种植葫芦科、茄科作物,以减少毒源。

(5)选种抗病蕉类品种。对多年种植的蕉园,由于病源多,传染机会大,挖除病株后补种的健苗还可能大量发生,因此,应选种抗病大蕉类或粉蕉类的品种。发病高的蕉地最好与水稻等水田作物轮作,可大量降低次年的束顶病发病率。

(6)喷药杀灭蚜虫,特别是在蚜虫盛发期,及时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以降低因蚜虫传播而感染病毒。

相关文章

  • 柑桔病虫害防治巧对策
    柑桔病虫害防治巧对策

    (1)及时清理黄龙病株。全园喷洒护树将军消毒杀菌,减少病源和虫源。(2)防治花蕾期、幼果期危害柑桔的主要病虫害有:①花蕾蛆:在花蕾开始由青转白时,成虫羽化未出土前5~7天,用二嗪农1.25公斤与细土15公斤均匀混合撒于树盘及超出树盘周围50厘米的地面,防止成虫出土;也可用90%敌百虫800倍、2.5...

    464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 桑树芽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桑树芽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桑芽枯病是桑树枝干上较常见的病害之一,大多发生在虫蛀、冻害、生长衰弱的枝条上,常与桑拟干枯病等枝干病害并发。该病主要危害冬芽,一般在早春桑树发芽前后发生,造成桑树发芽率降低,春叶减产,影响春蚕的饲养。一、症状桑芽枯病多发生在枝条上的冬芽附近,围绕冬芽出现暗褐色、油渍状、菱形或椭圆形的病斑,病斑的枝皮...

    1188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知识
  • 棉花徒长防治技术
    棉花徒长防治技术

    目前,棉花已进入现蕾期,防治棉花徒长必须从现在开始。所谓徒长,就是棉花失去了正常生育的功能,即只开花不结桃,或者开花多,结桃少。原因首先是气候因子所致,其次是盲目乱引棉花品种,再者是栽培手段与气候变化不相适应。据记载,当温度超过35℃时,花粉发育出现畸形,不能正常授粉;而持续干旱则加剧蕾铃脱落。另外...

    1605 农药肥料品牌 农药使用技巧
  • 晚播小麦要防冻促长
    晚播小麦要防冻促长

    受棉田、甘薯田腾茬迟的影响,今年部分小麦被迫推迟到10月20日后才播种。晚播小麦出苗时间长,始蘖发生晚,生长缓慢,越冬叶片少,产量也不稳定。特别是今年低温降雪天气来得早,有的田块小麦刚出苗就遇到了恶劣天气,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苗情转化,为取得较高的产量打下基础。1.追肥促蘖。晚播小麦齐苗后越冬前,要...

    1032 农药使用教学 种植病虫害原因
  • 文竹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文竹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病虫害夏季易发生介壳虫和蚜虫危害,可喷洒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防治。灰霉病和叶枯病危害叶片,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⒈文竹的嫩叶为何长到一定高度尖端就会变的焦黑,而旁侧却仍可长出分枝和叶片?文竹嫩叶尖端枯焦的原因,主要是盆土过干、肥料不足或是肥害所造成的。此外,文竹原本属攀...

    1042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管理
  • 如何防治水稻稻曲病
    如何防治水稻稻曲病

    水稻稻曲病俗名霉谷病、绿霉粒、羊粪粒、烂乌谷等,是为害水稻穗粒的主要病害。近年来该病在我市呈局部重发的状态。虽然该病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不是很大(大约减产5-10%左右),但是该病的病原菌含有色毒素,不仅降低稻米品质,而且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害。稻曲病只发生于穗部,一般在水稻开花至乳熟期发病,主要在水稻抽穗...

    1299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管理
  • 警惕防治大豆食心虫
    警惕防治大豆食心虫

    全省自南向北,7月末8月初大豆食心虫成虫逐渐进入盛期,是有效防止食心虫危害的施药时期。 在7月下旬之前,还没完成最后一遍镗地的,要抓紧镗地培土,减少食心虫出土量,减少产卵,减少幼虫发生也就可以降低虫食率。 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的预报,或根据自己在大豆观察成虫发生量,或按历年防治时期(南部7月下旬,中北部...

    480 病虫害原因 农药种类
  • 怎样防治贴梗海棠的病害?
    怎样防治贴梗海棠的病害?

    贴梗海棠的常见病害为梨桧锈痛,也叫梨锦痛。这种病要经两个寄主侵染。第一寄主为柏类植物,如桧柏、龙柏、鹿角柏等;第二寄主为贴梗海棠、垂丝海棠、山褚等。病菌侵入桧柏等后,第一年会在叶腋或小枝上产生淡黄色斑点,然后肿大起来。至第二年2、3月间,即会产生咖啡色米粒状物,突破表皮,即为冬孢子角。冬孢子角单生或...

    2883 农业种植禁忌 种植指南
  • 结球甘兰的育苗技术
    结球甘兰的育苗技术

    结球甘兰种子发芽最适宜的温度为15~25℃,秋季播种一般在8月上旬,太早则气温高影响出苗,太迟则影响生长发育、结球及产量。育苗的苗床应选用近几年未种过同科作物的土地,要求向阳、排灌水方便;土层深厚,土壤富含腐殖质,疏松、透气、保水、保肥性良好。施足底肥,适时播种,播后在上面盖上一层细土,用薄膜或遮阳...

    1713 农药使用指南 农药使用方法
  • 黑鸣蝉的为害与防治
    黑鸣蝉的为害与防治

    近年来,黑鸣蝉(俗名知了)在沿淮果区已成为主要害虫之一,主要为害桃、梨、李、杏、枣、柿、苹果、葡萄等多种树种。一、为害特点:以成虫刺吸枝条液汁、产卵于1年生枝梢木质部内,致产卵部以上枝条枯死,死枝率达20%-30%左右,已严重扰乱树形造成减产。二、防治方法:黑鸣蝉若虫在土内为害根部(俗名肉知了),羽...

    1367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使用技巧
  • 莲藕褐纹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莲藕褐纹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青瓜网青瓜小编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提高产量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就和青瓜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莲藕褐纹病,首要损害莲藕叶片,叶柄上较少体现病征,又被称为黑斑病或莲叶斑病,虽只摧残叶片,但严峻时将导致整个藕田除...

    2712 种植技巧
  • 综防大枣锈病
    综防大枣锈病

    大枣锈病又称枣雾,近几年在枣区发生严重,造成有产无收,给枣区带来严重损失。该病常在果实膨大期发病并引起大量落叶,枣果皱缩,果肉含糖量降低,多不能食用。由于枣锈病的危害,造成严重减产,品质变劣,直接影响农民的经济收入,严重的病树早期落叶后,会出现二次发芽开花,影响来年的产量。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提前...

    1554 农药使用指南 病虫害原因
  • 翠菊褐斑病应如何防治?
    翠菊褐斑病应如何防治?

    翠菊褐斑病的防治: 一、选择排水良好的地段种植。种植密度要适当。选择抗病品种。发现病叶立即摘除。秋末,收集病落叶和病残体集中毁。 二、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至700倍液,或1%波尔多液,或755百菌清500倍液防治。每隔7至10天喷施1次。...

    1550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指南
  • 栀子花黄化病
    栀子花黄化病

    症状首先从叶缘开始褪绿,逐步向叶中心发展,以后全叶由绿色变黄,但叶脉仍为绿色。逐渐加重后,叶片进而变黄白色至白色,边缘出现灰褐色至褐色,叶片坏死干枯。全株以顶部叶片受害最重,下部叶片一般为正常。病害发生严重时,全株生长势逐年衰弱,最后死亡。病原与发病规律本病是由于栽培条件不适宜所引发的生理性病害,如...

    873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知识
  • 防治菜椒条斑病毒病正当时
    防治菜椒条斑病毒病正当时

    病毒病是露地菜椒栽培的主要病害之一,尤以春夏干旱的年份发病严重,造成大幅度减产。症状:甜椒病毒病株一般表现为花叶、黄化、坏死和畸形等四种症状①花叶。可分为轻型花叶和重型花叶。轻型花叶初为明脉和轻微褪绿,继而发生黄绿相间的斑驳,病株无明显的畸形和矮化,也不造成落叶;重型花叶除表现褪绿斑驳外,叶面凸凹不...

    1570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