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设施栽培面积的进一步扩大,特别是蔬菜连作现象普遍发生,致使原来并不起眼的根结线虫危害迅速蔓延。据调查,发生线虫的蔬菜基地,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目前除辣椒、葱、蒜未发现被侵染外,其余的蔬菜均受害,尤以瓜类、豆类、茄果类等蔬菜受害最重。
由于线虫病害症状的隐蔽性,广大菜农往往误认为病株是营养不良,致使防治措施不当,导致病害的肆虐扩展。现将蔬菜线虫的诊断方法、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方法等介绍如下。
1、诊断方法
线虫对蔬菜植株的危害,一是直接的机械损伤,破坏植株表皮细胞;二是以吻针刺伤植株表皮分泌唾液,破坏细胞的正常代谢功能而产生病变。可通过地上部和地下部两个方面进行病株诊断。
①地上部植株症状。轻病株症状一般不明显。病情较重的地上部植株表现为营养不良、植株矮小、生育迟缓、色泽失常以及叶片变小、变黄,似缺肥症状,植株不结实或结实不良,如遇干旱则中午萎蔫,早晚能恢复。
②地下部根部症状。一般在侧根和须根上形成大量大小不等的瘤状根结,根结多生于根的中间,最初为白色,后变为褐色,表面粗糙,有时会开裂。不同蔬菜种类的症状还有所区别,如茄子受害根部会出现念珠状根结,根结上还可长出小的细根,成为一团团的须根,中间还夹裹着根结;马铃薯的根和块茎表面能看到金黄色胞囊;番茄根部发生大小粗细不均的根结。根结线虫与豆科蔬菜的根瘤有明显区别,根瘤的瘤状突起明显多生于主、侧根的一旁,表面光滑,多为圆形或近圆形;用手捏坚实,剥开后可见粉红色或绿色菌液。而线虫瘤则手捏松软,奇形怪状,破碎后多呈麻团状松散纤维,呈白色或暗铅白色。
2、发生规律
为害蔬菜的线虫主要是马铃薯金线虫(Heteroderarostoehien-sis)、瓜类根线虫(ti.marion)和根瘤线虫(MeloidogyneSP)。我国南方线虫主要以卵、卵囊或2龄幼虫随病残体,大多在土壤中越冬,或在保护地内常年为害。翌年春天环境适宜时,越冬卵孵化为1龄幼虫(在卵内发育),蜕皮后孵出2龄幼虫。
2龄幼虫和越冬的2龄幼虫均具侵染能力,侵入植株后,引起周围细胞分裂,形成根结。4龄幼虫即可交尾产卵,卵可于根结中孵化,也有大量的卵被排出体外进入土壤,卵孵化后进行再侵染,致使寄主根部布满根结。一个成熟的雌虫,一般可产卵1500—3000粒。从卵到卵的一代生活史,时间长短不一,一般在七八天到数周之间。线虫主要分布在5—30厘米深的土层,其中95%的线虫在表土20厘米以内。主要通过病土、病苗、灌水和农事操作传播。
线虫喜温,但不喜过湿的土壤。一般线虫生存的土壤适宜温度为25—30℃,湿度为40%—70%,高于40℃或低于5℃时很少活动。55℃下经l分钟致死。根结线虫具好气性,地势高、质地疏松、盐分低、潮热的沙土或壤土利于线虫活动,发生重。
3、综合防治方法
3.1农业防治
①轮作换茬。在线虫病发生严重地块,可将芹菜、黄瓜和番茄等高感蔬菜与大葱、大蒜、韭菜、辣椒等抗(耐)病蔬菜轮作。目前,日本防治线虫的方法之一就是在发病田块与对线虫免疫或高抗的万寿菊实行轮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另外,还可种植速生叶菜诱集线虫,收获时根内的线虫被带出土壤,可有效减轻对下茬作物的危害。最好水早轮作。
②培育无病壮苗。选择无病土或消毒土育苗,培育无病苗,减轻病害的发生,推广营养钵、穴盘育苗。
③及时清除病残体。前茬收获后一定要彻底清洁田园,集中烧毁或深埋病残体,切忌病根沤肥或用病土垫圈沤肥。
④保护地换土。针对线虫主要集中在土表以下0—35厘米的特性,将保护地0—35厘米的土层换成无根结线虫的土壤层,有较好的效果。
3.2物理防治
①水淹杀虫。对重病田灌水10—15厘米,保持1—3个月,使线虫缺氧窒息而死,可有效抑制线虫的侵染和繁殖。
②高温杀虫。前茬收获后深翻菜地,利用七、八月的高温,用塑料薄膜平铺地面压实保持10—15天,使土壤10厘米深处地温达30—40℃,可有效杀灭各种虫态的线虫。
3.3药剂防治
①灌根法。在作物定植以后若发现线虫,可用50%的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灌根,每株用药剂300—500毫升。
②施用药土。往年发病严重的田块,秧苗定植前用10%益舒宝颗粒剂5公斤/亩混细土50公斤均匀撒施,深耙2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