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玉米病害的防治

时间 : 2023-01-27 投稿人 : 旭润 点击 :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品种的更换及耕作的改变,玉米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呈加强趋势,发生严重的有玉米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褐斑病、纹枯病等。苗枯病、粗缩病、锈病在局部地区也发生较重,对玉米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

加重发生的原因:

(1)品种抗病性差,有利于病原菌浸染。

(2)连作使病原菌在土壤中积累,特别是玉米秸秆不经处理直接还田,使土壤带菌量增大。

(3)种子收获期淋雨或贮存期湿度大,种子带菌量大,播种时不进行药剂处理,均有利于苗期病害的发生。

(4)偏施氮肥,磷肥、钙肥和微肥的用量少,植株营养生长过旺,抗逆性就差。

(5)防病意识淡薄。由于玉米生长中后期气温偏高、植株高大,施药不方便,加之农民对防病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般不进行防治或防治偏晚,致使病害严重发生。

防治地策:

(1)推广抗病品种。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培育多抗性品种,提高良种的覆盖率。

(2)种子处理。用适乐时、立克莠、玉米种衣剂等包衣,杀灭种子携带的病原菌,预防苗期病害。

(3)轮作倒茬。与非禾本科作物轮作,减少病原菌积累。

(4)加强田间管理。多施腐熟的农家肥,增施磷、钾肥和微肥;合理密植,及时中耕排捞,创造有利于玉米生长,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

(5)清洁田园。及时摘除底部病叶,收获后将病残体带出田外销毁,减少病害初浸染来源。

(6)加强技术指导。制定主要病害的防治指标,做好预测预报,及时指导农民开展防治。

(7)科学用药。苗期多雨时,应及早喷施多菌灵、禾果利防治苗枯病、纹枯病。偏旱年份,及时喷施蚜虱净、大功臣等防治蚜虫、灰飞虱等传毒介体,在粗缩病、矮花叶病等发生初期,喷施病毒A、OS-施特灵、菌毒清等。7月份以后,用多菌灵、百菌清、代森锰锌等喷雾,10-15天一次,连喷2—3次,可兼治多种病害。在锈病、纹枯病发生重的田块,用禾果利、粉锈宁防治。

相关文章

  • 如何防御及减轻水稻洪涝灾害
    如何防御及减轻水稻洪涝灾害

    1、治水和防汛大力兴修水利,修建防洪工程,迅速提高农田的抗涝能力,这是防止涝害的根本措施。在汛期,做好一切防汛准备,及时加固和加高围堤,根据水情有计划地进行分洪。内涝及时排除。2、选用耐涝性强的品种据调查,不同品种间耐涝性强弱也不同。要注意选用根系发达,茎秆强韧,株型紧凑的品种,这类品种耐涝性强,涝...

    2288 农药名字 植物病害与病因
  • 如何防治晚稻后期治飞虱
    如何防治晚稻后期治飞虱

    近些年来,晚稻后期褐飞虱的防治可谓防不胜防,如果抓不好几个技术要点,尽管农药打了多次,还是控制不住,这中间主要还是几个问题没有抓住,值得引起重视。看虫情定防治在30℃左右情况下,完成一个世代大致需要30天左右,其中卵产下后到孵化成若虫大致需要9天,从若虫长出成虫(共5个龄期)大致需要15天。田间突然...

    2846 农药 病虫害图片
  • 蔬菜连茬种植如何防治根肿病?
    蔬菜连茬种植如何防治根肿病?

    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青瓜网青瓜小编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提高产量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就和青瓜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蔬菜连茬种植时易得根肿病,得病蔬菜幼苗矮小,一遇太阳,叶片就会发蔫;拔出一棵植株检测,常常会发现根部长着一串串的瘤...

    1222 植物病害诊断
  • 耐枯萎病和黄萎病棉花新品种——盐杂3号
    耐枯萎病和黄萎病棉花新品种——盐杂3号

    盐杂3号是盐城市育新种业有限公司育成的耐枯萎病和黄萎病的中熟陆地棉杂交品种,2008年1月通过江苏省审定。该品种全生育期137天左右;平均株高116.1厘米,果枝19.5台,单株成铃22.9个,铃大,卵圆形,吐絮畅,单铃籽棉重5.9克,衣分39.9%,籽指10.6克,霜前花率81.5%;耐枯萎病和黄...

    2203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教程
  • 如何防治大葱锈病
    如何防治大葱锈病

    症状:大葱锈病发生普遍,是大葱的主要病害, 春末夏初开始发生。秋季危害最重。主要为害叶、花梗,有时也危害绿色茎部。初在寄主表 皮下产生椭圆形稍隆起的橙黄色孢斑即夏孢子堆。后表皮破裂向外翻卷散出橙黄色粉末即夏 孢子。到晚秋或环境条件不良时则形成黑褐色孢子 堆,多为纺锤形,病部表皮破裂后散发出黑色孢斑即...

    2838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禁忌
  • 白酒治畜禽疾病
    白酒治畜禽疾病

    经试验,60度白酒可治多种畜禽疾病: 1、用60度的白酒拌饲料喂鸡,可提高鸡的抗病能力,预防鸡瘟,冬天还可以多产蛋。幼鸡每500克饲料拌酒5—10毫升,成鸡15—20毫升。2、鸡白痢病。用白酒100毫升、红糖50克调匀。大鸡每只服1汤匙,小鸡每2—4只服1汤匙,每天服2次,连续灌服2—4天,病鸡渐渐...

    1989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方法
  • 蔬菜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
    蔬菜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

    日光温室黄瓜1、黄瓜病虫发生、为害及防治现状黄瓜是城乡人民喜食的蔬菜,其种植面积约占日光温室蔬菜面积的50%。由于日光温室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及长年种植蔬菜作物,为病虫提供了稳定的栖息场所及充足的食料条件。加之,反季节栽培环境条件难以满足黄瓜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黄瓜长势比较差,抗病性及病虫为害后自然补...

    880 农药肥料品牌 农药使用教学
  • 无公害辣椒疮痂病综合治理技术
    无公害辣椒疮痂病综合治理技术

    近年来辣椒疮痂病呈逐年加重趋势,严重影响了辣椒的产量与质量。根据田间病害发生动态和危害程度,及时开展药剂防治,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并严格掌握好施药时间、用量、次数和安全间隔期,既能有效地把病害控制在最低水平,又能使辣椒无公害,保证其食用安全性。现将辣椒疮痂病病害防治方法阐述如下...

    1546 农药肥料品牌 农药使用说明
  • 香石竹叶脉斑驳病防治
    香石竹叶脉斑驳病防治

    香石竹叶脉斑驳病毒侵染香石竹植株出现不明显的花叶,幼叶表现系统性褪绿斑,叶脉上产生暗绿色斑点,老叶症状则不明显。感病植株生长迟缓,花朵小而少,花瓣上形成碎色,尤其在红色大花品种上特别严重。冬季叶片往往出现隐症现象。香石竹叶脉斑驳病是由香石竹叶脉斑驳病毒侵染引起的,这是一种病毒病害。病毒粒体线状。钝化...

    275 种植科普 种植指南
  • 猕猴桃褐斑病防治
    猕猴桃褐斑病防治

    猕猴桃褐斑病(Yangtao Mycospoerella leaf spot) 病斑主要始发于叶缘,也有叶面。症状病斑初呈水渍状污绿色小斑,后沿叶缘或向内扩展,形成不规则的褐色病斑。多雨高湿条件下,病情扩展迅速,病斑由褐变黑,引起霉烂。正常气候下,病斑四周深褐色,中央褐色至浅褐色,其上散生或密生许多...

    768 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五叶香丝瓜早熟高产栽培技术
    五叶香丝瓜早熟高产栽培技术

    五叶香丝瓜及其加长型品种的特性已在第22期做过详细介绍,现将其早熟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适期早播,培育壮苗。采用温床育苗。播前选择避风向阳处建温棚,用营养钵育苗。于2月上旬至3月上旬播种。播前浸种催芽至露白时每钵播种1-2粒。苗期注意调控温湿度。移栽前7天逐步通风炼苗。二、施足基肥,高度密植。3...

    1570 农药使用指南 种植病虫害原因
  • 如何防治石榴树病虫害
    如何防治石榴树病虫害

    防治石榴树病虫害主要应着重于坐果前后两个时期,前期防虫,后期防病害。石榴树从4月底到5月上、中旬易发生蚜虫、蝽象、介壳虫、夜蛾、斜蚊蛾等害虫。坐果后,病害主要有白腐病、黑痘病、炭疽病。 1.坐果前防治。用33%水灭氯乳油12ml(1支),稀释1500倍,喷施在石榴树正反叶面上。如果间隔3--5天仍发...

    428 种植知识 蔬菜种植知识
  • 七种名茶巧鉴别
    七种名茶巧鉴别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有关专家为消费者支招,正确鉴别7种名茶。一是西湖龙井茶,此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区。茶叶为扁形,叶细嫩,色形整齐,宽度一致,为绿*,手感光滑,一芽一叶或二叶,芽长于叶,一般长3厘米以下,芽叶均匀成朵,不带夹蒂,碎片,小巧玲珑。龙井茶味道清香,假冒龙井茶则多是青草味,...

    2751 农药名字 植物杀虫药有哪些
  • 禽用红酒酵母多糖的疫病防治功效
    禽用红酒酵母多糖的疫病防治功效

    1、红酒酵母多糖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抗病机理在于:①、通过对肝脏、胆囊及肠道等整个消化系统各器官的调整,建立了整个消化系统处于一种平衡的最佳微生态状态,从而有效地防治消化系统多种疾病的发生。②、红酒酵母多糖具有抗肠毒素作用:许多大肠杆菌可以产生肠毒素,抢占其他细菌的吸附作用并可导致肠上皮失水过多,红酒酵...

    270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
  • 罗汉松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罗汉松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出格是在夏日和高温季节,要注重介壳虫和红蜘蛛的防治。常见病害有煤污病、叶斑病防治体例:可用0.5%~1%波尔多液,在梅雨季节前一个月,每10天喷药1次,持续3次,即可起到防治下场。首要虫害有年夜年夜蓑蛾、红蜡介壳虫、红蜘蛛等防治体例:可用敌敌畏1200~1500倍液喷杀之,也可用40%乐果1500倍...

    1408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教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