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泡桐腐烂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时间 : 2023-02-26 投稿人 : 小花草园艺 点击 :

【症状】 大树主干病斑椭圆形,少数为不规则形,下陷,病皮腐烂成褐色,深至木质部,但外表却不变色,所以初期有很大隐蔽性。5~8月病皮内产生许多黑色小点,顶破木栓层外露,为分生孢子器孔口处。湿度大时,分泌灰黄色丝状体为病菌分生孢子角。剥开病皮,在木栓层下有较大的扁圆形黑色小颗粒,直径0.6~2.5mm,为分生孢子器。有时还有成堆的圆形黑色小颗粒,直径约0.5mm,一般约20~30个成一堆,为病菌子囊壳。病斑于每年冬、春季节向外扩展一圈,宽窄不一,纵向比横向扩展快。后期病皮暴裂,木质部裸露,呈阶梯状下陷,病部横断面成扁圆形。

1~3年生幼树干部发病,病斑很明显,为褐色,病斑很易围绕树干一圈,引起全株死亡。病皮木栓层下均为黑色扁圆形小颗粒,是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泡桐腐烂病

【分布】泡桐腐烂病分布于山东、河南、安徽、陕西及湖南等省,危害楸叶桐(Patdownia catalpifoiia)、兰考桐(P.elongata)、毛泡桐(P.tomentosa)、白花桐(P.fortunei)等。

【危害】1981~1982年,此病在山东省东部的招远、掖县、青岛及潍坊等地发生。1985~1988年向西扩展蔓延到济南、宁阳、滕州、荷泽、鄄城、沂水等县市;同时病情也逐渐加重。如诸城县农桐间作林有十多万亩,80年代初泡桐腐烂病病株率为0.5%~5%,到1988年病株率66%~94%,因病株材质下降,无培养前途而砍伐,仅剩下几千亩。荷泽市是山东省泡桐林集中产地,1988年发病重的地块病株率为30%;曹县郑庄乡卢庄村1988年病株率为26.4%,1991年为56.4%;沂水县潘池村地处海拔700米阳坡新发展泡桐林,树龄3~5年,虽然生长旺盛,1988年病株率达55%。另外,病区的很多村庄四旁的泡桐病情更为严重,泡桐病株率达95%以上,感病指数为67.1。河南、安徽等省也轻重程度不同地发生。

【病原】病原菌为泡桐黑腐皮壳(Valsapaulowniae Miyabe et Hemmi),外子座内有一扁圆形分生孢子器,单腔,但器壁有皱折,直径687~2500μm,高950~1200μm,颈长625~725μm,颈四周有发达的菌丝体,器壁厚45~75μm,内壁密生分生孢子梗,2~3次轮生及对生分枝,分生孢子单胞,无色,香蕉形,大小4.9~6.3μm×1.4μm,孢子发芽前膨大呈椭圆形或卵圆形,10.2~15.0μm×6.8~7.7μ。

内子座一般集生20~30个子囊壳,多的可达40多个,直径2~5mm;子囊壳基部近球形,直径217~670μm,壁厚35~50μm,颈长832~1332μm,壳内密生子囊,子囊棒形,43.8~62.5μm×8.510.2μm,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单胞,无色,腊肠形,10.0~16.8μm×2.5~3.1μm,孢子发芽前膨大呈长圆柱形,为17.0~28.9μm×6.8~10.2μm。

菌落在PDA上(20~25℃)培养,初为白色,5~10天后为淡黄色,交织紧密,似毛毡状,不易产生分生孢子座。菌落在温度为5,7,10,20,25,30,33,35℃下培养五天,直径分别为0,1.1,1.4,4.4,6.8,8.5,6.9,0.93及0cm。

该菌在其它营养条件配合下,能利用多种碳源,其中以麦芽糖、蔗糖为好。对氮源利用以蛋白胨最好,其次是牛肉膏,说明该菌生长需多种氨基酸作氮源。

菌落在加缓冲液的PDA及PD中仅能在pH2~4生长,以pH3最好。在未加缓冲液的PDA(pH=7.0)及PD(pH=7.45)内生长也较快,这是因为该菌在生长过程中分泌酸,酸化了基质为本身生长创造了适宜的pH。

【发生规律】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均以25℃发芽最快,发芽率最高达95%以上,但在温度低至0~10℃经过10~15天,它们的发芽率仍可达50% 90%。

两种孢子在20℃,有营养条件,相对湿度95%~100%发芽最快,发芽率最高,达95%;如相对湿度93%,分生孢子经5天发芽率达90%,子囊孢子3天达90%;相对湿度90%,分生孢子经7天发芽率达70%,子囊孢子经5天达60%。

1~4年生幼树的病斑内通常产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而大树病斑内,多数为子囊壳。多雨年份产生子囊壳及子囊孢子多,反之则少。或仅有子囊壳,而无成熟的子囊孢子。越冬的和当年产生的两种孢子均是病菌侵染来源,借风雨和带皮原木、病树调运传播。以分生孢子出现的机率多,侵染占优势,而且分生孢子的侵染致病力比子囊孢子的要强,人工接种前者比后者侵染形成的病斑要大。

病斑内菌丝是老病斑复发的重要侵染来源。解剖病斑分离培养,菌丝可蔓延到离病斑顶端30cm,深至3cm处木质部。经电镜扫描观察,菌丝主要在导管中蔓延。

据在试验地人工逐月接种,5~8月接种的不发病,9月至翌年4月接种的病菌才能侵染发病,此时泡桐生理活动减弱处于感病状态。病菌潜育期受寄主及环境条件影响,最短为15天,最长145天。10月下旬开始发病,至翌年4月中、下旬病斑停止扩展。其中10~12月病斑扩展缓慢,1~4月份快。很多1~2年生幼树上的病斑到4月上中旬环绕树干一圈引起全株枯死。据在山东省招远、宁阳县三年调查,老病斑于每年1月上、中旬开始复发,复发率逐月增加。至4月初病斑复发率为76%~85%,少数部分病斑自行愈合。

据调查,如泡桐苗木质量差,造林不符合技术要求,以及泡桐栽植密度大,不及时抚育间伐,被压木,干部保护不善,人畜等造成伤口等,则发病重。在病区村庄四旁的泡桐发病特别重的原因是人为活动伤口多,又如泡桐栽植立地条件差,在粘土洼地,树势弱,伤口不易愈合,则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加强泡桐林栽培管理,选用良种壮苗,适地适树,提高造林质量,栽植合适密度,及时修枝间伐。修枝应在晚春进行,伤口平滑,以利愈合;保护干部,减少伤口。在病区应大力清除侵染来源,对无培养前途病株或病死株及早砍伐,病皮剥下烧毁。发现病斑,为防止扩大和减少菌源,在生长期7月份前刮除病斑。再刮去病斑四周1~2cm左右的好皮,上下刮去好皮2~3cm,并用利刀在病斑上下好皮上划纵道数下,深至木质部(有利药液渗入木质部)。涂25%多菌灵50倍液,或50%退菌特50倍液,或苯腐灵4倍液,或菌毒清100倍液,或40%福美胂50倍液。待药液干后,涂黄油厚约1mm,保护木质部,防治效果很好。

( 0 B )

相关文章

  • 凤仙花立枯病的防治
    凤仙花立枯病的防治

    症状病菌主要侵染根茎部,致病部变黑或缢缩,潮湿时其上生白色霉状物,植株染病后,数天内即见叶萎蔫、干枯,继而造成整株死亡。病原RhizoctoniasolaniKuhn称立枯丝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传播途径1、主要以菌丝或菌核在土壤或病残体内越冬,土壤中的菌丝营腐生生活,不休眠。2、在田间,主要靠接...

    952 种植科普 种植方法
  • 我国常用农药剂型各有什么特点
    我国常用农药剂型各有什么特点

    (1)乳油它是农药产品中产量最大的一种剂型,是由油溶性农药原药与乳化剂等助剂盔有机溶剂中生成的透明真溶液,加入水中以亏能形成乳浊液状的乳剂,农药有效成分溶解左溶剂中呈极细微的油珠而分散在水中,油珠约细度可达1微米以下,呈假溶液状态;一般也三丁达5微米以下,呈乳白色浑浊液。由于农药有效成分被分散得如此...

    773 农药使用指南 病虫害原因
  • 高锰酸钾巧治花病
    高锰酸钾巧治花病

    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在农业生产上常用于土壤、种苗消毒,防治农作物病害。高锰酸钾具有残留少、不易造成药害等特点,在花卉病害防治方面也很有用武之地。 土壤消毒 播种前,苗床土整地后,用400至600倍高锰酸钾溶液喷洒,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密封曝晒1周左右,即可揭膜播种或扦插育苗。在盆栽花卉方面,可向配制...

    1212 农业种植方法 种植指南
  • 绿巨人预防赤霉病的方法
    绿巨人预防赤霉病的方法

    绿巨人属天南星科苞叶芋属,叶片硕大,叶色浓绿,耐阴性强,适合室内多处摆放,是比较流行的优良室内常绿观叶植物。绿巨人感染赤霉病的症状是:初期表现为植株无生机,叶片无光泽,温度高时轻微萎蔫。如任其发展,很快表现为心叶首先腐烂,进而会令叶边缘焦枯坏死,扒开根部土壤,可发现须根大部分变黑坏死。此病尚无特效杀...

    501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指南
  • 栀子花病虫防治
    栀子花病虫防治

    一、发生状况:主要病害:炭疽病,在慈溪4-10月均会发生,为害叶片;褐斑病,在慈溪3-11月均会发生,为害植株中、下部叶片;黄化病,为害中上部叶片。主要虫害:红蜡蚧,吸食汁液,为害6-9月;龟蜡蚧,嫩枝、叶柄、叶面取食,为害6-9月;蚜虫,主要发生4-6月,为害叶、嫩枝、花心和花片,并易诱发病害。二...

    1794 栀子花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栀子花病害防治
  • 如何正确使用多菌灵
    如何正确使用多菌灵

    ①、商品名称 多菌灵(carbendazim)②、其它名称 N-(2-苯并咪唑基)甲酸酯、苯并咪唑44、溶菌灵等。③、性质 纯品为白色结晶,工业品为淡黄褐色粉末。可溶于硫酸、盐酸、酯醛等有机物,并生成相对的盐。对热较稳定,对酸碱不稳定。④、制剂 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

    906 农药使用说明 病虫害图片
  • 苄嘧磺隆中毒急救
    苄嘧磺隆中毒急救

    中毒症状:对眼睛、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不大量摄入没有全身中毒症状。急救治疗:根据中毒症状进行治疗,没有专门的解毒药。用水冲洗皮肤和粘膜。如果摄入,要催吐。注意事项:[1]施药时稻田内必须有水层3-5cm,使药剂均匀分布。施药后7天不排水、串水,以免降低药效。[2]该药用量少,必须称量准确。[3]视...

    2242 农药使用技术 病虫害图片
  • 苏铁小灰蝶防治技术
    苏铁小灰蝶防治技术

    苏铁小灰蝶属鳞翅目灰蝶科,是苏铁的主要害虫。近年来,苏铁栽培量逐渐增加,导致苏铁小灰蝶的发生也逐年加重,在北京个别花圃曾经出现当年新叶全被吃光的现象,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笔者从2002年开始,对苏铁小灰蝶的发生特点进行观察并进行防治试验,现将经验介绍如下:一、为害特点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1至13毫米...

    2564 农药使用技术 病虫害防治
  • 小麦黄疸病
    小麦黄疸病

    小麦黄疸病也叫锈病,一般分为条锈、叶锈和秆锈三种。豫西小麦产区多年来条锈和叶锈病害较多,危害较大,其中以条锈最为普遍,感病小麦丧失光全作用,影响水分吸收,严重时小麦叶、秆干枯,穗小、粒瘦而导致减产。锈病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发生期。即在越冬前后出现,其表现病叶不太明显;二是潜伏初期。即小麦返青到孕穗...

    2863 病虫害原因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 小麦四月病虫害防治要点
    小麦四月病虫害防治要点

    小麦全蚀病:在小麦返青期至拔节前,每亩用20%粉锈宁乳油100克,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克,对水50~70千克,用拧掉旋水片的喷雾器顺垄喷浇小麦根部,效果十分明显,并可兼治小麦纹枯病。小麦根腐病:在发病初期,用12.5%禾果利20~30克或20%粉锈宁40~50克,对水50~60公斤,拔去喷...

    2166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教程
  • 晋中芹菜无公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晋中芹菜无公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我们在榆次区王湖村吴春明家调查,他家西芹产量每年产量都高产即为每公顷60000kg—75000kg(每667㎡4000—5000kg)。他的具体作法如下:1.1种子品种选择选用高产优质、抗病虫、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芹菜品种。1.2种子处理用48—49℃温水浸种30分钟。2.培育无病虫壮苗2....

    2551 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灰霉病防治技术
    灰霉病防治技术

    棚室所形成的不同于裸地的内部温湿及其它环境条件,为某些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以灰霉病最为典型,且有逐年加重发生的趋势。防治方法:(一)生物防治用木霉素300-600倍液防治灰霉病效果较好,且无毒无污染,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值得推广。(二)综合防治1.选用抗病品种。2.清洁棚室,将茄果、瓜类蔬...

    1713 种植科普 种植指南
  • 枣树冬季病虫害防治方法
    枣树冬季病虫害防治方法

    四、涂白 对树干涂白,既能防寒又能防病治虫。石灰和硫磺可以防冻、防日灼还能防病杀虫,食盐有助于石灰渗入树皮保持水分,防止石灰龟裂剥落,加入胶水可增强涂白剂的黏着性。涂白的部位要高,凡刮去老皮的枝条一律涂白,以防干梢。五、堵树洞老树树洞易滋生病虫,还是枣黏虫等害虫的越冬场所,冬季可用胶泥土10份、碎麦...

    625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
  • 灵芝病害:鬼伞
    灵芝病害:鬼伞

    鬼伞(Coprinus)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鬼伞科,鬼伞属。常见的种有墨汁鬼伞[C.atramentarius(Bull.)Fr.]、光头鬼伞[C.fuscesens(Schaeff.)Fr.]、毛头鬼伞(鸡腿蘑)[C.comatus(Muell.exFX.)Gray]、粪鬼伞(C.sle...

    2108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方法
  • 预警:北京首次发现南芥菜花叶病毒
    预警:北京首次发现南芥菜花叶病毒

    该病毒一旦传入蔓延,将带来重大损失记者昨天获悉,北京检验检疫局植物检验检疫中心近日从荷兰进口的郁金香种球中,首次检出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南芥菜花叶病毒。据了解,南芥菜花叶病毒是一种极易传播、蔓延的病毒,它的寄主范围广泛,可侵染约174属215种植物,危害蔬菜、花卉、树木等多种经济作物;该病毒主要...

    479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使用教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