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苹果康氏粉蚧的防治技术

时间 : 2023-08-07 投稿人 : 绿生活园艺 点击 :

康氏粉蚧是引起套袋苹果黑点病的原因之一。 康氏粉蚧的为害症状主要是第一代若虫多寄生在树皮裂缝及幼嫩组织处为害,但在套袋苹果上为害果实约占30%左右,第二、三代以为害果实为主。多在果实萼洼、梗洼处刺吸果实汁液,受害果实果面常出现黄、白、红、绿不同颜色花斑,刺吸口清晰可见,孔周围多出现红褐色或黄褐色晕圈,后期果实多成畸形果,在多雨情况下常伴发“煤烟病”。

苹果康氏粉蚧的防治技术 | 植物病虫害

康氏粉蚧一般每年3代,第一代若虫盛期为5月上中旬,主要为害枝干,刺吸汁液,第二代、第三代发生盛期为7月上中旬和8月下旬至9月中旬,这二代若虫孵化后钻入果袋内为害果实。康氏粉蚧具有喜阴怕阳的特点,套袋果内适宜其繁殖为害,为害的部位主要在果实的萼洼处,其次是梗洼处。

在生产管理中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

1、抓好基础防治。在套袋果园,由于康氏粉蚧成虫、若虫均可通过袋口进入果袋为害果实,果袋成了其天然保护屏障,农药无法与虫体接触,致使康氏粉蚧发生加重,因此,必须在套袋前杀灭之,其防治时期为5月中、下旬第一代若虫期,可选用40%乐斯本乳油1500倍液、52.25%农地乐乳油1500倍液、3%莫比朗乳油1500倍液、40%速扑杀乳油1000~1500倍液、25%蚧死净乳油1000~1200倍液。

2、搞好重点防治。不论是套袋苹果或是未套袋苹果,搞好第二代若虫期的重点防治,是控制康氏粉蚧为害的关键,也是压低第三代发生量和越冬基数的有效途径。

3、实施综合防治。人工刷杀:早春刮除老树皮、翘皮、树皮裂缝,用硬毛刷刷杀越冬卵或成虫;诱杀成虫:结合防治潜伏在枝干越冬害虫,晚秋在树干上绑缚草把,诱杀成虫;药剂防治:重点做好5月中、下旬的基础防治和二代若虫期的重点防治,发生重的果园,据发生情况做好三代若虫的扫残工作。 

相关文章

  • 果树后期病虫害的防治
    果树后期病虫害的防治

    苹果褐腐病是果实生长后期和贮藏期的一种常发病害。近年来,发病逐年加重。1、症状及发病特点??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果实近成熟时为发病盛期。病菌多从伤口、气孔入侵,如果与病果接触也可传染。被害果实表面初期出现浅褐色软腐状小斑迅速向外扩展,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果实腐烂更快。病果外部出现灰白色绒球状霉丛常呈同心...

    2790 农药使用指南 病虫害图片
  • 鲜枣生物农药使用方法
    鲜枣生物农药使用方法

    天然除虫菊素微胶囊剂农药。可灭杀蚜虫、飞虱、螟虫、毛虫、介壳等害虫。在低龄幼虫始发期或开发坐果期,喷雾3000~4200倍2.5%乳油;防治桃小食心虫、鲜枣上的蚜虫,在卵孵盛期用3000~4000倍2.5%乳油喷雾,隔10~12天喷1次,连喷2~3次。三重活性生物肥由高效解钾菌、溶磷细菌和杀虫菌株调...

    2444 农药肥料品牌 农药使用说明
  • 越冬期防病虫 效果事半功倍
    越冬期防病虫 效果事半功倍

    苹果树落叶后的休眠期,果园内的害虫和病原菌进入越冬状态,便于集中消灭。同时树上又无叶片,涂抹农药亦很方便。因此,抓住苹果树休眠期进行越冬防治,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农业防治一是清洁果园。待树上叶片脱落以后,彻底清扫落叶、病果和杂草,摘除僵果,集中烧毁或深埋,以消灭越冬的病虫。同时结合冬剪,剪除树上病...

    2956 农药名字 病虫害图片
  • 棚室杏烂果原因及预防对策
    棚室杏烂果原因及预防对策

    1 烂果原因(1)棚室内光照不足,首先是阴天或雨、雪天气的影响,其次是棚膜表面有灰尘,致使温室内光照不足,湿度过大,幼果长时间生长在阴暗潮湿的空气中,容易造成烂果。(2)棚室内温度过高,棚膜向下滴水,加之通风条件差造成。在杏幼果期,如果棚室内温度超过28℃,棚膜水滴就会直接滴在幼果表面,引起烂果。(...

    2569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病虫害图片
  • 果品的贮藏:芒果细菌黑斑病
    果品的贮藏:芒果细菌黑斑病

    本病又称“细菌角斑病”。广东、广西发生普遍,造成早期落叶,果实上病斑累累。贮运中继续接触传病。1.症状果实受害,起初在果面出现针头大、水浸状、暗绿色的小点,后发展为黑褐色,圆形或稍不规则形,中央常裂开,有胶液流出。大量细菌如果随水滴流淌,可在果面上出现成条、微黏的条状污斑。病果最终腐败。2.病原菌本...

    282 种植科普 果树种植方法
  • 威海09年小麦穗期病虫害综合防治意见
    威海09年小麦穗期病虫害综合防治意见

    当前,我市小麦陆续进入穗期。小麦穗期是小麦最终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也是麦蚜、白粉病、锈病、赤霉病、叶枯病、颖枯病等多种病虫混合集中发生危害盛期,一旦防治不及时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应切实做好病虫害防治的预防和防治,确保小麦优质丰产。一、当前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由于前期气温较低且变幅较大等因素,...

    2144 农药使用技术 种植病虫害原因
  • 民间偏方巧治畜禽疾病
    民间偏方巧治畜禽疾病

    大蒜头治牛棉子饼中毒 大蒜头100克,生甘草50克,酒曲50克,共捣烂加麻油200毫升内服。1天2次,1天~2天治愈。清凉膏治犬猫烫伤 取生石灰用水化开,放置1夜,取其上层清液100毫升加入香油100毫升,用竹筷搅匀,搅至黏稠像胶水状即成清凉膏。用鸡毛等软物蘸清凉膏涂抹于犬猫被烫伤处,每日涂药1次,...

    232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
  • 水肥要跟上 番茄才漂亮
    水肥要跟上 番茄才漂亮

    种植大棚番茄要想多收优质果必须注意开花期的水肥管理,这个时期要大水大肥,如果水肥跟不上的话,长出的番茄外形会出棱,不圆滑,色泽不亮,而且果实小,产量低。棚内种植番茄有两个特点,一是采用大垄双行种植方式,垄宽1.2米;二是采取棚内地膜种植方式,这样可以将土壤蒸发的水分封闭在地膜里,避免了水分蒸发到棚内...

    247 农药使用技术 病虫害图片
  • 磨盘柿的病虫防治要点
    磨盘柿的病虫防治要点

    病虫防治技术柿树上的主要害虫有柿蒂虫、柿绵蚧、草履蚧、毛虫类、刺蛾类等。柿树上常见的病害有柿角斑病、圆斑病、炭疽病、叶枯病等。害虫一般在老翅树皮缝,树上残留柿蒂或地下土缝、石块下等隐蔽的场所过冬,第二年上树危害;病原菌一般也在残留柿蒂、病枝叶上越冬,于第二年6—8月份侵染。9、10月份落叶落果轻重程...

    1512 种植指南 蔬菜种植指南
  • 如何防治大葱软腐病
    如何防治大葱软腐病

    大葱细菌性软腐病有逐年上升趋势。一般先从茎基由下向上扩展,初侵染呈水渍状长形斑点,后产生半透明状灰白色 病斑,接着叶鞘基部软化腐烂,致叶片折倒,病斑向下扩展,假茎部染病初呈水浸状,后内 部开始腐烂,散发出细菌病害所特有的恶臭味。防治方法:(1)增施有机肥,培育壮苗。适期卢栽,勤中耕,浅浇水,增施磷钾...

    2509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知识
  • 大豆红蜘蛛虫害特点及防治要点
    大豆红蜘蛛虫害特点及防治要点

    大豆红蜘蛛为朱砂叶螨,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2007年受高温干旱影响,大豆红蜘蛛在黑龙江省大发生面积达1.2亿亩,造成大豆严重减产。据调查,近几年,大豆红蜘蛛的为害已上升为主要地位,一般使大豆减产20-30%,严重地块减产70-90%。一、形态特征。成虫体长0.3-0.5毫米,红褐色,有4对足。雌螨...

    1736 农药名字 农药使用禁忌
  • 咋用红糖发酵液防治黄瓜病害
    咋用红糖发酵液防治黄瓜病害

    黄瓜植株生长弱时,很容易感染细菌性斑点病,继而导致灰霉病和霜霉病的大发生,造成黄瓜严重减产。对于这三种病害,以往都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效果都不理想,甚至会发生中毒现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从黄瓜植株营养角度出发,专家们研制出一种红糖发酵液,不仅能防治这三种病害,而且还能刺激黄瓜植株生长,延长...

    506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英文
  • 棉花病虫害无害化及综合防治技术
    棉花病虫害无害化及综合防治技术

    一、无害化防治技术的应用1.防治越冬病虫源是综防的基础环节(1)秋翻冬灌:不仅可以改善土壤通透性,尤其对棉叶螨、棉铃虫越冬不利,死亡率在80%以上,可有效压低虫口基数,明显降低来年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实施秋翻冬灌的棉田,第二年叶螨发生轻,病害发生也相对减轻。(2)轮作倒茬:对枯黄萎病、棉叶螨及杂草发生...

    2503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知识
  • 花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花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花菜又名花椰菜,性喜温凉,可露地或保护地种植,花菜全生育过程中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根肿病、黑腐病、霜霉病、黑斑病、菌核病、软腐病;虫害有蚜虫、小菜蛾、菜青虫、夜蛾、小地老虎等。 一、主要病害 1、猝倒病和立枯病(又称黑根病)。猝倒病和立枯病属真菌病害,是花菜苗床期常见病害。猝倒病症状是幼苗的胚...

    2846 农药使用技术 植物杀虫药有哪些
  • 西瓜黄叶为哪般
    西瓜黄叶为哪般

    4月17日,山东省惠民县姜楼镇赵家集村赵习禄、张朝虎打电话反映,他们家种的2亩小拱棚西瓜发生黄叶、干叶现象,其他农民种的西瓜也有类似现象发生,不知是啥病。笔者根据多年的田间调查,认为造成西瓜黄叶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一、除草剂药害造成的黄叶西瓜田一般使用苗后选择性除草剂,移栽时应严格掌握操作顺序...

    207 农药使用教学 农药使用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