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梨树黄化病的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时间 : 2023-09-24 投稿人 : 友铭 点击 :

转眼4月就要接近尾声,开春以来,部分地区的梨树等果树就出现了黄化的情况,有不少农户反映,这是梨树黄化病的典型症状。梨树黄化后如果不及时防治,会影响梨树的生长,降低梨树的产量,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梨树的死亡。那么梨树黄化病的症状及发病规律有哪些?怎么防治?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症状

梨树黄化病在多数梨品种上不产生明显症状。在感病品种或指示植物上,5月末或6月初,叶片沿叶脉和支脉产生褪绿的带状条斑。

最初新稍叶片表现出有淡绿向黄的转变,但是叶脉依旧是绿色,到后期整个叶片都成黄白色,并且在叶边缘出现焦枯坏死斑。同时病稍变的细弱,节间延长,腋芽不充实。

梨树黄化病的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二、发病规律

梨树黄化病可以嫁接传染,也可机械传染到草本寄主上。带毒苗木、接穗、砧木是病害的主要侵染来源。把病芽和指示植物的芽,同时嫁接在一株砧木上,指示植物在嫁接当年即表现症状。

梨树黄化病多发生在盐碱地区。由于在碱性土壤中盐基的作用使活性铁转化为非活性铁,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所以才会出现缺铁失绿的现象。而在中性土壤中,肥水过量尤其是偏施氮肥,容易造成新枝生长过旺,铁元素吸收不足,也会使新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缺铁失绿症。

三、防治措施

1、栽培无病毒苗木

剪取在37℃恒温下处理2~3周伸长出的梨苗新梢顶端部分,进行组织培养,繁殖无毒的单株。

2、禁止在大树上高接繁殖无病毒新品种

一般杂交育成或从国外引进的新品种,多数是无病毒的。禁止用无病毒的梨接穗在未经检毒的梨树上进行高接繁殖或保存,以免受病毒侵染。

3、加强梨苗检疫,防止病毒扩散蔓延

首先应建立健全无病毒母本树的病毒检验和管理制度,把好检疫关,杜绝病毒侵人和扩散。

以上就是梨树黄化病的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梨树黄化病一般从幼苗到成熟树的各个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对梨树的生长和发育会造成较大的影响。种植梨树的农户一定要引起种植,加强管理,及时防治。

相关文章

  • 高产花生病害防治技术
    高产花生病害防治技术

    一、花生的青枯病该病多发生于花生苗期至结荚盛期,春花生在5月~6月、夏花生在9月~10月,发病率较重。感病的植株最初顶叶软垂,接着全株叶片萎蔫下垂,但凋萎叶片还能保持青绿色,剖开茎部,可以看到靠近地面部分的输导组织已经变成褐色,用手掐断切口处,有污白色的菌液流出,拔起病株,根部已经腐烂,成黑褐色。防...

    2594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指南
  • 4月份沙糖桔病虫害防治技术
    4月份沙糖桔病虫害防治技术

    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青瓜网青瓜小编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提高产量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就和青瓜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①红蜘蛛 每叶红蜘蛛2-3头时开始用药,10-15天后视情况再用一次,有效药剂有97%矿物油(希翠)150-200...

    1102 农作物种植搭配禁忌
  • 油菜田错用苄嘧磺隆宜毁耕
    油菜田错用苄嘧磺隆宜毁耕

    海门市四甲镇许立康10月24日来电话说,当地一农户在油菜移栽前误用了苄嘧磺隆,每亩用10%苄嘧磺隆10克,油菜移栽后很快有很多植株心叶发黄。他问,发生药害的油菜有没有办法补救。苄嘧磺隆是内吸传导型除草剂,药剂通过杂草根部和叶片吸收转移到杂草各部位,阻碍氨基酸、赖氨酸、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阻止细胞的分...

    2858 农药使用指南 种植病虫害原因
  • 紫罗兰常见病害及防治
    紫罗兰常见病害及防治

    紫罗兰又名草桂花,为十字花科、紫罗兰属多年生草本花卉。因其耐寒性较强,加温等方面的费用少,所需劳动力少,种植周期短,通常作为许多地区冬、春两季的切花生产,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然而在种植过程中,紫罗兰常遭到多种病害的危害,大大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笔者根据本校花卉实验基地常年生产经验,总结其主要病害有猝倒病...

    1384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禁忌
  • 水稻病毒病防控技术要点
    水稻病毒病防控技术要点

    水稻病毒病发生具有暴发性、间歇性和迁移性。水稻病毒病发生轻重与耕作制度、传播介体的发生量与迁飞规律、气候条件和栽培管理措施等密切相关。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抓好治虫防病,耕作制度和品种合理布局。主要的防治措施有:一、加强监测预警加强稻(秧)田及田外寄主飞...

    2723 农药使用教学 种植病虫害原因
  • 如何防治夏玉米苗枯病
    如何防治夏玉米苗枯病

    夏玉米发病症状,先在种子根和根尖处产生褐变,后扩展到整个根系,根毛减少,无次生根,根系变黑褐色,并向上引起茎基部水浸状腐烂,叶鞘变褐色撕裂。叶片变黄,叶缘呈枯焦状,心叶卷曲易折,以后自下而上叶片逐渐干枯,无次生根的则死苗,有少量次生根的形成弱苗,危害轻的幼苗地上部无明显症状。一般在叶尖处发黄,并逐渐...

    569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教程
  • 保护地韭菜病害该如何防治?
    保护地韭菜病害该如何防治?

    保护地韭菜主要有灰霉病、疫病、细菌性芽腐病、生理性病害“干尖症”等。要针对不同情况加以防治。症状特点1.韭菜灰霉病冬季冷棚的主要病害,严重时减产20~30%,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发病初期叶面上产生白色至灰褐色的小点,正面多于背面,扩大后呈椭圆形或梭形;后期互相合成大片枯死斑,潮湿时枯叶表面密生灰色...

    2673 种植知识 果树种植教学
  • 水稻细菌性褐斑病
    水稻细菌性褐斑病

    症状又称细菌性鞘腐病,为害叶片、叶鞘、茎、节、穗、枝梗和谷粒。叶片染病初为褐色水浸状小斑,后扩大为纺缍形或不规则赤褐色条斑,边缘出现黄晕,病斑中心灰褐色,病斑常融合成大条斑,使叶片局部坏死,不见菌脓。叶鞘受害多发生在幼穗抽出前的穗苞上,病斑赤褐,短条状,后融合成水渍状不规则大斑,后期中央灰褐色,组织...

    2545 农药肥料品牌 农药使用说明
  • 牡丹春节催花要点
    牡丹春节催花要点

    牡丹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号称“花中之王”,素有“国色天香”之美誉。由于牡丹象征着富贵吉祥,因此,在众多年宵花卉中一直是独领风骚。在鸡年春节来临之际,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将年宵牡丹在催花方面的要领总结如下,以飨读者。牡丹的春节催花是一门学问,笔者认为,要从其色、形、雅三个方面入手。色 指花色和叶色,一...

    2703 农药 病虫害图片
  • 紫云英潜叶蝇的病害防治
    紫云英潜叶蝇的病害防治

    紫云英潜叶蝇的防治方法(1)紫云英潜叶蝇的农业防治。①及时进行秋耕,破坏潜叶蝇的越冬环境,春季转耕可降低成虫羽化。②在大量发生之前,清除田内外杂草,处理残体,减低虫口基数。(2)紫云英潜叶蝇的生物防治。保护与利用天敌,在卵期释放豌豆潜叶蝇姬小蜂。(3)紫云英潜叶蝇的化学防治。①利用成虫吸食花密习性,...

    1667 种植常识 紫云英 紫云英病害防治
  • 夏玉米中后期管理正当时
    夏玉米中后期管理正当时

    目前,夏玉米已进入拔节期,生长发育加快,需肥需水量加大,必须加强中后期田间管理,才能确保夏玉米稳产高产。一、巧用水肥,一促到底。夏玉米生育期短,对水肥需求较集中,应一促到底。1、早灌拔节水,早施拔节肥。夏玉米拔节期,它的生长特点是以营养生长为主,地上长叶抽茎,地下盘根,对养分需求量大,施肥时间紧,所...

    892 农药使用方法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 如何使五针松树叶不发黄
    如何使五针松树叶不发黄

    花卉爱好者所养的五针松每逢夏天到来,植株叶尖变黄,深秋后部分叶尖枯死,这就会大大影响观赏价值。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现象呢?五针松因五叶丛生而得名。植株较矮,生长缓慢,叶短枝密,姿态高雅,树形优美,是制作盆景的上乘树种。五针松在盛夏及初冬季节,枝条中间的部分针叶常会出现不规则发黄,这是五针松进行正常...

    2678 病虫害原因 农药种类
  • 天竺葵常见病害及防治
    天竺葵常见病害及防治

    天竺葵主要病害有:①叶斑病。早期叶片上会出现针尖大小、圆形或不规则的褐色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为暗褐色或赤褐色的病斑,严重时整张叶片布满了病斑,直至干枯脱落;其茎杆部和枝条也呈黑色、皱缩腐烂,甚至茎上的叶片枯萎坏死,只留顶部的几片叶子。预防措施:a.温室栽培时密度不要太大,要注意经常通风透光;b.浇水...

    2063 农药肥料品牌 农药名字
  • 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治
    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治

    马铃薯疮痂病为细菌性病害,病原菌是链霉菌,在适宜土壤中可永久存活。病菌侵入植株后,地上部分看不到症状,但薯块表面会出现疮痂。土壤干燥、通气性好、中性或碱性的地块易发病,发病后病菌能在土中长期残存。防治该病首先应选用表面完整、无病的薯块做种。长期发病的地块,即使发病较轻,也应停种几年。马铃薯粉痂病与疮...

    1363 农药肥料品牌 农药种类
  • 葡萄白腐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葡萄白腐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购买《大棚葡萄种植技术》VCD光盘请点击这里近年来,葡萄白腐病的发生逐年加重,目前已成为我市葡萄生产的主要病害。l999年发生面积近0.5万hm2,占全市葡萄面积的60%,发病地块减产30%-50%,损失严重。现将该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作如下探讨。 一、发生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新梢、穗轴和果实。发...

    830 农药使用方法 农药使用技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