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小麦苗期病虫害怎样防治

时间 : 2023-03-05 投稿人 : 翰翔园艺 点击 :

小麦锈病小麦出苗后15~20天,选择具有发病条件的麦田进行调查,当病叶率达到10%,且秋季气温偏高、雨水偏多时,立即喷洒叶锈特或粉锈宁1000倍液进行防治;药源不足时,用50%鲜尿或3%硫铵水喷雾,也有一定效果。

小麦全蚀病小麦全蚀病病原菌在秋苗期即能侵染,出苗后20~30天是侵染高峰期。对于过去发生过全蚀病的地块,每亩用20%粉锈宁乳油120~200克,对水50~60千克,顺垄喷洒幼苗,能显著降低小麦穗期发病率。

小麦纹枯病小麦纹枯病从秋苗期至抽穗期均能发生。苗期的症状主要表现在地下部分,出苗后为害小麦的地下茎,使之变为褐色,并向上发展,在基部l~2节的叶鞘上形成许多椭圆形病斑,病斑腐烂后残留维管束组织,严重时可造成死苗。发病严重的地块,每亩用20%粉锈宁乳油150克,或5%井岗霉素水剂150~200克,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75克,对水50~75千克顺垄喷施,效果良好。

麦蚜蚜虫除直接为害小麦造成减产外,还能传播小麦黄矮病。小麦齐苗后,特别是在黄矮病发生较重的地区,要积极做好田间调查,当蚜株率超过5%、百株蚜量达到10头左右时,应进行药剂防治。方法是:每亩喷撒1.5%乐果粉剂1.5~2千克,或者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久效磷乳油1500倍液顺垄喷雾,效果都很好,并能兼治小麦红蜘蛛。

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三种。小麦出苗后,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片调查,当死苗率达到3%时,立即施药防治。①撒毒土。每亩用5%辛硫磷

颗粒剂2千克,或3%辛硫磷颗粒剂3~4千克,或2%甲基异柳磷粉剂2千克,对细土30~40千克,拌匀后开沟施,或顺垄撒施后接着划锄覆土,可有效地防治蛴螬和金针虫;②浇药水。每亩用40%甲基异柳磷或50%辛硫磷乳油0.5千克,对水750千克,顺垄浇施,对蛴螬和金针虫有特效;③撒毒饵。用麦麸或饼粉5千克,炒香后加入适量水和40%甲基异柳磷或50%1605乳油50克,拌匀

后于傍晚撒在田间,每亩2~3千克,对蝼蛄的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土蝗和蟋蟀近年来,这两类害虫发生量很大,常为害早播麦苗,可用90%晶体敌百虫50克,拌炒香的麦麸5千克,加适量水拌匀,配成毒饵,每亩撒施4~5千克诱杀。(王玉堂)

相关文章

  • 病毒110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病毒110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农药类型:其它农药名称:病毒110农药剂型:生产企业:河南倍尔农化有限公司防治对象:使用方法 植物病毒病已成为加重危害植物生长的一大病害,而且发展迅速,由本厂首家登记,独家专利配方生产的22%羟烯腺·铜·烯腺·锌可湿性粉剂,经多年多点试验,对防治烟草、辣椒、...

    1621 其它 除草剂科普 农药技术
  • 夏黄瓜细菌性枯萎病的防治
    夏黄瓜细菌性枯萎病的防治

    今年5月份,很多地方的黄瓜发生了一种新病害。发病初期,叶片及茎部出现暗绿色水渍状病斑,茎部变细,两端呈水渍状,病部以上的蔓、叶首先出现枯萎。进一步发展,整株迅速枯萎死亡。发病后症状类似疫病,但喷杀真菌的药物不发生作用,部开茎部,用手挤压,从维管束流出白色的菌脓,此点有别于疫病。维管束不变色,有别于真...

    1573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
  • 哪类果蔬农药残留量低
    哪类果蔬农药残留量低

    专家提示:在蔬菜生产上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或具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农药如甲胺磷、水胺硫磷、氧化乐果、久效磷、三氯杀螨醇、灭多威、杀虫脒、克螨特、2,4一D类化学物、植物生长调节剂、二苯醚类除草剂等。对症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如敌百虫、百菌清、多 菌灵、粉锈宁、甲霜灵、啶虫脒等...

    299 植物病虫害原因 农药种类
  • 花卉种子贮存诀窍
    花卉种子贮存诀窍

    生石灰贮存法 选用干燥、封闭的陶瓷容器,放置于室内干燥阴凉处,将花卉种子用薄牛皮纸包好,扎紧,分层环排于坛内四周,再把适量的氯化钙装入纱布袋,放入种子中间。氯化钙不要和种子直接接触,装满后密封坛口。石灰袋最好每隔1至2个月换一次。 木炭贮存法 取木炭1千克装入小布袋内,放入经过消毒的玻璃瓶内底部,然...

    2795 农药使用说明 病虫害防治
  • 介绍大豆患有灰斑病的防治技术
    介绍大豆患有灰斑病的防治技术

    大豆灰斑病主要为害成株期叶片,也可侵染幼苗、茎、荚和种子。病粒出生的幼苗子叶上出现半圆或圆形褐色病斑。成株期叶片上的病斑最初为退绿圆斑,逐渐发展成为边缘褐色、中央灰色或灰褐色的蛙眼状斑,故又名蛙眼病。后期也可形成不规则形病斑。潮湿时叶背面病斑中央部分密生灰色霉层,为病菌的分生孢子。严重时病斑布满叶面...

    1578 农药使用指南 病虫害图片
  • 农药波尔多液的配制技术及其用途
    农药波尔多液的配制技术及其用途

    波尔多液是一种传统的杀菌剂,至今仍是果园用药的重要品种。为了克服传统波排尔多液配制繁琐、原料不纯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等特点,通州正大选用精制原料,采用国际先进工艺技术研制而成的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是国内独家获得农业部登记备案的专利产品,它具有品质优良、药效稳定、耐雨水冲刷、使用便捷、省工省时等优点,是...

    2162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
  • 树木病虫害防治方法
    树木病虫害防治方法

    一、树干涂白法杨柳树栽完后马上涂白,可防天牛、吉丁虫等蛀干害虫在树干上产卵。可预防腐烂病和溃疡病,延迟芽的萌动期。避免枝芽受冻害,还可预防日灼。树干涂白剂常用的配方是:水10份,生石灰3份,石硫合剂原液0,5份,食盐O,5份,油脂(动植物油均可)少许配制而成。涂白高度自地径以上1米一1,5米处为宜。...

    1247 农药使用说明 病虫害图片
  • 生姜姜瘟病和姜螟发生及防治
    生姜姜瘟病和姜螟发生及防治

    生姜的病虫害主要是姜瘟病、斑点病、根腐病、炭疽病以及姜螟、小地老虎、异形眼蕈蚊、蓟马等,而姜瘟病和姜螟是其中最重要也是危害最严重的2种病虫害。一、姜瘟病。该病又称姜腐烂病,是生姜生产中最常见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也是制约生姜生产和品质的主要因素。近几年在我县连年重发,据笔者调查统计,该病平均发病株率为1...

    1908 病虫害防治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 山药栽培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
    山药栽培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

    山药是薯蓣科薯蓣属中能形成地下肉质块茎的栽培种,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性藤本植物,产品器官为官块茎。肉色洁白,味甘粉足,个大质坚,即是食用的佳蔬,又是常用的药材,是被人们公认的无公害蔬菜。发展山药生产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好项目。开发前景十分广阔,但在栽培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或...

    812 农作物种植技术 果树种植技术
  • 果树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果树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夏秋季雨水开始增多,降雨频繁,高温高湿是许多果园病害的发生发展和暴发。苹果园以褐斑病最为严重,常常表现为“七病八落九泛滥”的发病症状。梨园病害以黑星病为主,阴雨连绵,高湿高温也是黑星病暴发的必要条件,清园不彻底,前期防治不当,黑星病往往在此期转入暴发期。霜霉病是葡萄园的主要病害,夏秋季,特别是秋季进...

    296 农药 病虫害图片
  • 春季温室蔬菜真菌性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
    春季温室蔬菜真菌性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

    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青瓜网青瓜小编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提高产量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就和青瓜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春季温室真菌性病害品种较多,采纳“防止为主、归纳防治”的原则。近期发作严重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灰霉病: 此病首要...

    2556 植物病害诊断
  • 如何防治凤仙花白绢病?
    如何防治凤仙花白绢病?

    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凤仙花茎基部有时会出现水渍状黄褐色至红褐色腐烂,病部分布着明显的白色绢状丝,并有油菜籽大小、白色至棕褐色的菌核,发生这种现象说明凤仙花得了白绢病。受自绢病侵染的植株常突然枯死。凤仙花白绢病的病原是小核菌属的一种。这种病菌的菌核能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只要条件适合,就可萌发出菌丝侵染...

    819 农业种植方法 种植指南
  • 兰花矢尖蚧-花卉病虫害
    兰花矢尖蚧-花卉病虫害

    名称:兰花矢尖蚧学名:类属:目录1.相关图片2.分布与危害3.形态特征4.发生规律5.防治方法6.防治药械相关图片分布与危害兰花叶片上着生一些长形白色的小白点,同时还粘附一些棕褐色长形的虫体,固定在叶片上会爬动,这种危害兰花叶片的害虫为矢尖蚧。矢尖蚧是对兰花危害最大的昆虫,主要寄生于兰花叶片上,背面...

    374 种植知识 种植常识
  • 西芹生理性病害小结
    西芹生理性病害小结

    纤维过多发生原因1、品种差异,叶柄颜色较浅的黄绿色,绿白色叶柄的品种纤维较少,而叶柄绿色较深的品种含纤维素多。2、西芹生长期遇高温干旱,植株体内水分供应不足,叶柄厚角组织增厚,纤维增多。3、栽培密度过小,植株间距离过大,叶柄受阳光照射较多,植株老化,纤维增多。防止措施1、选择叶柄纤维较少的西芹品种。...

    404 农药使用说明 病虫害图片
  • 石竹炭疽病防治
    石竹炭疽病防治

    石竹炭疽病的表现:病菌从叶尖和叶缘侵入后,初期出现枯黄色斑,逐步向叶基或叶脉方向蔓延扩大,形成不规则病斑。病斑边缘明显,紫褐色。后期病斑黄褐色或灰白色,上生黑褐色或轮纹状排列的小点。发病规律:初秋发病。气温较高,干旱缺水,管理不善时发病。防治方法:1.加强肥水管理,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2.秋...

    613 种植知识 种植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