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青杨叶锈病的防治技术

时间 : 2022-11-28 投稿人 : 博丹园艺 点击 :

青杨叶锈病又叫落叶松杨锈病,是杨树锈病中分布最广、寄主种类最多、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病, 已见报道的国家和地区近40个,遍布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几乎有杨树的地方都可见到它的危害。本病危害落叶松和杨树。

青杨叶锈病的防治技术 | 植物病虫害

症 状:春天,在落叶松针叶上先出现短段褪绿斑,其上有浅黄色小点,为病原菌的性孢子器。褪绿斑下表面产生半球形橘黄色的小疱,表皮破裂后露出黄粉堆,为病原菌的锈孢子器,有时几个连成一条。受病针叶局部变黄、逐渐干枯。感病杨叶背面产生半球形橘黄色小疱,为病原菌的夏孢子堆。晚夏以后,在叶面长出稍隆起的不规则斑,初为铁锈色,逐渐变为暗褐色,为病原菌的冬孢子堆。病重的叶片冬孢子堆连结成片,甚至布满整个叶面。

病 原:病原为落叶松杨栅锈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 Kleb.),隶属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栅锈菌属真菌。

发病规律:落叶松杨锈菌属于转主寄生长循环型生活史真菌。以冬孢子在杨落叶上越冬。春天,落地病叶上的冬孢子经水浸泡,萌发产生担孢子,担孢子借风力飞于落叶松叶上,萌发后穿透表皮或从气孔侵入,产生性孢子器及锈孢子器。锈孢子借风力飞落到杨叶上,萌发从气孔侵入或穿透表皮侵入,产生夏孢子堆。夏孢子可重复产生,重复侵染,从而扩大和加重病情。晚夏以后,逐渐长出冬孢子堆。冬孢子随病叶落地越冬。多雨的年份和地区,生长密集,通风不良的潮湿环境中,病情严重。青杨派高度感病,黑杨派抗病至高度抗病,白杨派免疫。

防 治:①避免近距离混植落叶树和杨树。②药剂防治:波尔多液、百菌清、50%多菌灵500倍液,80%代森锌500倍液,50%托布津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50%退菌特500倍液,波美0.3度石硫合剂,敌锈钠200-500倍液,粉锈宁1 500倍液等,防治本病都有比较好的效果。③选育抗锈病树种。

( 0 B )

相关文章

  • 如何防治褐稻虱
    如何防治褐稻虱

    一要适期用药。由于大面积防治的不平衡性,局部地区残留虫量偏高,要根据其田间虫态、水稻生育期,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对以高龄若虫和成虫为主、且百穴虫量达到1000头的杂交籼稻田、500头的粳稻田要立即用药,用药后3-4天要复查补治;8月底迁入成虫将于9月10日左右进入孵化高峰,要突击以褐飞虱为重点开展防...

    1112 农药使用指南 病虫害图片
  • 石榴树病虫害防治管理措施
    石榴树病虫害防治管理措施

    防治病害 石榴的病害主要有干腐病和麻皮病等,可使果实的品质受到严重影响。干腐病:此病不仅侵害生长期间的花及果实,而且也侵害贮藏的果实。防治方法:于秋末、冬初以及初春,及时剪除树上的僵果、枯干的病枝,并运到园外集中烧毁以减少病源。发病盛期喷1∶1.5∶160波尔多液,或喷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

    230 种植常识 果树种植指南
  • 草莓病害防治技术
    草莓病害防治技术

    当前,正是草莓移栽期。草莓苗培期和移栽期,易出现白粉病、灰霉病和炭疽病等,防治不及时,有时草莓苗全部被毁。现将这三大病害的防控技术介绍如下:一、草莓白粉病。露地栽培关键预防期为花前花茎抽生期。预防用药:百泰1500倍或者25%使百克1000-1500倍、龙克菌500-600倍喷雾,7-10天一次。小...

    594 植物病虫害原因 农药种类
  • 谨防玉米田除草剂引起的蔬菜生产药害
    谨防玉米田除草剂引起的蔬菜生产药害

    除草剂在大田作物使用是比较普遍,给农民及粮食生产带来了省工省时的良好效果。但是,在玉米田应用除草剂对周边的蔬菜生产及其它的经济作物带来了不利影响,引起药害每年都发生。为此,菜农应注意以下几点:在与大田作物邻近的蔬菜地,在喷施农药防病治虫时,农药中应加上芸苔素内酯(云大-120),对调节蔬菜作物的生长...

    2593 农药使用方法 农药英文
  • 怎样辨识花木病害
    怎样辨识花木病害

    植物病害,一般分为生理病害和生物侵染(病理)病害。常见的生理病害有:夏季强光照射引起的灼伤;冬季低温造成的冻伤;水分过多导致的烂根;水分不足发生叶片焦边或萎蔫;土壤中缺乏某些营养元素,如缺氮引起老叶大量变黄,缺磷则在叶色正常的情况下到期不开花,缺钾则发生大量落叶以致整株衰枯;施肥过量或施未经腐熟的有...

    2818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知识
  • 秋海棠细菌性斑点病
    秋海棠细菌性斑点病

    症状:叶、茎发病。叶上初生水浸汰小斑点,逐渐扩大,成为大型不规则型的褐色病斑。叶片病斑沿叶脉扩展呈黑色水浸状,进而向茎部发展。茎部病斑为纵向细长干腐状,病斑绕茎一周,使受害处以上枯萎,以后受害部干枯、缢缩。球根秋海棠和丽格秋海棠等发病较多。病原菌:Xanthomnascampestrispv.Beg...

    2526 农业种植禁忌 农作物种植知识
  • 雨季怎样合理使用农药
    雨季怎样合理使用农药

    多雨潮湿的雨季是各种病虫暴发的季节,也是病虫防治不利的季节,如何提高雨季用药效果呢?1、选速效性农药。例:菊脂类农药(速灭杀丁、溴氰菊脂、氯氰菊脂等),乐斯本、敌敌畏等触杀、薰蒸、击倒力快的农药,用药1-2小时便可生效。2、选内吸性农药。例: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井岗霉素、多抗霉素、乙磷铝、粉锈宁、苯...

    307 病虫害防治 农药
  • 竹节海棠养护要点
    竹节海棠养护要点

    竹节海棠在冬季应做好防寒措施,并将其置于光照充足之处,停止施肥,同时使盆土保持较为干燥的状态。生长季节需每半月施1次肥料;5~6月份开花前的孕蕾期,需增施以磷为主的肥料。生长期间需保持盆土湿润而不过湿,更忌积水。夏季需移入半阴之处,并在高温时加强叶面及周围的喷水和通风措施。在植株过高而影响观赏时,可...

    2405 植物病虫害原因 农药英文
  • 杀虫剂的有效使用
    杀虫剂的有效使用

    杀虫剂是保持苗圃或者温室植物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何时或者何地使用杀虫剂是非常关键的。在防治植物虫害上往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如果错误地使用杀虫剂,就会造成很大的资金浪费。首先,我们应该先了解如何安全使用杀虫剂。杀虫剂的更新换代往往是很快的,新的杀虫剂产品不断地受种植者青睐,与此同时旧的杀虫剂产品...

    980 农药使用指南 病虫害图片
  • 土豆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适时追肥,积极防病虫害
    土豆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适时追肥,积极防病虫害

    土豆种植业在我国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很长的一段时间,随着人们对于土豆的喜爱程度的增加,土豆的种植数量以及市场上土豆的供应数量和销售额都在呈现上涨的趋势,种植土豆依旧是十分值得投入的一个行业,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下土豆的种植技术。土豆的种植技术1、切块催芽。在准备播种土豆前20天,也就是大概在每年的3月初,...

    1813 种植技术 种植技巧 块茎 方法 土豆
  • 玉米撮苗高产种植法
    玉米撮苗高产种植法

    一、玉米种植方式玉米种植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等行距,宽行密植,宽窄行,等行距留双苗等方式。现介绍一种宽行撮苗种植法。二、玉米宽行撮苗种植法种植要点此种种植方法,要求行距100厘米,穴距5厘米,每亩约有1334穴、每穴定苗3株,每亩有4000株左右。用此法种植时,每穴播种5-6粒,种子自由下落,不必...

    571 农药使用教学 种植病虫害原因
  • 切莫忽视蚕农药慢性中毒
    切莫忽视蚕农药慢性中毒

    桑蚕对农药的反应很敏感,不论触杀剂、内吸剂都能引起桑蚕中毒。尤其是近几年,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蚕发生农药中毒现象的越来越多。这种中毒主要是由微量的农药在蚕体内积聚,慢慢形成的,有些地方还造成绝产,蚕农损失巨大,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中毒症状。当蚕受微量农药危害后,开始症状不明显,也不容易观察到...

    2473 农药 病虫害图片
  • 农药混配原则
    农药混配原则

    农药合理混配,可以提高工效,扩大使用范围,兼治几种害虫,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提高药效,降低毒性,减缓害虫对药剂抗性等。不能混用的两种农药混配在一起。除此之外,还要有使用经验。或经过试验证明而不会产生不良副作用,才能在大田使用。在混配农药时,必须遵循以下四个原则。一.不应影响有效成分的化学稳定性。农...

    2812 农药使用教学 植物病害诊断标准
  • 鱼类肠炎病防治
    鱼类肠炎病防治

    推荐:购买《科学养猪系列》VCD光盘,请到365农业网VCD商城肠炎病一般表现为养殖鱼类食欲不振、离群独游、肛门红肿等症状,轻压腹部有黄或黄带红色的液体从肛门处流出,解剖可见肠部红肿,并有糜烂之炎症,同时可见肝脏肿大、变色等症状。此病一般不引起大批死亡,但引起其他并发症时会出现大批死亡。此病主要发生...

    2537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
  • 如何防治葡萄霜霉病?
    如何防治葡萄霜霉病?

    1、症状葡萄霜霉病主要为害葡萄的叶片,也能侵害嫩梢、花序和幼果等幼嫩的部分。叶片发病时最初为细小的不定型淡黄色水渍状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在叶片正面出现黄斑时,叶背面形成白色的霜状霉层,发病严重时,叶片焦枯蜷缩,早期脱落。2、发生规律病菌借风雨传播,从叶片背面气孔侵入。在生长期中病菌能不断进行重复浸染...

    2797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