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下旬以来,陕西降水过程较多,土壤及空气湿度大,气象条件非常利于夏玉米田块粘虫的发生危害。据陕西省气象农业遥感中心近期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粘虫主要发生在临渭区、蒲城县、富平县、咸阳北五县一带及商洛局部。同时省植保站最新测报结果,全省玉米粘虫发生面积375万亩,其中67万亩重度发生,受害株率达到80%左右。为此,气象部门发布喷药适宜条件等级预报,全省大部区域未来短期内较适宜喷药作业,关中东部适宜开展喷药作业。
粘虫是一种迁飞性害虫,自江淮流域迁飞而来,不能在陕西越冬,因此具有偶发性和爆发性的特点。近年来陕西小麦机械收获高留茬及免耕种植面积较大,夏播玉米大部分采取硬茬播种,为粘虫产卵及孵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加之近期全省大部地区温度较高,降雨增加,湿度较大,有利于夏玉米田粘虫危害发生。
农气植保专家提醒,玉米粘虫化学防治最佳时期在3龄以前,各地要及时掌握当地植保部门发布的虫情监测预警信息,做到早发现,早防治,见虫就防。建议随时关注实时天气情况,及时开展粘虫化学防治工作;以喷雾喷药防治为主,喷药时要避开高温、干旱天气,尽量选择晴朗无风天气,均匀喷雾。目前可用菊酯类农药,如三氟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以及有机磷农药如毒死蜱等兑水喷洒。喷药时要避开高温、干旱天气,防止产生药害。尽量选择晴朗无风天气,上午9时以前或下午4时以后(幼虫取食的高发时间)喷药。喷药时要足量用水,每亩兑水量不少于30公斤,均匀喷雾,做到不重喷、不漏喷;喷药部位尽量施药在玉米心叶。
【相关科普】
粘虫又名剃枝虫、五彩虫、行军虫、夜盗虫。是我国著名的迁飞性、暴食性、杂食性害虫。
粘虫是一种比较喜好潮湿而怕高温和干旱的害虫,但雨量过多,特别是暴雨或暴风雨的袭击,粘虫数量常显著下降。粘虫产卵最适温度一般为19-22℃,适宜的田间相对湿度是75%以上,温度低于15℃或者高于25℃,产卵数量明显减少, 遇到高温低湿的气候条件,产卵量会更少。幼虫不耐高温和低湿,气温19—23℃,相对湿度50%—80%最有利。当温度高达35℃或相对湿度降低到18%时,初孵化的幼虫都不能成活。一般水浇地、前茬小麦多肥密植的田块以及麦垄间播田,小麦、玉米共生期长的田块,由于食源充足,温湿度适宜,有利于成虫产卵和幼虫生长发育,田间虫口密度就大,危害相对就重。
粘虫发生与环境的关系。影响粘虫发生的环境因子很多,主要受气候、食料营养、天敌和农业生产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大发生时因食物缺乏或环境不适有成群结队迁移危害的习性。降雨和温湿度变化是影响黏虫发生的重要因素。温暖高湿,禾本科植物丰富有利于粘虫发生;水肥条件好、长势茂密的田块虫害重;干旱或连续阴雨不利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