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五看”诊断茄子萎蔫

时间 : 2023-07-20 投稿人 : 芳草青青园艺 点击 :

茄子萎蔫的原因很多,其主因有疫病、菌核病、茎基腐病、青枯病、黄萎病、根结线虫病、肥害等。

“五看”诊断茄子萎蔫 | 植物病虫害

可面对这些原因,如何区分开来进行防治呢?这就需要正确诊断。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五看”诊断,简便快捷,利于掌握。其要领如下:

一看田间分布。

肥害发生,一般会出现晴天中午萎蔫,傍晚恢复正常,严重的可造成植株死亡,田间多大面积发生。而以上其它病害,其田间分布形状多为点片分布。

二看根部是否有根结。

发生根结线虫病,根部可见大小不等的根结。而以上其它病害则没有根结。

三看维管束是否变褐。

茄子黄萎病和细菌性青枯病的维管束都变褐,以上其它病害无此症状。这两种病害在苗期不表现症状,在开花结果后开始表现。但黄萎病从下往上,病茎维管束呈黄褐色,潮湿时,茎基产生白色霉状物,在叶缘和叶脉间出现不规则的淡黄色斑块,近主脉处仍保持绿色,呈褐色掌状斑驳,后发病部位枯死,呈花皮状,且有时会出现“半边疯”的现象。而细菌性青枯病的病茎中、下部皮层粗糙,常长出长短不一的疣状突起和不定根,有时在病茎上发生油渍状褐色不规则斑状。如将病茎做横切面检查,略加挤压,常有乳白色黏液溢出(菌脓)。

四看根部是否腐烂。

茄子根腐病的根部或根茎部,表皮呈褐色腐烂,且易剥开,致木质部外露,以上其它病害无此症状。

五看茎基部和分叉处是否腐烂。

茎基腐病只为害茎基部,多数在土表上下3-5厘米处产生水渍状暗色病斑,并迅速向周围扩展,手捏发软,叶片自下而上变黄,后萎蔫。病斑绕茎1周后,植株迅速青枯死亡,地下部分多表现正常。菌核病多从茎部分叉处染病,灰白色,稍凹陷,韧皮部腐烂,且其菌丝体可侵入病茎内,后期表皮纵裂,病斑大小、形状、长短不等,边缘水渍状,表面和病茎内均着生白色棉絮状菌丝及黑色菌核,病部以上萎蔫枯死;在植株上部发病,可形成“折弯”的症状。疫病多从茎基和分枝处发病,初呈水渍状,很快环绕枝条和茎基,变为褐色或黑褐色斑,并上下蔓延,边缘不明显,稍凹陷。

相关文章

  • 郁金香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郁金香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郁金香属百合科,是世界著名的鳞茎类花卉之一。其绚丽多姿的花形和花色为广大游人所青睐。郁金香常会出现叶枯花小、盲花等不尽人意的现象。在此介绍几种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一)常见病虫种类1、郁金香疫病属半知菌丛梗孢目葡萄孢属,主要危害叶片、花、球茎。叶片和花受害后,植株生长弯曲,最后枯死,潮湿条件下,病...

    567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 如何给鲜枣使用生物农药
    如何给鲜枣使用生物农药

    天然除虫菊素微胶囊剂农药。可灭杀蚜虫、飞虱、螟虫、毛虫、介壳等害虫。在低龄幼虫始发期或开发坐果期,喷雾3000~4200倍2.5%乳油;防治桃小食心虫、鲜枣上的蚜虫,在卵孵盛期用3000~4000倍2.5%乳油喷雾,隔10~12天喷1次,连喷2~3次。三重活性生物肥由高效解钾菌、溶磷细菌和杀虫菌株调...

    1004 农药英文 植物病害诊断标准
  • 专家支招玉米倒伏补救措施
    专家支招玉米倒伏补救措施

    针对有些地区玉米倒伏严重的问题,有关专家支招: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扶直植株,减少损失。最近一个时期,山东省普降大雨,部分地区伴随着大风,导致大田里的玉米成片倒伏。当前,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玉米根际常因缺氧而窒息坏死,造成植株生命力衰退,未熟先枯,对产量影响很大。试验证明,玉米在抽雄前后一般积水1~...

    2717 农药名字 病虫害原因
  • 哪些肥料和农药不能混合使用
    哪些肥料和农药不能混合使用

    一.碱性肥料氨水等不能和敌百虫、乐果、甲胺磷、速灭威、托布津、多菌灵、井冈霉素、叶蝉散、菊脂类杀虫剂等酸性农药混合使用。二.碱性农药石流合剂、波尔多液、松脂合剂不能与碳酸氢铵、硫酸铵、硝酸氨等铵态氮肥或过磷酸钙等酸性化肥混用。三.含砷的农药,不能与含钾盐、钠盐的化肥混用。四.化学肥料不能分散,不能与...

    1768 农药名字 种植病虫害原因
  • 山东小麦药剂拌种连续三年全覆盖
    山东小麦药剂拌种连续三年全覆盖

    近日,记者来到山东滕州市一家小麦种子药剂拌种加工厂,但见车间内机声隆隆,工人们在流水线上正紧张忙碌着。一包包码放整齐的小麦种子放置在车间一角,不时地被工人们抬走,投放进进料口,通过机械化进行药剂拌种。而在流水线的另一端,经过包衣后的小麦种子又被一袋袋的进行灌装、封口。刚刚下线的包衣种子,随即又被抬上...

    268 农药使用方法 农药英文
  • 菠菜炭疽病症状和防治措施
    菠菜炭疽病症状和防治措施

    近日,邓州市的刘先生、西华县的杨先生、滑县的林先生等读者拨打本报科技110热线电话,咨询有关菠菜炭疽病的问题。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本报专家顾问团有关专家。专家指出,菠菜炭疽病主要危害藜科菠菜,是菠菜的主要病害之一。一、危害症状菠菜炭疽病主要危害菠菜叶片和茎。叶片染病。初生淡黄色小斑,扩大后病斑呈椭圆...

    2241 农药名字 植物病害诊断标准
  • 栀子花丝核菌叶斑病防治
    栀子花丝核菌叶斑病防治

    综合管理:(1)零星发生不防治,及时清除病残体,合理密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2)园林上尽量避免连茬种植。(3)大量侵染发病时,用4%农抗120500~800倍液,27%铜高尚500~800倍液,20%噻菌铜500~800倍液,1%武夷菌素100~200倍液,25%阿密西达悬浮剂1250~2500倍...

    2668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管理
  • 苗木溃疡病防治方法
    苗木溃疡病防治方法

    一、症状表现 溃疡病主要发生于主干上,形成近圆形、直径为1厘米左右的溃疡斑。小枝受害后往往枯死。病斑的形成过程有两种类型。(一)水泡型。在皮层表面形成约1厘米的圆形小泡,泡内充满树液,破后有褐色带腥臭味的树液流出。水泡失水干瘪后,形成一个圆形稍下陷的枯斑。水泡型病斑只出现于幼树树干和光皮树种的枝干上...

    2574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使用说明
  •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防治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防治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典型症状是在玉米中部的叶鞘和茎秆上发生水浸状腐烂,引起组织软化,并有腥臭味。一般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开始发病。首先植株中下部的叶鞘和茎秆上出现不规则的水浸状病斑,病菌在浸染茎秆和心叶的过程中,造成生长点组织坏死、腐烂,并散发出腥臭味。病株容易从病部折断,不能抽穗或结实,一般发病率即相当...

    1726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方法
  • 夏季兰花的病虫害管理
    夏季兰花的病虫害管理

    夏季兰花病虫害的防治。夏季是虫害,病害的高发期,对病虫害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把握发病规律,抓住防治最有效时期,对症下药是防治兰花病虫害的原则,兰花常见的病害有:真菌性、细菌性、病毒性病害和寄生性虫害,常用的灭菌药吕有:多菌灵、托布津、百菌清、代森锌、农用链霉素等,可选其中两三种药物交替使用。,每月...

    2062 农业种植方法 种植指南
  • 水稻中后期主要病虫
    水稻中后期主要病虫

    稻瘟病 抓住孕穗末期至破口初期(一般破口5%~10%)施第1次药,以后视天气变化及病情发展情况,酌情在齐穗期施第2次药。亩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75~100克,或40%富士1号可湿性粉剂100克,或30%稻瘟灵乳油150毫升。任选一种,兑水60~75公斤常规喷雾,或兑水7.5~10公斤低量喷雾。水...

    1561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指南
  • 茶园优化的农药使用技术要点
    茶园优化的农药使用技术要点

    我国茶树害虫种类繁多,约在400种以上。根据估测,由害虫成的茶叶产量损失达10%左右。因此,如何及时有效地做好防治工作,对茶叶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茶园优化的农药使用技术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要根据防治对象和农药的性质对症下药。1、咀嚼式口器的茶树害虫。应选用有胃毒作用的农...

    1302 植物病害与病因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 防好大棚茄子绵疫病
    防好大棚茄子绵疫病

    茄子绵疫病,俗称“烂果”、“掉蛋”、“水烂”等,各地均有普遍发生,发病后蔓延很快,常引起茄果大量腐烂脱落,可造成2-3成损失,甚至超过5成,是茄子重要病害之一。茄子各生育阶段,全株都可受绵疫病的危害,且以果实受害最重。幼苗期发病...

    1338 农药 种植病虫害原因
  • 蔬菜根腐病、茎基腐病的防治方法
    蔬菜根腐病、茎基腐病的防治方法

    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青瓜网青瓜小编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提高产量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就和青瓜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根腐病防治方案优选: 方案一:双霉·乙酸铜+恶霉灵+生根剂 使用方法:治疗或预防时以灌根为主,每15千克水中,使用...

    1516 植物病害诊断
  • 如何防治西瓜疫霉病
    如何防治西瓜疫霉病

    西瓜疫病又叫疫霉病,俗称“死秧”,是一种土传真菌病害,在西瓜幼苗及成株期均能发生,尤以西瓜生长后期、高温多雨条件下,发病迅速而严重;一般雨季来得早、降水时间长、雨量大,则发病早、病情重、损失大。田间发病高峰往往紧接在雨量高峰以后。叶片发病,产生暗绿色水渍状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

    1613 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