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缺素病又称缺素症,是一类微量元素缺乏的非传染性病害,常造成树势衰退,影响产量和品质。
【症状及病因】 柑橘缺素症常见的有缺锌、缺锰、缺铁、缺镁、缺铜、缺钼、缺硼、缺钙等多种,它们症状各异,发生条件也不相同,缺素症症状主要表现于枝叶上,大体分两类:一类是新梢幼叶先显症。从叶色看,又细分嫩叶呈黄化和不呈黄化两类;从叶片大小形状看,又可细分为嫩叶大小形状不正常和嫩叶大小形状正常两类。另一类是老枝或片叶先显症。从成叶大小形状看,又可细分为老叶形状正常和老叶形状不正常两类。总之,不同缺素症症状各有特点,形成的原因各异,跟土壤质地、土壤酸碱度、土壤肥水管理、土壤各营养元素的均衡性以及天气条件等皆有密切关系。兹就柑橘几种常见缺素症症状特点及成因分述如下:
(1)柑橘缺锌症。
①症状特点:新梢幼叶先显症。表现为嫩叶不均匀黄化(即嫩叶主侧脉间的叶肉黄化,主侧脉及其附近仍呈绿色);嫩叶变得窄小、直立;叶肉黄化;枝叶丛生。
②原因:在弱酸至强酸土壤中含锌量低;在碱性土壤中锌元素虽存在,但溶解度低,不能被柑橘植株吸收利用;土壤有机质缺乏,土壤瘦瘠;元素不平衡,特别是氮磷钾钙施用过量,或镁、铜元素不足,皆易诱致缺锌症。
(2)柑橘缺钙症。
①症状特点:新梢幼叶先显症。表现为嫩叶窄小黄化,主要是嫩叶上部叶缘处黄化;枝条端部枯死。
②原因:在酸性土壤中,钙含量偏低;在温暖多雨地区,土壤中钙素易被淋溶而流失掉,致土壤中钙素不足;土壤中过量施用氨态氮化肥(如硫酸铵、硝酸铵等),或土壤中钾、镁、锌、硼元素含量多,在干旱时造成元素不均衡,易诱发缺钙。
(3)柑橘缺锰症。
①症状特点:新梢幼叶先显症,但叶片大小形状正常,与缺锌的叶片变得窄小有别;叶肉黄化,但黄化程度比缺锌的轻,呈黄中带绿。
②原因:在酸性土壤中锰易被淋溶而流失;在碱性土壤中,锰成为不溶解状态而不易被植株吸收利用;在强酸性土中或砂质土中,如土壤缺锌、铜、镁、铁元素,可伴随缺锰。
(4)柑橘缺铁症。
①症状特点:新梢幼叶先显症,但叶片大小形状正常;嫩叶呈黄色至黄白色;细视叶面现细而绿色的网状纹,此乃缺铁症状的最显著特点。
②原因:在碱性土壤中,铁转化为不溶解状态而不易被植株吸收利用;在灌水过多的园圃,可溶性铁素易流失掉;冬春天气干旱,土壤中可溶性铁含量降低,造成铁素不足;土壤中磷、铜、锰、锌元素过多,易诱发缺铁;相反,缺铁又可伴随缺锌、锰、镁元素。
(5)柑橘缺铜症。
①症状特点:新梢叶先显症,但嫩叶不黄化;叶色深绿,叶片变大,叶面凹凸不平;叶脉弯曲成弓状;枝条显得细长而柔软,扭曲下垂,顶端易枯死;不定芽抽生多,新梢丛枝;幼果易开裂。
②原因:酸性土壤、砂质土壤可溶性铜容易流失掉;偏施过施氮肥,土壤中氮、磷、铜元素比例失调或土壤中锌、锰、镁元素过多易诱发缺铜;土壤中施用石灰过多亦易诱发缺铜。
(6)柑橘缺镁症。
①症状特点:老枝、成叶先显症,但老叶形状正常;老叶初期中脉两侧叶肉呈黄白色,主侧脉仍呈绿色,如肋骨状,后期老叶大部分黄化,仅叶尖处及主脉绿色,成叶片基部残留三角形绿色部。
②原因:在酸性土壤或轻砂质土镁易流失;磷钾施用过多易诱发缺镁;柑橘多核品种比无核或少核品种易产生缺镁症。
防治方法
防治柑橘缺素病,应采取以增施有机质肥,改良土壤为中心的综合防治措施,具体应针对实际抓好下述环节。
(1)改良土壤,增施有机质肥和复合肥,实行配方施肥。
(2)整治柑橘园排灌系统,增强柑橘园防涝抗旱能力。
(3)采用根外喷肥与穴施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矫治。①缺锌:酸性土施硫酸锌(100克/株),或叶面喷施0.2%硫酸锌+0.1%熟石灰。②缺钙:施石灰100-150千克/亩,调节土壤pH值5.5~6.5为宜。③缺锰 叶面喷施0.3%硫酸锰+0.1%熟石灰2~3次,但中性和碱性土施锰无效。④缺铁:喷施0.2%柠檬酸铁或硫酸亚铁有局部效果;土施螯合铁配合施有机肥最佳,但成本较贵。⑤缺铜:叶面喷0.05%~0.1%硫酸铜1~2次,隔l0天1次,或土施硫酸铜0.7~1千克/亩。⑥缺镁:喷0.2%硫酸镁+0.3%尿素2~4次。或喷l%硝酸镁(5月以后)。另外,对严重缺镁的植株,最好采用镁肥混合堆肥根施办法进行,效果更好。但在酸性土中(pH值<6)宜施用石灰镁(0.8~1千克/株);在微酸性至碱性土中,宜施用硫酸镁或硝酸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