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猕猴桃黄叶病无公害防治技术

时间 : 2022-11-08 投稿人 : 宗企 点击 :

猕猴桃黄叶病是由缺素、根腐、线虫病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综合性病害。近年来,西峡县猕猴桃由于黄叶病的危害造成整株死亡,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成为制约猕猴桃优质高产的一大障碍。现根据我站长期试验观察,总结出无公害防治技术如下:

猕猴桃黄叶病无公害防治技术 | 植物病虫害

一、发病特征

(一)线虫病类黄叶病我县发生的主要是北方根结线虫病和花生根结线虫病,地下根系初期生有结节,根皮外观颜色正常,大结节表面粗糙,后期结节及附近根系均腐烂,变成黑褐色,解剖腐烂结节,可见乳白色梨形或柠檬形线虫。植株感染线虫后地上部的表现为植株矮小,枝蔓、叶黄化衰弱,叶、果小易落。病原线虫在土壤的病根及虫瘤内外越冬,也可混入粪肥越冬,翌年气温回升,2龄幼虫从根尖处侵入危害,其卵在土壤中分批孵化进行再侵染。

(二)根腐病类黄叶病根腐病为根系毁灭性真菌病害,病菌在病根和土壤中越冬,翌年遇高温高湿气候发病。病菌经工具、雨、水、害虫传播,由皮孔、伤口入侵。主要为害根部,引起地上部表现为叶片变黄脱落,树体萎蔫死亡。

(三)缺素类黄叶病主要是由缺铁、镁、锌三种元素引起。

1.缺铁,轻者幼叶呈现淡黄色或黄白色脉间失绿,症状从叶缘起向主脉推进,老叶正常,重者先幼叶后老叶,以至于枝蔓上的全部叶片均失绿黄化,甚至叶脉失绿黄化或白化,叶片变薄,易脱落,果实小而硬,果皮粗糙。

2.缺镁,症状多出现在老叶上,失绿斑多沿叶缘一定距离规则排列,主侧脉两边的健康绿色组织带较宽,失绿组织与健康组织间的界限较明显。

3.缺锌,老叶呈现亮黄色脉间失绿,叶缘较重,老叶脉间黄化更明显。有时新梢有小叶现象,小叶表现为窄长生长,不向宽向发展。缺锌不仅影响地上部生长,还影响侧根的发育。

二、发病情况

发病严重的有五种情况:一是进入盛果期的老果园因结果负载量大而发病严重;二是以往的上浸地和无法浇灌的干旱果园;三是不注意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平衡配套施肥的果园;四是忽视防治线虫病、根腐病危害的果园;五是管理粗放的果园。以上几种情况都从根本上导致树势衰弱,根系吸收、输送能力下降而发生黄叶。

三、发病原因

通过发病症状和调查状况分析,造成我县猕猴桃黄叶病的原因很多,首先是果园干旱缺水影响营养吸收,其次是上年果树负载量大,使树势衰弱,导致缺素而引起黄叶病。缺素主要是缺铁、镁、锌三种元素,特别以缺铁为主。再次是线虫病和根腐危害,导致根系吸收营养能力降低,引起地上部植株矮小,枝蔓叶黄化衰弱。尤其在三种原因并存混合发生时,防治难度更大。

四、无公害防治技术

(一)线虫病防治

1.加强苗木检疫,不让带虫苗流通,不栽带虫苗。

2.选用抗线虫野生猕猴桃种类做砧木,如软枣猕猴桃,并且苗圃不连作。

3.推广标准化建园,从栽苗到卸果各个环节采用(无公害)标准化科学管理。如大力推广生物有机肥(幼树每穴0.5~1kg,成树每穴1~2kg),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4.结果园发现根结线虫用10%克线磷或克线丹、3%呋喃丹颗粒剂,每亩3~5kg,在树冠下全面锄耧沟施或深翻,深度5~50cm,危害严重的每3个月施一次。

5.间作不感染线虫的禾本科草本低秆作物,如绿肥、牧草等。

(二)根腐病防治

1.建立排水系统,排除积水。

2.栽植无病苗,并用30%DT胶悬剂100倍浸根及根颈部3小时。

3.发现病株带根彻底销毁,土壤用溴甲烷熏蒸消毒。

4.用90%晶体敌百虫150~30倍液,加麸皮5kg诱杀地下害虫。

5.用30%DT胶悬剂100倍液按0.3kg/株或40%多菌灵500倍液0.5kg/株或50%退菌特800倍液灌根,间隔15~20天灌1次,连灌2~3次效果较好。

(三)缺素症防治

1.结合修剪抹芽、疏花疏果,剪除病枝蔓,抹掉病弱芽,合理留花留果,以免果树负载量过大,造成树势衰弱,降低自身抗病能力。

2.注意平衡施肥,结合浇水,在施足氮、磷(磷肥不宜施用过量)肥料的同时注意增施氯化钾或硫酸钾,盛果园每亩7kg。在偏碱性土壤中加施硫酸铵、销酸铵、酒糟、醋糟和腐熟的有机肥、生物钾,生物有机肥等,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

3.土施微量元素,可每亩施硫酸亚铁1kg,硫酸锌2kg,硫酸镁或水镁矾1~2kg。

4.叶面喷施微量元素,可采用叶喷0.2%~0.4%的硫酸亚铁加0.3%硫酸锌加0.3%~0.5%硫酸镁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开花前叶面喷施效果较好。

在缺素、线虫病及根腐病混合发生的果园,将以上三类方法同时或交叉使用,可有效控制黄叶病的发生危害。

作者单位:河南省西峡县植保植检站河南省信阳市气象局

相关文章

  • 巧防温室黄瓜霜霉病
    巧防温室黄瓜霜霉病

    一、巧调温湿度:避开霜霉病发生的最适宜温湿度(温度18℃左右,湿度83%以上)。白天上午将棚温调控在28℃左右,湿度在75%以下;下午调温在23℃左右,湿度在70%左右。夜晚上半夜巧用低湿度,将棚内湿度调控在80%以下;下半夜巧用低温,将棚内温度调控在13℃以上,即可控制病害的发生。二、巧用高温焖棚...

    2388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 枇杷病虫害防治技术
    枇杷病虫害防治技术

    枇杷抽梢期,即春梢(2-4月)、夏梢(5-6月)、秋梢(7-8月)、冬梢(9-11月),是预防枝腐及叶斑病的关键。抽梢初期喷达科宁可湿性粉剂600倍保护;发病初期喷世高10%水分散粒剂、敌力脱25%乳油或爱苗30%乳油3000-5000倍。枇杷开花期,即9-12月,是预防灰霉病、炭疽病、花腐病的关键...

    2113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管理
  • 春季温室蔬菜真菌性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
    春季温室蔬菜真菌性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

    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青瓜网青瓜小编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提高产量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就和青瓜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春季温室真菌性病害品种较多,采纳“防止为主、归纳防治”的原则。近期发作严重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灰霉病: 此病首要...

    2556 植物病害诊断
  • 如何提高防治棉铃虫的药效
    如何提高防治棉铃虫的药效

    提高防治棉铃虫药效是减少投资、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应从几个方面着手。1.喷药的部位:棉铃虫产卵,一般在棉株顶部、果枝顶尖的嫩叶上、蕾柄和苞叶上。喷药的重点应在棉株顶部和果枝的嫩尖、蕾柄和苞叶上。2.喷药的时间:棉铃虫的孵化规律是,卵色头天白,二天黄,三天黑,四天孵化。孵化后二天危害生长点,第四天迁移...

    1630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
  • 水稻烂秧的防治
    水稻烂秧的防治

    水稻播种后种子不发芽而逐渐发黑腐烂称烂种;扎根以前幼芽腐烂死亡称烂芽;幼苗在2~3叶期死亡称死苗。这三种现象统称水稻烂秧。水稻烂秧分生理性烂秧和传染性烂秧。生理性烂秧是由环境条件不适导致生理失调引起的;传染性烂秧是由病菌引起的。不良的外界条件常能诱发病菌侵染,发生传染性死苗类烂秧。防治水稻烂秧,要采...

    1521 农药名字 病虫害原因
  • 旱田除草剂的选择与应用
    旱田除草剂的选择与应用

    近10年来,我国化学除草剂发展迅速。目前应用的化学除草剂主要有灭生性和选择性化学除草剂,而旱田除草剂主要使用选择性除草剂,选择性除草剂又分地面封锁芽前除草剂和茎叶处理的芽后除草剂。除草剂品种多,应用技术要求高,因此,农民选择对路的除草剂品种并掌握好使用技术是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上推广施用的关键。麦田化学...

    1729 植物病虫害原因 农药使用指南
  • 辛酰溴苯腈中毒急救
    辛酰溴苯腈中毒急救

    急救治疗:若不慎溅入眼内或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如有误服,不要引吐,如果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应将其置于通风处,并立即求医治疗。该药无特殊解毒药,应对症治疗。注意事项:1、施用该药遇低温或高温天气,除草效果可能降低,作物安全性降低,尤其是亚麻当气温超过35℃、湿度过大时不能施药,否则会发生药害。2...

    1354 农药肥料品牌 农药使用教学
  • 如何去除蔬菜中的农药残留
    如何去除蔬菜中的农药残留

    吃蔬菜时,最让人担心的就是农药残留问题。目前已经有研究证明,约有近七成的恶性肿瘤与它有关。但是,不同的蔬菜由于生长周期、病虫害情况等不同,农药使用量有很大差异。哪些蔬菜中的农药残留比较多,我们又该如何去除呢?一般来讲,韭菜、卷心菜、小白菜、菠菜、空心菜等叶类蔬菜农药残留量相对较大。一是因为叶菜的虫害...

    2576 植物病害与病因 农药使用说明
  • 冬洗大棚菜要仔细:大棚菜农药残留高于大田菜
    冬洗大棚菜要仔细:大棚菜农药残留高于大田菜

    入冬后,天气转冷,市场上大棚里生产的蔬菜越来越多,记者从食品卫生部门了解到:大棚菜的农药残留高于大田菜,因此对于大棚里的蔬菜,食用时一定要仔细清洗。   因为在蔬菜的种植中,经常会喷洒一些农药来预防或者控制病、虫等,还可能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这些物质都会不可避免地残留在蔬菜中。大棚菜的农药残留高于大...

    1142 植物病害与病因 农药使用说明
  • 秋季常见鱼病的防治
    秋季常见鱼病的防治

    肠炎病 肠炎病是一种细菌性鱼病,主要危害鱼种和成鱼。病鱼游动缓慢,食欲减退,甚至不吃食。发病的初期,剪开肠道,可见肠壁局部充血发炎,肠道没有食物,或只在肠的后段有少量食物,肠粘液较多。在发病的后期,可以看到肠道、食道、胃呈红色,肠壁的弹性很差,肠内只有淡黄色的粘液,血脓充塞肠道。病情严重的时候,腹部...

    635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
  • 豇豆两种疫病的区分与防治
    豇豆两种疫病的区分与防治

    一、症状区分1、豇豆疫病症状主要为害茎蔓、叶和豆荚。茎蔓发病,多发生在节部,初呈水渍状,无明显边缘,病斑扩展绕茎1周后,病部缢缩,表皮变褐色,病茎以上叶片迅速萎蔫死亡。叶片发病,初生暗绿色水渍状圆形病斑,边缘不明显,天气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大,可蔓延至整个叶片,表面着生稀疏的白色霉状物,引起腐烂。2、...

    1646 果树种植教学 农作物种植知识
  • 棉花蕾铃脱落巧预防
    棉花蕾铃脱落巧预防

    棉花开花结铃高峰期也是蕾铃脱落高峰期,尤其是近期雨水比往年同期多,棉花蕾铃脱落情况比往年要严重。如何减少蕾铃脱落,提高成铃率,是当前棉农比较关心的问题。影响蕾铃脱落的因素光照:在郁闭的棉田里,棉株中下部受光量少,光合作用降低,有机养料供应不足,导致落蕾落铃。温度:日平均气温低于20℃或高于32℃会增...

    2660 农药使用教学 病虫害原因
  • 冬季防治玉米螟效果好
    冬季防治玉米螟效果好

    玉米螟,又名玉米钻心虫、旋心虫、蛀茎虫,是玉米生产的大敌。它不仅繁殖快,而且危害时间长。防治玉米螟除在玉米生长期防治以外,根据玉米螟的生活习性及其越冬规律,冬季防治效果也比较好,可以减少越冬基数,能大大减轻来年玉米遭玉米螟的危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具体防治方法是:处理好玉米秸秆。对于还田的玉米秸...

    384 病虫害原因 农药使用技术
  • 百合白绢病防治
    百合白绢病防治

    症状:全株枯萎,茎基缠绕白色菌索或菜籽状茶褐色小菌核,患部变褐腐烂。土表可见大量白色菌索和茶褐色菌核。病原:SclerotiumrolfsiiSacc.称剂整小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菌丝白色绢丝状,呈扇状或放射状扩展,后集结成菌索或纠结成菌核。菌核似油菜籽状,初白色至黄白色,后变茶褐色,圆形,表面...

    891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知识
  • 樱桃褐腐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樱桃褐腐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症状:主要危害花和果实 ,引起花腐和果腐。发病初期,花器渐变成褐色,直至干枯,后期病部形成一层灰褐色粉状物;从落花后 10天幼果开始发病,果面上形成浅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为黑褐色病斑,幼果不软腐;成熟果发病,初期在果面产生浅褐色小斑点,迅速扩大,,引起全果软腐。防治方法1.清洁果园。将落叶、落果清扫...

    1015 种植常识 果树种植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