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一般发生在叶片嫩梢及果穗上,自上而下蔓延,以危害叶片为主,发病初期首先在叶背面出现针状凹陷发亮的小点,后病斑扩大到1毫米左右,黑色、略隆起,叶正面也随之出现褐色斑点,5-6天后病斑(叶正、反面)中央出现乳白色突起的小点,即病原菌的分孢子堆,以后病斑扩大连成大斑,多成圆形,发病严重时,整个叶片变成黑色,病叶可提早脱落2个月;苗木幼嫩时,若全部叶片枯死,易导致植株死亡,若小苗于出土时发病,小叶及苗颈将全死变黑,病苗扭曲不直。
病原:该病由半知菌亚门盘二孢菌属的真菌引起,其分生孢子盘生于寄主表皮下。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在落叶或枝梢的病斑中越冬,次年五六月间病菌新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力传播,落在幼苗叶片上,由气孔侵入叶片,3-4天出现病状,5-6天形成分生孢子盘,进行再侵染,7月初至8月上旬若高温多雨、地势低洼、种植密度过大,发病最为严重,9月末停止发病,10月以后再度发病,直至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