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杨树的腐烂病及其防治

时间 : 2022-11-24 投稿人 : 花海园艺 点击 :

杨树为杨柳科杨属植物落叶乔木的通称。全属有100多种,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北美洲的温带、寒带及地中海沿岸国家与中东地区。中国有50多种。木材用作民用建筑材,生产家具、火柴梗、锯材、造纸等,同时也是人造板及纤维用材。叶是良好的饲料。杨树又是用材林、防护林和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

杨树的腐烂病及其防治 | 植物病虫害

多年来我国在杨树科学研究上取得不少成就,成功地引进和自己选育出一批杨树优良无性系品种,经大面积推广,已形成巨大生产力,经济效益显着。进行了丰产栽培技术组合成丰产栽培模式和配套技术,缩短了轮伐期,提高了产量及木才质量。在杨树病虫害防治方面,提出了一些确实有效的方法和综合防治技术。由于采用了优良的杨树品种和中产栽培措施,十多年来我国新造杨树人工林,单位面积产量比以前有所提高,轮伐期也缩短了。

近几年由于国家退耕还林和“三北”防护林四期造林工程的实施,很多省市在工程建设中,营造了大量的杨树丰产林,现在全国杨树人工林面积约600万公顷,占全国人工林总面积的19%,是世界杨树人工林面积的4倍。由于杨树易感染病虫害,导致工程成果难以巩固,甚至失败。

近年来腐烂病(也叫烂皮病)是杨树死亡的主要原因。大部分杨树尤其是速生品种都可能受到侵染。

一、杨树腐烂病发生症状。杨树干部和枝条是烂皮病发生部位。表现为干腐和(枯梢)枯枝两种类型。

1、干腐病:主要发生于主杆、大枝及分叉处。发病初期是暗褐色,水渍病斑,略肿胀,皮层组织腐烂变软,皮下有酒糟味,以手压之有水渗出,后失水下陷,有时病部树皮溃裂,甚至变为丝状,病斑有时有明显的黑褐色边缘。在适宜条件下,纵向扩展较横向快。当病部包围树干一周时,其以上部分即行枯死,皮层腐烂,纤维分离如麻状,易自木质部边材也变色。后期病斑上生出许多针头状大小突起,即病菌分生孢子器。潮湿天气时,自分生孢子器孔口挤出黄色、橙色或红色卷丝状分生孢子角。

2、枯梢病:主要发生在苗木,幼树及大树枝条上。发病初期呈暗灰色,病部迅速扩展,环绕一周后,上部枝条枯死。

二、杨树腐烂病病源及发病规律

该病害主要是子囊菌亚门的污黑皮壳菌,其无性型为半知菌亚门的金黄色壳囊孢菌。以菌丝体和未成熟的子实体在病组织内越冬。越冬病斑内产生分生孢子器和成熟的分生孢子,成为当年侵染的主要来源。翌年4月开始发病,5月下旬至6月形成第一个发病高峰。7-8月气温增高时病势减缓,9月出现第2个发病高峰,此时病菌来源于当年春季病斑形成的分生孢子,10月以后停止。春季气温达10℃以上,相对湿度在60%以上时,病害开始发生;24-28℃时最适宜发病。病菌从伤口或皮孔进入,潜育期约1个月。从发病到形成分生孢子期需要2-3个月,秋季在病斑上形成囊腔和子囊孢子。潜伏侵染是杨树溃疡病的重要特点,子囊孢靠风力传播至寄主皮层上,由伤口侵入,过冬后再显病症。当树势衰弱时,有利于发生病害。当年在健壮的树上发病的病斑,翌年有些可以自然愈合。同一株病树,阳面病斑多于阴面。未移植的苗木一般不发病或病害很轻。一经移植,水分失去平衡,树势衰弱,病害便易于发生。春季发病高峰是前年秋季侵染造成的结果,而不是当年春季侵染的缘故。春季造林时,初定植幼林上的新病斑也是头年在苗圃感染所致。所以,苗木带菌数量与新林地幼树的发病程度密切相关。干旱瘠薄的立地条件是发病的重要诱因,也是我国干旱和半干旱的“三北”地区溃疡病特别普遍而严重的主要原因。起苗时大量伤根和造林时苗木大量失水,是初栽幼树易于发病的内在原因。杨树的不同种类及品系对溃疡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异。白杨派树种抗病,黑杨派树种抗性中等,而青杨派树种则多易感病。青杨派与黑杨派树种的杂交品系绝大多数也是较易感病的。青杨、小青杨、群众杨、北京杨都是高度感病的杨树。在抗病的派别中,有的品系是感病的,如毛白杨是较抗病的树种,其中有些品系(三倍体毛白杨)却十分感病。在感病类型中也有抗病品系。同时,树种的感病性与其所在环境条件关系也非常密切。

三、杨树腐烂病防治措施。提高树木生长势,增加树木抵抗力是防治这种病的根本途径。

⑴栽植时选择好适宜的土壤和品种,做到适地适树。严格技术规程,提高抗病力。⑵培育壮苗。插条应存于2.7℃以下的阴冷处,以免降低插条生命力,避免苗木长途运输,认真假植,造林前浸根24小时以上或蘸泥浆。⑶栽植后抚育管理,防治蛀干害虫,合理整枝并不留残桩。修枝应选择在冬季进行,尽量避免雨季修枝。避免强度修枝,剪锯口应涂石硫合剂消毒,或梧宁霉素涂抹或高浓度喷雾。⑷对严重感病的杨树应及时清除,烧毁,避免病菌传播。严重感染的林分彻底清除,以免形成新的侵染源,感染更大面积的林分。⑸加强林地抚育管理,促使林木生长旺盛。进入冬季之前或是早春病菌还没有进行繁殖传播之前,在幼龄地树干上喷施高浓度杀菌剂,中龄林要在树干涂刷杀菌剂,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可以防病,治疗病树应先刮除病斑再涂刷药剂效果较好。实践证明在发病位置涂抹杀菌剂15天后有明显新的生肌伤口出现愈合。⑹感病较轻的植株或林分,在加强管理、提高树林生长势的同时,用刀刮除病斑,应刮至健部,然后进行喷干或涂干处理。可选化学药剂有10倍的食用碱水,或20%农抗120水剂10倍液,50倍40%福美砷、50%退菌特100倍、5%托布津、多菌灵等,连涂2-3次即可。

相关文章

  • 沙糖桔的病害防治
    沙糖桔的病害防治

    1、溃疡病:发生在4~8月幼果期和新梢生长期。为害叶片、枝梢和果实。防治方法:(1)冬季清园时,彻底剪除病枝、病叶;夏秋季发生病叶、病枝、病果也要清除。(2)在春、夏、秋梢抽生期,叶片未展开时喷药,可喷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50%托布津100倍液。2、疮痂病:春梢期为害春梢和幼果...

    443 农业种植教程 果树种植方法
  • 叶面肥不能作农药用
    叶面肥不能作农药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上叶面肥品种种类也越来越多,大多数含有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可防止作物因缺素而引起的各种生理性病害。有些叶面肥含有腐殖酸、生长调节剂、生理活性物质,对改善产品品质和提高产量有一定效果。但多数叶面肥并不含杀菌剂、杀虫剂,对由真菌、细菌、病毒引起的侵染性病害,没有直接的防治作...

    2869 植物病虫害原因 农药使用指南
  • 水稻螟虫防治技术
    水稻螟虫防治技术

    为害水稻的螟虫主要是三化螟和二化螟。在长江流域,三化螟一般一年发生3代至4代,二化螟一年发生2代至3代。    齐泥割稻或翻耕灌水,可降低螟虫虫源基数,其农药防治方法如下:    防枯心,当田间三化螟卵块达60块/亩以上,或“假枯心”在60株/亩以上;二化“枯鞘团”在60个/亩以上时,可用下列农药:...

    1143 植物病害与病因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 今春小麦要防四害
    今春小麦要防四害

    今年我国冬小麦主产区底墒较足、苗情较好,但由于受去年秋播期间降雨和前茬作物熟期推迟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地区晚播和弱苗面积较大。同时面临“倒春寒”、病虫害、连阴雨和倒伏等潜在威胁,春季麦田管理任务十分艰巨。据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介绍,今年小麦播种面积增加,优质、抗病、增产潜力高的品种比例显著增加,新技术...

    2497 农药肥料品牌 农药
  • 牡丹栽培养护及病虫防治方法
    牡丹栽培养护及病虫防治方法

    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而且品种繁多,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牡丹以洛阳、菏泽牡丹最富盛名。牡丹现栽培品种已达460多个。按花色分类:紫色品系有彭州紫、乾道紫、泼墨紫、葛巾紫、福严紫等珍品,红色的...

    2854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知识
  • 葡萄病害的诊断与防治技术
    葡萄病害的诊断与防治技术

    一、黑痘病葡萄黑痘病又叫疮痂病。葡萄叶片、穗轴、果梗、卷须、新梢、果实等幼嫩部分均可发病。感病部位产生褐色斑点,叶片、嫩梢、卷须等扭曲、皱缩,幼果畸形。该病于早春葡萄发芽前后及开花后发生,多雨年份、果园排水不良、管理粗放、树势衰弱发病较重。在葡萄展叶至果实着色前进行防治,每隔10—15d喷1次药;开...

    1514 农药使用指南 病虫害防治
  • 羽衣甘蓝(叶牡丹)病虫
    羽衣甘蓝(叶牡丹)病虫

    一、蚜虫蚜虫繁殖力很强,一年可繁殖多代,大量蚜虫常群聚在羽衣甘蓝叶片、嫩茎上吸食汁液。防治方法:在蚜虫初发时,可喷40%的氧化乐果、乐果1000~1500倍液或辛硫磷乳剂1000~1500倍液。二、卷叶蛾卷叶蛾俗称卷叶虫,以其幼虫卷叶危害,常将叶片用丝卷起,躲藏在其中取食危害。防治方法:(一)冬季把...

    1306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方法
  • 氟酰胺
    氟酰胺

    呋吡酰胺:制剂GP、GR、WP如有1.5%颗粒剂、0.5%粉剂和15%可湿性粉剂。分析方法GLC或HPLC。作用机理与特点对电子传递系统中作为真菌线粒体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基质的电子传递系统并无影响,而对以琥珀酸基质的电子传递系统,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即呋吡酰胺对光合作用Ⅱ产生作用...

    342 植物病虫害原因 农药使用技巧
  • 罗汉鱼常见疾病及治疗
    罗汉鱼常见疾病及治疗

    罗汉鱼的疾病预防和治疗罗汉鱼的体质很好,一般都不会生病,但罗汉鱼也有他致命的病。1、突眼和烂肉:原因是用来喂食的小鱼。从小到大都是用抗生素喂养的,鱼吃多了就会出现突眼和烂身。得病后一般都无法救活,就算救活了也是残废,失去了观赏的效果.。2、头洞病:原因是营养不良,饲料配方单调而造成缺乏某种元素,所以...

    713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
  • 雨季露地西瓜要防病
    雨季露地西瓜要防病

    当前已进入雨季,越夏西瓜在生产中易发生疫病和炭疽病。所以提醒瓜农要着重预防这两种病害。西瓜疫病又叫西瓜疫霉病,俗称“死秧”,是一种土传真菌病害,在西瓜幼苗及成株期均能发生,尤以西瓜生长后期、高温多雨条件下,发病迅速而严重。一般雨季来得早、降水时间长、雨量大,则发病早、病情重、...

    1215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 栀子花黑星病和黄化病的防治
    栀子花黑星病和黄化病的防治

    1.黑星病(1)症状特征:黑星病的病斑圆形或近圆形,大小不一,大的10~14毫米,小的4~8毫米,黄褐色至褐色,病斑上多有疏密不等的轮纹,边缘深褐色明显。后期病斑易破裂,破裂处生黑色霉状物,即病菌子实体。叶背病斑颜色较叶面浅。病菌以菌丝体在病部存活或越冬。翌年4~5月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而侵染发...

    389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知识
  • 葡萄黑痘病防治技术
    葡萄黑痘病防治技术

    葡萄黑痘病又名疮痂病,俗称“鸟眼病”,是葡萄上的一种主要病害。主要危害葡萄的绿色幼嫩部位如果实、果梗、叶片、叶柄、新梢和卷须等。目前,葡萄已扬花,是预防和防治葡萄黑痘病的关键时期。不同发病部位的症状具体表现如下:幼果感病,表面产生深褐色小圆点,后扩大成中央灰白色、边缘有深褐色晕圈的病斑,呈“鸟眼”状...

    488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管理
  • 大樱挑流胶病防治
    大樱挑流胶病防治

    流胶病是大樱桃常见枝干病害。病株自春季开始,在枝干伤口处以及枝杈夹皮组织处分泌树胶,分泌物呈白色透明胶状,病部稍肿起,其下皮层及木质部变褐腐朽,并附生其他杂菌。流胶后树体衰弱,生长和结果都受到影响,最后死亡。大樱桃流胶病多从6月份开始发生,采果后随着雨季的到来病情加重,流胶程度与树势密切相关,树势越...

    1590 果树种植科普 蔬菜种植知识
  • 春豇豆栽培技术
    春豇豆栽培技术

    豇豆耐高温喜光,较耐旱不耐涝。1、选用优良品种豇豆品种类型很多,要根据气候条件、栽培习惯、种植季节等选用适当的品种。2、播种育苗春季豇豆一般采用育苗移栽,不仅可适当抑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还可提早播种、提早收获,并延长采收时间。2.1播种期大棚栽培播种期为2月下旬,小拱棚为3月上旬,露地栽培育苗...

    2951 农药使用技巧 农药使用方法
  • 大豆顶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大豆顶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症状大豆顶枯病属病毒性病害,病原为SMV。此病今年在五大连池地区的发生时间持续较长,从苗期开始到鼓粒期都有发生,以花期后发病最重。症状表现为幼苗子叶上产生褐色环班、生长点坏死,有的苗随即枯死。在田间以点块发生为主。开花前期感染的植株,病株节间延长,其茎的顶端延长,顶芽变褐,弯曲成钩状,植株开始变脆、...

    253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