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霉病是一品红栽培中最常见的病害,在温室中整个生长季都可能出现,且植株的各个部分都可能感染。因主要发生在冬季,此时正值一品红开花季节,一旦遇到阴雨绵绵、潮湿天气,往往一发不可收拾。
灰霉病主要为害一品红花序、苞片、花枝和嫩梢,幼嫩植株有时会在栽培介质表面染病。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这种腐烂组织上便会形成灰色的茸毛状霉。在成熟的枝茎上会出现黑色腐烂,这种黑色腐烂会环绕茎枝发展,致使损伤面之上的叶子出现萎蔫。当侵染苞片时,红色苞叶感病后会变成淡紫色。
一、发病规律 一般均由花序开始出现水浸状病斑,随后逐渐扩大,病组织变成褐色至黑色并腐烂,在潮湿的环境下后期表面形成一层灰色至灰褐色霉层,病斑处覆盖一层病原菌分生孢子,病原菌继续传至苞片,初期产生水浸状褪色斑点,以后逐渐扩大成不规则形。花器被侵染后也变褐色,腐烂并脱落。病原菌再扩展至枝条,在枝条上产生黄褐色至褐色病斑。后期病斑明显向下凹陷呈黑褐色,严重时病斑处呈干枯状,完全失去观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