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如何防治芝麻枯萎病

时间 : 2023-01-27 投稿人 : 寻梦 点击 :

枯萎病是芝麻的主要病害之一。普遍发生于我国河南、湖北、安徽、河北、江西等主要芝麻产区,一般发病率10%~20%,严重时达30%,可减产30%,使芝麻的品质显着下降。所以,防治枯萎病是关系到芝麻增产增收的关键。

一、症状

芝麻枯萎病从苗期到成株期都可发生。苗期发病出现猝倒或枯死。成株期发病根部往往是半边根系变为褐色,并沿茎部向上伸展,使相应的茎部外表变为红褐色的干枯条斑,湿度大时出现粉红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发病的一侧叶片变黄、萎蔫后枯死,是典型的维管束病害。一般病株较健株节间缩短、变矮。病株籽粒秕瘦,易炸蒴落粒。

二、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潜伏在种子内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侵染幼苗的根,从根尖或伤口侵入,也能直接侵染健根,进入导管,向上蔓延到植株各部。连作地、地温高、湿度大的瘠薄沙壤土易发病。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

三、综合防治措施

1.种植抗病品种。品种间抗病性存在显着差异,推广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的一个经济有效措施。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抗病品种。

2.合理轮作。茬口与枯萎病的发生关系密切,合理轮作是防病增产的重要措施。实行2~5年轮作可以减少该病的发生。轮作作物以禾谷类作物为好,不要与花生、豆类和黄麻等感病严重的作物轮作。

3.沟厢栽培。芝麻是一种耐旱怕涝的作物,涝渍时病害严重,进行沟厢栽培能达到排涝防病的目的。播种时要高标准高质量,建立小厢田间排水系统,一般厢宽2~5米,沟深15~20厘米为宜,做到地界沟、地头沟和地外排水沟3沟相通,使明水能排,暗水能泄。

4.科学施肥。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施用纯氮应控制在15公斤/亩,氮、磷、钾比例为1∶1∶1。施用的厩肥或堆肥,必须充分腐熟后再施用。

5.药剂拌种。在播种前进行药剂拌种,杀死种子上的病菌,减少初次侵染的菌源,达到防病的目的。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使用量为种子量的0.2%~0.3%。防治效果为86.37%和82.04%;增产效果为19.10%和18.67%。

6.成株期喷药。田间发现病株后应及时喷药,可用40%克菌灵800倍液或2.5%适乐时1000倍液、50%速克灵1000倍液和40%抗枯宁1000倍液,喷药量为50公斤/亩,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药2~3次。

相关文章

  • 如何防治花生叶螨病
    如何防治花生叶螨病

    发生规律及为害症状:花生叶螨在每年3月下旬开始活动,4月下旬至5 月上旬迁入花生田为害,6、7月间为发生盛期,对春花生可造成局部为害。7 月中旬雨季到来,叶螨发生量迅速减少,8 月份天气干旱可再次大发生,在花生荚果期造成为害。9 月中下旬花生收获后迁往冬季寄主,10月下旬开始越冬。花生叶螨群集在花生...

    2777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教程
  • 香石竹叶脉斑驳病防治
    香石竹叶脉斑驳病防治

    香石竹叶脉斑驳病毒侵染香石竹植株出现不明显的花叶,幼叶表现系统性褪绿斑,叶脉上产生暗绿色斑点,老叶症状则不明显。感病植株生长迟缓,花朵小而少,花瓣上形成碎色,尤其在红色大花品种上特别严重。冬季叶片往往出现隐症现象。香石竹叶脉斑驳病是由香石竹叶脉斑驳病毒侵染引起的,这是一种病毒病害。病毒粒体线状。钝化...

    275 种植科普 种植指南
  • 马铃薯主要地下虫害早防治
    马铃薯主要地下虫害早防治

    一、主要害虫 1.蝼蛄也叫拉拉蛄、土狗子。蝼蛄的成虫(翅已长全的)、若虫(翅未长全的)都对马铃薯形成危害。它用口器和前边的大爪子(前足)把马铃薯的地下茎或根撕成乱丝状,使地上部萎蔫或死亡,也有时咬食芽块,使芽子不能生长,造成缺苗。它在土中串掘隧道,使幼根与土壤分离,透风,造成失水,影响苗子生长,甚至...

    2756 农药 病虫害图片
  • 氯硝胺
    氯硝胺

    该类杀菌剂品种简介品 种作用机理和特点登记制剂公顷用量(a.i.) 防治对象推荐度活化酯激活植物自身防卫反应,保护/超长效/可混用增效50%,63%WP12~30g白粉/锈病/霜霉☆☆☆吲哚酯保护剂,对抗性灰葡萄孢子也有很好的活性100~300g灰霉病溴硝醇氧化细菌酶中巯基,抑制脱氢酶活性,种子处理...

    1797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使用指南
  • 生姜无病毒苗
    生姜无病毒苗

    生姜是药食两用的经济作物,具有栽培容易、产量高、价格高等特点,但是生姜在生产上长期采用无性繁殖,容易感染多种病毒病,使生姜品质变差,叶子皱缩,生长缓慢,一般减产30%~50%。应用生物技术中热处理分生组织脱病毒技术,可获得生姜优良品种的无病毒苗,其增产效益十分显著。一、生姜热处理分生组织培养脱病毒技...

    2232 蔬菜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
  • 发财树常见的病害--根和叶
    发财树常见的病害--根和叶

    发财树常见的病害有根(茎)腐病与叶枯病。一、根(茎)腐病这是一种严重危害发财树的常见病害,又称为腐烂病。防治方法:(1)保持栽培环境的干爽,重视栽培介质及场地的消毒;(2)半成品出柜卸至操作棚后,即用速克灵喷洒发财树头部,以预防灰霉病菌的危害;(3)栽种前用利刀剪除主根顶部扭伤及腐烂组织,然后再用速...

    932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知识
  • 农用杀菌剂的科学施用方法
    农用杀菌剂的科学施用方法

    农用杀菌剂是指能直接杀死真菌或细菌的孢子和菌丝体,或抑制病菌生长发育的化学药剂。1 农用杀菌剂必须在作物病害发生前或发病初期使用杀菌与杀虫杀螨不同。杀虫杀螨的原则是见虫杀虫,见螨杀螨,即只有当虫口或螨虫在单位面积内达到一定数量时,进行防治就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而杀菌则不然,杀菌的原则是以预防为主,...

    713 植物病害与病因 农药使用说明
  • 枣炭疽病的防治方法
    枣炭疽病的防治方法

    枣炭疽病是枣生产中重要的病害之一,分布于河南、山西、陕西、安徽等省。以河南灵宝大枣和新郑灰枣受害最重。果实近成熟期发病,果实感病后常提早脱落,品质降低,严重者失去经济价值。炭疽病危害一般年份产量损失20-30%,发病重的年份损失高达50-80%。该病除侵害枣外,还能侵害苹果、核桃、葡萄、桃、杏、刺槐...

    395 果树种植科普 蔬菜种植指南
  • 唐菖蒲的红斑病
    唐菖蒲的红斑病

    症状:发病初期,感病叶片上产生半透明斑点,病斑圆形,淡黄色,中央红褐色。发病后期,病斑可相互连接成不规则形大斑,斑块上仍保留着许多红斑。潮湿条件下,引起叶枯和地上部死亡。病原:病原为匍柄霉菌(Stemphyliumsp.),隶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真菌。发病规律: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中越冬,...

    1400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管理
  • 果树病害防治的原理和方法
    果树病害防治的原理和方法

    果树病害流行必须具备三大要素:①致病力强的病原物;②大量的感病寄主;③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引起果树发病五大类病原物主要是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等,在果园中,引起果树传染性病害发生的主要病原是真菌。在果园中,真菌潜伏在不同场所渡过休眠期。春天气温不断回升,为真菌的繁殖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条...

    282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使用指南
  • 文心兰花叶病
    文心兰花叶病

    症状:开始叶上沿叶脉生淡黄色的不连续条斑,常呈花叶状。接着病斑一部分叶肉细胞坏死,形成表面下陷的褐色坏死斑。病原国兰花叶病毒(CyMV)及ColMV等几种病毒。传染途径以汁液传染为主。防治方法:1、温室要合理通风,避免高温高湿;注意排水,适当增施磷、钾肥;及时清除病叶、病果及残株。2、发病初期及时喷...

    257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指南
  • 无公害蔬菜病虫防治技术(二)
    无公害蔬菜病虫防治技术(二)

    高温闷棚。可减轻设施栽培病虫为害。例如35~40℃高温闷棚午后2小时左右可控制黄瓜霜霉病蔓延。利用温度、湿度双因子或单因子控制,迫使病原菌孢子或菌丝不能顺利萌发和侵入,可减轻霜霉病、黑星病为害。  性信息素应用。分别用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等三种性信息素引诱雄蛾,对三种害虫种群动态、蛾量监测...

    1700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使用技术
  • 甜菜田怎样进行化学除草
    甜菜田怎样进行化学除草

    具体方法是:防治一年生禾本科和小粒种子的阔叶杂草可用74%的乐利(环草特)4.5~6.5升/公顷,播前土壤处理;防治野燕麦可用燕麦畏播前土壤处理;防治阔叶杂草苗后用16%的甜菜宁6~9升/公顷、16%的甜安宁6~9升/公顷进行除草;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苗后可用12.5%的拿捕净1.25~1.5升/公...

    1377 病虫害原因 农药使用技巧
  • 水稻瘤矮病综合防治技术
    水稻瘤矮病综合防治技术

    广东省信宜市在近十年来进行了水稻瘤矮病综合治理防治技术试验,初步探索出了一套综合防治技术。该技术采取“三及时”,即:收割后及时翻犁、播种后及时施药和插植后及时剔除病科。通过治虫防病,扑灭传毒昆虫电光叶蝉,翻犁晒田使再生稻和落粒稻不能存活,从而杜绝该病的初侵染源。防治策略是治虫源,保全面;治秧田,保本...

    1528 农药肥料品牌 农药使用技巧
  • 温室西葫芦主要病虫害防治
    温室西葫芦主要病虫害防治

    病害一、白粉病1.发病初期在叶面或叶背及幼茎上产生近圆形小粉斑,叶正面多,以后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晰的连片白粉,严重的整个叶片布满白粉。发病后期,白色的菌斑上生出成堆的、黄褐色小粒点,后小粒点变黑。2.防治方法:①注意田间通风透光,保持田间清洁,发病初期及时摘病叶、老叶;禁止大水漫灌。②常用有效药为...

    2512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管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