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玉米苗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时间 : 2023-04-05 投稿人 : 德瀚园艺 点击 :

甘肃河西走廊丰富的光照资源和灌溉条件,是国内重要的制种基地。近几年制种玉米苗枯病发生严重,并有发展趋势,重病田发病率高达30%以上,甚至有的田块严重缺苗,翻梨改种,已构成影响制种玉米高产、农民增收的重要问题。现将调查研究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玉米苗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 植物病虫害

一、症状与病原

玉米苗枯病主要发生在5月中、下旬,玉米生长4—7叶期,表现的症状特点是叶片边缘首先出现黄褐色枯死条斑,个别叶片或植株出现萎焉,3—5天后叶片变青灰色或黄褐色枯死。发病株根毛初期出现淡黄色至黄褐色侵染点,1—2天后即变为黄褐色水渍状坏死,严重时皮层腐烂,根毛脱落。拔起病株,在根部发病部位有时出现白色、灰白色或粉红色霉状物,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经分离培养和致病性测定,引起苗枯的病原主要是串珠镰刀菌,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上,小型分生孢子多串生,亦有球状蔟生,椭圆形、卵形、纺缍形,无色、单胞,少数具一隔,大小为3.5—3.8um×2.2—5.2um;大型分生孢子新月形,有脚胞,有横隔膜3—5个,亦有6—7个隔膜,但少数无色,大小5.5—60.0um×2.5—4.7um。

二、流行规律

玉米苗枯病初侵染来源多,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

1.病残体和土壤带菌。连作种植是造成病残体、土壤带菌的主要原因。据调查,连作1—3年的田块,苗枯病发病率分别为7.1%、11.6%、15.9%,连作田块长病类重的原因主要是镰刀菌残留土壤和病株残体中大量繁殖和积累,使土壤病原基数逐年上升。其次是由于同一种作物吸收营养元素的选择性,使土壤中营养元素呈现生理不平衡,据测定,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中N、P、K总量虽变化不大,但速效锌、硼的含量成倍减小,水解氮和速效钾的含量明显降低,不均减少15—17ppm。因此使植株抗病力明显降低。

2.种子带菌。这是苗枯病发生早并能形成中心病株的主要原因。种子表面经用0.2%升汞消毒后分离监测,种子带菌率平均达0.5%—3.5%。

3.肥料带菌。近几年农民对土地有机肥施入量减少,有的还生肥上地。在玉米产区,猪、畜饲草料又多以玉米秸秆和籽粒粉碎为主要原料。经试验,将苗枯病株收集,添加牛饲料喂养2天后,收集粪便,不经发酵腐熟穴施,玉米苗枯率达6.4%—13.5%,因此肥料带菌也是造成苗枯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4.整地不平。土壤低洼积水处和距田埂四周发病重,主要原因是土壤粘重,温度低且土壤湿度大,不利于幼苗根系发育而造成植株抗病力下降。

5.发病与气候的关系。据调查,4—5月气候温暖,土壤升温快,幼苗发病轻。2001年4—5月未遇寒流侵入,气温较同期偏高1—1.5℃,出苗快,生长旺,发病率不超过10%,有的田块只零星发生。而2002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阴雨天较多,土温低,发病率达5%—21%,严重的高达30%以上。

三、防治方法

玉米苗枯病初侵染途径较多,发病早,植株死亡速度快,防治难度大。因此要立足农业措施、种子消毒为主的方法进行综合防治。

1.轮作倒茬。要尽量合理安排茬口,与非玉米茬作物轮作,尤其以小麦、玉米带状种植后的茬地,要科学的安排前茬小麦带进行小倒茬。

2.深翻灭茬,平整土地。玉米收获后要及时深翻灭茬,促进病残体分解,抑制病原菌繁殖,减少土壤带菌量。播前要精细整地,防止积水,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植株抗病力。

3.增施腐熟的有机肥料。严禁生粪上地,阻断肥料带菌途径,减少发病。

4.种子消毒。播前1周,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0%克霉灵600倍液浸种40分钟,凉干后播种。或用激抗菌剂1份加水20份的浸出液,浸泡种子12小时播种,既能防病又能壮苗增产。

5.育苗移栽补苗。制种玉米经济效益较高,适量的育苗移栽补苗,解决因苗枯病形成的缺苗断垄是比较可行的途径。方法是玉米播种时,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方整理苗床或准备营养钵,为降低生产成本,营养钵可用旧塑料或牛皮纸自制,规格为直径7—8厘米、高8—9厘米即可。苗床土和基质用过筛的炉渣和河沙3:1混合,加入适量腐熟的有机肥拌均后装床和钵体中,浇水,2—3天后播种消毒种子。移栽时必须做到带土(或基质)移栽,及时浇水,绝对不能伤根,造成缓苗,否则植株不能正常发育,影响授粉时间的配合和产量。

相关文章

  • 丝瓜的褐斑病
    丝瓜的褐斑病

    主要症状主要为害叶片。病斑褐色至灰褐色,圆形、长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0.5-13.0毫米。病斑边缘明显或不明显,有时出现褪绿至黄色晕圈。早晨日出或傍晚日落时,病斑上可见银灰色光泽,即病原体反射光线所致。发病原因菌丝体或分生孢子丛在土中的病残体上越冬。发病期间病菌借气流传播蔓延。温暖高湿,偏施氮肥,或...

    1835 农药肥料品牌 农药使用指南
  • 防治菜豆落花落荚措施
    防治菜豆落花落荚措施

    一、合理密植。每穴留菜豆苗不宜太多,矮生种每穴留3株,蔓生种每穴留2株,并且蔓生种要及时搭高架,合理配置株行距,让其攀援而上,防止田间郁闭,通风透光不良。二、控好温度。合理调控好大棚的温度,改善通风条件,调节好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是提高菜豆结荚率的一条重要措施。白天应控制在24~28℃,夜间应...

    322 植物杀虫药有哪些 农药种类
  • 马蹄莲青枯病防治
    马蹄莲青枯病防治

    马蹄莲枯萎病是马蹄主要病害之一,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病,尤以9月中旬至10月最严重。其症状有青枯型和枯斑型。①青枯型表现为从秆端或一侧失水呈青枯状,并向下扩展,最后整秆枯死,尤其在雨后天晴时,其症状在田间最为明显。病株一般不结荠或结白荠,危害较大。②枯斑型一般比青枯型发病迟,一般在9月下旬以后。表现症...

    1139 农药肥料品牌 农药使用说明
  • 菊花黄萎病的防治方法
    菊花黄萎病的防治方法

    一、为害症状:菊花黄萎病发生普遍,染病株叶黄色柔弱,黄化最初仅限于下部少数叶片,后逐渐增多,老叶变褐枯死。花小或不能开花。二、病原菌形态特征:病原为VerticilliumdahliaeKleb.属半知菌类真菌。菌丝体白色,分生孢子梗直立,长110-130微米,呈轮状分枝,每轮3-4个分枝,分枝大小...

    481 菊花 农业种植教程 菊花病害防治
  • 蔬菜常见药害症状与补救措施
    蔬菜常见药害症状与补救措施

    一、 蔬菜药害症状1、 斑点 主要有叶上的黄斑、褐斑、枯斑等。2、 叶片发黄 如速灭杀丁在西瓜上施用引起新梢发黄,苯磺隆、漂移到其它作物上出现黄化等。3、 畸形常见的畸形有卷叶,丛生根肿,畸形果等。如番茄喷洒高浓度的奈乙酸会出现卷叶;2,4D施用不当出现空心果,畸形果;纯度不高的三十烷醇易使番茄嫩叶...

    1067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植物病害诊断标准
  • 杨树烂皮病的防治与控制
    杨树烂皮病的防治与控制

    杨树烂皮病又称杨树腐烂病,主要危害树木的枝干,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此病传染性极强,病害流行,往往造成林木大片死亡,损失很大。近年来由于杨树大面积栽植,此病各地时有发生,单一的杨树品种栽植,会给此病大发生创造条件,如不加严格防治与控制,有大发生的可能。防治与控制方法:1.地区内林木多品种...

    689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指南
  • 东魁杨梅黑斑病防治
    东魁杨梅黑斑病防治

    防治方法:1、摘除树上的病叶,清除果园中的病落叶,集中烧毁或结合施肥深埋,以减少菌源;2、加强树冠管理,剪除内膛过密的枝条,对今年春梢抽生过多的树要进行人工抹梢控梢,使树体通风透光,降低林地湿度,减少发病;3、增施有机肥及钾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4、抓好喷药防治工作。防治时间及次数:5月上...

    1222 果树种植指南 蔬菜种植指南
  • 油松毛虫的发生与防治
    油松毛虫的发生与防治

    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又名松虎,属鳞翅目枯叶蛾科,国内分布于华北油松分布区以及山东、四川两省区,除为害油松外,还可为害马尾松。为害特点 幼虫取食针叶,为害严重时叶丛被吃光。形态特征 成虫 雌虫体长23-30mm,翅展57-75mm;雄体...

    2115 农药使用方法 农药英文
  • 茄子黄萎病发生规律及综防技术
    茄子黄萎病发生规律及综防技术

    茄子黄萎病俗称半边疯、黑心病,近几年来蔓延迅速,是茄子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我市自从1995年引进台湾紫长茄子品种“农友704”栽培以来,种植面积每年都达到233hm2以上。但是茄子病害发生日趋严重,尤以黄萎病为最,一般发病后产量损失20%-30%,严重时损失达到60%以上。从1997年开始,我中心...

    2114 农业种植禁忌 农作物种植
  • 植物性生物农药之其他种类
    植物性生物农药之其他种类

    青蒿素是从青篙(黄花蒿)中分离出来的倍半萜类化合物,青蒿素及其类似物对菜粉蝶、小菜蛾幼虫具有拒食活性。茼蒿素是从蔬菜茼蒿中分离出来的活性化合物,茼蒿素及其类似物对小菜蛾、菜粉蝶和斜纹夜蛾幼虫具有较好的拒食、生长发育抑制和毒杀活性。能明显地降低菜粉蝶幼虫体壁、血淋巴、血淋巴蛋白质、血淋巴总糖原和幼虫糖...

    1855 农药种类 病虫害图片
  • 大豆根腐病的识别与防治
    大豆根腐病的识别与防治

    大豆根腐病主要是苗期发生,病苗的主根和靠地面的茎基部形成红褐色,略凹陷的病斑,皮层开裂呈溃疡状。幼苗被害严重时,茎基部变褐细缩折倒枯死,幼株被害严重时,植株变黄,生长迟缓矮小。大豆根腐病菌在土壤中越冬,当苗期多雨、地温低、土壤湿度大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黏重发病重。重迎茬地发病重,高粱茬地种大豆...

    667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禁忌
  • 带菌水稻玉米大豆种子识别
    带菌水稻玉米大豆种子识别

    识别带病种子,以便不使用病种或者严格消毒后才使用,对确保苗齐苗壮,夺取农作物丰收至关重要。现将带菌种子的识别方法介绍如下。一、水稻种子1、恶苗病:恶苗病俗称“公禾”,谷粒有的病粒变成苗,有的在谷粒外颖缝合处有一条线状条纹,有的病粒变成瘪粒,而谷粒外表没有症状。2、稻瘟病:受害...

    677 农药肥料品牌 农药
  • 苦瓜根结线虫
    苦瓜根结线虫

    该虫为害植株的症状:轻害株生长缓慢,重害株明显矮小。叶片发黄,结瓜不良,植株萎蔫,最后枯死。为害根部时,多发生在侧根及须根上,形成许多小瘤状虫瘿,表面粗糙,浅黄色或深褐色。最后植株枯死。防治方法:深翻地消灭越冬虫源,实行与非寄主作物轮作.特别与水田轮作更好.在初发期用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

    918 农药名字 病虫害原因
  • 小麦赤霉病引起病株腐烂
    小麦赤霉病引起病株腐烂

    赤霉病从小麦幼苗期就可发病,引起苗腐、茎基腐和穗腐,其中以穗腐最为普遍和严重。苗腐是由于种子带病或土里的病残体带菌引起的,轻则病苗长势弱,重则死苗,病苗没有穗腐时的粉红色霉层,只是根部变褐。苗腐春麦区易发生。穗腐是小麦扬花期病菌入侵引起的,起初在小麦穗上出现水渍样的病斑,以后麦穗枯黄;气候潮湿时,病...

    2952 农业种植禁忌 种植方法
  • 豇豆常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豇豆常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一)豇豆根腐病俗称烂根、死藤、豇豆瘟,各地均有发生,为害较重。豇豆从苗期到收获期均可发病,主要侵害根和茎蔓。根部发病,呈典型根腐,主、侧根及茎基部变褐色腐烂,病部略凹陷。地上部叶片由基部向上逐渐枯黄,严重时全株枯死,有时根部及茎基部出现褐色纵向裂痕。茎部发病,造成茎腐。开始病部呈水渍状,边缘红褐色...

    2762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