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又名夜合、山百合、中蓬花等,是一种集药用、食用、观赏于一体的植物,市场需求量大,百合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特产,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但随着百合种植面积的扩大,病虫害及鼠害也越来越严重,成为制约百合稳产、高产的主要因素。现将百合主要病、虫、鼠害的发生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主要病害及防治
1.1主要病害百合病害种类较多,但以灰霉病、枯萎病等真菌性病害为主。另外,病毒病和细菌性病害在有些地区发生也较严重。
1.1.1灰霉病又称百合叶枯病,主要危害地上部分。叶片染病后先产生褐色小斑,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湿度大时叶背病斑上可见灰色霉层,且病斑易扩散聚合,导致整个叶片变褐腐烂。花染病后产生褐色小斑。茎部染病则出现褐色长条斑,植株萎缩,倒折。该病病原菌为灰霉病菌,初侵染源主要是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的菌核,春季气温回升到10℃以上时菌核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等传到植株上,造成初侵染。一般5~6月气温适宜、湿度较大,有利于病害流行蔓延,是发病高峰期。
1.1.2枯萎病可危害植株各器官。受害植株矮化,叶片黄化后萎蔫干枯;地下鳞茎产生褐色腐烂,鳞片常从茎盘上脱落。该病由镰刀菌引起,菌丝体在种球内或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天气温在12℃左右开始发病,高峰期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
1.1.3疫病又称百合脚腐病,可危害全株各器官。花、叶片染病产生水渍状褐色小斑,后逐渐扩大,上面有白色霉层。茎部病斑可不断扩展成长条状,腐烂,致使植株枯死。球茎初染病为水渍状褐斑,后逐渐腐烂。此病由恶疫霉菌引起,以厚垣孢子或卵孢子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季条件适宜时产生菌丝侵染。一般气温在22~26℃、多雨潮湿时有利于该病的发生蔓延。
1.1.4软腐病该病为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贮藏期的鳞茎。鳞茎染病后,初呈不规则水渍状病斑,后扩大,使整个鳞茎腐烂。软腐病的病原为欧文氏菌胡萝卜软腐病菌变种,可由种球和土壤传播。
1.1.5病毒病主要有花叶病、丛簇病、环斑病等,可造成叶片黄化,植株矮化、畸形,茎秆产生坏死斑等症状。这类病害主要以种球带毒或昆虫(主要是蚜虫)为传毒媒介进行传播。
1.2防治措施
1.2.1选用无病良种和土壤消毒相结合危害百合的病原菌大多可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灰霉病、枯萎病、疫病等),同时种球也可带菌(软腐病、枯萎病等);因此,可用多菌灵等广谱性杀菌剂进行土壤和种球消毒后播种,也可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培育脱毒苗(防治病毒病)进行种植。这是预防病害发生的基本环节。
1.2.2轮作倒茬、及时清洁田园危害百合的真菌性病害大多为土传病害,而重茬种植为病菌在土壤中的累积提供了条件;因此,最好与不同作物轮作,发病地块应停栽2~3年。另外,及时把病株残体清除干净,集中烧毁或用做沼气,以降低菌源的基数。
1.2.3施足基肥、把握种植密度、提高植株抗性百合是喜肥植物,应施足基肥,同时注意氮、磷、钾肥和有机肥的合理搭配,可使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过密种植会造成植株光照不足、田间空气流通差、湿度增高而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1.2.4生物防治据报道,芽孢杆菌、链霉菌等微生物制剂对枯萎病、灰霉病均有较好的效果,且防效可持续多年。
1.2.5化学药剂防治发病初期,选用50%速可灵、70%甲基托布津(防治灰霉病)、20%菌毒清(防治病毒病)、40%的乙膦铝(防治疫病)等进行喷施,可有效抑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鳞茎入窖或冷藏前用50%多菌灵处理,然后晾干,可防治贮藏期软腐病的发生。
2主要虫害及防治
2.1蚜虫蚜虫1年可发生10余代,危害高峰期在4~5月,以成虫、若虫群集于茎、叶上吸食汁液,使叶片卷曲,植株矮小,同时传染病毒病,造成更大的危害。
防治方法:可用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2000倍液、或80%敌敌畏1000倍液喷施于植株的蚜体上,可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相应地,也会减轻病毒病的发生。
2.2蛴螬蛴螬可直接咬断幼苗的根、茎,造成枯死苗,也啃食鳞茎。
防治方法:可在种植前用甲基异柳磷乳油拌成毒土穴施。生长期危害时可用甲基异柳磷灌根。秋耕时可人工捕捉蛴螬,以减少越冬虫口基数。
2.3地老虎幼虫可将幼苗近地面的茎部咬断,造成整株死亡,也可在土壤中危害鳞茎。
防治方法:及时清除田边杂草。防止成虫产卵是防治地老虎的关键。也可将地老虎喜食的灰菜、苜蓿等堆放诱集捕杀或辅以药剂毒杀。也可用20%氰戊菊酯、90%敌百虫喷施防治,或用甲胺磷灌根处理。
2.4螨类以成螨、幼螨集中于植株的幼嫩部位,刺吸汁液危害,使叶片僵直,呈黄褐色,严重时可导致死苗。
防治方法:轮作。及时清除田边杂草可减轻螨类的发生。另外,可用克螨特、水胺硫磷进行喷施防治。
3主要鼠害
鼢鼠、鼹鼠是危害百合的主要鼠类,可咬食地下鳞茎。防治方法:可用捕鼠夹(器)人工捕捉或用鼠类喜食的食物拌上灭鼠药放在洞口诱食捕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