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福建省2009晚稻中后期病虫发生趋势

时间 : 2023-01-27 投稿人 : 财丰 点击 :

一、双季早稻病虫发生实况

受今年雨季偏迟、强度偏弱、历时偏短,6月两个热带风暴影响弱等气候因素影响,双季早稻主要病虫的发生较常年及去年轻。全省双季早稻病虫总体发生程度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800万亩次,防治1200万亩次,较去年及常年略少。其中稻飞虱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50万亩次,较去年减少17%;稻纵卷叶螟中等发生,发生面积80万亩次,较去年减少38%;螟虫发生面积170万亩次,与去年相当,其中二化螟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50万亩次,三化螟偏轻发生,发生面积20万亩次;稻瘟病偏轻发生,发生面积30万亩(其中叶瘟20万亩,穗瘟10万亩),与去年相当;稻纹枯病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20万亩。

二、中稻及一季晚稻病虫发生实况

中稻及一季晚稻病虫总体偏重发生。截止8月20日统计,各种病虫累计发生面积1000万亩次,防治1500万亩次,较去年同期减少16%。今年雨季延迟至7月4日结束,7月中旬及下旬受热带低压、高空槽等气流及第6号台风“莫拉菲”外围影响,降水量偏多约2成。8月9日受第8号台风“莫拉克”的影响,中北部沿海地区出现大风、暴雨至特大暴雨的天气,造成两迁害虫的区域性地迁入,影响了我省中稻及一季晚稻病虫的发生为害程度。

1、稻飞虱:全省中稻及一季晚稻稻飞虱偏重发生,已发生200万亩次,较去年同期减少20%。主要原因:影响中稻稻飞虱发生的主要的迁入峰仅2个,7月20-25日及8月5-15日。据44个县(市、区)统计,突增日平均诱虫量2185头,较去年同期增加21%,但7月20日至8月20日平均单灯累计诱虫量5762头,较去年同期减少9%,局部稻区如建阳、同安、福鼎的监测点灯下累计诱虫量较去年分别增加1-2万头。第三代稻飞虱田间虫量较低,第四代田间虫量呈急剧增长态势。据各地统计,当前中稻平均百丛虫量641头,较去年同期减少22%,平均亩卵量8万粒,与去年相当,近期卵将陆续孵化为害,预计为害高峰将持续至9月上旬。

2、稻纵卷叶螟:全省中稻及一季晚稻稻纵卷叶螟偏重发生,已发生面积180万亩次,较去年同期减少15%。主要原因:6月下旬以来稻纵卷叶螟开始陆续迁入中稻田,蛾高峰出现在7月上旬和8月上旬,较去年偏迟。前期迁入少,后期迁入量剧增,特别是受第八号台风“莫拉克”影响,8月6-15日各监测点灯下及田间的稻纵卷叶螟成虫出现明显突增,出现突增的范围广、蛾量大、蛾峰持续时间长。中稻田间第三、四代稻纵卷叶螟发生逐代加重。虽然当前中稻平均百丛幼虫量46头,平均卷叶率3%,均较去年同期少,但近期持续、大量迁入的稻纵卷叶螟蛾将于8月下旬开始为害,且为害高峰将持续至9月上中旬,若不及时防治,将造成迟插的中稻及一季晚稻大发生。

3、螟虫:中稻及一季晚稻螟虫已发生130万亩次,较去年增加8%,其中二化螟总体中等发生,闽东部稻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10万亩次,三化螟总体偏轻发生,莆田等局部稻区发生较重,已发生25万亩次。主要发生特点:由于二代二化螟发生期偏迟且发生期拉长,造成迟插单晚田受害较重。

4、稻瘟病:中稻及一季晚稻叶瘟总体偏轻发生,已发生面积19.6万亩,较去年同期减少10%;穗颈瘟已发生2.2万亩,较去年略增。虽然目前叶瘟发生面积较往年少,但各地种植感病品种比例高,田间菌源丰富,8月上中旬破口抽穗期受8号“莫拉克”台风等影响,我省降水偏多,后期局部稻区部分品种的穗颈瘟仍有可能重发。

5、稻纹枯病:中稻及一季晚稻总体偏重发生,已发生面积220万亩,较去年减少12%。多台风雨天气使水稻受淹严重地区纹枯病偏重发生。

三、双季晚稻病虫发生趋势分析

8月26日我站在南平市浦城县召开了《福建省晚季中后期病虫发生趋势分析会》,会议根据中稻、晚稻病虫发生实况及病虫源残留基数,结合晚稻品种布局、未来的气候条件和历史资料综合分析,预计双季晚稻病虫总体发生趋势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达1000万亩次。其中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偏重发生,沿海重于山区;螟虫、纹枯病、细条病、稻瘟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

1、稻飞虱:预计双季晚稻稻飞虱将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80万亩次。当前双季晚稻田间百丛稻飞虱平均虫量337头,较去年同期略高。随着中稻的成熟,稻飞虱将不断由中稻田转移至双晚稻田为害。另据省气候中心预测,9月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偏多,有利于稻飞虱的回迁与繁殖危害,我省晚季虫源地北方部分稻区“两迁”害虫发生较重,双季晚稻田间稻飞虱虫口密度将迅速增加。

2、稻纵卷叶螟:预计双季晚稻稻纵卷叶螟将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50万亩次。当前双季晚稻田间稻纵卷叶螟百丛虫量20头,较去年同期略高。我省中稻即将进入成熟期,双季晚稻进入分蘖盛期,伴随双季晚稻田郁蔽度的增加,田间小生境更加适宜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危害,大量的本地虫源将迁入双季晚稻田辗转为害。9月份以后随着西北气流回迁的虫源也将加重双季晚稻田间的为害程度。

3、螟虫:预计螟虫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其中三化螟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50万亩次;二化螟在沿海稻区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30万亩次,与去年相当。据各地统计,当前三化螟已发生13.5万亩次,二化螟已发生40万亩次,与去年相当。第三代三化螟亩残留虫量平均175头,较去年增加45%,第三代二化螟亩残留虫量平均700头,较去年略多。

4、稻瘟病:全省双季晚稻叶瘟偏轻发生,预计穗瘟中等发生,老病区部分感病品种将偏重发生,发生面积为50万亩。主要原因:一是当前全省双季晚稻叶瘟已发生3.4万亩,较去年同期略多;二是我省晚季主栽品种多数已种植多年,抗病性减退;三是当前气候为时晴时雨,田间湿度大,田间菌源充足,有利叶瘟的发生蔓延。且破口抽穗期易遇秋淋雨,如再遇秋寒天气,穗瘟就有重发的趋势。

5、稻纹枯病:预计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00万亩。为常发性病害,近期多雷阵雨和台风天气,适温高湿,田间病情发展较快。据各地统计,纹枯病已发生20万亩,与去年相当。

6、细菌性条斑病:预计细条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70万亩。由于近期的多台风雨气候,局部稻区细条病扩展较快,如果9月份有台风登陆或影响我省,细条病在沿海、沿江、低洼受淹稻区就有流行的可能。

2009年秋收秋种专题点击查看:  

相关文章

  • 食用菌根腐病与软腐病的区别与防治
    食用菌根腐病与软腐病的区别与防治

    软腐病和根腐病是食用菌生产中比较多见的一种真菌病害,我们在下乡调研时许多菇农朋友多次询问根腐病和软腐病是否属于一种病害?现一并解答如下:软腐病也叫绵腐病、腐烂病,葡枝霉病,蛛网病、湿腐病等;而根腐病又叫基腐病、灰霉病等。软腐病病原菌为树枝状轮指孢霉菌,属于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葡枝霉属;而根腐病病原...

    2660 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种板栗疫病的防治
    种板栗疫病的防治

    板栗疫病,又称板栗干枯病、溃疡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苗木、结果树都可受到侵染,轻的导致造林成活率下降、结果量降低,重的则使造林失败或整片栗林绝收。明光市西桃园林场,为了改变以前林种单一的局面,积极发展经济林种,从1998年起,在场部作业区的大沙塘片,营造300余亩板栗林,并于2000年春进行嫁接。在...

    1936 板栗 农业种植方法 植株 孢子 子囊
  • 花椰菜黑腐病和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
    花椰菜黑腐病和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

    在闽南地区,花椰菜是秋冬季蔬菜种植的主栽品种,目前也是福建省的名优蔬菜品种。近年来,由于大面积种植,闽南地区花椰菜主产区的植株发病率越来越高,主要病害为黑腐病和菌核病,它们为害期长,严重年份发病率高达50%~60%,直接影响花椰菜的产量、品质及留种田种子的产量和质量,给花椰菜的生产、留种造成极大威胁...

    1157 农业种植禁忌 农作物种植知识
  • 何氏凤仙花青枯病
    何氏凤仙花青枯病

    症状病株稍矮缩,叶片浅绿或苍绿,下部叶片先萎蔫后全株下垂,开始早晚恢复,持续4-5天后全株茎叶全部萎蔫死亡,但仍保持青绿色,叶片不凋落,叶脉褐变。茎出现褐色条纹,横剖可见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切面有细菌液溢出。这一特征可与真菌性枯萎病相区别。病原病原为假单胞杆菌属的青枯假单胞细菌,Pseudomon...

    1204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 报春花缺铁黄叶病害与防治
    报春花缺铁黄叶病害与防治

    报春花缺铁黄叶病症状:植株上部嫩叶首先失绿,而老叶仍正常。失绿叶片叶肉变黄,叶脉还保持绿色。严重时叶尖出现褐斑,甚至脱落。防治方法:盆土应选用富含铁质的壤土。在有机肥中混入硫酸亚铁、硫酸锌等,可促使根系发育,增加吸铁能力。出现缺铁病状时,可喷施0.2至0.5%硫酸亚铁溶液,效果比直接施入土中要好。...

    1166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指南
  • 无公害防治兰花病虫害小验方
    无公害防治兰花病虫害小验方

    兰花的病虫害,近代多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农药使用过量,兰花易遭药害。长期单一使用化学农药或使用次数频繁,会使害虫病菌产生抗药性而起不到防治效果。喷洒农药时还会污染环境,严重者会使人畜中毒。无公害防治兰花病虫害自古有之,近代也屡见不鲜。兰花病虫害无公害防治具有行之有效、成本低廉、取材容易、方法简便、不会...

    2613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指南
  • 民间偏方巧治畜禽疾病
    民间偏方巧治畜禽疾病

    大蒜头治牛棉子饼中毒 大蒜头100克,生甘草50克,酒曲50克,共捣烂加麻油200毫升内服。1天2次,1天~2天治愈。清凉膏治犬猫烫伤 取生石灰用水化开,放置1夜,取其上层清液100毫升加入香油100毫升,用竹筷搅匀,搅至黏稠像胶水状即成清凉膏。用鸡毛等软物蘸清凉膏涂抹于犬猫被烫伤处,每日涂药1次,...

    232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
  • 生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生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无公害生姜种植过程中要按照一定的规程进行,产品要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莱州市现有生姜种植面积2000hm2,已被确定为省级无公害生姜生产基地。几年来,为适应国内外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减少生产过程中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产品的农药残留量,我们总结归纳出生姜从选地到收获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

    1143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 枇杷斑点病
    枇杷斑点病

    枇杷斑点病是枇杷常见病害之一,属于半知菌亚门的真菌。只侵害叶片。病初为赤褐色小点,后成近圆形,中央为灰黄色,外缘呈灰棕色。后期病斑上长有黑色小点。防治方法:加强肥培,增强树势;避免棚内湿度太高;并要清除落叶、烂果,减少病源。喷洒50%托布津500~6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600倍液;或80...

    1230 种植常识 果树种植知识
  • 茄子修叶能夺高产
    茄子修叶能夺高产

    茄子的生长势很强,侧枝多,叶片长得很快,尤其在气温适宜、肥料充足的情况下,植株更为繁茂。但是,若植株长得过密,就会引起落花、烂果,果实色泽也差。因此,淮河两岸及淮河以南地区种茄子都有修叶的习惯。叶片是制造和积累养分的器官,一般情况下叶片越多,制造和积累养分也就越多。但是,如果叶片过多,会影响通风透光...

    460 农药使用方法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 花生焦斑病的防治技术
    花生焦斑病的防治技术

    花生焦斑病是危害花生的病害之一,严重时田间病株率可达100%,急性流行情况下,在很短时间内,可引起花生叶片大量枯死,造成花生严重损失。症状:该病通常产生焦斑和胡椒斑两种类型症状。常见的焦斑类型症状,通常自叶尖、少数自叶缘开始发病。病斑呈楔形向叶柄发展,初期退绿,逐渐变黄、变褐,边缘常为深褐色,周围有...

    2513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
  • 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方法
    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方法

    黄瓜枯萎病病株先从下部叶开始凋萎,随后向上发展,最后全株枯萎。病株从近根部的茎上溢出红褐色树脂状物,有些地方长出白霉,并分泌出淡红色黏质物。茎的变色部萎蔫并缢缩,有纵裂,切开病茎可见导管变为褐色。附着在种子上的病菌可作为传染源,种子消毒或用南瓜作砧木嫁接栽培可防病。枯萎病病原具有很多形态特征相同、但...

    813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种植病虫害原因
  • 棉花枯、黄萎病综合防治技术问答
    棉花枯、黄萎病综合防治技术问答

    1、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病症状主要有哪些不同?①枯萎病叶脉变黄,黄萎病叶肉变黄。②枯萎病容易落叶成光杆,黄萎病有的年份后期落叶成光杆。③枯萎病株型矮缩节间变短,黄萎病稍矮缩。④剖秆后枯萎病维管束变为深褐色,黄萎病为淡褐色。⑤枯萎病在现蕾期为发病高峰期,黄萎病发病高峰期在8月下旬的花铃期。有的年份夏季久...

    2027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教程
  • 防治唐菖蒲褐斑病的办法
    防治唐菖蒲褐斑病的办法

    识别要点:叶片受害,先在叶片上呈现黄色或黄褐色小点,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红褐色。花瓣受害,初呈水渍状褐色斑点,逐渐扩展,整个花瓣发粘,枯萎下垂。球茎受害,外表发生不规则形黑斑,其中心局部腐烂或全部腐烂,只留下外皮。湿润条件下,感病茎叶上发生一层灰色霉层;叶鞘、球茎外表或土壤中发生黑色菌核。发...

    465 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茉莉花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
    茉莉花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

    茉莉在生长期间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如下:一、茎腐病:该病发生在茎基部,初期病斑为褐色斑,水渍状。病斑纵向扩展成条斑状。边缘暗褐色,内灰褐色,后期病班组织腐烂纵裂,并出现黑色粒状物。该病在温室养护期内会常年发生,尤以早春严重。室外养护时8-9月份也有发生。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生这种病害。防治方法:...

    1500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使用技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