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脐橙溃疡病的防治

时间 : 2023-02-18 投稿人 : 花梦谷 点击 :

脐橙对溃疡病特别敏感,其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柑桔品种,已成为脐橙产区重要的防病任务。广大科技人员和果农都在不断地试验和探索有效的防治途径,现将防治溃疡病的技术和各地经验总结如下,供农户参考。

一、溃疡病的发生规律

柑桔溃汤病是国内外植物检疫对象,影响树势、产量和果实品质,是一种细菌性病害。病菌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最低5℃,致死温度49-52℃10分钟。病菌耐干燥,在室内置玻片上可存活121天,耐低温,冰冻24小时生活力不受影响,高温高湿对其生活力影响较大,在30℃时于饱和湿度下,经24小时死亡。酸碱度范围为PH6.1-8.8,以PH6.6最适宜。病菌潜伏在病组织(病叶、病梢、病果)内越冬,尤其是秋梢上的病斑为其主要越冬场所。翌年春季在适宜的条件下,病部溢出菌浓,借风雨,昆虫和枝叶接触传播至嫩梢、嫩叶和幼果上,幼嫩组织上得保持20分钟的水膜层,细菌才能从气孔、皮孔或伤口侵入。潜育期的长短取决于组织老熟度和温度,一般为3~10天。溃疡病还有潜伏侵染现象,有的秋梢受侵染冬季不呈现病状,但看上去健康的枝条上亦可分离到病菌。在气温25~30℃下,

雨量与病害的发生成正相关,高温多雨季节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和传播,雨水是病菌传播的主要媒介。病斑大小与雨量多少有关,春梢期气温低,雨量少,病斑较小;夏秋梢期高温多雨,则病斑较大。干旱季节、柑桔虽处于抽梢期,温度亦适宜,若无雨水,则病害不发生或很少发生。我市各个抽梢期均可发生病害,在温度适宜、雨水充足的年份发生多,反之则少,一年中夏秋梢发病尤为严重。溃疡病菌一般只侵染一定发育阶段的幼嫩组织,对刚抽出来的嫩梢、嫩叶、刚谢花后的幼果,以及老熟了的组织都不侵染或很少侵染。因为很幼嫩的组织器官各种自然孔口尚未形成,病菌无法侵入。据观察,新梢幼叶达三分之二长时(萌芽后25-40天)开始发病,后随新梢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至新梢停止伸长,而叶片尚嫩绿时(萌芽后45-60天)气孔形成最多,呈开放型,中隙大,染病率最高。其后发病率逐渐下降。当梢已老熟、叶片已革质化时(萌芽后90-120天),气孔不再形成,原有气孔多数处于老熟型,中隙极小或闭合,病菌侵入困难,则发病基本停止。幼果在横经9-58毫米时(落花后30-215天)均可发病,而以幼果横径28-32毫米时(落花后60-80天)发病率最高。果实着色后,即不发病。

二、溃疡病的防治方法

1、加强肥水管理。不合理的施肥,会扰乱树体的营养生长,会使抽梢时期、次数、数量及老熟速度等不一致。一般多施氮肥的情况下会促进病害的发生,如在夏至前后施用大量速效性氮肥易促发大量夏梢,故要控制氮肥施用量,而增施钾肥量。在丽水地区,投产树一般在11月底12月初(即采果肥)是全年施肥量最多的一次,占50%左右,以有机肥、饼肥为主,施适量氮肥,氮肥以恢复树势为目的去施。平时施肥视具体情况而定。同时,要加强脐橙园的排水,消除高大的杂草,保持果园通风透光,降低湿度。

2、防治虫害。因为溃疡病极易从伤口侵入,所以要及时进行潜叶蛾、凤蝶、象甲虫、蜗牛等的防治,以减少伤口,切断病原侵入途径。

3、控制夏梢,抹除早秋梢,适时放梢。因为夏梢抽发时期正值高温多雨季节,也是潜叶蛾为害严重时期,及时抹除夏梢和部分早秋梢,控制了病源的侵入,溃疡病能显著减少,待7月底或8月份统一放梢后,及时连续地喷几次化学农药,即可达到较好的效果,注意雨天或早上露水未干时禁止抹梢。控梢这项措施具有多方面的好处,不仅可控制溃疡病的发生,还可以控制潜叶蛾等虫害的发生,可以防止过多的落果,统一放梢后可以使新梢抽发整齐,促进枝梢健壮,增强果实品质,为翌年的脐橙生产打下良好基础。

4、药剂防治。可供防治的药剂有:(1)△等量波尔多液(6月份前使用)150~250倍;(2)*77%可杀得500倍;(3)*15%消病灵500倍;(4)△铜氨合剂(自配);(5)600~800单位/ml农用链霉素+1%酒精;(6)47%加瑞农600~1000倍;(7)△氧氯化铜400~600倍;(8)50%代森铵水剂500~800倍;(9)50%托布津800-1000倍;(10)△35%碱式硫酸铜400倍;(11)△晶体石硫合剂(冬、春用)50-70倍;(12)20%叶青双500倍;(13)13%菌特青500倍;(14)其它新农药。注:"*"表示不能与磷酸二氢钾及微肥混喷;"△"表示不能与其它农药或微肥等混喷。溃疡病的药剂防治应突出以防为主的方针。波尔多液在6月份前使用,6月份后使用易诱发锈壁虱,注意在喷波尔多液后要间隔15~30天后再喷其它农药。石硫合剂在冬季清园时或春季萌芽前使用,有利于消灭包括其它的病虫害。其它农药应轮换使用,以防产生抗药性。喷雾农药要及时周到均匀,不留死角,不能混用的农药坚持独用。喷药要掌握各个时期(展叶期至自剪转绿期,幼果生长期)即春、夏、秋梢在梢长2.5-3.5cm时喷第一次农药,以后间隔10天左右再喷1-2次;幼果在谢花后10-15天喷第一次农药,以后间隔15天左右,连续喷2~3次。遇到台风或大雨后要及时喷药一次,以便保梢保果。

5、冬季清园。采收后,应剪除病枝、枯枝、病叶,刮去树干上的病斑,清扫落叶、病果、残枝,集中烧毁,并喷石硫合剂进行全园消毒。据试验,清园比不清园的病株率减轻68.1%,,病叶率减轻68.4%,病情指数减少78.4%。

三、溃疡病周年综合防治措施

春季脐橙园要疏通排水道,减少春季多雨积水现象,降低脐橙园的湿度,并施好芽前肥。此次施肥以速效氮钾肥为主,时间宜早不宜迟(2月下旬至3月上旬),当春梢长3cm左右时喷第一次药,以后每隔15天左右,连续喷几次波尔多液,直至5月底止或开始抹夏梢止。据各地反映,此期用波尔多液效果较好。以后一段时期(夏梢期)的防治主要采取的是抹梢措施,要求及时全部地抹除一切新抽发的枝梢,直到开始统一放梢为止。放梢后当梢长3cm左右则要结合潜叶蛾的防(潜叶蛾的防治是在梢长一粒米时喷药),以药剂防治为主,以后每间隔10天左右喷一次,连续2~3次,此期喷药不用波尔多液,采用其它农药并轮换使用。暴雨后要及时地补喷农药。采果后,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清园工作,清除一切病枝、病叶、病果、枯枝并用石硫合剂进行消毒,树干进行涂白,地而覆盖稻草等物。翌年开春后,当新梢尚未萌发而将要萌发前再喷一次石硫合剂,此期浓度略低于冬季清园时的浓度。此次喷药对消灭越冬后的病虫害,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

                             

相关文章

  • 防治蔬菜感染病毒病的新技术
    防治蔬菜感染病毒病的新技术

    蔬菜病毒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蔬菜一旦感病,就无法治愈。传统的防治方法是发现病株必须即刻铲除,并撒熟石灰粉消毒病穴,同时喷药消灭传播病毒的蚜虫、白粉虱、茶黄螨等害虫。下面介绍一种能杜绝病毒病发生的新技术----接种植物病毒疫苗,提高蔬菜的免疫力和抗病毒能力。具体做法:在播种或移栽蔬菜幼苗时,用600倍...

    2209 农药使用教学 病虫害原因
  • 青花菜霜霉病
    青花菜霜霉病

    霜霉病是青花菜的主要病害,分布广泛,保护地种植发生普遍。发病率差异较大,轻者在10%以下,重者达100%,对产量有所影响,此病还为害多种其他十字花科蔬菜。[症状]此病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生,多从植株的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先在叶正面产生较小的退绿斑,以后病斑中央呈灰褐色坏死,逐渐扩大后形成不规则坏死病斑...

    1983 农药使用指南 农药使用方法
  • 绿色果品基地农药使用要求
    绿色果品基地农药使用要求

    绿色果品生产中农药的使用必须符合生产绿色食品的农药使用准则的规定,无论是生产AA级绿色果品,还是生产A级绿色果品,都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或者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农药;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农药;限制使用全杀性和能够使害虫产生高抗性的农药;严格控制各种遗传工程微生物制剂和激素...

    1679 农药使用技术 植物杀虫药有哪些
  • 金花茶的常见病的如何防治
    金花茶的常见病的如何防治

    金花茶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常常受到寄生物的侵染及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导致金花茶在生理上,组织上,形态上发生一系列和反常变化,致使金花茶枝叶枯萎,严重者整枝枯死。病因可分两类:一类是传染性病害,由真菌,细菌,线虫等侵害金花茶枝,叶引起;另一类是生理性病害,主要是由于旱,水涝,高温,严寒,冰冻以及供养不足...

    2959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管理
  • 黄瓜的枯萎病以农业防治为主
    黄瓜的枯萎病以农业防治为主

    黄瓜枯萎病属土传病害,主要侵害茎基部维管束,病菌在维管束内繁殖蔓延,通过堵塞维管束导管和分泌有毒物质毒害寄主细胞,破坏寄主正常吸收输导机能,使养分水分转运受阻。多在开花、结瓜后发病,病初表现为中下部叶片或植株一侧叶片褪绿,中午萎蔫下垂,早晚恢复,以后萎蔫叶片不断增多,最后整株枯死,在主蔓基部一侧形成...

    1285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种植病虫害原因
  • 玉米灰斑病防治措施
    玉米灰斑病防治措施

    玉米灰斑病又称尾孢叶斑病、玉米霉斑病,近年发病呈上升趋势,危害严重。发病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病斑椭圆形至矩圆形,无明显边缘,灰色至浅褐色病斑,后期变为褐色。病斑多限于平行叶脉之间,大小(4-20)毫米*(2-5)毫米。湿度大时,病斑背面长出灰色霉状物。发病特点:该病由真菌引起,病原菌为半知菌...

    526 农药使用技巧 植物杀虫药有哪些
  • 无公害蔬菜生物防治技术---以虫治虫
    无公害蔬菜生物防治技术---以虫治虫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无公害蔬菜走上了人们的餐桌。在蔬菜病虫害防治中利用昆虫天敌,不仅可降低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而且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和绿色食品业的发展。其技术要点如下:一是利用赤眼蜂防治棉铃虫、烟青虫、菜青虫。赤眼蜂寄生害虫卵。在害虫产卵盛期放蜂,每亩放蜂1万头,每隔5~7天放蜂1次,连续...

    2417 农药使用教学 病虫害图片
  • 报春花细菌性叶斑病应如何防治?
    报春花细菌性叶斑病应如何防治?

    报春花细菌性叶斑病的防治:一、加强土肥水管理培育无病种苗,用新的无病土苗床育苗;保护地适时放风,降低棚、室湿度,发病后控制灌水,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抗病能力;露地实施高垄覆膜栽培,平整土地,完善排灌设施,观赏期结束后清除病株残体,翻晒土壤等。这些措施,对降低发病,减轻危害,有一定作用。二、药剂防治50%...

    1742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 小麦穗期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小麦穗期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2012年05月03日 02 版)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目前,我国小麦自南向北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小麦病虫害也进入发生危害高峰期。穗期小麦病虫害主要有“三病三虫”,即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蚜虫、麦蜘蛛和吸浆虫。据专家会商预测,今年全国小麦穗期病虫害累计发生达7亿亩次,其...

    487 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苦瓜疫病
    苦瓜疫病

    本病在苦瓜、冬瓜、节瓜、南瓜上都可危害,尤其苦瓜疫病近年有发展蔓延的趋势,多雨的季节发病严重,在苦瓜将成熟时,突然发病烂瓜,造成损失很大。病原与危害状苦瓜疫病的病原属真菌中的藻状苗,主要在土壤中或病株残体上越冬,苦瓜种子也能带菌,第二年育苗时直接侵染幼苗。病斑上的病菌,通过浇水、雨溅、空气流动等传播...

    373 农药使用指南 植物杀虫药有哪些
  • 玉米田除草严防药害
    玉米田除草严防药害

    近年来,玉米田化学除草剂使用面积不断扩大,同时也因人为及天气等因素,使除草剂药害发生次数及面积也有增加的趋势,造成玉米减产甚至绝收,导致相邻的其它作物受害。一、发生药害的主要原因1.选用不当。未选用玉米田专用除草剂,或选用的剂型不对路。如在玉米苗期错误地使用了灭生性除草剂,可造成玉米全田受害。2.使...

    1913 农药使用说明 植物病害诊断标准
  • 甘蓝黑斑病的防治方法
    甘蓝黑斑病的防治方法

    甘蓝是大家日常饮食中常吃的一种蔬菜,在生产过程中常受病虫害的危害,导致它的品质严重受损,其中黑斑病就是其中比较严重的一种。那么对于甘蓝黑斑病该怎么防治呢?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吧。1、发病危害甘蓝黑斑病主要危害植株叶片,发生在外叶和外层球叶上,发病初期出现黑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斑面具有同心轮纹,边缘...

    2694 农作物种植管理
  • 番石榴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防治方法
    番石榴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防治方法

    (1)防治方法 ①.搞好田间卫生,清除被风雨打落或因其他病虫弃置田间的番石榴果实。 ②果实套袋。对于果实疫病的防治,以套袋为最佳的保护措施,塑胶袋套果时,袋子上方应扎紧;另外,留果的果位,应注意成熟时果实会过重,枝条...

    2274 农药使用说明 种植病虫害原因
  • 玉米中后期易发病害的防治
    玉米中后期易发病害的防治

    根据田间监测,目前玉米病害已进入始盛期。今年7月14日入伏,且中伏20天,闷热潮湿时间长,十分有利于高湿型病害的发生,特别是田间气候条件利于大小斑病、褐斑病、弯孢霉叶斑病、细菌性茎腐病等病害流行。为保证玉米正常生长,从现在开始就应抓紧防治玉米中后期病虫。一、大小斑病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侵染叶鞘和苞叶...

    2547 植物病害与病因 农药英文
  • 农思它能除芝麻田打碗花
    农思它能除芝麻田打碗花

    安徽省寿县刘本贵来电话说,近年来当地芝麻田打碗花发生重,而且用常用除草剂不能防除,不知道应该用哪种除草剂来防除这种杂草。 据有关资料介绍,芝麻田化学除草,可以在芝麻播种前,每亩用48%氟乐灵乳油80-100毫升,或7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50-70克,加水后均匀喷洒在土表,随即混土3-5厘米深,可防除...

    240 病虫害防治 农药英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