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茶树茶尺蠖发生防治

时间 : 2023-04-23 投稿人 : 峰清 点击 :

学名EctropisobliquahypulinaWehrli鳞翅目,尺蛾科。异名E.obliquaWarren、Boarmiaobliquahypulina。俗名拱拱虫、拱背虫、吊丝虫。分布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广东、福建等省。

茶树茶尺蠖发生防治 | 植物病虫害

寄主茶、大豆、豇豆、芝麻、向日葵、辣蓼等。

为害特点幼虫咬食叶片成弧形缺刻,严重发生的叶片全部被吃光,仅留秃枝,致树势衰弱,耐寒力差,易受冻害。7—9月夏秋茶期间受害重。该虫是我国茶树主要害虫之一。由于此虫发生代数多,繁殖快,蔓延迅速,很易暴发成灾。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9一12mm,翅展20—30mm,雄蛾较小。头部小,复眼黑色近球形,触角丝状,灰褐色。全体灰白色,头胸背面厚被鳞片和绒毛,翅面疏被黑褐色鳞片,前翅具黑褐色鳞片组成的内横线、外横线、亚外缘线、外缘线各一条,弯曲成波状纹,外缘线色稍深,沿外缘具黑色小点7个。外缘及后缘有灰白色缘毛;后翅稍短,外缘生有5个黑点,缘毛灰白色。足灰白色,杂有黑色鳞片,中足胫节末端、后足中央及末端各生距一对。体形大小及体色随季节不同而异,秋季发生体形大且体色较深;翅面波纹明显。卵长1mm,椭圆形。初绿色,后变灰褐色,孵化前为黑色。常数十粒至百余粒成堆,上覆白色絮状物。幼虫末龄幼虫体长26—30mm,体圆筒形,头部褐色。初孵幼虫黑色,体长1.5mm,头大,胸腹部各节均具白纵线及环列白色小点。1龄幼虫后期体褐色,白点白线逐渐消失;2龄幼虫体长4—6mm,体黑褐色,白点白线消失,腹部第一节背面具2个不明显的黑点,第二节背面生2个较明显的深褐色斑纹;3龄幼虫体长7—9mm,茶褐色,腹部第一节背面的黑点明显,第二节背面有一黑纹呈“人”字形,第八节背面亦有不明显的倒“人”字形黑纹;4龄幼虫体长13一l6mm,浅茶褐色,腹部2—4节背面具不明显的灰黑色“回”形斑纹,第六节两侧生两个不明显的黑纹,第八节背面倒“人”字形斑纹明显,并有小突起一对;5龄幼虫体长18—22mm,灰色,体背斑纹与4龄幼虫相近,但较4龄幼虫明显。蛹长10一14mm,长椭圆形,雄蛹较小。赭褐色,头部色较暗。触角与翅芽达腹部第4节,第五腹节前缘两侧各具眼状斑一个,臀棘近三角形,雄蛹臀棘末端具一分叉的短刺。

生活习性浙江年生6—7代,安徽、江苏5—6代,以蛹在树冠下表土内越冬。翌年3月上、中旬成虫羽化产卵,4月初第一代幼虫始发,为害春茶。第二代幼虫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发生,以后约每隔一月发生1代,10月后以老熟幼虫陆续入土化蛹越冬。越冬蛹羽化进度不一,发生代数多、不整齐,除一、二代尚可分清后各世代重叠。各世代生活历期因气候不同而异。浙江杭州一代均温18℃约56天,二代均温21℃约4l天,三代均温26℃约34天,四、五代均温28℃约30天,越冬代长达6个月。成虫多于黄昏至天亮前羽化,白天平展四翅,静息于茶丛中,受惊后迅速飞走。傍晚开始活动,雌虫飞翔力弱,雄虫活泼,飞翔力较强,具趋光性。成虫羽化后当日或次日前半夜交尾,翌日黄昏开始产卵,晚上8—12时产卵最多。卵成堆产在茶树枝干裂缝、土缝、土面落叶或枝叶间,上覆有白色絮状物。一般每雌每天产卵一次,一生产卵2—4次,多为2次。产卵量300余粒,多者700余粒。正常情况下卵能全部产出,若产卵时受惊则停止产卵,腹内遗卵并提早死亡。未经交尾的雌蛾亦能产卵,但不能孵化。成虫产卵后2—3天死亡。均温10℃左右成虫寿命8一lo天,l9℃6—7天,24—27℃时3—5天,均温高于27℃时对成虫生育不利,不产卵或迅速死亡。卵孵化整齐,孵化率高,均温ll℃卵期23天,均温20℃卵期l0天,均温24—28℃时仅6—7天。初孵幼虫经半日后停息在嫩叶上取食。l龄幼虫仅咬食芽叶上表皮和叶肉,致叶面成褐色点状凹斑;2龄则从嫩叶边缘向里咬食形成缺刻;3龄后食量大增,往往连叶脉、叶柄一并食尽,3—5龄幼虫每头平均取食叶面积62.6cm2。幼虫畏阳光,晴天—日间多躲在叶背或茶丛荫蔽处,以尾足攀着枝干,体躯离枝,形似一枯枝,清晨、黄昏取食最盛。受惊动后可吐丝下垂。幼虫4—5龄,一、二代均为4龄,三代起4、5龄都有,三代5龄虫占78%,四代占52%,五代占42%,6代占30%。每次蜕皮前后均有l一2天不食不动的静息过程。各代幼虫历期除越冬代和第一代历期分别为30天和24天外,一般为13—19天。历期长短与气温关系密切,均温12℃约24天,26℃为19天,29℃时约13天。幼虫老熟后吐丝下垂至茶丛树冠下表土中化蛹,化蛹前先筑一土室,经1—2天化蛹,入土深度一般在1—2cm,越冬蛹约2—4cm。入土部位多在离根基33cm半径范围内5cm深度居多,越冬蛹则多在茶树的向阳面。蛹期除第一代为13天外,2—5代均为6—7天,越冬蛹长达5个月以上。该尺蠖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大,其猖獗发生常有间隙现象,气候和天敌对其影响较大。冬季若特别寒冷则越冬蛹死亡率高,翌年虫口基数减少,发生较轻。一般阴雨连绵的气候有利该虫发生,为害重。相对湿度在80一90%时有利卵的孵化,如气候干旱,相对湿度低于75%卵的孵化和成虫羽化率降低。避风向阳及小气候较温暖的阳坡茶园,一代茶尺焕发生早且重。平地茶园常较高的茶园发生重。砂质壤土较粘重板结土和砾质砂土发生严重。天敌主要有茶尺蠖绒茧蜂、单白绵绒茧蜂。

防治方法(1)选用抗虫品种如茴香茶抗茶尺蠖。(2)秋冬季深耕施基肥进行灭蛹,清除树冠下表土中的蛹,减少虫源。(3)放鸡啄虫。(4)利用幼虫受惊后吐丝下垂习性人工捕杀。(5)药剂防治该虫1、2代发生较整齐,3代有世代重叠现象,生产上消灭3代前的茶尺蠖,对控制全年为害具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重视7、8月防治。发生期喷洒50%辛硫磷乳油或50%杀螟松乳油、90%晶体敌百虫、50%二溴磷乳油l000倍液或50%杀螟腈、98%巴丹可湿粉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一l500倍液、2.5%溴氰菊酯或10%二氯苯醚菊酯、35%赛丹乳油2000—3000倍液、10%天王星乳油5000倍液、25%辛*甲,氰乳油2000一3000倍液。该虫喜在清晨和傍晚取食,最好安排在4—9时及15—20时喷洒效果好。(5)对1、2、5、6代茶尺蠖,提倡施用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进行生物防治。

摘自:中国作物种质资源网

相关文章

  • 农药混用两大原则
    农药混用两大原则

    农药混合使用原则:一是不影响有效成份的化学稳定性。农药有效成份的化学性质和结构是其生物活性的基础混用时一般不能使有效成份发生化学变化,影响其有效成份分解而导致失效。有机磷类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碱性比较敏感就是菊脂类农药和二硫代氨基酸类农药在较强的碱性条件下也会分解所以酸性农药和碱性农药不能混配混...

    717 农药使用方法 农药
  • 辽源市农科院--赵兴彦
    辽源市农科院--赵兴彦

    姓 名:赵兴彦性 别:男出生日期:1969年6月职 称:高级农艺师本人1989年7月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1996年起在东丰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任副站长,1998年4月起任东丰县种子公司副经理,2000年1月被聘任为高级农艺师,2002年9月起任辽源市种子公司副经理。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农业新技术,...

    1909 农药使用技巧 种植病虫害原因
  • 狐貉肠炎病的预防和治疗
    狐貉肠炎病的预防和治疗

    随着狐貉养殖的发展,常见病也逐渐增多,除了犬瘟热、脑炎外,肠炎病也是威胁狐貉业养殖的大敌。肠炎病主要分病毒性肠炎和细菌性肠炎两方面。1病毒性肠炎病毒性肠炎主要由细小病毒引起。1.1流行特点及危害在自然条件下,不同品系、不同年龄的狐貉均易感染,多发于春秋两季,特别是秋末冬初气候骤变时更易多发。但幼兽和...

    2194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管理
  • 春季小麦易发病虫害防治
    春季小麦易发病虫害防治

    春季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也是病害和虫害的多发时期,因此小麦春季管理注意防治病虫害下面介绍几种春季常见的小麦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小麦锈病和白粉病:在病害严重,形成明显发病中心的地区要及时打药,控制蔓延,每亩用15%的粉锈宁40-50克,加水10-12公斤,用机动喷雾器打药,打药范围包括周围2-4米以...

    608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冬季花卉病虫防治措施
    冬季花卉病虫防治措施

    冬季大部分花卉病虫便以各种方式进入越冬状态。这一时期各种病虫基本上不活动,移动性小,正是进行防治的好季节。实践证明,如果冬季防治的措施得力,可大大降低来年病虫的发生及危害程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清洁园圃大多数花卉病虫的病原物(菌)或越冬卵,均在园圃内的枯枝落叶和杂草中越冬,待来年条件适宜时出来...

    2345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方法
  • 桂花叶枯病的识别及防治
    桂花叶枯病的识别及防治

    桂花叶枯病属高温高湿型的病害。当气温升到23℃,空气湿度饱和时,发病较重。发病初期,叶尖或叶缘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斑块,灰褐色、边缘深褐色。后期,随着病情蔓延发展,斑块上着生细小的灰黑色霉点,并相互交错融合,使叶片组织大面积坏死,干枯苍白。这时,光合作用受阻,生长势减弱,开花稀疏。严重时,整个植株形...

    2590 农药使用技巧 农药使用方法
  • 水稻治病杀虫抓住三个关键期
    水稻治病杀虫抓住三个关键期

    在水稻播种至秧田期农户要重点防治种传病害(恶苗病、苗稻瘟、干尖线虫病等)、灰飞虱、一代螟虫等。在水稻破口期要重点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穗瘟、稻曲病等病虫害。在水稻穗期以稻飞虱为主治对象,兼治其他病虫害。一、稻飞虱防治。农户要增施有机肥,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实行浅水勤灌,适时适度烤田。一季稻7月...

    1893 农药使用方法 农药英文
  • 香石竹三大病害防治
    香石竹三大病害防治

    叶斑病、枯萎病、病毒病是发生在香石竹上的主要病害,防治方法如下:叶斑病主要侵染叶片,病害多从下部叶片始发。严重植株病部扭曲,病叶枯萎下垂倒挂于茎上,但不脱落。老叶发病多且重,新叶少,露地栽培发病多于温室。防治方法:从发病初期开始,定期喷药;摘芽、切花后应立即喷洒杀菌剂予以保护。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

    2081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方法
  • 嫁接西瓜苗感染枯萎病的原因及预防
    嫁接西瓜苗感染枯萎病的原因及预防

    西瓜枯萎病在西瓜的全生育期均能发生,但以结瓜期发病最重,发病后全株枯萎绝产。该病的病原菌在土壤中、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通过家畜消化道仍能保持生活力。病菌通常通过种子、农家肥、灌水或雨水等传播,主要由根部伤口或根毛顶端侵入。为了防止枯萎病的发生,近些年来河北省乐亭县的瓜农都以根系抗枯萎病菌的葫芦、瓠子...

    1155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
  • 杀菌剂灌根要谨慎
    杀菌剂灌根要谨慎

    用杀菌剂灌根是防治农作物根部病害的一项简便易行的有效措施。但灌根时要小心注意以下几点。药物选择要合理:选择针对性强,并且具有较高治病功能的杀菌剂,不要盲目用药,尽可能地减少浪费,防止延误防治时机,降低药效。使用浓度要恰当:杀菌剂尽量与氨基酸类液肥或具有刺激根系发育的激素混合施用,药液的浓度以不高于1...

    2651 病虫害原因 农药
  • 防治稻飞虱别用菊酯类农药
    防治稻飞虱别用菊酯类农药

    洪泽县蒋坝镇杨成玉来电话说,稻田里的稻飞虱发生严重,他问,能不能用毒死蜱和威克(含29%辛硫磷、1%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治。盐城市盐都区龙冈镇胡才明来电话说,他家的水稻刚刚破口,田里褐飞虱和稻纵卷叶螟较多,前段时间用氯氟氰菊酯和辛硫磷防治了好几次效果都不好。他问,该用哪些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金...

    2424 植物病害与病因 农药使用说明
  • 敌敌畏的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敌敌畏的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蔬菜害虫 用80%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甘蓝夜蛾、斜纹夜蛾、菜螟、黄条跳甲、菜蚜等。大棚内防治蔬菜蚜虫,30%烟剂每公顷4.5千克或22%烟剂每公顷6千克。2、棉花害虫 用80%乳油2000~3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棉蚜、棉红叶螨、棉铃虫等。防治仓库内越冬红铃虫,...

    1091 农药使用指南 病虫害图片
  • 防治大叶黄杨的白粉病
    防治大叶黄杨的白粉病

    症状:该病危害叶片和枝梢。病斑多分布于叶片正面。发病初期,感病叶片上散生许多白色圆形小斑,随着病斑逐渐扩大,相互愈合,变成不规则的大斑。病害发生严重时,新梢的感病率可达10%。在整个叶片及新梢表面都出现白粉。病叶逐渐褪绿,变黄,最后变褐黑色。病部畸形,病叶皱缩,病梢扭曲、萎缩。病原:病原为正木粉孢(...

    527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管理
  • 树木1年12个月养护要点
    树木1年12个月养护要点

    科学的绿化综合养护管理,应根据树木的不同时期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才能养护得当、养护的好。但是,园林树木养护管理工作的项目是很繁杂的,各地区情况不同;各树种甚至同品种不同年龄时期差别也很大。但在一般情况下,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现将一年中的主要养护管理项目,按月制成年工作历:一月份:全年中气温最低的月...

    1525 植物病虫害原因 农药使用指南
  • 榆树干腐病的防治
    榆树干腐病的防治

    榆树干腐病的症状:该病危害幼树至大树的枝干,引起枝枯或整株枯死。大树主要发生在干基部,少数在上部枝梢的分叉处。大树基部被害,外部无明显症状,剥开树皮内部已变色腐烂,有臭味,木质部表层产生褐色至黑褐色不规则斑。病斑不断扩展,包围树干1周,造成病斑以上枝干枯死,叶片即发黄凋萎。枝梢或幼树的主茎受害,病组...

    2665 种植技巧 榆树 榆树病害防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