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乌鲁木齐6月9日电(记者毛咏、帕提古丽)在天山脚下的牧场上,一群群椋鸟在山谷、草场上盘旋翻飞。它们控制的“地盘”上蝗虫大大减少。昌吉回族自治州草原站站长王继云说,新疆正在用“生物武器”杀灭蝗虫,保护草原。
目前,正是新疆草原虫害肆虐之时,记者跟随昌吉州草原站工作人员一起驱车前往昌吉市庙尔沟乡三工滩草场。“在没有引椋鸟治蝗之前,这片草场上每平方米蝗虫近50只,密集的地方每平方米接近200只。”王继云说,过去灭蝗是靠喷洒农药,结果连带着老鼠、鹰、隼、狐狸和狼都纷纷毙命,“生物治蝗的效果非常明显,一个千只左右的椋鸟巢可以控制万亩左右的草场蝗虫,更保护了草原生态。”
粉红椋鸟是国家二级保护鸟类,以蝗虫为食,每天捕食蝗虫在120至180只左右,每只椋鸟可保护2亩草场避免蝗虫危害。每年6月初,幼椋陆续破壳之时,椋鸟采食量会大大增加,而此时往往正是蝗虫肆虐之时。
据了解,仅昌吉市近山牧场就已经有50余万亩草场采用了生物灭蝗的方式,已收到极佳的治蝗效果。如今,在新疆的阿勒泰、塔城、伊犁等地,椋鸟治蝗正在被越来越广泛地利用。
为减少化学治蝗的危害,当地草原保护工作者还将大量的鸡、鸭引入草原治蝗。在昌吉市阿什里乡阿苇滩草场,记者采访了牧鸡主人陈友林,5月中旬,他带着2000多只巴巴里番鸭和2万只仔鸡进入这片草场,不到20天的时间,他的牧鸡、牧鸭已成了这片3000多亩草场上“灭蝗大军”。
据农业部预测,2008年全国农区蝗虫发生程度将重于上年,新疆天山北部和东部的虫灾将偏重发生,阿勒泰、塔城、伊犁和阿克苏等地有出现高密度点片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