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水稻坐蔸病的防治

时间 : 2023-04-14 投稿人 : 森辉园艺 点击 :

水稻坐蔸即水稻赤枯病,是水稻生产上常见的一种生理病害。一般在栽秧后15天左右开始发病。如栽秧后遇寒潮,冷浸田、烂泥田、深水田、施用过未经腐熟的有机肥、偏施单质化肥、缺钾、缺磷、缺锌的田块及栽秧过深的田块容易出现水稻坐蔸。其原因主要在于水稻移栽后,气温下降,水温和泥温低,水稻正常生长受到影响,根系停滞生长;使稻根变黑腐烂,影响水稻吸收氮、磷、钾、硅、锌等营养物质,引起水稻营养和生理机能失调,影响了秧苗的呼吸和光合作用,生长停滞,从而出现坐蔸。其防治措施主要有:

水稻坐蔸病的防治 | 植物病虫害

一、预防措施。在培育壮秧的基础上,应针对易发生水稻坐蔸的田块和烂泥田、冷浸田等,着重改善秧苗的生长环境,浅水栽秧,浅插秧,并注意氮、磷、钾、微肥的比例。

1、预防缺钾缺锌引起水稻坐蔸。施底肥时,注意氮、磷、钾、锌肥的比例,亩增施氯化钾7.5公斤、硫酸锌1.5~2公斤。

2、预防根部中毒引起水稻坐蔸。对于烂泥田、冷浸田等,可在栽秧前亩施草木灰50公斤、石灰15~20公斤,以中和硫化氢、有机酸等有害物质,提高泥温,改善秧苗根部生长环境。

3、浅水插秧。做到寸水活苗,浅水促蘖。深水、深插、泥温低,影响秧苗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故须实行浅水栽秧,以增强光照,提高水温和泥温,加速肥料分解,以提高根系的吸收利用率,促进秧苗健壮生长。

二、防治措施。水稻栽后10~15天,秧苗难返青,新叶少或无新叶,不分蘖,根系褐色、黑褐色,少白根或无白根,秧苗矮小瘦弱,叶片失绿并有锈斑,出现这些情况就属赤枯病,应立即防治。即深水田要排水晒田,追施钾肥、锌肥,暂停使用尿素、碳铵。如果根部中毒,亩施3:1的草木灰、石灰混合粉50公斤。无论何种类型的坐蔸,还可喷施“云大—120”、喷施宝、氨基酸叶肥。其方法是:在水稻移栽后7~10天或水稻出现坐蔸时,按每亩用“云大—120”粮食型20毫升(2袋)或6.68毫升(2瓶)加喷施宝5毫升(1支)或“活力素”50克或氨基酸叶肥20毫升,兑水30~45公斤均匀喷洒秧苗,5~7天秧苗即可恢复正常。使用时,还可视其情况加入施稻灵、三环唑、稻瘟灵等农药预防稻瘟病。

相关文章

  • (4月下旬-5月上、中旬)樱桃果实膨大期病虫害防治
    (4月下旬-5月上、中旬)樱桃果实膨大期病虫害防治

    1.防治对象褐斑穿孔病、叶斑病。卷叶虫,金龟子、红蜘蛛、桑白蚧等。防治措施配方1.百泰1500倍+巨雷1500倍+康朴液钙1000倍。配方2.品润800倍+尼索朗2000倍+巨雷1500倍+75%康朴悬浮锌3000倍。配方3.太盛800倍+尼索朗2000倍+快灵1000倍+75%康朴悬浮锌3000倍...

    832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英文
  • 杜鹃无故死亡原因何在
    杜鹃无故死亡原因何在

    杜鹃在北方地区容易过冬但难以越夏,尤其是西洋杜鹃根系纤细,分布较浅,吸收功能较弱,既怕干,又怕涝,需肥但又怕浓肥。所以在土质、光照、浇水、施肥、温度等方面,均需细心管理,否则轻则落蕾、落叶,重则死亡。现就杜鹃无故死亡的原因及防治方法综述如下:不适合碱土及粘性土壤 杜鹃属须根系植物,要求土壤PH值5....

    1016 植物杀虫药有哪些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 怎样防治凤仙花白粉病?
    怎样防治凤仙花白粉病?

    防治凤仙花白粉病:一、加强土肥水管理,栽植不宜过密,植株间应充分通风透光。苗床要施足钙、钾等底肥。移栽后要加强水肥管理,适时追肥,以促进生长,增强抗病力。开花期结束后,及时拔除病株,清除病叶,集中烧毁减少翌年侵染来源。二、发病期间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至1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

    763 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小麦抽穗期防赤霉病
    小麦抽穗期防赤霉病

    目前大部分麦区小麦陆续进入抽穗关键期,农业专家提醒广大农民,由于前一段时间大部分地区出现阴雨天气,这对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十分有利,各地要广泛发动群众,提前施药预防,力争把病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农业专家同时提醒广大农民,防治小麦赤霉病,一般情况在始花期施药最好,在有连阴雨可能时,应在齐穗期用药;遇...

    2007 农药使用技巧 农药使用方法
  • 棚栽韭菜灰霉病的发生及防治
    棚栽韭菜灰霉病的发生及防治

    一、发病症状灰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分为白点型、干尖型和湿腐型。1.白点型和干尖型在叶片正面和背面生白色或灰褐色小斑点,由叶尖向下发展,一般叶片正面多于背面,病斑棱形或椭圆形,发病后期互相汇合成斑块,致半叶或全叶枯焦。干尖型由割茬刀口处向下腐烂,初呈水浸状,后变淡色,有褐色轮纹,病斑扩散后多呈现半圆或“...

    1486 农药使用方法 农药使用说明
  • 大蒜紫斑病防治方法
    大蒜紫斑病防治方法

    铜山县徐庄镇李强3月18日来电话说,他的4亩多地大蒜最近发病,病株叶片叶尖发红、发黄、皱缩,植株不长,田间病株率达2%。据镇农技站技术人员初步诊断,大蒜得了紫斑病。他问,大蒜是不是得了紫斑病,用什么药防治。多种病原可造成大蒜出现叶尖发红、发黄。皱缩,植株不长等症状。田间确诊需要考察更多的症状。大蒜紫...

    1410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方法
  • 冬春消灭农作物害虫方法
    冬春消灭农作物害虫方法

    入冬以后至翌年初,是农作物害虫潜伏于适宜环境越冬休眠的时期,也是消灭害虫的有利时期。此时灭虫能够最大程度地压低越冬病虫基数,收到事半功倍之效。1.草把灭虫。果实采收以后,可在树干束草环或树枝绑草把诱虫。此方法能诱集越冬害虫进入草把、草环内过冬。入冬以后,将草把、草环取下来烧毁,即可杀灭大量害虫。2....

    2083 植物病虫害原因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 家庭花卉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家庭花卉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一、选择无病和抗病品种。选择无病虫害的花卉,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一环,严禁把带有病虫害的花卉带入家庭种植,以免影响原有花卉生长。花卉已育成了抗病性较强的品种(如翠菊抗立枯病的品种),选择抗病性品种是防治病虫害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二、深翻、换土、培土。家庭室内栽培花卉,深翻可以将潜伏在花盆土壤中的幼虫...

    2140 病虫害原因 农药英文
  • 黄瓜生理性病害防治技术(下)
    黄瓜生理性病害防治技术(下)

    四、低温生理病:黄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遇到低于其生育适温时间持续长或短期低温的影响,都会使黄瓜发生生理障碍,造成生长发育延迟,有时甚至发展成冷害,短时间内叶片结冰,植株虽能恢复生长但造成减产。在早春或秋冬栽培黄瓜,容易受到低温的影响,黄瓜对低温的耐力要比草莓、番茄弱,长期的连续低温会引起多种症状。一...

    376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
  • 苗木幼苗期猝倒病的防治
    苗木幼苗期猝倒病的防治

    苗木猝倒病是由土壤中的立枯线核菌引起。病菌多从表层土壤侵入幼苗的根茎基部,植株受害后病部下陷缢缩,呈黑褐色,染病幼苗常自土面倒伏,造成猝倒现象(即所谓的猝倒病);如苗木组织已木质化,病苗常不倒伏而表现为立枯症状。在土层潮湿时,病害部常产生粉红色霉层。此病害在我市栏科小苗、杜英、雪松等中常有发生,严重...

    1627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指南
  • 非洲紫罗兰白粉病
    非洲紫罗兰白粉病

    症状:非洲紫罗兰叶上发病初期出现褪绿黄斑,逐渐扩大,以后着生一层白色粉状物,严重时全叶披上白粉层,该病一般不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发病规律:非洲紫罗兰白粉病多雨季节或高温多湿时容易发生,防治方法:可以及早喷药预防,用粉必治700-900倍液喷洒防治,还可用硫磺粉熏蒸,效果也很好,适宜的杀菌剂有石硫合剂、...

    1418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 桑树细菌性青枯病的防治方法
    桑树细菌性青枯病的防治方法

    桑树细菌性青枯病又称枯萎病、细菌性枯萎病、瘟桑病等。病株表现为青枯,有些桑株全株叶片尚保持清绿色就失水凋萎;有的从桑株上部或中部叶片的叶尖、叶缘处先失水,后变褐干枯或扩展全叶。剖开根茎部皮层时,可见木质部具褐色条纹,严重时扩展到茎枝或根的木质部,木质部变褐或变黑,横剖病枝或病根,切口处可溢出白色菌脓...

    1741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
  • 常见兰花病毒及其传播途径
    常见兰花病毒及其传播途径

    蕙兰嵌纹病毒CymbidiumMosaicVirus简称CyMV(1)病症受蕙兰嵌纹病毒感染的兰花植株经常有产生坏疽病症的倾向,如黑色坏疽斑点、坏疽条纹等。感病植株除叶部、茎部产生坏疽外,花部也会产生坏疽,这是蕙兰嵌纹病毒特有的病症。容易感病的兰花品种有报岁兰、嘉得利亚兰、文心兰、虎头兰、万代兰及蝴...

    2645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
  • 食用菌菌种的保藏
    食用菌菌种的保藏

    食用菌菌种的衰退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采用合适的保藏方法、尽量减少菌种的传代次数,是防止菌种衰退的有效措施之一。菌种保藏原理是使其新陈代谢作用降低,保藏的方法很多,现主要介绍两种,供菇农参考。一是斜面低温保藏法这是一种最简单的保藏法,即将生长旺盛无污染的斜面试管放入冰箱内,在4℃~6℃的低温下保藏,以后...

    2417 农药使用说明 植物病害诊断标准
  • 抛秧早稻要重视防倒伏
    抛秧早稻要重视防倒伏

    塑料软盘育秧抛栽早稻,因前期生长旺盛,根系分布于表层、入土不深而容易倒伏;密度不匀,造成局部密度过大,通风透光和水肥营养条件差而使稻株茎杆纤细,形成倒伏中心;控苗不当,未晒田或晒田过迟,使分蘖过多,密度过大而造成倒伏;病虫危害,长期淹水,氮肥追施过重过迟也可加重倒伏,抛栽后,要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预防。...

    2573 病虫害防治 农药英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