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稻穗
成虫
生活史及主要习性
稻绿蝽在田间各世代发生比较齐一,以成虫群集于田埂松土下或田埂杂草根部小土窝内越冬。也能在柑桔等寄主上越冬。越冬成虫翌年3~4月陆续飞出,到附近的早稻、玉米、花生、豆类、芝麻等作物上产卵。第1代若虫在这些作物上为害,当早稻抽穗扬花至乳熟期,出现第1代成虫及第2代若虫集中为害稻穗,到水稻转入黄熟后,绿蝽又转移到花生、芝麻、豆类、柑桔等作物上继续为害,并成为危害晚稻的虫源。晚稻收获后,气温下降,即以成虫越冬。稻绿蝽食性虽杂,但喜集于作物开花和结实初期为害。成虫多在白天交配,晚间产卵,卵多产于叶背。若虫孵化后,先群集于卵壳附近,2龄后逐渐分散,除太阳猛烈、气温高时移至稻株基部外,均集中为害作物的穗部。
综合防治
(1)冬春期间,结合积肥清除田边附近杂草,减少越冬虫源。
(2)人工捕杀。利用成虫在早晨和傍晚飞翔活动能力差的特点,进行人工捕杀。
(3)药剂防治:掌握在若虫盛发高峰期,群集在卵壳附近尚未分散时用药,可选用90%敌百虫700倍液、80%敌敌畏800倍液、50%杀螟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40%乐果800~1000倍液、25%亚胺硫磷700倍液、或菊酯类农药3000~4000倍液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