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可持续园林发展与害虫防治

时间 : 2023-04-01 投稿人 : 骏尊 点击 :

摘 要 园林害虫的危害是制约园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子,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是引起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根源之一。针对园林可持续发展战略,病虫害防治的指导思想是:以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综合使用包括害虫防治措施在内的各种生态调控手段,建立生态工程技术,变对抗为利用,变控制为调节,化害为利,以充分发挥系统内各种生物资源的作用,尽可能地少用化肥、农药,使园林生产得以持续发展,从保护植物扩展到保护园林生态体系。害虫防治的对策为:1.充分发挥园林生态系统中自然因素的生态调控作用;2.少用化学农药,发展无公害防治制剂;3.强调高新技术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可持续园林发展与害虫防治 | 植物病虫害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害虫防治、对策

2005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
植物资料网招聘网络编辑

可持续园林是未来园林的发展方向。害虫防治作为园林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成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探讨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害虫防治指导思想与对策。

一、可持续园林

自1992年2月6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既满足当代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利益”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已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并已成为工农业、牧业、林业、园林等生产发展的重要基准。

可持续园林Sustainable landscape就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强调综合利用城市园林生态系统中自然与生物资源,尽可能地减少外部物质与能量的消耗,使园林效益与园林生态环境同步发展的一种全新的园林发展对策。可持续园林不仅要有高的景观效应和完备的功能效应,还要持久地保护资源及生物多样性,维持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可持续园林必须是生态上的可持续,否则就不可能持续到最后。可持续园林必须是生态上可恢复,经济上可再生产、社会上可接受,生态系统能健康发展的园林经营体系和技术体系。实质上它是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二、害虫防治在可持续园林中的作用

害虫防治作为园林生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成份,在可持续园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害虫危害是制约园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子之一

随着城市园林事业的发展,园林植物种类越来越丰富,园林害虫的种类也不断增多,与农林害虫相互渗透的频率不断加大,有的虫害在城市园林这一特殊环境中发生范围更广,危害更猖獗,共有害虫越来越多,危害也越来越重。例如桃蚜在包头致使榆叶梅这种观赏价值很高的灌木不得不从园林中退出。杨笠圆盾蚧、柳牡蛎蚧在杨树上平均虫口密度为100头/cm2,受此类蚧虫危害致死的树木占20%。又如有名的钻蛀性害虫光肩星天牛,对银川、呼市、包头、西安、大同、太原、保定、沈阳等城市中的行道树、圃地苗木造成了毁灭性危害,使几十年的绿化成果毁于一旦。包头市近几年大量引入国槐,国槐的头号“杀手”锈色粒天牛也随之传入,危害也相继发生。双条杉天牛近1、2年已成为包头地区桧柏的毁灭性害虫。地下害虫不仅使圃地苗木生长受阻,同时使成片的草坪、花卉死亡。

就其园林害虫的广泛性而言,对园林植物造成的难以用经济指标量化的为害和损失较之农林害虫有过之而无不及。可见,害虫是引起植物受害,制约园林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生物因子。

(二)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也是引起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根源之一

化学防治仍是目前害虫防治中的一个重要措施。全世界每年生产的农药为25亿kg,杀虫剂占30%左右,总销售额为250亿美元。我国1993年农药产量为2.62亿kg,占世界第2位,杀虫剂为77%,总销售额为88.93亿元人民币。在防治害虫、保障农、林、牧、园林等生产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大量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引起了一系列社会与环境问题。

1、有益生物被杀伤

杀虫剂在杀灭有害生物的同时,也杀伤了有益生物天敌、蜜蜂、野生生物等,引起害虫再度猖獗,使害虫的发生频次增加。如桃蚜在包头60年代发生频率为10%,70年代大发生频率上升到70%以上,近年来每年都猖獗发生,大发生频率在85%以上。

2、害虫抗药性日趋严重

目前已有504种害虫与螨类对一种或数种化学农药产生了抗性。有的害虫如温室白粉虱10年内对菊脂类农药的抗性增加了50倍。由于害虫抗药性的产生,防治时化学农药浓度猛增,导致防治成本增加和环境污染加重,形成防治“效益比”逐年下降的恶性循环。在园林中形成了“虫害”越重越打药,越打药虫害越重的怪圈。

3、农药残留量增加,环境受到污染,人畜健康受到危害

在自然界中喷洒农药,直接作用于目标害虫的仅占0.1%,而99.9%进入环境中,残毒和生物富积直接威胁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美国每年因农药造成的直接损失天敌杀伤、抗性增加、植物损伤近30亿美元;引起社会与环境的总代价高达81亿美元。1992年我国农药中毒70068例,死亡8562人,致死率为12.22%。据估算,全世界每年有100万人因农药中毒,2万人死亡。

三、可持续园林中害虫防治的指导思想

园林害虫防治的指导思想是从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在充分了解园林生态子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加强生物防治,进行抗性品种栽培和害虫与天敌动态监测,综合使用包括害虫防治措施在内的各种生态调控手段,通过综合、优化设计和实施,将害虫防治与其它措施寓为一体,以生态工程技术,对园林生态系统及其植物—害虫—天敌关系进行合理的调节和控制,变对抗为利用,变控制为调节,变害为利,以充分发挥系统内各种生物资源的作用,尽可能地少用化肥、农药,使园林生产得以持续发展。

显然,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害虫管理,需非常注重园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和园林的可持续性。它要求在开展害虫防治时,既考虑到防治对象与被保护对象,也考虑土壤、生物资源等整个园林生产体系中各组分;既考虑到当时当地害虫的发生与危害,也考虑到未来及更大时空尺度的害虫发生动态与防治的生态风险分析;既考虑到满足当代人的生活、游憩、观赏需要,也考虑不致于破坏后代人赖以生存的资源基地和环境条件,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害虫管理体系。在未来的害虫管理体系中植物的抗性、天敌的作用、栽培防治与生物技术的应用将得到极大的加强,而化学农药的作用将显著地减少。

四、可持续园林中害虫防治的对策

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园林发展的需要,以及害虫发生机理的深入研究,在害虫防治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下一些害虫防治对策。

1、充分发挥园林生态系统中自然因素的生态调控作用

自然因素对有害生物的发生与危害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据报道,在生态系统害虫的控制作用中,天敌的控害作用在50%以上,植物抗性和其它生态因素的调控作中占40%,天敌与抗性的综合控害作用超过80%。因此,可持续园林发展中的害虫防治,非常强调发挥园林生态系统中自然因素的生态调控作用。

发挥自然因素对害虫的调控作用,首先要在充分了解当地园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从观念上把已经习惯了的园林害虫防治转变为园林害虫管理。从园林生态系统中植物—有害生物—天敌的相互作用关系出发,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抗逆作用,将植物防御、耐害、补偿和诱导抗性调整到最佳状态。强调天敌的控害作用,通过植物合理配置,使用选择性农药和无公害农药,创造天敌生存与繁殖的最适条件,应用多种调控措施,破坏有害生物栖息生境,恶化其生存与侵害的条件,将害虫持续控制在允许水平之内。

2、少用化学农药,发展无公害防治制剂

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是害虫防治的根本对策。目前,瑞典已成功地实施了减少农药使用量50%的计划,丹麦和荷兰也分别制定了2003年减少农药使用量50%的“行动计划”和“长期植物保护规划”。美国1993年发布公告,尽最大努力减少使用危险性较大的化学农药使用量50%。因此,对人畜及生态环境相对安全的无公害制剂产量每年以10%— 20%的速度递增,在我国BT杀虫剂防治害虫已由80年代的5万kg发展到2002年的2000万kg。利用病毒制剂和白僵菌防治害虫面积每年分别在10万公顷和66.7万公顷以上。近年来诱杀和干扰害虫正常行为的昆虫信息素也已成为害虫防治中的一个重要手段。

3、强调高新技术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近年来,生物技术、遗传工程的发展,为害虫管理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为尽可能地少用化学农药奠定了基础。目前,主要从植物—害虫—天敌食物链的相互作用关系出发,着重研究以下三方面内容:1利用遗传工程技术,将抗虫基因导入植物体内,使植物对害虫产生抗性。2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修饰微生物本身基因,以提高其对害虫的感染力,或与异源病毒重组以扩大其宿主范围,或将外源激素、酶和毒素基因导入杆状病毒基因组以增强其致病作用。3利用基因工程手段,以昆虫转座因子P因子作为载体,将显性不育基因,结构基因导入雄虫体内培养出不育雄虫,从而达到异常控制害虫的目的。

4、将害虫防治纳入可持续园林管理之中

害虫防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园林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影响园林可持续发展的因子很多,害虫防治只是其中之一。害虫防治必须服从可持续园林发展的需要,与其它栽培、管理等协调配合,将植物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与植物的综合营养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从保护植物扩展到保护园林生态体系。(段半锁 李占龙)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年鉴编委会 《中国农业年鉴》 北京农业出版社 1994:490-497

2刘舜尧 《农药译丛》1996.182:1-8

3程绪珂 生态园林研究和实施报告 《生态园林论文续集》1993:1-28

4王献溥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主要研究方向 《自然资源》19944:1-6

5李辛夫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学原则 《科研管理》1997.182:19-23

 6 李典漠 协同进化——昆虫与植物的关系 《昆虫知识》1997.341:45-49

7 包满珠等 浅谈园林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 《中国园林》1998.1:8-10

相关文章

  • 甜椒病虫害防治措施
    甜椒病虫害防治措施

    甜椒是我国大面积种植蔬菜之一,在种植过程中面临多种病虫害的威胁,防治不当就会造成甜椒的品质和产量下降。那么甜椒有哪些病虫害危害,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甜椒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汇总如下,一起来看看吧。1、叶斑病主要危害甜椒的叶片,发病初期呈黄绿色不规则形水浸状病斑,扩大为红褐色或者深绿色的,病斑大小不一,...

    2535 农作物种植资料
  • 绿色果品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绿色果品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利用农业措施防治病虫首先采取增强树势,提高果树自身抗病虫能力的措施,如合理负载,秋施基肥,混施有机肥与磷钾肥;适时灌水排涝;合理修剪,改善通风透光等。其次是减少病虫源,休眠期彻底清园,清除树上病虫干枝、病虫僵果、粗翘树皮和病皮,扫除地面枯枝落叶与杂草等,集中烧毁;在开花期以前宜集中用药,消灭病虫...

    2679 病虫害原因 农药英文
  • 如何防治水稻稻秆潜蝇
    如何防治水稻稻秆潜蝇

    水稻稻秆潜蝇学名 Chlorops oryzae Matsumura双翅目,黄潜叶蝇科。别名稻秆蝇、稻钻心蝇、双尾虫等。分布在黑龙江、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寄主 水稻、小麦、看麦娘、早熟禾、稗草等。为害特点 以幼虫蛀入茎内为害心叶、生长点、幼穗。苗期受害长出的心叶上有椭...

    552 农药名字 植物病害诊断标准
  • 如何防治玉米粗缩病
    如何防治玉米粗缩病

    【症状】玉米粗缩病在玉米全生育期都能发病,典型的症状是植株矮化,节间缩短,顶叶簇生,叶色浓绿,叶片宽短僵直,在叶片和叶鞘的叶脉上产生粗细不一的蜡白色条状突起。因发病的时间不同,植株出现的发病程度和造成的产量损失也有差异。发病轻的植株雄穗发育不良,散粉少,发病重的基本不能抽雄。【防治方法】1、选育种植...

    1857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教程
  • 枣树防治病虫害指南
    枣树防治病虫害指南

    六七月份是枣树病虫害高发期,当前在枣树上危害的病虫害主要有:斑点落叶病、绿盲蝽蟓等。褐斑病也称斑点落叶病,主要危害叶片造成早落,也危害新梢和果实,影响树势和产量。发病时叶片上出现很多斑点,斑点呈红褐色。5月上旬至6月中旬,园中上空的病菌孢子数量最多,此病菌孢子随气流传播,从叶的皮孔或直接从表皮侵入,...

    2281 农作物种植管理 果树种植教学
  • 树莓茎腐病防治
    树莓茎腐病防治

    该病为害树莓基生枝,一般发生在新梢上,先从新梢向阳面距地面较近处出现一条暗灰色似烫伤状的病斑,长约1.5?2.5厘米,宽0.6?1.2厘米,病斑向四周迅速扩展,病部渐褐色,病斑表面出现大小不等的黑点,木质部变褐坏死。随着病部的扩展,叶片、叶柄变黄枯萎,最后整株死亡。据观察,高温多雨的季节为发病盛期,...

    1701 农药使用教学 农药使用方法
  • 甘薯育苗期软腐病防治技术
    甘薯育苗期软腐病防治技术

    症状:其病菌侵染薯块后使薯块变软腐烂,在床土上面覆盖着一层灰白色的病菌,床土也稍凹陷。主要由薯种在贮藏期或育苗期受到冷害或碰伤破皮引起的。当温度在15~23度时,病菌最容易侵染受伤的薯种,侵入后,虽在较低的温度下,薯块仍继续腐烂。防治方法:薯种上炕时严格挑选,不在受冷害的薯堆上选种。对有轻微冷害的薯...

    2999 农药名字 农药使用禁忌
  • 生姜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生姜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一、姜软脚病 俗称姜发瘟,此病在小满至大暑期间为发生盛期。发病初期茎叶凋萎,后变鲜黄,叶片萎缩,根呈水渍状。姜茎近块根3cm左右处横切面呈浅黑色,不久就有乳白色粘液流出。如不拔掉,过几天,萎茎叶就会腐烂发臭,并蔓延到其它植株。姜软脚病属细菌性病害,主要通过土壤、水及姜种传播。因此,必须做好预防工作。...

    987 种植技术 蔬菜种植科普
  • 黑木耳大棚立体吊袋袋栽培管理技术及病害防治措施
    黑木耳大棚立体吊袋袋栽培管理技术及病害防治措施

    黑木耳又可以称为黑菜、木蛾、木茸,性平味甘,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又是我国传统的保健食品,具有滋补、润燥、养血益胃、活血止血、润肺、润肠的作用(孕妇不宜多吃)。人工黑木耳多采用大棚栽培,因此今天小编就来简单说说黑木耳大棚立体吊袋袋栽培管理技术及病害防治措施。 一、黑木耳大棚立体挂袋前期准备 1...

    2069 种植技术
  • 如何防治水稻细菌性褐斑病
    如何防治水稻细菌性褐斑病

    水稻细菌性褐斑病症状 又称细菌性鞘腐病,为害叶片、叶鞘、茎、节、穗、枝梗和谷粒。叶片染病 初为褐色水浸状小斑,后扩大为纺缍形或不规则赤褐色条斑,边缘出现黄晕,病斑中心灰褐色,病斑常融合成大条斑,使叶片局部坏死,不见菌脓。叶鞘受害 多发生在幼穗抽出前的穗苞上,病斑赤褐,短条状,后融合成水渍状不规则大斑...

    2105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使用技巧
  • 如何预防豆角炭疽病
    如何预防豆角炭疽病

    豆角炭疽病属真菌性病害,在多露、多湿条件下易发病,发病初期在茎上产生梭形或长条形病斑,初为紫红色,凹陷,严重时危害荚查,形成红褐色病斑,等到病斑绕茎一周,就会导致植株就会死亡。防治措施:1、合理轮作,建立与非瓜类轮作制度,播种前可用55-60摄氏度的温水浸种15-20分钟灭菌,随即用新高脂膜浸种24...

    2589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方法
  • 杨梅病虫害综合防治
    杨梅病虫害综合防治

    一、防治要求保护杨梅树的正常生长,增强树体的抵抗能力,促进生态平衡,科学使用农药,提高防治效果,控制环境污染,节省成本。二、防治原则按照“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总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因时,因地制宜,合理运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及机械防治等措施,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

    353 蔬菜种植知识 农作物种植
  • 农业专家支招加强小麦病虫害防治
    农业专家支招加强小麦病虫害防治

    现在正是小麦起身拔节时期,就如何加强小麦起身拔节期的田间管理,昨日,记者采访了市农科所小麦专家黄建英,她说小麦返青至拔节期是小麦病虫害的高峰期,也是防治的关键期。她建议广大农民朋友要抓紧防病治虫,同时要中耕锄草、松土保墒、提高地温。小麦返青至拔节期是小麦纹枯病、锈病、白粉病等病毒病的高发期,也是麦蜘...

    2758 农药种类 病虫害图片
  • 鳖的病害防治技术
    鳖的病害防治技术

    鳖在动物学分类中属脊椎动物门、爬行纲、龟目、鳖科、甲鳖属。它对外界适应性强,有强大的生命力,分布在全球的温带与亚热带地区,也普遍生存在我国各地。鳖是两栖动物,用肺呼吸,主要生活在水中,偶而上岸栖息,或游到水上层,头伸出水面进行呼吸。鳖的生态习性有三喜三怕特点。一是喜静怕惊,二是喜阳怕风,三是喜洁怕脏...

    1699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
  • 春苗木越夏管理应注意
    春苗木越夏管理应注意

    俗话说:树木是三分栽,七分管。可见树木栽后管理是树木成活的关键所在。春季植树后,虽然苗木栽植后很快发芽展枝,但苗木在起苗时根系受到损伤,且自身携带水分养分又有限,在酷暑高温的环境中,就需要及时有效适时适量地给春植苗木补充水分养分,从而保证苗木正常生长。对城区新植的大树,针对不同树种采取相应的管护措施...

    2497 农药使用技术 病虫害图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