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施用高氮复合肥要防烧苗

时间 : 11-19 投稿人 : 欢欢绿植园艺 点击 :

吉林四平地区玉米种植农户张伯进今年4月底播种了两厢玉米地。为了给春玉米施基肥,他选择了两种复合肥,一种是48%(16%-16%-16%)的高氮复合肥,每亩用27公斤,另一种含量为29%-9%-13%的高氮复合肥,施用量是每亩30公斤。这两厢地的播种和施肥方法是采用机播的方式。种子和肥料分别从两个管道下去,肥料入土的深度两指到两指半。种后出苗很慢,5月下旬了玉米叶片还伸展不开,叶色浓绿,大风一吹小苗直打晃,用手扒开土一看,玉米苗的根呈褐色腐烂,只有主根而没有须根和根毛。

施用高氮复合肥要防烧苗 | 植物肥料

专家:这个典型案例告诉人们,高浓度复合肥施肥位置太浅是要烧苗的,不是肥料本身的问题。

老张机播的春玉米,肥料与玉米种子相距较近。高氮复肥很快溶解后,其脲基氮在土壤溶液中的高盐浓度抑制了幼苗伸展和根系发育。由此可见,给作物施用合格的肥料后,能不能产生良好的肥效,不仅取决于肥料本身的质量,还取决于施用方法是否适当。施用方法包括施用时期、施用数量和施肥位置三大要素。如何把握施肥技术呢?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给玉米、棉花等大田作物施基肥时,用量比较大,一般在30~40公斤/亩的范围,再加上基肥是含磷钾较多的复合肥,所以施用方法一定要注意施到土壤的15~20公分深度,既可保证苗期安全,又可保证后期营养供应。

2.复合肥中的氮素性质活泼,高氮高浓度的复合肥中大多数为脲基态氮,都是水溶性速效的。如果集中施肥太浅或太多,既会造成幼苗烧苗的危险,又会造成氮素损失的危险。因此,氮肥做基肥施用的关键技术是:一要深施,二要适量。基于这一机理,氮肥要作基肥与追肥分两次施用;对于高氮型复合肥除了东北黑钙土区种春玉米以外,在华北地区,尤其南方高温多雨地区都不适合一次性施用,都要将基、追肥分开施用。这样不仅养分利用率高,也可实现安全生产。

3.磷肥在土壤中性质不活泼,施肥位置要分上下两层施用,种肥少施浅施,基肥适当深施多施。

相关文章

  • 中稻秧田的施肥技术
    中稻秧田的施肥技术

    双季早稻秧龄约为28~30天,中稻秧龄一般为30多天。由于早、中稻秧龄期短,要求秧苗生长快而壮,但育秧季节又正值气温低,土壤中养分释放和肥料分解慢,所以应重施优质而速效的肥料,如人粪尿、草木灰和易于分解的幼嫩绿肥等有机肥作为秧田基肥。水稻秧田阶段需要的养分以氮为最多,其次为磷、钾等养分。因此,单纯靠...

    987 种植知识 种植科普
  • 种冬瓜怎样施肥
    种冬瓜怎样施肥

    冬瓜原产于我国南部和印度,现在我国南北都有栽培。冬瓜因根系发达,枝叶繁茂,结瓜巨大,产量很高,因而需肥量较大。   据科学试验,冬瓜在深耕1米以上的条件下, 主根纵向分布可达150-180厘米,横向分布可达150-200厘米。每生产5000公斤冬瓜,需氮16-18公斤,磷11.5-12. 25 公斤...

    1161 种植知识 种植技术大全
  • 香蕉需要施多少肥
    香蕉需要施多少肥

    香蕉的施肥量与土壤的肥力、气候特点、肥料性质、施肥方法、品种、生育期、种植密度有密切关系。土壤肥沃、少施肥料也可获得好收成。如海南岛部分山区的蕉园,不施肥也有30千克的单株产。降雨量大,高干,高产品种,种植密度大,施肥量应多一些。根外追肥比较省肥,穴施和淋施比撒施省肥。国外流行的肥灌是较省肥的施肥方...

    883 种植科普 种植方法
  • 姬秋丽多肉怎么浇水、施肥 姬秋丽换盆注意事项
    姬秋丽多肉怎么浇水、施肥 姬秋丽换盆注意事项

    又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阳台种植的一些花卉也慢慢长出了嫩叶与小花朵,窗台上几盆可爱精致的姬秋丽多肉植物又到了换盆的季节了,那么要如何给姬秋丽换盆呢?下面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下吧!姬秋丽多肉怎么浇水、施肥1、水分管理在移栽初期,不要过多的浇水。如果看到叶子发蔫,略显干瘪,可以往根部或者叶片上喷洒少量水。...

    2351 种植教程 注意事项 事项 植株 根部 姬秋丽
  • 牛油果种植肥水管理怎么做?怎么施肥会长的好
    牛油果种植肥水管理怎么做?怎么施肥会长的好

    牛油果的外形跟梨子有点相似,所以又被称为酪梨,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水果,甚至还有“森林奶油”的美称。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食用都是非常好的,一般作为生果食用,也可被制作为菜肴和果汁。牛油果在我国也是有种植的,主要集中在南方的沿海地区,种植量比较少,目前暂时无法满足我国的需求,大体...

    1091 农作物种植水肥管理
  • 施生物有机肥的技巧
    施生物有机肥的技巧

    为了充分发挥生物有机复合肥的作用,必须看天、看地、看苗,提高施用技巧。 一、适墒施肥。在天气长期干旱的环境下,不宜强行施用生物有机复合肥,待到雨后墒情适中时再施。适合墒情的标准是:田间土壤手捏成团、落地即散。 二、适量施肥。生物有机复合肥的有机质和其他养分含量各个企业的生产标准是不同的,施用时,既要...

    2676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
  • 秋菜应补钙 少施含氯肥
    秋菜应补钙 少施含氯肥

    秋季蔬菜尤其是秋延迟蔬菜容易缺钙。应注意补钙,少施含氯化肥。蔬菜缺钙的一般症状为新生部位如顶芽、根毛的生育停滞、萎缩死亡,新叶粘连,展开的新叶常焦边,残缺不全;果实顶端凹陷,出现黑褐色而坏死。缺钙原因,一般是土壤本身缺钙;土壤盐分含量高,抑制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土壤干旱,使得土壤溶液浓度提高,减少了...

    503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 葡萄基肥秋施好
    葡萄基肥秋施好

    大部分葡萄果农习惯冬季施基肥,专家提示:葡萄基肥秋施好。秋施基肥有利于增加树体内养分的积累。一般说来早熟葡萄于7月中下旬采收完,中熟葡萄于8月中下旬采收完,晚熟葡萄于9月中下旬采收完。葡萄采收后,植株照样生长,是叶片制造回流营养的大好时机,这时施入基肥,可大大提高光合作用和增加植株有机质的贮存,对翌...

    1438 农业种植禁忌 种植指南
  • 小麦如何经济施肥
    小麦如何经济施肥

    增施有机肥料,提高化肥效益。化肥和有机肥搭配施用较单施化肥,每公斤纯氮至多增产小麦2至3公斤,单纯施化肥的高产麦田虽然也不少,但因化肥使用量过多,经济效益低,而且易造成土壤板结,理化性状变坏。只有增施有机肥,加速培肥土壤,施用同样数量的化肥,就可以把小麦产量提高到400公斤以上,实为事半功倍之举。平...

    325 农业种植方法 种植指南
  • 西瓜高产增甜的施肥方法
    西瓜高产增甜的施肥方法

    施足基肥、巧施追肥,可以提高西瓜产量,增加西瓜甜度。施足基肥基肥以厩肥、人粪尿等农家肥为主,掺配少量氮磷钾化肥。一般中等肥力田块每亩用厩肥3000公斤、富尔磷钾菌4~5公斤、饼肥80公斤、尿素8~10公斤、过磷酸钙25~30公斤、硫酸钾7~8公斤,充分混匀后条施或穴施,施后覆土,移栽瓜苗。土壤肥力过...

    1651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 如何为茶叶测土配方施肥
    如何为茶叶测土配方施肥

    茶叶施肥上,我省普遍存在有机肥用量不足、氮磷钾施用比例不合理等问题。茶叶测土配方施肥,应在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基础上,控制氮肥总量,特别是控制后期氮肥用量,提高茶叶质量,注意氮磷钾三要素肥料的配合施用和中微量元素的平衡施用。施肥方式上,基、追肥深施,施后立即盖土,盖土深度需要在6.5厘米以上。严...

    897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教程
  • 甘蔗如何施肥
    甘蔗如何施肥

    一、甘蔗需肥特点。甘蔗需肥特点从大量元素而言,是对钾的吸收大于氮,氮又大于磷。其中氮肥应前期少施,生长期重施,后期适量追施。由于甘蔗生育前期对磷肥需要比较集中,对发根和幼苗生长影响较大,宜作基肥施用,或者早施追肥。甘蔗对钾肥的吸收比氮、磷更早,更应作基肥施下或者及早追肥。二、施肥原则。甘蔗高产施肥的...

    2593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
  • 生物肥料产业化发展亟待解决的五大问题
    生物肥料产业化发展亟待解决的五大问题

    施肥是农业生产中保证作物高产、稳产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化肥施用量的增加,也出现了土壤结构破坏、有机质含量下降等现象,并在部分地区出现了诸如江河湖泊的富营养化、农产品质量下降等一系列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关系到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可否持续发展;生物肥料也正是在这种严峻态势...

    1760 种植常识 种植指南
  • 大蒜夺高产需知用肥特点
    大蒜夺高产需知用肥特点

    大蒜是需肥量大又较耐肥的球茎类作物,适宜在富含有机质、土壤表层疏松肥沃、营养全面、保水保肥通气性好的砂壤土栽培。据研究:每生产1000公斤鲜大蒜,需要氮4.5~5公斤,磷1.1~1.3公斤,钾4.1~4.7公斤,其比例为3:1:3。因此,在充分了解大蒜的的生长特点和需肥特性基础上,实行科学施肥,是实...

    2096 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 柑桔的施肥技术
    柑桔的施肥技术

    柑桔主要品种有早桔(黄岩蜜桔)、本地早红桔、朱红、有柑、温州蜜柑、细皮广柑、雪柑、柳橙等。它为常绿果树,生理活动周年不息,抽梢次数多,果实生长期长,冬季也进行同化作用和花芽分化。因此,要注意氮、磷、钾肥的配合施用和薄施措施,才有符合橘树常年生长发育的需要。同时,雨水多的地区少量多次地施肥对保肥大有好...

    2238 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