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根外施肥好处不少

时间 : 11-13 投稿人 : 臣秦 点击 :

根外施肥即通过叶面喷洒来补充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起到调节植物生长、补充所缺元素、防早衰和增加产量的作用。甘薯、马铃薯等块根、块茎类作物,生育中期补施磷、钾肥料,能够促进淀粉积累、改善品质、提高产量;棉花在开花结铃期喷施磷肥能减少蕾铃脱落;豆类作物在生长后期喷施适量硼肥,可促进开花结荚;对一些植物因缺铁、缺锌引起的缺绿症,采取根外追肥可直接迅速地供给养分,避免养分被土壤吸附固定,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根外施肥好处不少 | 植物肥料

现将几种肥料根外施肥的适宜浓度归结如下:

1.尿素含氮量很高,是中性肥料,容易被叶片吸收利用。在小麦、水稻等禾本科作物上的适宜浓度为1.5%~2%,在十字花科蔬菜上的适宜浓度为1%,在西瓜、茄子、甘薯、花生上为0.5%,在果树上为0.5%,在温室蔬菜上一般为0.2%~0.3%。每隔7~10天喷1次,一般喷2~3次,喷施时间以早晨或傍晚为宜。

2.磷酸二氢钾是一种多元复合肥料,含磷、钾的有效利用成分高,易溶于水,喷施适宜浓度为0.2%~0.3%。禾谷类作物在拔节至开花期,棉花、花生、马铃薯在盛花期,蔬菜类在生长中后期,喷施1~2次。

3.硼肥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是硼砂,溶液浓度一般为0.05%~0.2%,667m2(1亩)用量一般在100g左右。在豆科和十字花科以及马铃薯、棉花、西瓜、黄瓜、葡萄等作物上使用效果较显著。

4.锌肥主要应用的是硫酸锌,喷施浓度一般为0.05%~0.1%。玉米、水稻、棉花、豆类、果树需锌较多,增产显著。果树缺锌,在有叶子时喷施浓度为0.01%~0.05%,没叶子时喷枝干的浓度为0.3%;玉米、水稻喷施浓度以0.1%~0.2%为宜。

5.铁肥多采用硫酸亚铁,由于硫酸亚铁在土壤中很快转化为不溶性铁而失效,所以多采用喷施,浓度一般为0.2%~1%。果树多在萌芽前喷施。需铁较多反应敏感的作物有豆类、高粱、菠菜、番茄、桃树、苹果等。

相关文章

  • 冲施肥不要频繁更换
    冲施肥不要频繁更换

    黄瓜、番茄、茄子等蔬菜生长期长,需肥量大,进入开花结果期后,菜农就开始冲施肥料,促花攻果。可是,在频繁的浇水冲肥中,很多菜农是冲一次肥换一种肥料,他们的想法是:“这么多肥料,这种不起作用,那种还起作用呢!”换一下冲施肥种类有时确实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换冲施肥不能过于盲目,一次...

    435 农业种植禁忌 农作物种植知识
  • 花生叶面施肥促增产
    花生叶面施肥促增产

    叶面追肥是生产上经常采用的一种施肥方法。现介绍适合花生叶面追施的肥料及其施用方法:1.尿素。在花生生长中后期,若植株有脱肥现象,或花生生长期连续降雨造成田间积水、根部吸肥困难时,可用1%尿素溶液进行叶面喷施。2.过磷酸钙。花生叶面对磷的吸收能力较强,在其生长中后期,每667平方米用2%~3%过磷酸钙...

    1078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知识
  • 小麦配方施肥技术
    小麦配方施肥技术

    (2002-2-26 8:23:29) 小麦与其他作物相比,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小麦对土壤肥力的依赖性很大;二是小麦氮肥用量不宜过大,过大时易造成前期生长过旺,后期倒伏减产;三是小麦对磷特别敏感,三叶期缺磷,次生根少,分蘖延迟或不分蘖,此后缺磷,延迟抽穗、开花和成熟,穗粒数减少,千粒重下降。一、施肥...

    2896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 苹果树怎样施肥与拉枝
    苹果树怎样施肥与拉枝

    一、施肥 (一)从树冠外缘向外,在地面挖宽30厘米、深40厘米(幼树)的环状沟进行施肥,大树要挖宽50厘米、深60厘米的环状沟。(二)成龄果园可以采用顺沟的方法施肥。挖沟时要将表土和底层土分别堆放,然后把肥料与表土混匀填入沟中再填底层土,施肥后要及时浇水。(三)施肥量。1~3年生的苹果树每株施基肥2...

    585 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盛果期果树施肥有何特点
    盛果期果树施肥有何特点

    记者:果树盛果期施肥要达到什么目标?专家:果树施肥不仅要看当年的效果,还要看树体中贮存的营养状况对来年的影响,要以连年优质丰产为目标。记者:果树对氮、磷、钾的施用比例要求是怎样的?专家:盛果期果树同时吸收氮、磷、钾营养,且氮、钾的吸收量大于磷,不同种类或品种的果树之间稍有差异。如果以果树吸收的氮为1...

    2811 农业种植禁忌 农作物种植知识
  • 春耕备肥 化肥贮存须“三防”
    春耕备肥 化肥贮存须“三防”

    一、防腐蚀毒害。过磷酸钙有腐蚀性,防止与皮肤、金属器具接触;氨水对铜铁有强烈腐蚀性,宜贮存于陶瓷、塑料、木制容器中。此外,化肥不能与种子堆放在一起,也不要用化肥袋装种子,以免影响种子发芽。二、防返潮变质。如碳酸氢铵易吸湿,造成氮挥发损失;硝酸铵吸湿性很强,易结块、潮解;石灰氮和过磷酸钙吸湿后易结块,...

    1287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 夏玉米科学施肥方法
    夏玉米科学施肥方法

    一是攻秆肥,在玉米播种出苗到小喇叭口期以前,是以营养生长为主阶段,一般早熟品种在5~ 6片叶展开,中熟品种在7 片叶展开,雄穗生长锥开始伸长,是玉米的一个最佳施肥期,施肥量约占施肥总量的 30%左右,这时肥水充足是促进壮苗早发稳长,打好丰产架子的关键。二是攻穗肥,在玉米抽穗以前为大喇叭口期,是营养生...

    570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方法
  • 配方施肥的基本技术——养分平衡法
    配方施肥的基本技术——养分平衡法

    以土壤养分测定值来计算土壤供肥量,再按下列公式计算肥料需求量:肥料需求量=(作物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目标产量-土壤养分测定值×0.15×校正系数)肥料中养分含量(%)×肥料当季利用率(%)式中:作物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目标产量=作物吸收养分量。土壤养分测定值×0.15×校正系数=土壤供肥量。土壤养分...

    2187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知识
  • 大连首创诱抗性海洋生物药肥植保体系
    大连首创诱抗性海洋生物药肥植保体系

    大连在国际上首创诱抗性海洋生物药肥植保体系建立30个示范基地,示范面积1万顷,可节约化学农药48吨,化肥5100吨7月17日,大连市农村经济工作委员会专家组通过了大连保绿宝海洋生命科学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诱抗性海洋生物农药、有机肥料推广示范工程;认定。这标志着大连市在国际上率先构建了;农家肥+诱抗性海...

    893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知识
  • 盆花施肥“四看”、“四忌”
    盆花施肥“四看”、“四忌”

    盆花要想枝叶茂盛,花硕姿艳,除注意掌握水分比例外,还要注意合理施肥,掌握“四看”、“四忌”的原则。所谓“四看”即:一看长势:叶黄体瘦、芽前孕蕾、花凋谢后等皆应多施肥;叶绿茎壮、花硕芽长、新植待眠、病枯徒长皆少施或不施肥。二看天:春夏多施人秋减,寒冬停肥休眠甜,雨天风大不施肥,躲避强光傍晚施。三看盆土...

    1178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
  • 如何为中华圣桃施肥
    如何为中华圣桃施肥

    一、中华圣桃的需肥特点中华圣桃果实个大,枝叶繁茂,生长迅速,对营养元素需求量高,反应敏感。为满足中华圣桃生长、结果对各种元素的需求,只有通过土壤分析,叶片分析结果,合理施肥才能及时补充营养元素的不足。中华圣桃一生中需要各种营养元素,其中需要氮磷钾的数量最多。中华圣桃对氮反应敏感,且需氮量较高,以叶片...

    2101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管理
  • 棉花施肥不是越多越好
    棉花施肥不是越多越好

    棉花高产,除了每年必须更换优良棉花良种之外,其中科学施用肥料在创高产中占有很大的份额。我在考察中看到多数农户施肥是比较合理的,但也有少数农户施肥还不尽人意。有的还认为,只要舍得投入肥料,棉花就能高产,把高肥与高产划上了等号。可是他们不了解,棉田过量施肥后,增加了土壤溶液的浓度,造成棉苗体内溶液发生反...

    1183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教程
  • 化肥品种交替使用效果好
    化肥品种交替使用效果好

    有些群众由于缺乏科学合理使用化肥的知识,用量年年增加,但因重化肥轻有机肥,或施用化肥品种单一,或氮、磷、钾配比不尽合理等原因,常常造成土壤板结,化肥利用率低。据分析在等量施用氮磷的情况下,化肥品种交替使用比单一使用增产的原因,一是长期连续使用任何一个品种的化肥,其残留的积累都可能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

    238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
  • 怎样有效地给韭菜施肥
    怎样有效地给韭菜施肥

    韭菜属百合科,在全国各地均有广泛栽培,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等营养成分。韭菜从种子萌动到花芽分化,为营养生长期,此期主要进行根、茎、叶的生长,又分为发芽期、幼苗期、营养生长盛期和越冬休眠期。从花芽开始分化到授粉受精后种子发育成熟,为韭菜的生殖生长期,此期又分为花芽分化期、抽薹...

    1850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土壤恶化后的施肥技术
    土壤恶化后的施肥技术

    当前,在北方有的蔬菜产区,土壤板结、盐害加重等土壤恶化现象日益明显。一般来说。土壤板结和盐碱化,主要是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忽视有机肥的施用,使得土壤肥力衰退,进而使得土壤透气性降低造成的。所以针对菜农提出的问题,在随水冲肥时,应补充有机质,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养分流失才是改变的关键。首先,有机肥与化...

    1678 种植知识 种植科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