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保护地主要蔬菜施肥技术

时间 : 01-04 投稿人 : 同领 点击 :

需肥的共同特点

保护地主要蔬菜施肥技术 | 植物肥料

1、养分需要量大蔬菜的生物学产量高,所以每公顷需肥量要比粮食作物多,如蔬菜平均吸氮量比小麦高4.4倍,吸磷量高0.2倍,吸钾量高1.9倍,吸钙量高4.3倍,吸镁量高0.5倍。

2、带走的养分多蔬菜茎叶中的氮、磷、钾含量分别是稻麦的6.52倍、7.08倍、2.32倍;籽实或可食器官的氮、磷、钾含量分别是稻麦的2.04倍、1.49倍和6.91倍。所以蔬菜收获的产品从土壤中带走的养分多。

3、对某些养分有特殊需求(1)蔬菜喜硝酸态氮;(2)对钾、钙需求量大;(3)蔬菜对硼和钼比较敏感。

保护地土壤特征

1、保护地土壤养分状况

经对济南、泰安、济宁、临沂、日照、菏泽、淄博、潍坊八地市部分大棚0~20厘米土层及相应棚外土壤养分状况的调查统计:棚内有机质含量平均17.0克/千克,棚外平均12.5克/千克;碱解氮棚内平均126.15毫克/千克,棚外平均60.11毫克/千克;速效磷棚内平均196.68毫克/千克,棚外平均68.45毫克/千克;速效钾棚内平均381.41毫克/千克,棚外平均180.44毫克/千克。调查结果表明:与棚外相比,棚内土壤各养分都有较大幅度提高,其顺序是磷>氮>钾>有机质。由于种植年限和施肥水平不同以及偏施肥料现象,保护地土壤肥力状况差异很大,各养分之间不平衡,有待于通过平衡施肥加以解决。

2、保护地土壤盐分及酸度积累状况

棚内0厘米~20厘米土层盐分超过0.3%的样品占26.09%,是棚外的3.78倍,最大值1.2%,平均值0.27%,已有比较明显的盐渍化现象。各盐分离子中,与棚外相比,棚内土壤积累最多的是no3-和k+离子。ca2-、mg2-、cl-、so42-棚内土壤中也有一定的积累。大棚土壤盐分积累较重,与施肥不合理有直接关系。土壤酸度测试结果,ph值0~20厘米比棚外土壤降低0.46,有比较明显的酸化现象。

相关文章

  • 无公害蔬菜的合理施肥技术
    无公害蔬菜的合理施肥技术

    1、控制氮肥用量:合理的氮肥用量,除了能提高蔬菜的产量外,对蔬菜的品质也有一定改善,因此合理施用氮肥是无公害蔬菜生产的主要措施之一。在氮肥种类上应适当控制氮素化肥用量,适宜的无机氮与有机氮的比例为1:1。在品种上应选用低硝氮肥氯化铵,减少蔬菜中硝酸盐的含量。在氮肥分配上应采用“攻头、控尾...

    1989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知识
  • 农药化肥四不混原则
    农药化肥四不混原则

    一.碱性肥料氨水等不能和敌百虫、乐果、甲胺磷、速灭威、托布津、多菌灵、井冈霉素、叶蝉散、菊脂类杀虫剂等农药混合使用。二.碱性农药石流合剂,、波尔多液、松脂合剂不能与炭酸氢铵、硫酸铵、硝酸氨等铵态氮肥或过磷酸钙等化肥混用。三.含砷的农药,不能与钾盐、钠盐等化肥混用。四.化学肥料不能分散,不能与微生物农...

    2480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方法
  • 柑橘测土配方施肥
    柑橘测土配方施肥

    柑橘科学施肥,应坚持幼树施足磷肥,适当配施氮钾肥,促进发根;生长结果期增施磷钾肥以扩大树冠和促进花芽分化;盛果期要提高钾肥施用比例;衰老更新期要多施氮肥,以促进更新复壮,延长盛果期。注意氮磷钾三要素肥料和中微量元素肥料配合施用,基、追肥深施,施后立即盖土,盖土深度需要在6.7厘米以上,对缺硼的土壤补...

    204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 自制无公害蘑菇肥
    自制无公害蘑菇肥

    采用非药剂配方配制蘑菇肥,原料易得,制作简便,成本低廉,无公害,增产显著,值得推广。1.豆浆液。取黄豆0.5—1公斤,加水泡软后磨成浆,滤去杂质后加清水50公斤搅匀喷洒,能使蘑面增白、鲜嫩,菇脚粗壮,可增产8%—15%。2.酵母粉。取纯酵母粉25克,放入50公斤清水中搅匀,喷施后可促使菇体健壮,产量...

    1093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管理
  • 重视平衡施肥 棉花高产优质
    重视平衡施肥 棉花高产优质

    湖北省监利县的一位农民以往棉田面积较小,也就四五亩,管理上精细,施肥上也精细,底肥除了复合肥以外,年年至少要施5车农家肥,过去所用的复合肥大多是含3个15%的氮、磷、钾复合肥,一亩施20~25公斤作底肥。由于底肥施得足而全,加上锄地、整枝、田间管理精细,到了棉花蕾期和花铃期还要追施碳铵或尿素1~2次...

    1464 种植知识 种植常识
  • 百合一生中的需肥规律
    百合一生中的需肥规律

    了解百合各生育阶段的需肥规律,对合理施肥,促进高产十分有利。百合对三要素的需求规律:1.氮肥:百合不同生育阶段对氮的吸收速率各不相同。出苗时氮的吸收速度为3.5537个概率单位,吸氮累积百分率为7.4%,相当每亩吸收氮素0.201KG。说明幼苗期从母体接受营养外,还需从土壤中吸收一定数量氮素。2.磷...

    2715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教程
  • 玉米需肥特点及化肥施用量
    玉米需肥特点及化肥施用量

    玉米:每生产100公斤玉米籽粒,需纯氮2~4公斤、磷0.7~1.5公斤、钾1.5~4.0公斤。如果要使每亩玉米产量达到400公斤,平均每亩需施用40~60公斤硫酸铵或等量的其它氮肥;40~60公斤的过磷酸钙(有效成分含量10%~16%)或等量的重过磷酸钙(有效成分含水量36%~52%)和钙镁磷肥(有...

    2970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教程
  • 梅花四季水肥管理
    梅花四季水肥管理

    梅花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早春花卉,盆栽梅花的肥料与水分应注意及时和适量,才能使之花繁叶茂。春后花谢,梅花应进行翻盆换土,盆土宜肥沃疏松,能加些晒干的鸡粪或鸽粪渣置于盆底作基肥则更好。翻盆后浇1次透水,以后保持盆土湿润,不干不浇,浇必浇透。梅花对水分反应较为敏感,过湿或过干都会影响根系生长,易引起落叶和...

    1573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指南
  • 六种有机肥积造法
    六种有机肥积造法

    杂草沤制法用半干的杂草与细干土、人粪尿混合沤制。沤制时,先在地面上铺一层7~10厘米厚的塘泥或细土,后铺一层半干的杂草,泼洒少量的人粪尿,再盖7~10厘米厚的细干土,依次逐层堆积1.5米左右后用塘泥密封。经30~35天翻动1次再密封,再经15~20天后即可施用。秸秆沤制法用晒干的稻草、麦秸等作物秸秆...

    2115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知识
  • 露地西瓜六月追肥技术
    露地西瓜六月追肥技术

    在当西瓜有鸡蛋大的时候一定要把肥水跟上。当西瓜坐稳后就可以补充水肥及叶面肥。早春西瓜特别要重视叶面肥的补充,一般5天左右可以喷施一次营养液类药品。如氯化钙、磷酸二氢钾、硼砂、氨基酸、复硝分纳等。摘心待幼瓜坐稳后,在瓜前10片叶子把头断掉,即称摘心。摘心可显著促进瓜的膨大,一般一个瓜需50片功能叶才能...

    376 种植知识 种植科普
  • 注意油菜种植方式调整之后的施肥特点
    注意油菜种植方式调整之后的施肥特点

    以前,油菜多以育苗移栽为主,具有显著的增产优势,但近几年,由于农村青壮劳力快速转移务工,有的地方在种植方式上全改为直播了,其中大部分改为撒播,也有的条播,或者穴播。因此,在施肥的问题上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一是前茬收获时间迟,季节紧迫,来不及精细施肥;二是难以施用有机肥;三是施肥多以撒施为主,质量粗糙...

    825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教程
  • 苗木施肥养护该注意哪些-花木栽培技术
    苗木施肥养护该注意哪些-花木栽培技术

    苗木养护是保证苗木茁壮成长、提高苗木成活率和植物景观效果的重要手段。在施肥过程成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由于树木根群分布广,吸收养料和水分全在须根部位,因此,施肥要在要根部的四周,不要靠近树干。2.根系强大,分布较深远的树木,施肥宜深,范围宜大,如油松、银杏、臭椿、合欢等;根系浅的树木施肥宜较浅,范围...

    205 农业种植方法 种植方法
  • 板栗采后要注重补肥
    板栗采后要注重补肥

    板栗挂果期长,结果量大,消耗养分多,果实成熟前后,树势已处于饥饿、半饥饿的状态,很衰弱,对第二年开花结果不利,如果能及时施好采前肥和采后肥,补充养分,则能加快树势恢复,促壮树势,为第二年高产稳产奠定良好的基础,具体做法如下:在板栗果实转为褐色时,施采前肥,以速效肥料为主,结果50千克以上的树,每株施...

    2987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
  • 沼液肥叶面喷施技术要点
    沼液肥叶面喷施技术要点

    一、施用方式。可单施,也可与化肥、农药、生长剂等混合施。二、沼液采集。采自正常产气1个月以上的沼气池,取澄清液,用纱布过滤。三、施肥时期。农作物萌动抽梢期(分蘖期),花期(孕穗期、始果期),果实膨大期(灌浆结实期),病虫害暴发期。每隔10天喷施1次。以喷施叶背面为主。四、施肥时间。上午露水干后(10...

    1242 种植科普 种植指南
  • 微生物肥特点与施用
    微生物肥特点与施用

    微生物肥是指一类富含活性微生物的特定制品。这类肥料的施用可以补充、促进有益微生物群体的繁殖,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抑制或控制土传病虫害的发生。微生物肥料种类较多,按肥料中微生物的种类可分为:细菌肥、放线菌肥、真菌类肥、复合菌剂肥等。微生物肥料种类不同,其功效也各不相同。根瘤菌剂是一种常见的微生物肥料,...

    306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教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