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含笑夏季如何施肥

时间 : 10-23 投稿人 : 浪漫花香园艺 点击 :

夏季含笑生长旺盛,可以多施肥,但肥料的施用量不宜过大或过小。肥量太大,不但无益,反而使植株受害,轻者枝叶徒长,组织不充实,易受病虫为害,严重时,植株细胞内的水分逆流入盆土中,造成植株枯萎、死亡;而在肥料不足时,新的枝梢生长衰弱,叶片变小而发黄,花芽形成的时间向后推迟,花朵变小,香味淡薄,所以施肥的时间和数量必须适当。

含笑夏季如何施肥 | 植物肥料

一般以盆花生长的强弱,决定施肥的多少与浓淡,当植株生长健壮时,肥水可以多一些,浓度可以大一些,反之,在植株长衰弱时,使用肥水的次数可以少一些,浓度也可以稀一些。为促使幼苗生长迅速、健壮,可多施氮肥(如麻酱渣),为孕蕾及开花良好,可以多施磷肥,如家畜蹄角、骨粉及磷酸二氢钾等。

在炎热的夏季,盆土温度较高,为避免因施肥不当而损伤根部,在一天之中,以傍晚时间最为适宜。在施肥以前,可用小挠子将盆土耙松,如此处理,肥水能迅速为根部吸收。北方地区,多用矾肥浇施含笑,方法简便,效果良好。

矾肥水的配制方法如下:1斤硫酸亚铁(黑矾)+10斤麻酱渣+100斤水。将此溶液搅拌后,倒入缸中,加盖密封,放置在高温处,经过20天左右,发酵腐熟制成肥水原液,原液的颜色由浅变深,施用时加水稀释,每5斤原液兑100斤水,即可浇施。使用矾肥水后,叶片浓绿、光亮,植株生机盎然。

含笑一般在5月初移至室外,放置在荫棚下进行养护管理。一般含笑出房1周以后,可以浇1次矾肥水,此时盆花生长旺盛,迫切需要肥水,以后每隔3、4天浇矾肥水1次,如此浇施,直至月底。6月份肥水可以少些,一般每10天浇矾肥水1次。7、8月份是花芽形成的阶段,肥水需要多些,阴雨连绵、雨水过多时,适量施用干肥,如麻酱渣细末,其用量视盆花的大小而定,小盆可用半两,大盆可用三四两不等。天气晴朗,也可以浇几次矾肥水。立秋以后再施干肥1、2次,直至进入温室。施肥时,切记勿使肥水洒在植株上,以免损伤、污染叶片。   

相关文章

  • 食用菌追肥技术集锦
    食用菌追肥技术集锦

    土法实用追肥技术1、用新鲜黄豆0.5—1千克浸泡后磨成浆,滤渣取汁对水50千克喷施,可增产10%—15%。2、味精40克+糖1千克+水100千克,幼菇期喷施,增产效果明显。3、菇根、碎菇煮沸10分钟,取液用水稀释,结合喷水施入(煎汁水=1:10)。4、草木灰3千克+50千克水...

    1601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指南
  • 积尿液浇小麦既增产又省肥
    积尿液浇小麦既增产又省肥

    冬季积尿浇麦是一项传统的增产措施。据测定,人尿中一般含氮0.5%、磷0.13%、钾0.19%、有机质3%。因此,小麦浇尿后能够显著提高土壤中氮、磷、钾等速效养分的含量,促进小麦幼苗的生长发育。多年生产实践证明,冬季每亩浇施250~500公斤鲜尿,一般可增产25~50公斤小麦,效果十分明显。小麦浇尿的...

    355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
  • 用生物肥料可治“药残”
    用生物肥料可治“药残”

    据调查,有25%蔬菜严重残留农药,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解决农药残留问题、提高 农产品品质己迫在眉睫。 造成农药残留的主要原因是大量化肥的施用,使蔬菜中产生硝酸盐、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同时造成土壤板结、地力枯竭,使病虫害日趋严重;农药的连年施用使土壤 中和农产品中 有严重农药残留,病原菌的抗药性也随之...

    652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管理
  • 枣树合理施肥如何体现
    枣树合理施肥如何体现

    我们经常讲枣树合理施肥,也就是说最大限度的提高肥料在鲜枣上的利用率。肥料利用率的高低,与品种种类、土壤理化性、气候、管理水平、肥料种类及施肥量和施用方法等因素直接有关。当前肥料利用率低的原因主要有:1重化肥轻有机肥;2氮磷钾肥施用比例失调;3化肥投入不平衡,高产田施肥过多,低产田施肥过少。4氮肥地表...

    1892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教程
  • 有机肥的合理使用
    有机肥的合理使用

    有机肥料的范围很广,几乎包括除化肥外的所有肥料,其来源十分广泛,品种相当繁多。按有机肥料相同或相似的产生环境或施用条件,类似的性质功能和积制方法大致分为:粪尿肥、堆沤肥、秸杆肥、绿肥、土杂肥、微生物肥料等几大类。有机肥料的主要优点是几乎可向农作物提供所有营养元素和有机态养料尤其是微量无素成分较为齐全...

    1053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知识
  • 发展绿肥生产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环节
    发展绿肥生产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环节

    94岁的许厥明老人和土壤肥料打了一辈子交道,在学术界颇有声望,近日许老致信本报记者,呼吁重视农业节能减排。许厥明说,最近江苏太湖蓝藻暴发导致水资源严重污染,殃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究其原因,不外乎工厂超标排污和农药化肥施用不当,使得大量氮、磷等营养元素进入水体,为藻、苔类低等植物提供了营养。这位老专家...

    2370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方法
  • 露地甘蓝的施肥技术
    露地甘蓝的施肥技术

    (1)苗期施肥。结球甘蓝育苗大致分为春、夏、秋、冬多种类型,苗龄差异较大,短者35~40天,长者达60~70天左右。幼苗期氮、磷不足时,幼苗发育会受到显著抑制。氮素不足时,下部叶片黄化,幼叶色泽较淡。磷不足时,叶色浓,叶片展开缓慢。结球甘蓝苗床要求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段。在播种前耙碎土块,每6...

    1600 种植知识 果树种植教学
  • 叶面肥与农药混配,要留意下列好多个要点,要不然白打了
    叶面肥与农药混配,要留意下列好多个要点,要不然白打了

    叶面肥与农药怎样混配?实际上要依据治疗药物的实际详细介绍,在开展药物混用前应当认真阅读使用说明(比如含碳水化合物类的叶面肥就不能与无机物铜中药制剂氢氧化铜等混用);事实上因各种各样化肥和农药特性不一样,假如混配不科学会危害用肥服药实际效果乃至造成肥害药害。下列是叶面肥与农药混配的常见问题。一、要保证...

    598 植物常见病防治
  • 给小麦施肥要“投其所好”
    给小麦施肥要“投其所好”

    一、小麦的需肥特点要给小麦科学施肥,首先就应该了解小麦的需肥特点,只有“投其所好”、“按需施肥”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资料介绍,每生产100公斤小麦子粒,需要吸收纯氮2.8—3.2公斤、纯磷1—1.5公斤、纯钾2—4公斤,氮磷钾的比例为1∶0.4∶1或3∶1∶3。据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调查结果,小麦...

    639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管理
  • 化肥该施多深为宜
    化肥该施多深为宜

    种肥:种肥一般是预先埋施在种子下部或侧下部,肥料与种子应保持适当距离,避免烧伤种子。这个距离一般在种子下3—5cm,如大于5cm并适当镇压,效果更好。施种肥还应考虑作物生长根系达到的扇形区域,一般情况下,种子本身养分耗尽时,小麦可生根5—8cm,扇形角60度左右;玉米生根5—7cm,扇形角在90度左...

    1950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管理
  • 大棚黄瓜种植如何防止藤蔓疯长?施肥是重中之重
    大棚黄瓜种植如何防止藤蔓疯长?施肥是重中之重

    如今在农村,大棚种植越来越受欢迎,不少种植户都选择在大棚里种植黄瓜,虽然大棚黄瓜种植温湿度好调节,但是一旦管理不当,就很容易出现大棚黄瓜“疯长”的现象,大棚黄瓜种植如何防止藤蔓疯长?施肥是重中之重,让我们来看看吧。1、控制温度在黄瓜生长过程中,要注意温度的把控,通常大棚黄瓜的...

    317 农作物种植技术
  • 柑桔冬肥还是深施好
    柑桔冬肥还是深施好

    对我场6.7公倾山地柑桔(3~5年生脐橙树)作不同深度扩穴施肥试验。设3种处理,即施肥穴深度分别为30、40、50厘米,每年每株施垃圾50公斤、饼肥1.5公斤、磷肥0.5公斤。据3年测定结果,穴深30厘米的处理,树冠平均冠幅1.85米,树势较弱,每年需抗旱5次,秋季生长慢,所结果实小,平均株产3.6...

    1587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
  • 化肥搭配有机肥好处多
    化肥搭配有机肥好处多

    一、化肥与有机肥搭配使用的好处1.可以提高肥效 如过磷酸钙、微量元素等肥料,施入土壤后被土壤固定而失效。和有机肥混合用,由于减少了与土壤的接触面,减少了养分的固定,有机肥又可提高磷矿石的溶解度,在水田条件下更好。许多化肥与有机肥混合后,化肥可以被有机肥料吸收保蓄,减少流失。此外,化肥掺有机肥料还可以...

    1048 种植常识 种植指南
  • 微生物肥料发展前景广阔
    微生物肥料发展前景广阔

    肥料是植物的“粮食”,微生物肥料与有机肥、无机肥三者构成了肥料的总体,对作物的生长起着不同的促进作用。有机肥是农业生产的基本保证部分,是我国几千年来农业的基础肥料,它不仅可以为农作物提供全面的营养,促进作物生长,而且还可以改良土壤的物理、性化学和生物状,熟化土壤,培肥地力。但...

    2815 种植常识 种植指南
  • 温室蔬菜增施二氧化碳气肥措施
    温室蔬菜增施二氧化碳气肥措施

    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来自空气,靠空气流通不断补充。同时,也来自土壤中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而不断地释放。温室因其封闭严密,室内空气成分,较少受室外流通空气的影响,这就为我们在设施内增放二氧化碳气体肥料创造了条件,并得以实现。增放二氧化碳气体肥料,其增产效果十分显着,一般可...

    416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指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