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叶面肥喷施浓度、部位、时间要点介绍

时间 : 02-24 投稿人 : 千寻花语花艺 点击 :

叶面肥喷施浓度、部位、时间要点介绍

技术在进步,农业在发展,现在很多水溶肥、叶面肥等新型肥料走进农民的视野,得到了广大农民的青睐。但是关于它们的具体使用事项,你真的了解吗?比如叶面肥在喷施过程中要注意什么?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一、叶面肥喷施浓度

叶面肥是喷到作物叶片表面,因此浓度一定要掌握好,不同作物喷施浓度不一样,不同叶面肥使用浓度也不一样,同一作物的不同生长时期喷施的浓度也不一样。喷施叶面肥浓度不宜过高,否则会对叶片造成烧伤,影响作物后期减产。

二、叶面肥喷施部位

不少农户在喷施叶面肥时只会喷施作物叶片的正面而忽略了作物叶片的背面,从而影响的作物的吸收率,因为,白天的温度较高,作物需要新陈代谢,为了防止水分流失,作物80%的正面气孔都是紧闭的,而反面60%的气孔是张开的,所以在喷施叶面肥的时候正反面要喷施均匀,让作物全面的吸收营养成分,以达到叶面肥的最佳效果。

三、叶面肥喷施时间

叶面肥的喷施时间关系到了它的效果,因此要十分注意,尽量喷叶面肥的时间在早上或晚上喷施,不要在强光天气下喷施,在下雨前也不要喷施,免的喷过之后被雨水冲刷最终影响效果。而且喷施一定要均匀,雾化良好,如果喷施后下雨的话,等到晴天之后补喷一次,这时喷施的浓度可以适当的降低一下,喷雾器要经常清洗,以免有其他农药残留导致不干净而影响了肥料的效果。

四、叶面肥使用事项

锌肥不能与磷肥一起使用,锌肥与磷肥混合易形成磷酸锌沉淀物,从而降低锌的有效性。混合喷施磷、锌之间具有“拮抗作用”磷、钼之间有互相促进作物。酸性的肥料不能和碱性的肥料一起使用,肥料打开包装后要尽快使用,不宜长期存放,否则会影响产品效果。磷酸二氢钾不能与氢氧化铜混用,锌肥和铜肥不能与过磷酸钙混喷,一般各种叶面肥不要和碱性的肥料一起使用。

以上就是关于叶面肥介绍了,为了保证作物有效生长,对于它的正确使用方法大家一定要了解了。

关于叶面肥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植物资料网其他农业内容。

相关文章

  • 油用牡丹施肥时间及施肥技巧
    油用牡丹施肥时间及施肥技巧

    在种植油用牡丹时,你知道一年要施多少次肥吗?施肥的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很多作物的生产过程中,施肥环节非常重要,你只有牢牢掌握好,才能实现高产。今天咱们一起学习一下油用牡丹年施肥次数与施肥时间。 第一次施肥 在春季清明前后,即冻地化通以后施第一次肥,这次肥称“花肥”,在牡丹开花前15~20天施用。这...

    311 农业种植禁忌
  • 作物追肥用硝态氮肥好还是铵态氮肥好
    作物追肥用硝态氮肥好还是铵态氮肥好

    重庆张先生问:作物追肥用硝态氮肥好还是铵态氮肥好?答:这两种氮肥各有特点,只要合理选用都是好肥料。硝态氮肥见效快,但容易随水下渗或流失,所以特别适于作玉米、蔬菜等旱地作物早春苗期追肥,但灌水量不能太大,特别是在沙土地。硝态氮肥不要施在水田,因为在淹水条件下,硝态氮不但随水流失,还会变成气态氮跑掉。而...

    2769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方法
  • 施肥新技术
    施肥新技术

    当前,在农业生产上施肥结构还很不合理,普遍存在着施肥不科学、肥料投入不足、投肥结构及比例失调等肥料施用误区,严重影响着农作物的优质高产,有的还片面追求产品产量效应,忽略了产品质量效应。目前,国内外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愈来愈高,因此,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大力推广科学施肥新方法。施肥新方法主要有: 推广测土...

    1942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知识
  • 甘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甘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1、需肥特点:甘薯对氮、磷、钾三要素的需求量,以钾最多、氮次之、磷又次之。甘薯喜钾,增施钾肥对产量和品质均有明显作用。甘薯苗期吸收养分少,从分枝结薯期到茎叶旺盛生长期,吸收养分速度加快,吸收数量增多,接近后期逐渐减少,至薯块迅速膨大期,氮磷的吸收量下降,而钾的吸收量保持较高水平。缺氮,老叶首先呈现缺...

    416 种植科普 果树种植教程
  • 新建堆肥池 有机垃圾不出村
    新建堆肥池 有机垃圾不出村

    “现在,我们的有机垃圾再也不用清运出村了。今年3月初,上面给我们建了两口池子,不仅可以处理几十百把户人的有机垃圾,而且通过堆沤还可以变为肥料。真是一举两得啊!”4月18日,双流县三星镇南新村村委委员郭开平对村里新建的有机垃圾堆肥池非常满意。据了解,到今年5月,双流县将在各丘区...

    1096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方法
  • 草莓施肥技术要点
    草莓施肥技术要点

    一、需肥特点草莓根系较浅,需肥能力强,养分需要量大,对养分非常敏感,施肥过多或不足都对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带来不良影响。氮肥能促进形成大量的叶片和匍匐茎,加强营养生长,增大果个,提高产量;缺氮叶片会变成黄色,局部枯焦且比正常叶略小。磷肥可促进花芽分化和提高坐果率;缺磷上部叶片外观呈现紫红的斑点,花和...

    1413 农业种植禁忌 农作物种植
  • 五招巧辩劣质化肥
    五招巧辩劣质化肥

    化肥质量的假劣,可用“看、烧、摸、试、测”等方法快速判断。现将几类主要化肥的假劣识别法介绍如下:氮肥市场上出现的假冒尿素有两种情况:一是尿素与碳酸氢铵混装,即化肥袋内上层是尿素,下层是碳酸氢铵。其特点是上面流动性好,下面不流动甚至结块,且可闻到刺鼻的氨气味。出现这种情况,即可断定掺有碳酸氢铵。二是尿...

    2014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方法
  • 油菜施肥技术
    油菜施肥技术

    油菜对土壤的适应性比较强,但喜欢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性强的土壤。油菜对氮、磷、钾的吸收,氮大于钾,钾大于磷。油菜对养分的需求量与植株的生长量是同步进行的,生长初期植株生长量小,对养分的吸收量也少;植株进入旺盛生长期,对养分的吸收量增大。此期特别是氮素,关系到油菜的产量和品质,如果氮素不...

    1695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 发展硅肥前景广阔
    发展硅肥前景广阔

    硅元素被国际土壤界认为继氮、磷、钾之后第四种植物营养元素。硅肥是一种含酸钙为主的可溶性矿物肥料,具有无毒、无味、无腐蚀及不易流失等特性,广泛施用于水稻、小麦、玉米、棉花、花生、油菜、甘蔗、果蔬等作物。农作物所需的硅大都是由土壤提供的,但土壤中能被植物吸收的硅却很少,特别是随着农业快速发展,农作物不断...

    808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教程
  • 小暑后抓紧棉花等作物追肥
    小暑后抓紧棉花等作物追肥

    7月7日进入小暑节气,暑是炎热之意,从小暑到大暑的这段时间将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小暑前后,北方广大地区降水明显增多,且雨量比较集中;华南、西南、青藏高原也处于季风雨季中;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常常会出现伏旱,这对农业影响很大,及早蓄水防旱很重要。当前的雷雨是热带风暴带来的降水,虽对水稻等作物生长有利,但...

    2357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指南
  • 甘薯施裂缝肥有技巧
    甘薯施裂缝肥有技巧

    肥料以速效氮、磷混合液为好。每亩用人粪尿750~1000公斤,对清水500公斤混合后在下午5时左右灌缝。每亩用磷酸二氢钾500克,先用温水溶解后,再掺入500公斤清水,浇灌在裂缝里。每亩用2.5公斤尿素,10公斤过磷酸钙,用少量水溶解后,对水500公斤灌根。每亩用100公斤草木灰溶解后,浸泡5个小时...

    1609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指南
  • 施利康多效硅钙肥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施利康多效硅钙肥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农药类型:其它农药名称:施利康多效硅钙肥农药剂型:生产企业:北京蓝天大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防治对象:使用方法“施利康”硅钙多效肥含有水稻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硅、钙、镁、硼、锌、铁、铜、钼、锰、钛等中微量元素,还特别添加了对水稻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的生物多肽物质。能显著提高水稻的抗...

    2509 除草剂说明书 农药教学
  • 番茄种植肥水管理技术技巧
    番茄种植肥水管理技术技巧

    番茄种植在我国是非常常见的,在种植番茄的时候,产量与品质想必是大家都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而想要提高番茄产量、品质的话,那么土肥水管理则是非常重要,与其有着直接联系。那么我们在种植番茄时,该如何管理土肥水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番茄种植的土肥水管理技术,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1、土壤管理在种植番茄...

    1855 植物杀虫药有哪些
  • 有机生物复合菌肥使用指导
    有机生物复合菌肥使用指导

    有机生物复合菌肥是生产无公害农作物的首选肥料,其用法不当自然起不到理想的作用。以湄潭县科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金钾丰"牌有机生物复合菌肥为例,向读者介绍其使用方法。一、施肥量:生物复合菌肥性情温和,多施一般也不发生肥害,但考虑到肥料投入的经济效益,应对其用量加以适当控制。计算用量的基本原则是...

    2396 种植常识 种植方法
  • 大白菜要增效 钾肥不可少
    大白菜要增效 钾肥不可少

    大白菜是一种喜钾作物,但长期以来,本地菜农片面追求高产盲目加大氮肥用量,不施钾肥,造成大白菜品质下降,影响了其耐贮性和商品性,为此,正定县土壤肥料工作站与省农科院士肥所合作,从2002年到2004年做了大量减氮肥增钾肥的试验研究,效果显著。时值大白菜播种时期,希望此文对菜农提高今年大白菜的品质有所帮...

    2599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