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南瓜高效施肥技术的规范

时间 : 12-14 投稿人 : 誉财 点击 :

(1)培育壮苗:南瓜栽培有育苗移栽和露地直播两种方式。早熟栽培均进行育苗移栽,中、晚熟栽培可采取直播。①育苗:早熟品种有牛腿番瓜、贵州小青瓜、叶儿三南瓜、小磨盘等;中熟品种有十姊妹南瓜、汉川柿饼等;晚熟品种有博山长、枕头、铁皮、大磨盘等。

南瓜高效施肥技术的规范 | 植物肥料

南瓜提早育苗、移栽,可以延长其生长期,有利于获得高产和增加收益。播种前经选种、消毒处理后,可行催芽播种。育苗的设施、营养土的配制可参考黄瓜中的内容。

早熟品种苗龄40~45天。壮苗标准:地上部长出3片真叶,株高10~15厘米,叶片深绿,茎秆粗壮,根系发达布满土坨,无病虫害。

②露地直播:晚熟栽培或宅旁、道边等零星种植的南瓜,都在终霜期后直播。一般先催芽后直播。也可干籽直播。直播简便省工,根系发育很好,抗旱能力强。虽然成熟期较晚,但产量高,质量好。

(2)重施基肥,适时定植:南瓜根系发达,吸肥能力强,冬前要深翻30厘米,翌春翻二犁。每公顷施腐熟优质有机肥75000千克,在翻二犁前撒施或在播种畦内集中施入。翻耕整平后做播种畦或定植畦,每公顷定植4500株左右。

在南瓜移栽缓苗后,如果苗势较弱,叶色淡而发黄,可结合浇水追施发棵肥,每公顷追施稀粪水3750~4500千克。当植株进入生长中期,坐住1~2个幼瓜时,应在封行前重施催果肥,一般每公顷追施腐熟的稀粪水或饼肥水15000~22500千克。此期若干旱,可结合浇水,可随水冲施复合肥225~300千克/公顷。在果实开始采收后,为防植株早衰,增加后期产量,还可追施少量有机肥。如果不收嫩瓜,而准备以收成熟瓜为主,后期不必追肥,只注意浇水或排涝。中后期也可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7~10天1次,连喷2~3次。

南瓜喜有机肥料,应根据植株生长与土壤肥力状况来确定施肥量及养分组合。如瓜蔓生长点部位粗壮上翘,叶色深绿时不宜施肥,以防徒长、化瓜;如叶色淡绿或发黄,则应及时施肥。

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食用嫩瓜和老熟瓜的习惯,适期采收,合理包装与贮运。

相关文章

  • 设施栽培蔬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设施栽培蔬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棚室测土配方施肥是科学施肥的主要方法,简单、方便、省工、省力、节约肥料,菜农容易接受,易推广。不但可以满足蔬菜生长需要,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和色泽,提高质量,而且是提高蔬菜生产经济效益、发展高效蔬菜生产的重要方法,是发展棚室蔬菜生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1、黄瓜施肥技术 黄瓜是一种高产蔬菜,结瓜期长,...

    205 种植知识 种植常识
  • 怎样为麦田施暖沟肥
    怎样为麦田施暖沟肥

    立春后,小麦已进入生长阶段,为了防止倒春寒保证小麦安全,保蘖、保根、保叶片,给小麦施暖沟肥就显得尤为重要。施暖沟肥,可减轻麦苗冻害,因为肥土壅至麦根,增加了分蘖节入土深度,也可以使土壤绵细,塌实。这就防止了冷空气通过分蘖节,而受冻害;暖沟肥中的入粪尿是速效性肥料,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能及时地供应小麦...

    2192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知识
  • 套种玉米施肥技术
    套种玉米施肥技术

    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的高低对我市夺取全年粮食丰收举足轻重,肥水运筹的质量高低对玉米产量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玉米要想获得优质高产,必须通过合理施肥来满足。一、施肥原则:在玉米整个生育期中,每形成100kg籽粒所需吸收纯n2.57kg,p2o50.86kg ,k2o2.14kg ,氮、磷、钾...

    672 农业种植禁忌 农作物种植
  • 生物肥料怎样施效果好?
    生物肥料怎样施效果好?

    1.使用硅酸盐细菌、磷细菌、根际固氮菌、根瘤菌等生物肥时,使用方法不当,效果差。2.要想提高生物肥料的使用效果,必须注意以下6点:一是了解生物肥料的生产日期、使用量、用法等有关资料,在有效期期内施用。贮存时要避光、通风、干燥。二是要了解微生物的作用,适用作物用及施用技术,如根瘤菌用于豆科作物共生固氮...

    1052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管理
  • 樱桃高产配方施肥技术
    樱桃高产配方施肥技术

    1、樱桃施肥时期樱桃树果实生长期短,具有需肥迅速、集中的特点。从萌芽、展叶、开花、果实发育到成熟,都集中在4~6月,同时花芽分化也集中在采收后较短的时期内,所以越冬以前树体营养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树的生长发育。根据这个特点,秋施基肥和花果期以及果实采收后追肥就是必不可少的。一般在八九月进行早秋施基肥...

    1600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 叶面肥五佳喷施法
    叶面肥五佳喷施法

    叶面肥的喷施达要到最佳浓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浓度过高,易发生肥害或毒素症;浓度过低,达不到追肥的目的。市面上叶面肥都有明确的使用浓度宜于控制,其它常用肥料最佳浓度为尿素0.5%-1%,磷酸二铵0.2%-1%,氯化钙0.3%-0.5%,硫酸锌0.05%-0.2%。最佳时期一般在作物苗期、始花期或...

    1429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知识
  • 冬小麦追肥技术
    冬小麦追肥技术

    冬小麦追肥一般以氮肥为主,追肥时间多在来年春天的返青至拔节期。小麦返青后,便进入以根、叶、蘖为生长中心的时期,当年冬小麦的产量水平对此时期氮营养供应的反应非常敏感,这也叫氮营养临界期。此时期若氮营养不足,则会造成苗小,分蘖少,群体不够,难获高产。但如果追施氮肥过多,氮营养过剩,会造成叶大、蘖多,群体...

    2625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知识
  • 玉米不提倡一次性施肥
    玉米不提倡一次性施肥

    一般不提倡一次性施肥,因为与基肥、追肥分施相比,容易造成前期疯长或后期脱肥,产量和肥料利用率都下降了。但如果有机械化播种和施肥条件,在播种时将肥料分施到不同深度的土层,并且与种子隔开,以满足作物不同时期的养分需要,也能获得高产而且肥料高效,这一点已被生产实践所证实。(本期专家:中化化肥高级顾问中国农...

    2580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管理
  • 大蒜高产的科学施肥技术
    大蒜高产的科学施肥技术

    一、大蒜的需肥特性大蒜根系为弦状肉质须根,主要分布在20-25厘米耕层内,属浅根性蔬菜。对肥水反应敏感,具有喜肥、耐肥的鲜明特点。大蒜的根毛很少,并且细弱,根的吸肥能力较差。大蒜萌芽所需的养分都由种瓣提供,随着幼苗的生长,种瓣中贮藏的养分逐渐耗尽,俗称“退母”。此时应施用速效...

    568 种植常识 种植指南
  • 玫瑰花施什么肥料好
    玫瑰花施什么肥料好

    一、玫瑰花施什么肥好1、氮肥(1)氮肥施用对玫瑰种植的营养养分最为重要,影响生长产量。(2)适量的氮肥能使玫瑰花的叶片枝繁叶茂,叶绿花红。(3)氮肥不足时玫瑰会变得相对瘦弱,导致生长周期缓慢,叶片泛黄。(4)氮肥过多时玫瑰易徒长枝条,花少疏松,严重的甚至花朵畸形。2、磷肥秋季花期注意补充磷肥作基肥,...

    1938 玫瑰 种植教程 基肥 过磷酸 沟施
  • 用途广泛的微肥——碧优蒂
    用途广泛的微肥——碧优蒂

    碧优蒂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微肥。它含有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多种中微量营养元素,故适用作物谱广,且兼具多种效果。这种肥料水溶性好,能迅速溶解于冷、热水,使用时不需要用热水溶化,十分方便。这种肥料所含各种元素在土壤溶液中均为离子态,当季施用,当季吸收。不仅吸收利用率高,且安全、高效、无残留、无污染,克服了其...

    703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方法
  • 农作物施肥十不宜
    农作物施肥十不宜

    一、未腐熟的农家肥和饼肥不宜直接使用。未腐熟的农家肥和饼肥中含有多种虫卵、病菌,还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和热量,直接使用会污染土壤,加快土壤水分蒸发、烧坏作物根系,影响种子发芽。正确的使用方法是,先将农家肥和饼肥充分堆沤腐熟,经高温消毒或药剂处理后再使用。二、含氯的化肥不宜使用在盐碱地和忌氯作物上。忌...

    2792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教程
  • 生物有机肥提高土壤保肥性原理
    生物有机肥提高土壤保肥性原理

    土壤的保肥性是指土壤对养分的吸收和保蓄能力。土壤供肥性是指土壤释放和供给作物养分的能力。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供肥和保肥性重要物质基础,又是行成土壤团粒结构的必要成分和影响土壤胶体的主要因子。微生物是土壤中活的生命体,是转让土壤肥力不可缺少的活性物质。土壤微生物直接参与土壤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腐殖质的行成和...

    1804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 山药的科学施肥方法
    山药的科学施肥方法

    一、基肥。选好田块,耕前每亩施用腐熟的农家肥2000公斤-4000公斤、复合肥60公斤-80公斤作为基肥,然后将土壤耕翻30厘米,耙碎。二、追肥。苗期以氮肥为主,每亩施10公斤-15公斤高氮钾型复合肥。7月上旬每亩施高氮钾型复合肥20公斤-25公斤,并喷施一次0.25%磷酸二氢钾。从7月下旬开始,可...

    249 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水稻“僵苗”要对症施肥
    水稻“僵苗”要对症施肥

    我国水稻的种植区域广阔,从南到北水稻的种植类型有早、中、晚和单、双季稻之分。尤其南方的早稻和东北的寒地水稻,在插秧后的幼苗生长期间,有时会出现稻苗发僵问题。表现为插秧后水稻缓苗慢,稻苗不长或缓长,农民称之为“僵苗”。造成僵苗的原因很复杂,仔细观察比较会发现水稻僵苗症可以分成以...

    2748 农业种植禁忌 农作物种植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